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食用菌不仅成为了富含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还能够广泛用于医药等领域。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篇一:《食用菌(平菇)的温室栽培技术》

 摘要: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是由其生长习性和所处环境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进而导致人们的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对于食物的要求也从原来追求的吃饱转向吃好,大都讲究营养均衡。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生产食用菌的厂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也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由此开始采用温室栽培技术培育食用菌。本文以平菇为代表,从平菇的基本情况、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的气候、地理位置条件出发,对食用菌温室栽培的技术要求和益处进行了综合论述。

 1 平菇的基本情况

 1.1 类型 平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1.2 品种类型多 除了平菇之外,还可以栽种许多侧耳属科目的菌类,例如凤尾菇、红平菇等等。

 1.3 营养丰富 平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研究表明,平菇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食用后可以给人补充丰富的营养,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1.4 药用价值高 平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例如平菇可以抑制人体内癌细胞的产生和发展;降低血液中血脂、胆固醇等物质的浓度;促进人体肠胃蠕动,从而帮助消化;可以起到改善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2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的概述

 2.1 地理位置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边、黄河中游地区的南岸部分,是?金三角?经济中心地带的中心处;并且当地所跨地形区域类型复杂,由此导致海拔相对高度差较大,进而使得温差较大,还有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经济发达,综合下来可以很好地满足食用菌温室培养所需的温度、水源、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非常有利于食用菌的买卖流转。

 2.2 气候条件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全年干燥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日照时间长等气候特点。特别是在冬季时节,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子实体的分裂分化,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2.3 人口因素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土壤资源丰富,灌溉便利,是我国有名的粮食产地和农业开发区。而且是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带,人口聚集,人口数目众多。人口众多,对食用菌的需求量较大。

 3 食用菌温室栽培的选用标准

 3.1 位置要求 在冬天,温室栽培是最有效的栽培方式,应将大棚位置选在比较冷的地方。在比较冷的地方可以实行管道、暖气或者人工供暖,应采用最适合的供暖方式,冷暖的交替,可以促进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实现低成本、高利润的栽培。且在冬季栽培出来的平菇等食用菌病虫危害少,产量高、质量好、营养价值高。

 3.2 原料要求 生料栽培是平菇温室栽培的首选 方法 。搭配合适的比例,将营养料在适当的条件下加工进行平菇栽培。让平菇在高温的条件下快速生长。

 3.3 管理 措施 平菇等食用菌应采用定位出菇法,且装袋时应该提前留出孔,为食用菌提供氧气供其生长。还有就是定位出菇法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平菇质量受损等现象,这种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食用菌的质量。

 4 食用菌温室栽培的技术要求

 4.1 营养要求 平菇等食用菌生长发育需要吸收的营养包括:有机酸、酶类、无机盐、氮元素、碳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磷、钾、钙等)。

 4.2 温度要求 平菇等食用菌生长发育需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昼夜温差大,可以促进平菇的子实体快速分化,但需注意温度要保持在平菇的承受阈限内。

 4.3 水分和湿度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菇类也是如此。平菇的生长对于水分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在栽培中,应该将大棚内的水分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地区位于黄河中游的南部,水资源丰富,易于灌溉,对平菇的培育生长极为有利。

 4.4 空气要求 平菇好氧。要保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浓度应较高。应选择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利于空气的流通转换,并定时地进行通风。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抑制子实体的呼吸活动,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4.5 光照要求 适度的光照对于平菇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强光会影响到平菇的生长发育,温室大棚里边应该将光线调到较暗的状态。因为强光会刺激到子实体的分裂生长。

 4.6 管理要求 要致力于追求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在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阶段应对湿度、水分、光照强度等指标做好监控记录工作,将其严格控制在食用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以此来确保食用菌的健康生长。

 4.7 播种要求 将已经按比例调配好的培养料按照严格的标准铺好,且相互之间的宽度间隔应合理规划,最后应该覆盖上保鲜膜进行栽种。

 4.8 采摘要求 食用菌成熟后的采摘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活,应该严格按照采摘标准来进行。且应该对食用菌是否成熟进行正确的评判,当食用菌菇盖的颜色由深变浅,孢子处在尚未放射的状态时就是成熟了,此时是进行采摘的最佳时机。

 5 食用菌温室栽培的益处

 食用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食用后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好处。食用菌温室栽培可以满足较高的产量需求和质量要求,通过调节温室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湿度、水分等条件让其达到食用菌适宜生长的最佳范围,以此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这是一种通过人为调控影响食用菌生长因素的方式来促进其生长的办法。这种方法既促进了食用菌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又给人们增加了收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温室栽培食用菌的方式也打破季节的限制,打破了人们对新鲜蔬菜需求的限制,让人们能够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美味的食用菌,避免了自然因素的影响。

 6 结论

 食用菌的温室栽培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自然因素对食用菌栽培的限制,利用温室大棚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进行了改造,既满足了人们的食用要求,让人们吃上了高质量、高营养的食用菌;还满足了市场需求,使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增加了人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由此可见,温室食用菌(平菇)的温室栽培技术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值得推广的。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篇二:《果园间套种食用菌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 了果园间套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木耳、金福菇、姬菇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果园套种;木耳;金福菇;姬菇;栽培技术

 果园内空气湿度大,光照强度低,富含氧气,正符合食用菌生长,食用菌生长所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又能使果树加强光合作用,促进果树的生长,食用菌菌渣成为有机肥施进果园,有效改善果园土壤结构,在干旱季节食用菌管理过程中多余的水又可以使果树再利用,果园里建棚栽培食用菌,可以抑制果园杂草滋生,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近几年来,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一直从事果园食用菌间套种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创新的农业 种植 模式,果菌结合,做到了树上长果,树下结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具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食用菌栽培场地的选择与建棚

 选择树龄较大、遮荫较好的果园建棚,一般用铁管拱成1个长30~40 m,宽4.2~4.5 m、高2.0~2.2 m的拱形棚,距离地面1 m高的周边(除门外)用60目的防虫网围住,棚顶用薄膜盖好(与防虫网相交接),然后盖上遮光率为90%的遮阳网[1-2]。

 2 木耳栽培技术

 木耳是一种木腐生型食用菌,其生长发育需要的主要营养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还需要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菌丝的最适宜温度为20~28 ℃,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 ℃,按照贵港地区的气候,出菇季节安排在4―5月出菇,装袋提前50~60 d。

 2.1 培养基配制

 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20%、桑枝30%、棉籽壳41.8%、麦皮5%、石灰2%、石膏1%、防霉剂0.2%。

 2.2 原料处理

 按配方所需的已粉碎的玉米芯、桑枝淋湿铺在已淋湿的棉籽壳上,放置1 d让多余的水流走,洒上所需的石灰、石膏,用拌料机将料充分搅拌均匀建堆。

 2.3 装袋、灭菌与接种

 料建堆3~4 d后可进行装袋。先调湿度,把料堆表面的干料淋湿,使料的含水量达料水比为1.00∶(1.10~1.25),加上配方所需的防霉剂、麦皮,用拌料机把料搅拌均匀即可进行装袋,用聚乙烯塑料袋装袋,装袋时要使培养料松紧适宜,上下均匀一致,周围丰满无空隙,装料过实过紧容易使塑料袋破损,料过松菌丝生长纤细无力。一般1袋装湿料重1.9~2.0 kg,装好袋后用绳子扎紧袋口装进铁框,每框9袋。装袋完毕,立即装炉灭菌,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温度到达100 ℃时保压9 h。灭菌结束后,炉温下降至60~70 ℃时进行御炉,把菌包移入已清洁消毒好的接种培养室的培养架上摆好,待菌包温度降至30 ℃以下时进行接种,1个菌包用种为8~10 g,接种完毕,把培养室打扫干净[3-4]。

 2.4 发菌管理

 培养室的湿度为50%~70%即可,春季气温较低,气温低于20 ℃时要注意加温,使培养室的温度为20~25 ℃,温度高于30 ℃时注意通风换气,以利于菌丝生长。

 2.5 出菇管理

 菌包接种后45~60 d,菌包菌丝吃透料,部分菌包出现耳芽时就可以把菌包移入出菇棚出菇。菇包入棚前首先把菇棚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把树叶清扫干净烧掉,菇棚及周边杀虫杀螨1次,棚内再撒一些石灰粉后即可把菌包移入出菇棚摆包出菇。摆包时,1个棚留1条纵向的人行道以便喷水和采菇,菌包用绳子把袋口扎紧后摆放成行,行距一般为20~24 cm,菌包摆成行后用小刀在每一个菌包上割3~4个长10 cm、深1.0~1.5 cm的竖裂口,裂口一般距菌包顶部4 cm、距菌包底部5 cm。摆包完毕,向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割包5~7 d后木耳陆续现蕾,此时期注意加强水分的管理工作,随着耳片的增多增大,逐渐加大喷水量和通风量,喷水量要根据天气变化而变化,晴天多喷,雨天少喷,注意菇体的干湿交替,有利于木耳的正常生长。

 2.6 采收及转潮管理

 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就可以采收了,采收的原则是摘大留小,不伤小耳,一般采2~3次把一潮的木耳全部采完。采完一潮后,清除菌包上的残留耳根,将耳床清理干净,杀虫杀螨1次,停水2~3 d,以利于菌丝的恢复,4~5 d第2潮木耳现蕾,又像第1潮一样管理。一般木耳可采3~4潮,生物学转化率可达88%~94%。

 3 金福菇的栽培技术

 金福菇菇体硕大,菌肉肥厚嫩白,营养丰富,味微甜而鲜,耐贮性好,适宜鲜销。菌丝生长温度15~38 ℃,最适温度为27~30 ℃,子实体形成温度范围为18~30 ℃,最适温度为20~28 ℃,金福菇对低温较敏感,昼夜温差大时对出菇不利。一般在4月上旬湿料、装袋、接种,7月上旬覆土,覆土后10~15 d现蕾出菇。

 3.1 培养基配制

 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36.8%、棉籽壳55%、麦皮5%、石灰2%、石膏1%、防霉剂0.2%。

 3.2 原料处理

 方法与木耳的原料处理方法一样。

 3.3 装袋、灭菌、接种

 除了灭菌时间保压6 h不同外,其他的与木耳的装袋、接种方法一样。

 3.4 发菌管理

 在菌包的发菌过程中,气温较高时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清除感染杂菌的菌包。

 3.5 出菇管理

 菌包菌丝培养60~65 d后,菌丝吃透料就可以把菌包脱袋覆土,覆土的泥土最好选择塘泥土,它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覆土前先对塘泥进行调湿与消毒,把土粒敲成0.5~3.0 cm大小的颗粒,调成含水量为 20%~30%,边喷5%福尔马林溶液,建堆,用薄膜密封24 h后揭膜让福尔马林的气味挥发掉,2 d后即可以覆土。覆土前把菌包薄膜全部脱掉侧卧摆成畦,菌棒之间留1~2 cm的空隙,然后盖上3~4 cm厚的已消毒的泥土,把畦面弄平,覆土结束。覆土后可大量淋水,使土壤含水量达饱和状态。6~8 d后白色的菌丝爬出土面,12~14 d后菌丝扭结,保持空间含水量达80%~90%,加强通风换气,促进原基的形成。15~17 d形成菇蕾,菇蕾阶段在小气候中生长,一般不喷水,干燥时喷雾化水于空间使空气相对湿度达80%~90%,当菇体长到3 cm高时每天喷水1~2次,喷水时要掌握菇多菇大的地方多喷,菇小菇少的地方少喷或不喷[5-6]。

 3.6 采收及转潮管理

 从菇蕾形成到成熟采收一般需要5~7 d,当菌盖肥厚紧实、菌膜尚未破伞时采收,品质最好;采收过迟,成熟过度,品质下降;过小采收,会影响产量。采收时成丛拔起,把菇体分开,用小刀削去菇体上的泥土。一潮菇采收结束之后,清除料面的残留菌柄、菇脚和死亡的菇蕾,用泥土把外露菌包的畦面填平,停水2~3 d养菌,然后像第1潮一样管理,2周内会形成第2批原基。一般可采2~3潮,生物学转化率达50%~70%。

 4 姬菇的栽培技术

 姬菇的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侧生,嫩滑可口,是百姓餐桌上的佳品,耐储运,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市场前景很好。菌丝的生长温度为6~28 ℃,最适温度为20~26 ℃,高于32 ℃菌丝生长不良;出菇温度为4~26 ℃,最适温度为6~20 ℃,夏季炎热的季节不出菇,低于4 ℃时不易形成原基[1]。根据贵港地区的气候与市场销售情况,一般安排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做出菇袋,10月中下旬至翌年的3月收菇结束。

 4.1 培养基配方

 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47.06%、玉米芯44.76%、玉米粉5%、石灰3%、防霉剂0.2%。

 4.2 原料处理

 方法与木耳的原料处理方法相同。

 4.3 装袋、灭菌、接种及发菌管理

 料建堆2~3 d后可进行装袋。先调湿度,把料堆表面的干料淋湿,使料的含水量达料比水为1.0∶(1.2~1.4),加上配方所需的防霉剂、玉米粉,用拌料机把料搅拌均匀即可进行装袋,用36 cm?13/23 cm的聚乙烯塑料袋装袋,装袋时要使培养料松紧适宜,上下均匀一致,周围丰满无空隙。一般1袋装湿料重2.0~2.2 kg,装好袋后用绳子扎紧袋口装进铁框,每框9袋。装袋完毕,立即装炉灭菌,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温度到达100 ℃时保压6 h。灭菌结束后,炉温下降至60~70 ℃时进行御炉,把菌包移入已消毒的清洁的果园里的出菇棚里,待菌包温度降至30 ℃以下时进行接种,1个菌包用种为8~10 g,套上套环,用胶圈把报纸(已灭菌的)扎紧在套环外封口,然后把菌包单个直立成行摆放培养菌丝,菌包之间留1~2 cm的空隙以便散热。在此期间要注意如果气温过高,可以把菇棚的防虫网掀起以通风降温。

 4.4 出菇管理

 菌包菌丝培养30 d左右,菌丝吃透料,少数菌包现蕾,就可以叠包解报纸出菇,叠包时菇棚中间留1条便于淋水和采菇的人行道,在人行道两侧把菌包垒成4~6个菌包高单排或双排的墙式堆码,把菌包口的报纸解完后立即淋水进入第1潮的出菇管理工作,每天喷水2次,3~4 d现蕾,菇棚的空气湿度保持85%~95%,喷水的次数与多少应根据天气情况、出菇数量和菇体大小而定,宜喷雾状水,子实体珊瑚期不宜直接向菇体喷水[2]。

 4.5 采收及转潮管理

 当一丛菇中大部分子实体菌盖直径达2~3 cm、菌柄长度4~5 cm时,及时采收,用手握住整丛菇的基部,拔下整丛菇体,小心放入框内,避免损伤,然后在距菌盖3~4 cm处剪去菌柄基部,将连接的菇体分为单个,去掉小菇,分级真空包装,每袋2.5 kg。采完一潮后,清理菇脚,停水2~3 d让菌丝休复,5~7 d即可转潮,又像第1潮一样管理。姬菇一般可采5~7潮,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110%。

 5 参考文献

 [1] 储利慧,陈生良,俞田华.姬菇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7(6):92-93.

 [2] 陈建辉.珍稀食用菌真姬菇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4(9):34-35.

 [3] 刘岩岩,张敏,宋莹.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30-131.

 [4] 张怀荣.黑木耳立森261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食用菌,2014(1):23-24.

 [5] 沈渊,姚明军,沈新芬.大棚草莓-金福菇栽培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4(1):144-145.

 [6] 赖育斌,郭明,巫世芬,等.金福菇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3(15):41.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篇三:《浅谈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食用菌不仅富含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还能够广泛用于医药等领域。目前我国的食用菌培植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成为了发展白色农业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是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它们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产业日益发展壮大起来,人们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研究也是越来越多,既要达到绿色自然、无公害的目标,又要做到保质保量的要求。

 一、培养料的配置

 食用菌培养料的配制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将原料的干料按照比例要求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需要添加的一些微量元素先要用水化开之后再拌入料中,接着进行反复的搅拌,将存在的团料尽量打散,确保料的干湿程度均匀;其次,影响菌丝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培养料的含水量在55%左右就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如果培养料的含水量偏低将会导致出菇产量大幅降低,如果培养料的含水量偏高,则会让处于下层的菌丝缺氧而不能正常吃料,导致原料浪费。因此必须要按照培养料原料的木屑情况灵活的调整含水量,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注意木屑的粗细以及质地的软硬、空气湿度等具体情况对含水量进行配比;最后,培养料配置工作结束后,要尽快进行装袋,一般装袋时间不超过培养料配置 完成的7小时左右,装袋完成后要注意及时灭菌。灭菌时先把装袋完成的培养料放入锅中,用猛火快速加热到100℃,之后利用冷气阀降温到0℃,再重新将温度加热到100℃左右。进行灭菌作业时一定要确保猛火加热、温火保温,定时查看灭菌锅内的温度情况,防止漏气的现象,否则无法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经过这些阶段,培养料的配置工作已经算是初步完成,培养料的配置对于提高食用菌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择优质的菌种及接种

 要挑选优质的菌种来培养,根据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以及适宜的生长环境来选择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高产、高抗的优良菌株。在挑选菌

 种时一定要严格查看菌种,确保其没有杂质污染和虫害,适用于栽培养育。必须按照科学、严谨的接种程序来为所要栽培的食用菌接种,并在接种后及时将装菌种的袋子放入无污染、空气适宜的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培养。

 三、培育环境的要求

 在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后,菌袋就要搬入出菇棚进行培育,但是受到培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菌袋的出菇时间也不尽相同,只有保持培育环境适合菌袋成长才能让菌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正常出菇。而将菌袋搬入出菇棚的时间要尽量避免午间气温较高时进行,因为过高的温度容易影响出菇时间;入棚的时间一般选在晴天的早晚进行,要防止人棚过程中菌袋受到雨淋。菌袋人棚后的摆放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操作,菌袋要并列排放整齐,且其间需要留5厘米左右的间隔以保持菌能够正常呼吸,只有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菌袋出菇的环境才能保证出菇更加优质、高产。

 (1)空气湿度。作为影响子实体生长的重要因素,如果培育环境的空气湿度太低,子实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就会加快,其基质中的含水量就会大幅度降低,进而影响食用菌的产量;相反空气湿度如果偏高,子实体表面的水份蒸发作用不明显,菌体内的营养运输受到阻碍,造成子实体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停止生长。如果栽培环境中的空气湿度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子实体会因为倒吸空气中的水份而出现腐烂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大范围的细菌传染。

 (2)保持通风。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氧气,和我们人需要呼吸一样,食用菌也会进行呼吸作用,它们吸人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虽然适量程度的二氧化碳对某些特别种类的食用菌菌丝生长有利,但是很多食用菌如果长期处在二氧化碳过多的环境下,它们很有可能停止生长,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甚至会让菌丝体死亡。因此,出菇棚必须要保持通风,将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确保空气流通。

 (3)光照环境。多数食用菌在出菇时需要散射光进行刺激,只有极少数品种要较强的散射光。通常情况下,光照越强时子实体的颜色就越深,光照越弱时子实体的颜色就越浅。栽培人员需要根据食用菌种类的差异对出菇棚的光照进行调节,如可以采用遮阳网、草帘等物品来调节室内光照。

 四、使用无污染的肥料对食用菌进行施肥

 (1)喷洒酵母膏以及蛋白胨等溶液。用0.3%的酵母膏和0.1%的蛋白胨喷洒在食用菌的表面,能够使食用菌的身体变厚变肥,促进转潮,在温度为14℃~l6℃时效果最佳。

 (2)人粪或人尿的喷洒。在喷洒人粪人尿时应当注意对人粪及人尿的加热,最适合的人粪和人尿应该是煮熟20分钟后的,对其进行对水,比例为1:10或者是1:20进行喷洒,或者也可以用新鲜的牛畜尿液,煮熟与没有泡沫即可,进行对水,比例在l0倍~17倍之间。

 (3)米醋的喷洒

 在食用菌生长的中后期,可以用300倍的米醋对其进行喷洒,在采摘前的1~3天,每天必须喷洒一次,通常情况下可以使食用菌产量提高6%,而且色泽会呈现出洁面。

 (4)豆浆水的喷洒

 黄豆一千克,将其磨成豆浆后加入75千克~UI00千克的水,喷洒到食用菌表面,喷洒完成后再用清水喷洒一遍。

 五、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栽培养育的食用菌时,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通过以往的栽培 经验 ,并结合实际的培育现状,研究出最适合、最科学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方式。以无公害、绿色健康为前提,运用无农药危害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栽培工具和培育工作人员进出时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根据食用菌的实际生长状况及时对周围环境

 做出处理,调节培育室内的通风、通气、采光条件,掌控好温度和湿度情7兕,在培育长成后采取时,也需要做好消毒工作,要以正确的方式、适时地采收。

 六、结语

 食用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产品,食用菌产业也是社会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市场经济发展项目无公害、高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是目前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人们高品质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必将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1. 食品保藏技术论文

2. 农学论文范文

3. 人工栽培桑黄的技术

4. 双孢菇种植的技术

5. 平菇栽培技术论文

6. 平菇的栽培技术论文

食用菌的栽培

蔬菜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大特色,是争取农时,增多茬口,发挥能力,提早成熟,延长供应,减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增加产量的-项重要措施。育苗还可节约用种,便于集中管理、培育健壮秧苗。育苗通常是在大田播种或定植适期以前提早进行,或在数九寒天的严冬与早春,或在炎热多雨的盛夏与早秋。即在气候条件不适于蔬菜生长的时期,利用保护设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来培育适龄的壮苗。一旦气候条件适合定植于大田。

一、育苗床的类型

(一)冷床。冷床又称阳畦,是依靠太阳光加温的保护设施。它由畦框,玻璃盖(或薄膜),草帘三部分组成。冷床的床址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接近水源、交通方便、靠近菜地、靠近宿舍,管理方便的地方挖床,冷床的方位应座北朝南稍偏西15?,以利增加光照,提高床温。床框结构可用水泥与红砖砌成,也可用泥草筑成,但以前者经久耐用,不用每年维修,使用比较方便。一般北框高50公分,南框高15公分。玻璃窗既可采光,又可保温。草帘一般在寒冷的夜间覆盖在玻璃窗上,以加强保温效果。玻璃窗也可用农膜代替,不过在雨天或雪天要加强看护工作,保证排水流畅和及时清扫积雪。

蔬菜的高效育苗技术概述

(二)塑料小拱棚。塑料小拱棚是利用竹片做成拱型的小棚架,上盖塑料薄膜而成,棚架高50公分,上面覆盖-幅2m宽的薄膜,将薄膜-边用土压实,以利保温防风。另-边用砖压好,以便随时揭膜,通风换气。小拱棚常在早春季节用来播种瓜、豆类种子或摆放茄果类、瓜类幼苗的营养钵。也可作为假植床。小拱棚一般宽1、2m,长20~30m。

(三)塑料大棚。塑料大棚是利用竹木、钢筋水泥片或钢管做成拱圆形骨架材料,上面覆盖塑料薄膜而成。目前长江流域各省份多采用长30公分,宽6m或长20m,宽4m的塑料大棚。塑料大棚在冬季主要用于茄果类育苗(图1-2),在棚内架设塑料小拱棚,小拱棚内铺设电热线进行辣椒、茄子、番茄育苗,塑料大棚作为育苗设施比冷床、温床和塑料小拱棚育苗管理方便,效果好。

二、苗床培养土的配制

(一)培养土应具备的条件。用于蔬菜育苗的床土又称培养土。培养土质量的好坏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关系很大,为了培养壮苗,要求培养土具备肥沃,疏松、呈微酸性或中性,保水排水性能良好,不带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条件。要使培养土具备上述优良性状,必须经过科学配制、堆沤发酵、药剂消毒等过程。

(二)培养土的配比及原料准备。园土,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成份,一般应占30~50%。选用园土要注意防止土传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茄科的早疫病、绵疫病,瓜类的枯萎病、炭疽病的传人,一般不要使用同科蔬菜的园土。栽培过茄果类、瓜类的土壤不宜用,以种过豆类、葱蒜类蔬菜的土壤为好。因为豆类菜地中有根瘤菌,具有一定的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壤肥沃度。葱蒜类菜地中含大量大蒜素等硫化物,有利于抑制或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如以上园土确有困难,一定要铲除表土,挖取心土。园土最好在8月高温时挖取,经充分烤晒后,打碎、过筛,筛好的园土应存贮于室内或用薄膜覆盖,保持干燥状态备用。有机肥料,如人畜粪尿,其它栏粪或堆厩肥,食用菌下脚料,垃圾等,是主要的营养源,其含量应占培养土的20~30%。这些有机肥应充分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吸附病菌较多,易侵害秧苗。所以,猪粪渣等栏粪或其它堆厩肥,必须先堆置腐熟后方可使用。或者将其与园土混合堆积起来,待完全腐熟后使用。化学肥料,大约1000千克培养土中分别加入尿素1千克、氯化钾0、5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千克。炭化谷壳或草木灰,能增加钾素。使土壤疏松、透气、颜色变深,多吸收太阳热能,提高土温,其含量可占培养土的20%~30%。谷壳炭化时应掌握好适宜的程度,一般应使谷壳完全炭化,但仍基本保持原形为好。如缺乏谷壳,也可用种植食用菌后的废棉籽屑代替,与园土、厩肥-同堆沤发酵。

(三)培养土的堆沤发酵。原料准备好后,应在播种育苗前的40~50d进行堆沤发酵。一般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离育苗场所近的坪地上堆沤培养土,堆宽1~1 、5m,堆长视培养土的量而定,堆呈长梯形。具体作法:先在地面上铺一层20公分厚的园土,然后用粪水浇透,再铺一层10~13公分厚的厩肥及其它土杂肥,又浇泼一层粪水。以后再按上列顺序继续加高肥堆,一般至1、5m高,然后覆盖塑料薄膜防雨。

蔬菜育苗技术

三、电热温床的设置

(一)电热加温线的性能与型号。电热温床主要依靠电热加温线来提高苗床温度,而电热加温线实质上是一种电热转换的器件,是具有一定电阻率的特制电线。它的外面包有耐热性能强的乙烯树脂作为绝缘层,将其埋在一定深度的土层中,通电以后,电流通过阻力大的导体,产生一定的热量,使电能转换为热能,从而提高了土壤温度。由电热加温发出的热量逐层向外水平传递,传递距离可达25公分左右,以15公分内的热量最多,靠电热加温线接近的土温越高,反之则低。因此,要使苗床土壤中的热量分布均匀,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公分。

(二)电热温床的铺设程序

1、平整床底在ps?4型大棚内,按床长10m或20m,宽1m的标准作床,并把床内多余土壤铲出,将床底整平。

2、铺隔热层在床底铺上5公分厚的隔热层,并耙平。

3、布电热线布线前准备若干根小竹签,布线时将小竹签按布线间距直接插在苗床两端,然后采用3人布线,两人在两端拉线,逐条拉紧(图1-3)。布线前必须考虑到电热加温线的两根引出线处于苗床的同一端,以便连接电源。(10?1)m2苗床采用dv20810型电热加温线1根,刚好绕5个来回。(20?1)m2的苗床需dv20012型电热加温线2根,刚好绕6个来回,这样可以保证引出线均处于苗床的同一端。布线时应注意:(1)线与线之间不能重叠或交叉,更不能扭结,以防通电时烧断。(2)电热线不能随意接长或缩短,因其电阻和功率是额定的,否则会引起烧断。(3)2根或2根以上的电热加温线铺在同-床中时,只能用并联,不可串联。

4、通电试验线布好后,接通电源,合上闸刀开关,通电1~2min,如电热线变软发热,说明工作正常,即可覆盖床上。如电热线不发热,说明线路不通,应检查线路,排除故障。

5、覆盖床土通电试验后,应在电热线上面覆盖8~10公分厚的床土,即每m2覆盖100~125千克床土。盖土时应注意先用部分床土将电热线分段压住,以免填土时移位,同时床土应顺着电热线延伸的方向铺放。床土覆好后,将床表面用木板刮平,以便播种。

蔬菜育苗

四、电热温床的播种

(一)播种时期的确定。电热温床的播种时期依栽培方式、栽培目的及通电时间的多少而定。大棚春提早栽培,茄果类应10月中下旬播种,培育适龄大苗过冬,2月中旬定植于塑料棚内,黄瓜应在2月上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于塑料棚内。露地栽培,茄果类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于露地。黄瓜在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于露地。另外,如果选用早熟品种,以早熟栽培为目的,可适当早播7~10d。选用中晚熟品种,以丰产栽培为目的,则可适当迟播7~10d。育苗通电时间短,幼苗生长慢,可适当早播。近年来,一些菜农探索出仅在出苗期通电,其它时期不通电,而将播种时期提早到11月中旬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育苗成本。

(二)播前种子处理。目前生产上进行种子处理的常见方法是温汤浸种和催芽。

1、温汤浸种。温汤浸种可以杀灭潜伏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并促使种子吸水均匀。其具体做法是:将种子装在纱布袋中(只装半袋,以便搅动种子),一般先放在常温水中浸15min,然后转入55~60摄氏度的温水中,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为使种子受热均匀,要不断搅动,并及时补充热水,使水温维持在所需温度之内达10~15min。随后让水温逐渐下降,继续浸泡数小时。通常茄果类种子浸泡4~5h,黄瓜、南瓜和甜瓜种子浸泡2~3h,其它瓜类种子依种壳厚薄相应延长浸泡时间。

温汤浸种要注意严格掌握水温与时间。温度偏低、时间短起不到杀菌效果。温度过高,时间太长,会烫坏种子。加热水时不要直接倾倒在种子上。浸种完毕后,要用清水将种子表面的粘液冲洗干净,沥干表面水分。

2、催芽。催芽可使种子快速、整齐出芽,缩短在电热温床加温的时间,减少能耗。其做法是:将温汤浸过的种子用湿润细煤灰拌匀,种子与煤灰的体积比为1:2~3,拌匀后调节含水量至60%,即用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然后将煤灰拌和的种子盛入容器(瓦罐、塑料袋等)中,上方或侧面留通气孔,随即放入28~30摄氏度的恒温箱中或土温箱中催芽。催芽过程中,每隔12h查看一次,翻动种子,补充氧气和水分。一般黄瓜种子经过15~20h,番茄种子经2~3d,辣椒种子经3~4d,茄子种子经3~5d就可出芽。当发现有75%的种子出芽(粉嘴)时,即可播种。

3、播种。播种宜选晴天或寒潮刚过,即将转暖的天气进行。催芽开始时,掌握天气变化的动态,以保证播种时天气较好。播种前先在整平的床面上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撒-薄层药土(药土配合比例按重量计,1份药剂拌和1000份土。常用农药有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福美双等),然后开始播种。每m2播种量依作物种类而有不同,番茄8~10g,辣椒15~20g,茄子10g,黄瓜40~50g。茄果类、黄瓜幼苗均需假植,故一般采用撒播法,将发芽种子连同煤灰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然后及时覆上0、5~1、0公分厚的盖籽培养土,并用酒水壸喷上一层薄水,冲出来的种子再用培养土覆没。为增加保温保湿效果,床面盖上一层地膜后,再设置塑料小拱棚,形成地膜、小拱棚,大棚三层配套覆盖保温。

幼苗培育管理

分类: 生活 >> 美食/烹饪

问题描述:

有讲解栽培的资料吗

解析:

这里很多,你看看吧:

baidu/s?ie=gb2312&bs=%D3%E3%B3%E1%B5%C4%D7%F6%B7%A8&sr=&z=&cl=3&f=8&wd=%CA%B3%D3%C3%BE%FA%B5%C4%D4%D4%C5%E0&ct=0

食用菌四季栽培时令选择

...食用菌专家潘宝华根据我省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市场的情况,对不同季节适宜栽培的食用菌品种进行了重点推荐。...在夏、秋季可以选择栽培的食用菌较多,除了平菇和香菇外,其它如双孢蘑菇、鸡腿菇、白灵菇、杏鲍菇、黄伞等都可以栽培,...

yunhecoop/xinghe/yhapi.nsf/6864f0 ... 7K 2006-6-5 - 百度快照

大棚食用菌丰产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食用菌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但大棚的温、湿、气、热等条件与常规栽培比较,有不同之处。因此,利用大棚的这些条件栽培食用菌,有以下4点有利...从食用菌栽培分忻,香菇栽培季节是在10月至翌年6月之间,7-10月是不能...

lany110main/nyjsView/200604 ... 11K 2006-4-5 - 百度快照

lany110 上的更多结果

食用菌连续栽培防污染法

在食用菌生产中,由于连续栽培,杂菌越来越多,致使发菌成功率急剧下降,出菇期也极易感染病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效药物能够防治,成为当前食用菌生产的一个难题。其实,食用菌生产中的杂菌感染并非...食用菌生产中出现的杂菌有...

glx/printpage?ArticleID=676 1K 2006-7-4 - 百度快照

食用菌丰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与一定的环境条件发生密切的关系。食用菌的发育既影响周围环境,环境条件又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食用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虽不需要光线,但大部分食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又需要...

csstmn/doc/ycjy食用菌对理化 ... 18K 2004-8-20 - 百度快照

大棚食用菌丰产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食用菌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我们以典型的低温品种香菇、典型的高温品种紫木耳以及大多NT中温型品种的平菇为代表,采用塑料菌袋栽培的方法,简介其...一个棚内安排宽65厘米的栽培床6行,主走道宽50厘米,其它走道宽...

0838k/Article_Print?ArticleID=219 7K 2006-6-13 - 百度快照

0838k 上的更多结果

食用菌的栽培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食用菌的栽培 打印本文 食用菌的栽培 作者:admin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7 食用菌作为一种天然食品,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尤其一些名贵的食用菌,历来是宴席佳肴中不可或缺的“美味山珍”。不仅如此,食用菌的...

qd51.qdedu/Article_Print?Arti ... 7K 2006-10-16 - 百度快照

蔬菜--林下食用菌高效栽培通过专家鉴定--南方报业...

河北廊坊市农林科学院承担的“林下食用菌...廊坊市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恭祎告诉我们,他们之所以选择在林下栽培食用菌试验,主要考虑的是郁闭的林地内空气湿度大、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富含丰富的氧气,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同时食用菌...

nanfangdaily/southnews/tszk/nf ... 13K 2006-8-21 - 百度快照

大力推广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是一种优质保健的农产品,而无公害食用菌产品近年来市场占有量很大,倍受消费者的青睐。要利用秋冬季的大好时机,加快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快捷高效和无害化农产品,提高食用菌品质和效益,促进...食用菌栽培场所要远离...

josp.gov/newsedit?news_xxbh=10 ... 7K 2006-11-18 - 百度快照

食用菌高效栽培法-买好书

《食用菌高效栽培法》 所属分类 农业/ 农业基础科学/ 作者:杨新美...果蔬保鲜贮藏设施的建造使用和维护 蔬菜新品种与高效栽培 中国小麦遗传资源 农业废弃物气化技术 学习植物图册 作物系统模拟及智能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maihaoshu/book/314345 6K 2006-10-22 - 百度快照

maihaoshu 上的更多结果

食用菌主要栽培方式及分类-食品专题-食品伙伴网

适合栽培的食用菌有香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平菇、滑菇等木生食用菌。...它是利用工农副产品下脚料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常用有木屑、...144属46科,几乎包括了世界已知的重要食用菌,某些珍贵食用菌如金耳、榆耳已驯化成功,栽培面积...

foodmate/topic/163/15/37220 73K 2006-7-8 - 百度快照

foodmate 上的更多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栽培技术论文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食用菌 牛粪栽培食用菌技术 广东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更多相关搜索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