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繁育矮化中间砧苗木?
矮化中间砧苗可以克服矮化自根苗根系对我国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不适应,提高梨苗的抗寒、抗旱、抗黄化能力,同时可以克服有些梨树矮化砧与栽培品种的不亲和现象以及生根困难等缺点。例如:榅桲矮化砧与中国梨嫁接不亲和,利用哈代作中间砧后表现新和性良好,并能矮化和丰产。但矮化砧中间砧苗也有繁殖苗木麻烦,容易感染传播各种病毒等问题。矮化中间砧梨苗培育方法有三种。
(1)二次芽接法
先用适应当地的野生梨种子,播种和培育砧苗,8月份基砧长到一定粗度时,在基部芽接矮化砧,翌年早春基砧芽萌动时剪去基砧,让矮化砧芽生长。8月份在矮化新梢20~25厘米处,再嫁接栽培品种。第三年春从品种接芽上方剪去矮砧,让品种芽生长,秋后则培育出合格的矮化中间砧苗木。
(2)分段芽接法
播种基砧苗种子的当年8月份,在矮化砧母株树新梢上,按中间砧长度要求多出5厘米分段芽接栽培品种。第二年春季将带有栽培品种芽的矮化砧一年生枝,在芽上1厘米处分段剪下,用劈接法或插皮接法嫁接在基砧上,秋后即可出圃矮化中间砧苗木。用此方法两年就可以培育出合格的矮化中间砧苗。
(3)双芽二重砧靠接法
春季播种野生梨种子后,8月份在基砧苗基部上、下段相对分别嫁接品种芽和中间砧芽各一个,第二年春剪区中间砧芽上部的基砧,注意控制砧木上的根蘖。待上、下接芽成活后新梢长到一定长度,又将这两个新梢枝条靠接在一起,成活长牢固后剪除品种枝下端和中间砧上端即成。秋后则可出圃矮化中间砧成苗,该方法适用于肥水条件好和生长季长的地区(图5)。
图5 双芽二重砧靠接法
1.基砧上同时接上两个芽 2.剪砧抽生新梢 3.两梢靠接 4.成活后剪截
(1)露地苗床的设置
露地苗床是蔬菜生产上常用的一种苗床。苗床用地要求排水良好,水源近,管理方便。苗床用地应选土层深厚,土壤应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透气、保水、保肥而排水良好,同时没有病虫害和杂草种子。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传染,应尽可能避免选用刚种过同科作物的土地作苗床,如培育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秧苗的苗床,最好不选用刚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方。
场地选定后,应在播前半个月至1个月深翻土,而后开1.33~1.70米宽的厢,以便管理和排水,厢面泼50%浓度的人、畜粪尿,炕土1~2周,临播前,每667米2苗床用腐熟堆厩肥约2000~2500千克,过磷酸钙15~25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与土耕细拌匀作底肥、床土打细、整平。
(2)播种育苗
蔬菜育苗的播种期,主要取决于该种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对外界条件的要求,选择其最适宜的栽培季节,其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气候条件,尤其是温度条件,但为了均衡上市,就需排开播种。为了避免病虫为害,可以提前或延后。蔬菜的种类和品种很多,各种蔬菜的播种期见后述蔬菜栽培要点。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或点播,种子的浸种消毒见前面温床育苗部分,播后盖细土,盖没种子为度,再泼腐熟淡粪水,下透7~10厘米,出苗慢的如芹菜、洋葱、早秋菠菜以及高温季节播种的甘蓝、花菜、莴笋等,播后还应在地面覆盖稿秆,并适当浇水,保持厢面湿润,出苗后即揭去覆盖,如苗床忽湿、忽干或地面板结,则影响出苗。
(3)搭棚遮荫
高温季节育甘蓝、芹菜、莴笋等秧苗,从育苗到移栽前,应搭高0.8~1.0米的稀疏菜棚遮荫,既防烈日、暴雨,又可接受稀疏的阳光,覆盖物早晚揭去。
(4)育苗期管理
出苗后适时匀苗1~2次,除去病苗,弱苗和使苗不致拥挤、徒长。苗较大时,匀苗宜用剪刀齐苗茎部剪断,以免连根拔起牵动留下的秧苗。苗期看苗施淡粪水2~3次,或施1次化肥(每50千克水加尿素100千克),苗期浇水不宜多,保持土表不发白为度,以免徒长,每次浇水量要足,使水下渗入土中,以利根群吸收,又不易晒干,保持一定湿润。夏、秋浇水应在早晚土凉时进行。苗期长且根再生力强的应适时假植,如冬甘蓝在苗龄25天左右,先一天苗地浇水后再带土假植,及时浇定根水和遮荫,以保成活,夏、秋虫害多,注意喷药防治。
(5)保护根系的措施
移栽时秧苗根系损伤愈小,恢复生长愈快,若采用保护根系的方法,移栽后易于成活,耐热耐寒力强,无返青期,有利早熟、高产。
现将生产上常用的保护根系的措施介绍如下:
①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技术 播种前数月,用瓜豆的藤蔓、杂草等轧碎,加新鲜人粪尿和水,沤成堆肥,或者用粗渣肥和经堆沤发酵过的干猪屎面,以上共约占三成,以无病菌田(如水淹地,非菜地等,如是老菜地须进行土壤消毒)的疏松沙壤土约占七成,两者混合,每500千克土加过磷酸钙约250克,草木灰约5千克,即成营养土。
用薄木板制成约1.7~2.0米长、1~1.33米宽(按苗床的宽度而定)的,其上有许多空方格的营养钵制作框,每个方格约宽7厘米、高8厘米左右,薄木板略上厚下薄,制成方格的内空即略成上小下大的形状,播种时,将营养钵制作框放在苗床内,再将营养土填满每个方格,每格营养土上播种子。如播番茄、茄子,每格播3粒,定苗1株;辣椒播7粒,定苗3株。播后用腐熟渣肥盖种,用洒水壶喷水,使每格营养土浸透为度。接着用第二个营养钵制作框在苗床内紧挨前框制作第二批营养钵,照前法填土喷水完毕,即提取第一个制作框,这时第一个制作框每个空方格留在苗床上的营养土即成一营养钵,注意水未浸透每格营养土不易凝结成团,喷透水后过久不取木框,泥粘着木框不易取出,营养钵之间的缝隙用堆肥填起来,以减少水分过多的散失,维持其正常含水量,利于出苗或幼苗生长。
营养块的制作:用渣肥与肥泥混合,铺入苗床约10厘米厚,趟平,经过2~3天水分稍干后,再用长约1米、宽约7厘米的木质“划块板”挨次压线,以泥刀纵横切成7厘米见方的土块。播种方法与上述营养钵同。移栽前一日适当浇水,以便切块取苗带土移栽。
②带土移栽 在移栽前一天床内先灌足水分,使土壤附着于根部,然后取苗带土移栽,如土壤疏松不便带土时,可先灌约10%浓度的牛粪汁或黏土浆,以使带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