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补给资源评价

在我国北方平原或盆地区,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冲洪积松散沉积物中,由多层含水岩组介质与地下水流构成统一的地下水系统。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必须按一个系统整体进行。补给资源数量计算,可采用数值法或均衡法。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应首选数值法,然后采用水量均衡法进行校核。

补给资源评价

采用各种方法计算的地下水补给量,并不等同于地下水补给资源。在评价地下水系统补给资源时,不能简单地累加各补给项,而是要分析各种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重复计算量,从相应的补给项中剥离并予以扣除。即地下水系统补给资源=总补给量-重复计算量。

对于平原或盆地区第四系孔隙水系统而言,在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时,往往对潜水和承压水分别进行计算和评价,二者之间的越流交换量属于系统内部的转化量,应在总补给量中加以扣除。另外,井灌或引泉的灌溉回归量也属于重复计算量。

地下水补给资源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数量表示法,单位m3/a;模数表示法,单位m3/km2·a。

《大雅?公刘》歌颂了周文王十二世祖先公刘的功绩。他带领周族迁居于豳地,便去察看地形,选择聚落居址。

公刘爬上山顶,又下来站在平地上,选择水源丰富、地形宽敞的地方,百泉在这里涌出,小河在这里经过,背靠山冈。于是,他就让周人在这里安安稳稳地住下来。

公刘带领人们在山的南坡开垦与整平土地,引泉灌溉。在较高的台地上建造城池和房屋,在这高台地附近有一块大平地,以资耕种。

由此诗反映出来,我们的祖先已能测定方向。《诗经》中说:“维南有箕,维北有斗。”南箕、北斗就是用恒星的位置来判别方向的。用此测定方向、测定一年四季。同时也反映出公刘时代已能选择农业发展、城市建筑的地理环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