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检测仪的仪器功能特点
1.对照和样品同时检测:最快一分钟可测试10个样
2.先进的扩展性:微机控制和仪器单独检测均可,操作更灵活
3.操作便捷:液晶超大屏幕,中文提示操作无需专业人员即可操作
4.仪器可设置使用通道,有效避免通道之间相互干扰,影响检测结果
5. 仪器每次检测完毕进行自检光源的有效性,无需人工用档光块调校
6.仪器自动判别检测数据是否合格,取代人工判断,检测结果更加直观
7.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适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8.仪器内置名牌热敏打印机,可随时打印检测结果,终身无需更换色带,打印速度是普通打印机的6倍
9.仪器可根据客户要求设置购买单位的信息,并可打印在检测报告单上,更能体现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并利于公示
10.故障率低:仪器开机均进行光源自检,无需国内同类型仪器理由档光块人工调校,即无日后维护,光源更准确
11.仪器可存储检测数据,可随时查询,保存信息包括,样品名称(中文),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数据,结果判断等详实数据
12.检测更加准确,10通道独立光源检测。功能更加强大,仪器预留其他项目检测程序和端口,根据日后需求可方便的自主增加水产品,肉制品,面制品等检测项目
农药残留检测仪的概述
葱、蒜、萝卜、韭菜、芹菜、香菜、茭白、蘑菇及番茄汁液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容易产生假阳性。处理这类样品时,可采取整株(体)蔬菜浸提。对一些含叶绿素较高的蔬菜,也可采取整株(体)蔬菜浸提的方法,减少色素的干扰。 农残速测卡对农药非常敏感,附近有农药喷洒或使用卫生杀虫剂,以及操作者手上或器具上沾有微量农药,都会造成对照与检测卡片变色出现误差。 观察结果时应以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发生反应3分钟为准,3分钟后蓝色逐渐会加深,24小时之后颜色会逐渐退去。详细说明请参照国家标准(GB/T 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当温度低于37℃,酶反应的速度随之放慢,药品加液后放置反应的时间应相对延长,延长时间的缺点,应以空白对照卡用手指(体温)捏3min时间可以变蓝,即可往下操作(注:若检测量大,可配置恒温水箱或使用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注意样品放置的时间应与空白对照卡放置的时间一致才有可比性。空白对照卡不变色的原因 :一是药片表面缓冲液加的少,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不够湿润,二是温度太低,需进行适当的保温。 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反应的时间以3min为准,3min后蓝色会逐渐加深,24h后颜色会逐渐褪去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衍生物、代谢物、农药母体、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造成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主要农药是一些国家禁止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对硫磷、甲胺磷、甲拌磷、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等。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容易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控制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加强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力度。
国际上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种类繁多,究其原理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高效色谱快速检测法和生化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大多数农药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检测,但是耗时太长,检测费用过高,限制了其发展。生化检测法是利用生物体内提取出的某种生化物质进行的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是否存在以及农药污染情况,在测定时样本无需经过净化,或净化比较简单,检测速度快。生化检测法中又以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最为广泛。
酶抑制率法利用了胆碱酯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因此检出限非常低。已被列为国家推荐标准方法(GB/T 5009.199-2003)。由于酶抑制率法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已成为对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现场快速定性初筛检测的主流技术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蔬菜样品的抑制率 蔬菜品质 评价和建议 0%< 检测抑制率<15 % 无污染蔬菜 基本上可以放心出口 15%< 检测抑制率<30 % 绿色蔬菜 处理和检验后可以出口 30%< 检测抑制率<50 % 无公害蔬菜 可以安全食用 50%< 检测抑制率<100 % 有农药污染蔬菜 不能安全食用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健康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水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农药杀虫,使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地残留在蔬菜、水果等食品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吃着含有残留农药和有害物质的食物,不能排出人体的,就会被滞留在人体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内脏硬化、坏死、免疫功能下降和发育不良等症状。农药残留检测仪,能在几分钟内鉴别出果蔬中是否有残余农药,让人们能够安心的享用健康绿色食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