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春柴胡的作用及功效

 春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春柴胡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带你了解春柴胡的作用及功效。

春柴胡的作用及功效

春柴胡的作用

 1.解热作用

 早年证明,大剂量的柴胡煎剂(5克生药/公斤)或醇浸膏(2.5克生药/公斤)对人工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对用伤寒混合疫苗引起发热之家兔,口服煎剂或浸剂(2克/公斤),也有轻度的降温作用。以后又有报道,柴胡煎剂的解热作用并不明显,而柴胡甙200~800毫克/公斤口服,对小鼠有肯定的降低正常体温及解热作用。

 2.镇静、镇痛作用

 柴胡甙口服,对小鼠有镇静作用(爬杆试验),并能延长圜己巴比妥的睡眠;它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和较强的止咳作用,但无抗惊厥作用,也不降低横纹肌的张力,有人认为,柴胡甙可列入中枢抑制剂一类。

 3.抗炎作用

 柴胡甙口服(600毫克/公斤)可显著降低大鼠足踝的右旋糖酐、5-羟色胺性水肿。在大鼠的皮下肉芽囊肿(巴豆油及棉球法)试验中,确定柴胡甙有抗渗出、抑制肉芽肿生长的作用。柴胡单用或配成复方均有效,其抑制肉芽肿生长的作用强于其抗渗出的作用;祛瘀活血方(当归芍药散、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等)则在作用强度方面与柴胡相反,故建议二者合用。柴胡甙能抑制组织胺、5-羟色胺所致的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轻度抑制肋膜渗出;而对角叉菜胶、醋酸性水肿则无效,对豚鼠的组织胺性休克及小鼠的过敏性休克亦无保护作用。

 4.抗病原体作用

 曾有人报告,春柴胡注射液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从此种注射液馏出的油状未知成分对该病毒也有强烈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的某一菌株据称有效。有人曾推测北柴胡可阻止疟原虫的发育,但实验研究,不能证实。

 5.对肝脏的影响

 对因喂食霉米而发生肝功能障碍之小鼠,同时喂食北柴胡,则谷丙及谷草转氨酶之升高,远较不给柴胡之对照组为轻;柴胡甙之作用,似不及北柴胡粉。对伤寒疫苗引起的兔肝功能障碍(尿胆元呈阳性反应),口服北柴胡煎剂(0.5~1.0克生药/公斤),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对酒精引起的肝功能障碍亦有些效,但不如甘草;对有机磷引起的则效力很差,而对四氯化碳引起的无效。对注射新鲜鸡蛋黄溶液引起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亦无保护作用。同属植物新疆柴胡及圆叶柴胡据称有利胆作用。

 6.对心血管作用

 春柴胡醇浸出液能使兔血压轻度下降,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阿托品不能阻断此种抑制,春柴胡注射液则虽用较大剂量对在位猫心、血压皆无影响。柴胡甙对犬能引起短暂之降压反应,心率减慢;对兔亦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离体蛙心、离体豚鼠心房,收缩离体兔耳血管。

 7.其他作用

 春柴胡煎剂或醇提取物,予兔口服,可升高血糖。煎剂有溶血作用(相当于Merk制纯皂甙的1/100)。产地及采集时间不同皂甙含量及溶血强度也不同。柴胡甙对大鼠的应激性溃疡有防止作用,能促进小鼠小肠的推进运动,增强乙酰胆碱对离体豚鼠回肠之收缩作用(不能增强组织胺的此种作用)。对离体兔肠亦有些兴奋作用。粗甙有显著的局部刺激作用。北柴胡注射剂对子宫无作用。柴胡的毒性很小,其酒精浸膏对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为1.1毫升/10克(10%水溶液),柴胡甙对小鼠口服之半数致死量为4.7克/公斤,腹腔注射在100毫克/公斤以下。柴胡注射剂毒性极微,5毫升/公斤静脉注射对猫的血压、呼吸、心脏无影响;0.2毫升/20克皮下注射,对小鼠无毒性。

春柴胡的功效

 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

 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柴胡注射液只能肌注,不可静脉给药。肌注2-4ML/次,1-2次/日。 双黄连注射液用法与用量静脉注射,一次10~20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公斤体重1ml,加入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中。肌注一次2~4ml,一日2次。双黄连注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静滴双黄连注射液后出现最多的是皮肤过敏反应。在笔者统计的8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4例为皮肤过敏反应,患者均出现丘疹样皮疹,伴皮肤充血,瘙痒程度不一,在头、颈、胸部较为密集。在用药30min~48h出现,轻者在停药后自行消失,重复用药皮疹可再次出现,重者需抗过敏治疗方能痊愈。一患者因肺炎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双黄连60ml静点,30min后患者开始颜面皮肤潮红、微痒,10min后头颈部及胸部出现大小不等的荨麻疹及大片风团,奇痒,眼睑水肿、呼吸急促,立即停用双黄连注射液,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扑尔敏10mg,氟美松5mg肌肉注射,用药3h后,荨麻疹及其它症状消失。一女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150ml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双黄连注射液40ml静点,静点完毕全身出现丘疹样皮疹,伴皮肤充血,轻痒,在颈胸部较集中,给予抗过敏治疗,1h皮疹消退至正常。又一患者因支气管炎给予青霉素800万U和双黄连注射液60ml分别静点,第2天患者全身皮肤出现豆粒大小及斑状皮疹,瘙痒,躯干部较为集中,因其以前没有青霉素过敏史,停用双黄连注射液1天后皮疹消失,再用青霉素治疗,未见皮疹再次出现。呼吸系统反应一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200ml加入双黄连60ml静点,30min后患者出现气喘咳嗽、胸闷,且症状逐渐加重,停用双黄连注射液后,给予扑尔敏10mg、氟美松5mg,肌肉注射,息斯敏10mg口服,20min症状减轻至恢复正常,还有一男孩因扁桃腺炎给予150ml5%葡萄糖加入40ml双黄连注射液静点,第2天出现咳嗽加重、气喘,停用双黄连改用抗生素治疗,2天后症状减轻至正常。发热反应一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静滴双黄连注射液40min后,体温突然升高至40℃,伴寒战立即停用双黄连,静脉注射氟 美松5mg,肌下注安痛定2ml,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从以上病例来看,双黄连注射液有多种不良反应,另据报道还有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头晕等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制剂提取不纯,与制剂纯度或混有致热源有关;(2)药物所含成分对机体有影响而成为过敏源,该药引起皮肤过敏较多可能与植物蛋白有关;(3)由于工作条件有限,输液过程中操作污染也可引起过敏、发热反应,所以在临床用药时,要详细询问致敏史,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药并及时做抗过敏处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