猪饲料营养不够会导致猪生病吗?
适宜的营养可以提高猪群的疾病抵抗力
差猪场发病率35.5% 降至17.3%;好猪场:21.3%降至8.4%
好的管理和营养提高猪群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何谓适宜的营养?
不要孤立看待饲料营养对猪群的作用
饲养及生产管理:饲喂模式,全进全出?
健康状况:疾病控制水平
环境控制:
营养:效果差异取决于以上因素
以猪健康为本,性能发挥最大化
--原料品质与营养均衡性:健康、环保
--饲料中药物的使用:促生长
--种猪营养与仔猪营养配套、各阶段系统配套
关注系统全程性能表现
提高猪群自身健康体质,提高猪群抗病力
种猪营养:自身繁殖性能及后代的健康成长
仔猪营养:自身及后续--全程性能表现好
生长肥育: 安全健康促生长
高剂量药物:当期或后续生长性能受损
营养保健:全程性能表现好
--保证猪群健康
--提高猪群自身免疫力
二、种猪营养与健康
母猪营养好-仔猪更健康
母猪向环境排毒:病毒、毒素、有害菌
--母猪看不到症状表现,但已经向仔猪传递疾病
产房发病仔猪—母猪源
健康状况好、免疫力高,减少排毒
--保证肠道健康是营养之本
--增强母猪免疫力—仔猪免疫力高
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高
高于20-25%以上的断奶前死亡率
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的营养方案
--添加高量油脂,或油脂复合物
--添加促进肠道消化能力的营养保健剂
--氨基酸平衡及与能量的平衡
种猪营养与健康
零药物预混料,营养调控肠道健康技术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1、提高窝产活仔数、成活率、断奶重
2、缩短断奶到发情间隔
3、提高后代健康水平
4、全程:后备—怀孕--哺乳—再发情
用药:脉冲+针对性
特别关注后备与初产母猪的营养决定了母猪群一生的繁殖成绩
后备:维生素、Ca 和P、能量、氨基酸、矿物质
初产母猪:如采食营养不足,体况损失多,会出现低营养性卵巢病,直接影响繁殖机能
经产母猪:下床偏瘦:要在42天前恢复膘情
母猪料常规配方之弊端
常规营养浓度限制饲喂
饲料容积小,猪没有饱腹感,难以安静;饲料中纤维含量偏低会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负面影响,增加母猪发病概率;低纤维日粮还会促进革兰氏阴性菌繁殖,增加内毒素,内毒素抑制催乳素分泌,导致产后无乳或泌乳减少。
猪一般4~5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妊娠期短,只有114天。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小母猪1岁时或更早可以第一次产仔,经产母猪1年能分娩2胎,若缩短仔猪哺乳期,对母猪进行激素处理,可达到2年5胎或1年3胎。
一般而言,我国猪种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繁殖力强,3月龄左右公猪开始产生精子,母猪开始发情排卵,比西方品种早3个月。如梅山母猪的初情期通常为75~85日龄,在正常饲养条件下,6~8月龄即可初次配种,1岁时可第一次产仔。据报道,太湖猪在7月龄时就有分娩的。
在繁殖性能方面,太湖猪是全世界已知猪品种中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据统计,母猪头胎平均产仔数12.14头,2胎14.88头,3胎和3胎以上15.83头。1982年2月17日,浙江省江阴市月城公社种猪场—头二花脸母猪和梅山公猪配种后,产下第8胎,产仔数达42头,产活仔数40头,初生窝重达29.6千克,创造了一胎产仔最多的记录。经产母猪平均每胎产仔10头左右,比其他家畜要高产。
母猪卵巢中有卵原细胞11万枚,但在它一生的繁殖利用年限内只排卵400枚左右,母猪一个发情期能排卵12~20枚,而产仔数常只有8~10头。公猪一次射精量200~400毫升,其中含精子数200亿~800亿个。由此可见,猪的繁殖率并不算高,但繁殖潜力很大。实验证明,通过激素处理,可使母猪在一个发情期排卵30~40枚,个别母猪有高达80枚的。因此,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改善营养,饲养管理得当及采取先进的选育方法,就有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
由于猪的性成熟早,妊娠期和哺乳期均较短,因而世代间隔也短,一般平均为1.5~2.0年。若采取适当措施,从头胎仔猪中选择优良个体种猪进行繁殖,则世代间隔可缩短为一年,即一年一个世代,这点是迅速增殖猪群头数,加快育种进程及提供肉品的最有利条件。同时,由于猪的繁殖力强,短期内可增殖大量后代,1头母猪年产2胎,春季的仔猪当年可配种产仔,一年内就能增殖后代70多头,达到三代同堂。
痩肉型猪同样具有多胎高产、世代间隔短的特性,但性成熟和体成熟则较晚些,沉积体脂的能力也比其他猪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