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12年间超5000万户散户退出养猪!未来猪周期会消失吗?
一季度以来,猪价进入下行周期,全行业再度陷入亏损局面。受猪周期影响,养猪业已经进行了多轮大洗牌,无数散户在周期低谷被迫退出市场,猪企也一度面临资金困境。那如今养猪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未来猪周期会消失吗?
养猪连亏数月,未来一头猪亏损180.58元
从行情来看,去年10月起生猪价格一路下滑,直至今年1月跌落至15元/公斤上下,此后便开始了持续磨底。按16元/公斤的成本计算,养猪业已经亏损了3个多月的时间。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4月第1周,全国猪料比价环比下跌1.59%,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180.58元。且根据官方的调研,目前终端的猪肉消费还是疲软,屠企有较强的压价意愿,供应端没有太大利好,预计短期内猪价还是偏弱运行。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五一假期即将来临,4月底屠企备货或成为猪价转折的关键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行情的拐点存在一定变数。正是这种变数,使得大多数想要“精准踩上价格高点”的养殖场户、二次育肥户损失惨重,行业大洗牌。
规模化发展提速,行业大洗牌
非瘟发生以前,我国散户养殖规模还是较大的。
据wind数据统计(按年出栏500头生猪量划分),2008年我国散户数量达到了7222万户,到了2020年这个数值降到2062万户,也就是说,在这12年的发展中,我国散户数量减少了5160万户,缩减幅度达到72%。
有人退出,就有人扩产。在散户退出的过程中,集团场不断加速占领市场。2016年,我国前十大上市猪企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95%,到了2021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14.31%。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8年发生非瘟开始,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连续两年增长超过3%,2021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达到60%。2022年,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已经超过70%。
可以说,在猪周期洗牌下,养猪散户不断被清退出场,上市猪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且规模化趋势还在加速。
在行业飞速集约化发展的形势下,业内出现了一种声音:“未来猪周期会被熨平”。真的是这样吗?
猪周期会“消失”吗?
养猪是一个周期性行业,生猪产能的增减会带来行情大幅波动,我们称之为猪周期,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国内猪周期一般为4年一轮。
从上图可以看出,养殖利润与生猪产能的增减息息相关。业内有消息称,养猪业将进入微利时代,如果规模化达到一定程度,行情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猪周期会不会随之消失呢?
笔者的观点是:不会。
纵观全球养猪业,猪周期都是存在的,时间或长或短。在美国这种生猪市场供应比较稳定的国家,猪周期平均为5年一轮。
从我国养殖业现状来看,特有的养殖模式决定着未来猪周期可能会缩短,但不会消失。
一方面,国内前十家上市猪企或多或少都涉及了楼房猪场,楼房养猪模式发展迅速。据业内人士透露,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或等待投产的楼房猪舍产能或达1亿头。从笔者了解来看,国外几乎没有发展楼房养猪模式。这一模式决定着我国能用最少的土地面积养出最多数量的猪,供应有保障。同时,要在这一模式下养好猪,技术必然要进步。
另一方面,近两年二次育肥模式对生猪行情影响越来越大,甚至会短时间将猪价推向一个极高的位置,去年10月的行情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利益的推动下,未来这一模式还会继续存在。二次育肥影响后市的生猪产能供应,使得原有的周期被打破,这会间接拉长或缩短猪周期。
整体而言,国内生猪市场变得越发复杂,行情也越来越多变。养猪场户想在行业内长远发展,需要练好内功、控好成本,确保在猪价高时有利润、猪价低时少亏损。毕竟,养猪要靠获利才能“活”下去。您对于本文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大家都知道,猪肉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均价十几元一斤,上涨到了三四十元一斤。猪肉价格上涨以后,很多人也动起了养猪的念头,特别是一些农村家庭。因为对农村家庭而言,本身就有养猪的先天条件,例如很多家庭还保留有猪圈,地里面还种着庄稼,不用担心饲料的供应问题。现在猪肉价格涨了,自己在家养几头猪,将来无论是卖,还是逢年过节吃肉,都是非常方便的。
不过,让很多农村居民没有想到的是,养猪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禁养”问题。因为如果养殖场地不合适,那么就会对周围的居民、环境等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废弃物,散户是很难对其进行处置的。所以随着环境保护治理的深入,很多地方都划分了“禁养区”。这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农村地区,也不随意养猪。
其次,是养猪的成本增加了。据了解,猪肉价格上涨以后,小猪和母猪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以猪崽为例,大约需要2000元一头,至于母猪,那更是“一猪难求”。比如某个散户想养5头猪,那么仅购买猪崽,就要花费1万元。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饲料、药品、疫苗、场地建设等成本。对农村居民而言,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养猪仍然要承担不小的风险,那就是谈“猪瘟色变”。
迄今为止,在一些地区,非洲猪瘟仍然在肆虐。正因如此,很多养猪户不敢轻易养猪,特别是一些散户。比如有的农民就说,只要非洲猪瘟不能完全解决,自己就不会从事养猪这一行业。要知道,去年猪肉价格之所以上涨这么多,就是因为非洲猪瘟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生猪的供应量。因为根据非洲猪瘟防治规定,一旦发现非洲猪瘟,应该立即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换言之,一个养猪场只要有一头猪感染了非洲猪瘟,那么整个养殖场的生猪,都要被无害化处理。不难想象,其中的损失。
最后,现在的土地压力以及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养猪的空间明显被挤压了。客观来说,养猪行业的确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特别是一些住在养猪场附近的朋友,对此应该深有体会。不仅是气味难闻,如果排泄物处理不当,还会对水源造成污染,也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因此,在环保的基础上,提倡科学养殖、绿色养殖是非常有必要的。总而言之,现在养猪越来越难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散户应该何去何从呢?
笔者认为,对于农村散户而言,可以改变一下养殖思路,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例如,散户可以选择与周边的集团化养猪场合作。常言道:背靠大树好乘凉,那些大型养殖场无论是在经验、规模,还是在销售渠道上,都要成熟很多。当然,归附大型养殖集团后,利润可能会低一些,但长远来看,生存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更强。
其次,可以提升养猪技术和科学化扩大养猪规模。比如科学化的养猪场,同样的养殖面积,人家可以养20头,但是散户由于缺乏科学管理,一般只能养15头。再比如喂同样的饲料,人家的猪能长到100斤,但是散户的只能长到90斤。这样一来,绩效就错开了。所以,还是应该在养猪技术和管理上多下功夫,不能再守着传统的养殖方式一成不变了。
最后,则是做好环境保护,这也是散户想要长期发展下去的重中之重。现代化的养猪行业,会对猪场的污染物进行干湿分离处置。其中,猪粪会被自然发酵,然后做成肥料重新回归农田。至于其它废液,则可以通过有氧无氧发酵达到排放标准进行还田。可以看到,把废水废物问题科学处理以后,就不存在污染问题了。不仅不存在污染问题,反而可以多增加收益,还肥沃了农田。当然了,这样做对于散户来说,意味着要增加更多的养殖成本。
综上所述,未来散户想要从事养猪行业,首先要做好的准备,就是如何解决环保问题。如果环保问题不解决,那么必将被淘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大概率是集团规模化养猪的“天下”,散户很难有立足之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