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育苗怎么管理
1、搭棚控光控温苗圃短穗扦插完毕后要尽快用竹拱和遮光率50%~60%的遮阳网搭好荫棚,以防强光直射,做到扦插一片苗圃的短穗,迅速搭好一片苗圃的荫棚。当大部分幼苗高度达到5厘米以上时可撤去荫棚,9月上中旬扦插的苗圃则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撤去荫棚。冬季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的竹拱棚保温、保湿、防寒,同时每天要注意适时通风透气。
2、浇水短穗扦插初期的6~7天,晴天每天早晚各洒水1次,阴天则每天洒水1次。扦插6~7天后短穗长出新根,此后每天洒水1次;如果苗圃灌溉条件较好,可每间隔2~4天畦沟灌水1次,让畦沟水渗入畦内土壤,但灌水不可漫过畦面。洒水和灌水的总体要求是以保持畦面湿润为度。当大部分幼苗高度达到5厘米以上时无须洒水或灌水,冬季也无须洒水或灌水;但是,如果春、夏、秋季遇到久旱无雨天气,仍要及时浇水抗旱。
3、除草扦插短穗长出新根以前无须除草,以免动摇扦插短穗。长出新根以后,如发现杂草,要及时人工拔除;如发现幼苗上长出花蕾,要在人工除草时一并摘除。
4、追肥短穗扦插后的翌年3~8月,每间隔30~40天结合抗旱每亩用5%~10%稀薄人畜粪尿或0.5%~0.6%尿素溶液1400~1600千克追肥1次,共追4~5次。
5、病虫防治短穗扦插后的7~10天和入冬前各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灭菌防病。同时注意及时防治小地老虎、蛴螬、蝼蛄、茶螨、茶蚜、小绿叶婵、卷叶蛾、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小绿盲蝽等害虫。
6、茶苗出圃茶苗经过近15~17个月的培育,植株高度达到30厘米左右、直径达到3毫米左右时,即在冬季休眠期可移栽定植或出售。
茶叶树种植
一、气候条件x0da、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x0db、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x0dc、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x0d二、土壤条件x0d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x0d三、地形条件x0d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移栽适期应选择茶苗地上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较高,或应据气候特点,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茶,在秋冬季或早春(11月至次年3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时间早一些,有利于茶苗成活,但有的年份冬旱严重,大面积移栽浇水花工多,所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多,茶苗移栽方法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茶苗的移栽先要开好沟,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一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茶苗失水和取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茶苗移栽,每丛要用符合规格、生长基本一致的茶苗2~3株时进行种植,不符合规格的茶苗,在苗圃地归并抚育,待次年后取用。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让泥土与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在种植最后覆土时,应使茶行两边盖土略高,使种植线形成凹形,这样有利于再次浇水时,水分集中,不致流失。
茶树种植示意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