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竹笋的季节快到了,怎么种植出不苦的竹笋呢?
把竹笋去掉笋壳以后放在盆中加入食用盐调匀以后腌制五六个小时,腌好以后取出再用清水洗净,然后用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中间换水三到四次,这样也能把春笋的苦味和涩味去掉。
准备一锅热水,放入洗米水,以及带壳春笋,盖上锅盖并以小火煮约10分钟。之后关火,焖泡至凉,这可将苦味变得清淡。原因是洗米水可以引出笋的甜味,让苦味减少。锅中重新倒入没过竹笋两厘米的水,加入几片香叶,几瓣八角,几片姜,一小段月桂,四小勺盐(盐需根据竹笋量调节),开火煮二十分钟。
竹笋去掉老根和笋衣,切成寸段,放入开水锅中,加盐焯烫2分钟,去除过多的草酸钙,捞出沥干水分待用。另起锅烧热,下宽油,下姜片煸香,下笋段翻炒至表面微焦,将竹笋放到锅里煮,让竹笋在锅里煮开15分钟,煮好以后捞出来,再用清水浸泡,也是间隔3到4个小时换一次水,这样就可以了。
春笋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它与钙结合之后会形成草酸钙,人体对钙的吸收会受到影响,长期吃涩嘴的春笋人体还很容易得结石,因此在吃春笋的时候最好先把它里面的草酸给分解掉。新鲜的斑竹笋,先用开水煮几分钟,用凉水漂上,吃时在焯水,然后炒肉,或是做干锅。一般赤竹笋要先煮,然后在用水漂一天,再切片或丝,焯水,加肥肉炒同,放适量的糖。
只要一下锅就加上盖子并且全程不掀开,用闷煮的方式才能保留水分。一般来说烹煮时间约30分钟即可,或是闻到竹笋的香味飘出即可关火。水煮竹笋甘甜不苦的小诀窍拨好的竹笋切片,厚度大约在3到4毫米左右!切好以后不要直接炒菜,先起锅烧水,放入竹笋片,煮开以后泡2个小时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泡出竹笋的苦水!
竹笋怎样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进程,农村大山里的山珍已经无人采摘,但是人们对于山珍美味的惦念却仍旧在延伸,在当前大量土地撂荒的年代,种植竹笋这种山的味是农村人致富的一种选择。
(一)造林技术
1、林地选择与整地:造林地以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土壤深厚、肥沃的土壤为好。整地一般采用全垦整地,深翻30厘米,除去石头、树根等杂物。每亩挖种植穴40—80个。
2、母竹选择:一股选择年龄为1—2年,粗度为6—12厘米。枝下高低,无病虫害,无开花的母竹。
3、挖掘、种植、运输要小心,不要弄伤螺丝钉,去梢后留枝5—7档。
4、栽种季节:春季2月,梅季6月,秋季9月、冬季11月为好。5、栽植母竹应掌握四点:穴底要平:竹鞭放平;适当浅栽;鞭土密接。还可浇水,施点底肥。
(二)幼林抚育
1、及时补植:对于已死的母竹要及时补上,避免影响成林速度。
2、除草松土:2、6、9月进行除草松土,前二年也可间作低矮的农作物,如豆科植物、绿肥等。
3、水分管理:若遇干旱要浇水,特别是7-9月竹鞭生长与笋芽分化期。
4、合理施肥:可结合松土进行,每年三次,每株2月施人粪10—15公斤,6月施人粪25公斤,9月施猪粪等,也可施化肥,但要用水冲稀。
5、合理留养:要挖近留远,挖弱留强,挖密留稀。6、竹林保护:钩梢留枝12档左右,进行病虫害防治。
(三)早出高产技术
幼林经几年后可成林,一般每亩留竹600—800株,母竹健壮,结构合理即可进行覆盖。
1、覆盖物选择:竹叶最好,现在用的较多的有稻草、谷壳等。
2、覆盖方法:采用双层覆盖法,下层发热层用杂草、稻草、新鲜栏肥等,应有一定的湿度以利于发酵、发热,厚度为15厘米左右。上层保温层用谷壳、竹屑、木屑等材料,厚度也为15厘米左右,使覆盖后的地表温度为10℃以上,但不能太高。在覆盖前,首先在竹林周围每隔1—2米打下50厘米左右的小木桩,地上部分留35厘米,用塑料绳在地上30厘米处将竹林围成一圈,再用塑料薄膜或纺织袋沿绳将竹林围住,然后再覆盖。
3、覆盖时间:12月上旬至中旬为好,因为此时覆盖的林地,出笋旺期正好处在我国高消费阶段的春节。覆盖最好在雨后2—3天内,若没有下雨,则在覆盖前要浇水,使林地湿润。
4、施肥技术:第一次在5月底6月初,每亩施尿素50公斤,厩肥1000公斤,深翻入土中;第二次在8月底9月初,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冲水5000公斤浇施;第三次在10月底11月初,每亩施厩肥4000公斤,深翻入土;第四次在12月中旬,覆盖前进行,每亩施尿素60公斤,冲水15000—25000公斤。
5、挖笋和养竹:一般覆盖40天后开始出笋,可拨开覆盖物挖笋,挖出笋后,将土回盖原处,再将覆盖物盖好,使土层继续保持一定的温度。当气温回升时应移去覆盖物,留养母竹,一般每亩留养150—200株。由于提早出笋的林地留养母竹较早,而此时气温尚较低,甚至于有霜冻或低温危害的危险,故对留养的母竹应进行保护(如采用尼龙袋,或周围盖竹叶、稻草保护),以免母竹留养不好,影响竹林生产力。
总的以上就是竹笋种植新技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竹笋我们都非常熟悉,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减肥保健蔬菜之一,在古代被当做是“菜中珍品”。竹笋也就是竹子的嫩茎,吃起来非常的鲜美,不但可以炒食也能够煲汤,所含的纤维含量十分丰富,经常食用有促进肠道的蠕动以及帮助人们进行消化和环境便秘等功效作用。我国是个产竹笋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在我国各省市地区均有广泛的种植面积,那么竹笋要怎么种?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竹笋要怎么种?
1、选择土壤
虽然竹笋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大部分土壤上正常生长,但是土壤的好坏还是会影响到竹笋的产量及品质。因此我们在选择土壤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肥力充足、深厚松软、通透性强且排灌正常的腐殖质偏酸性土壤。防止由于土层过浅过硬、且PH值不适的粘性土壤而影响竹笋的生长。并且要注意土壤前茬作物,种植过西红柿、辣椒等作物的土壤不可用于种植竹笋。
2、幼苗定植
在定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中耕工作,将土壤整平细耙,然后控制好种植密度与行间距开好排水沟。排水沟的宽度要保持在35厘米左右,深度28度里左右。然后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变化,在初春当竹笋长到2-3个月的时候开始移栽。移栽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种植密度,竹笋栽入种植沟内。覆盖细土,镇压压实,然后随着竹笋的生长,将定植沟适慢慢填平,保证竹笋的深度保持与地面12厘米左右。
3、合理浇水
竹笋虽然耐旱性比较好,但是在种植的时候合理浇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可增强竹笋的生长能力,提高竹笋的产量。移栽定植后一周左右,要及时浇一次粪水,促进竹笋根部的生长,促进竹笋缓苗。并且为了保证竹笋的生长,以后要隔5-7天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湿润,有充足的含水量。如果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时,还要缩短浇水频率,大概四天左右,防止缺水影响竹笋的品质。
4、适当追肥
竹笋对营养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在定植后,要适当追肥,追肥时要秉承少量多施的原则。然后在竹笋生长期的时候,为了保证竹笋的生长,要满足竹笋生长所需的营养。控制好氮肥的施用,以复合肥为主。然后随着竹笋的生长时间,适当的增加水肥频率及用量,促进竹笋膨大,扩大根盘。在成熟期的时候要适当追施腐熟农家肥及复合肥。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追肥,都要注意用量,防止产生肥害,反而还影响竹笋的生长。
以上就是有关竹笋的知识介绍。竹笋的适应力非常高,在任何的土壤中都可以生长,但是土质的好坏会影响到竹笋的产量与质量。种植户们要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在进行竹笋的移栽,也要注意控制好种植密度。此外,合理的浇水有利于竹笋幼苗的生长速度以及增强竹笋的生长力,提高竹笋的产量。定植之后要做好竹笋的追肥工作,特别是在竹笋的生长期,满足所需的营养才能提高竹笋的产量与质量。
817阅读
搜索
竹笋怎么能栽活
无根的竹笋怎么种活
冬笋的生长示意图
十大常见竹笋
云南甜竹笋栽培技术
冬笋在北方能种植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