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农村养猪得猪瘟有补贴吗
有。
:
从2019年9月份开始,国家为了让更多养殖户养猪,发布了一系列的养猪补贴政策,而且在2021年还会继续实行,因为现在猪价仍然很高。具体详情如下:
1、新建猪舍补贴
(1)新建猪舍补贴范围主要包括:圈舍新建、引种、粪污处理、贷款等方面进行补贴;
(2)补贴的标准为:新建圈舍每平米补贴40元,沼气池每立方米补贴150元,引进良种母猪每头补贴400-600元,贷款贴息50%。
2、规模养猪补贴
(1)生猪养殖规模3000头以上的,补贴80万;
(2)生猪养殖规模2000到2999头的,补贴60万;
(3)生猪养殖规模1000到1999头的,补贴40万;
(4)生猪养殖规模500到999头的,补贴20万。
3、标准化养殖项目补贴
标准化养殖项目主要针对在生猪主产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在扩建时可以申请补贴。
4、能繁母猪补贴
对农户饲喂的能繁母猪实施补贴,其补贴标准为每头补贴50元。另外,对能繁母猪还进行保险补贴,补贴标准按照保险费档次来决定,具体补贴详情可以咨询当地畜牧局。
5、生猪育种补贴
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的主要对生产性能测定、遗传物质交流、遗传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给予补贴。
养猪日赚1亿!山东、河南、湖北超9万家企业养猪,但最牛是重庆
单位:(元/kg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02-07 02-0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省内最高 省内最低
东北 15 辽宁省 14.07 0.13 0.51 绥中县15.00 金州区13.20
21 吉林省 13.82 0.07 0.09 公主岭市14.80 德惠市12.80
24 黑龙江 13.45 0.01 -0.04 北安市14.80 肇东市12.50
华北 5 北京市 15.00 0.00 0.00 延庆县15.00
9 天津市 14.90 -0.15 0.00 宁河县15.00 宝坻区14.40
10 河北省 14.76 -0.07 0.17 定兴县15.60 乐亭县13.60
14 山西省 14.36 0.04 0.09 原平市15.20 兴县13.20
19 内蒙古 15.00 -1.00 1.00 扎鲁特旗区14.00
华东
16 福建省 14.21 -0.03 0.21 涵江区15.20 尤溪县13.00
17 浙江省 14.40 -0.24 -0.87 温岭市15.70 江山市12.00
23 江苏省 13.33 0.19 -0.32 如皋市15.60 淮阴县10.00
25 山东省 13.40 -0.52 -1.63 章丘市15.40 宁阳县10.20
7 安徽省 14.71 0.18 0.21 铜陵县15.60 徽州区14.00
华中 13 江西省 14.54 -0.04 -0.12 德兴市15.20 于都县13.20
4 湖北省 15.00 0.16 0.13 麻城市16.00 蕲春县14.00
11 河南省 14.29 0.31 -0.14 郊区15.60 正阳县13.60
8 湖南省 14.91 -0.04 -0.33 北湖区15.90 新宁县12.60
华南 3 广东省 15.40 -0.06 0.37 清城区16.00 高明市15.00
2 广西 14.73 0.65 -0.52 八步区15.90 博白县14.20
西北 6 陕西省 13.00 1.98 -0.22 神木县15.80 临渭区14.00
22 甘肃省 13.40 0.40 0.20 张掖市13.80
26 新疆 13.50 -1.48 -1.48 乌鲁木齐县13.50 伊宁市10.00
西南 20 重庆市 14.10 -0.10 0.00 秀山县14.00
12 四川省 13.84 0.66 0.17 眉山县14.50
18 云南省 0.00 -1.13 红塔区15.30 洱源县13.00
1 贵州省 0.00 0.00 平坝县16.00
全国 有39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97
±0.97 14.01
±0.71 -0.04 -0.38 贵州省-平坝县16.00 新疆-伊宁市10.00
曾几何时,农村有俗语“要读好书,读不好书,回家养猪!”但现在养猪早就和“没文化、差人一等”的旧形象彻底告别!如今全国不仅有超35万家企业养猪,甚至有公司仅靠养猪就能日赚1亿!从地域上来看,山东、河南、湖北共有超9万家企业养猪,但最牛的还是重庆......
中国猪业十年巨变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猪养殖相关企业35.54万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南以3.39万家猪养殖相关企业排名第一,山东以2.93万家排名第二,湖北以2.80万家排名第三,前三大省份共有猪企超9万家!
但有趣的是,湖南身为年出栏超6000万头的生猪大省,却并未进入猪企数量排名前五!第四为云南、第五为安徽、第六为四川。
可见湖南地区的散户最多、最为坚强,挺过一次次危机,坚持到了养猪业以规模产能为主的今天。
要知道,从2000年至2020年短短十年间:年出栏99头以下的小散户,市场比重从85.1%下降到26.3%;但是年出栏500~999头的规模场,市场比重从2%增长至10.8%;年出栏1000~9999头的大猪企,市场比重从4.8%增长至28.2%!
可见近10年来,以前的养猪主体小散户已大量淘汰!但值得重视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散养户也“升级”成了小规模养殖,因为年出栏100头到499头的群体市场比重从6.2%增长至16.6%,而这部分增长大量来自于小散户。
但无论怎么说,散养户都已不再是市场主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市场占比已高达60%!这一点在山东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山东猪企狂奔
山东是全国畜牧大省,自“十三五”以来全省肉蛋奶年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稳居全国首位!而其中生猪产业占比最大,2021年山东省畜牧业总产值2904.2亿元,生猪产业贡献占比超30%。
值得重视的是,山东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是294.6万头,但这20家企业有能繁母猪存栏85万头左右,占全省总量近30%!而在非瘟前,这一数据还只有40余万头。
可见非瘟这几年,山东的猪企在加速狂奔,产能增长飞快!
山东2021年出栏生猪4402万头,全国排行第四,但其中20家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比就高达35%!
据山东省畜牧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周开锋透露——在数量上,山东中小养殖户从2015年的104万降至2021年的25.9万,降幅高达75.1%;在出栏量上,山东中小规模场占比从2015年的57.1%降到2021年的37%,降幅达20.1%。
可见,养猪确实很赚钱,但最赚钱的还是“有技术、有资源、有资本”的规模场。
河南与牧原包揽全国第一
当然,猪企最多的还是河南,河南全省不仅有猪企多达3.39万家,其中甚至还有牧原这样的巨无霸!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河南2021年生猪出栏量为5802万头,位居全国第三,年末生猪存栏量为4392万头,位居全国第一。
更喜人的是,今年上半年,河南也出栏生猪3222万头、同比增长8.6%,猪肉产量256万吨、同比增长7.5%,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难得的增长!
此外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拥有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有60个,全国也只有500个,河南占比超十分之一!这使得河南2021年外调生猪(含猪肉)2758万头,居全国第一。
河南包揽了众多“全国第一”,规模猪企功不可没,尤其是牧原这样“全球第一”的猪王。
牧原8月销售生猪488.7万头,同比增长高达89.8%,实现销售收入116.6亿元。
更令人羡慕的是,牧原的造肉成本控制在15.5元/公斤左右,若按每头猪均重100~110公斤计算,其8月盈利约33.28亿元~40.9亿元,基本实现日赚一个亿的“小目标”。
但牧原的步伐只会因此加快,他们1-8月已共计出栏4076.2万头,赶超2021年全年水平!因此牧原最新表示,今年产能或达7500万头,实现产能大跃进!
牧原的大跃进,不仅在于他们养猪技术过硬,更在于他们通过资本撬动市场的能力绝佳!自2014年上市以来,牧原已经累计募资融资278亿元!
在这近300亿资金的加持下,牧原的资总产从2013年底的32.35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1772.66亿元,涨了整整54倍!估计最开始买牧原股票的人,现在别墅都靠大海了。
湖北、重庆都很牛
在生猪大省里面,湖北似乎比较低调,但他却是“大型猪企”得最多的省份。
其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7%,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超过700家,排全国第一!
这700家猪企助力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正常年份出栏生猪4000万头,外调800万头。
并且在2021全国生猪产业都备受打击之时,湖北却实现了高达56.40%的出栏增长速度,全年出栏生猪4115.08万头,增速全国第一!
尽管这其中有2020年非瘟受挫导致产能下降的影响,但也不能掩盖湖北产能提升效率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温氏为例,温氏在经历非瘟前是年出栏2230万头的“猪王”,但直到2021年温氏年出栏量还只有1321.7万头,或许要到明年才能恢复到两千万头以上的出栏量。
湖北2022年上半年出栏生猪近2400万头,预计今年能出栏4300万头以上,并且湖北的种猪育种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每年都有大量种猪外销。
但规模化最牛的还是重庆,重庆以82402平方公里的面积,2021年出栏生猪1806.9万头,坐拥1.62万家生猪养殖相关企业!是全国养猪企业最多的城市!其次是恩施0.54万家、驻马店0.48万家。
小散户和规模化的冲突
但尽管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加速,行业内依旧有大量声音坚持认为“中小散户才是中国猪业的未来”,因为受到中国特有的经济形势所引导,大量农场农民需要通过畜牧业来提升产值、奔向小康。
我认为从猪企新增数量的变化上来看,目前中国猪业猪企的数量确实饱和,规模化发展已经度过了“入场阶段”。
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猪养殖相关企业7597家,同比减少高达51.31%!
可见资本已经认识到“养猪赚钱”的艰难,敢于在上半年创办的猪企,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大企业的项目扩张,还有一部分小散户“升级”,因此真正“新入场”的猪企已少之又少!
至于说中国规模化究竟是否还会继续,小散户是否只能淘汰?我个人的想法是,规模化一定会继续,因为只有这样生猪产能才易于调控、猪周期才能熨平,猪价才不会大起大落!
而小散户未必就是被淘汰,小散户在中国猪业发展的过程中,在有关部门指引、大猪企合作的步伐下,很有可能会升级成“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也有可能会成为大猪企的“合作场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