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怎么种植高产?
要想魔芋种植产量高,首先要了解魔芋的特征特性,是否适合当地种植,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做好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保证质量和产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魔芋的栽培技术。
一、播种时间
注意在魔芋栽种之前,要先把大的种芋200~250克晾晒2~3天,用这种方式进行日光消毒能够增强发芽势,以提高发芽率。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春栽的方法,也可以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魔芋的栽植时间,以清明节前后栽种为最适合,尽量早做到适时的早播来提高产量。在南方地区是可以利用冬闲地来进行冬播,建议在11月的上中旬来播种。在播完之后要适当的增加覆土的厚度。
二、播种的密度
建议种芋是200~250克的行株距以40㎝?50㎝是最适宜的,如果采用大的种芋当年每株的产量可以达到2公斤左右,所以说在栽植商品魔芋的时候注意一定要选用200~500克之间的种芋。在栽植之前要先按照上述的密度进行挖沟或者挖穴,宽度和深度是在25厘米左右比较合适,底下必须施入土杂肥,穴中要按照密度要求放上主芽向上的种芋一枚,上面再盖上腐熟的圈肥,同时注意在沟边的土堤上覆盖10厘米的土,这样就成了高垄种植了。
三、魔芋施肥管理
魔芋是一种生长比较快的高产的作物,它的需肥量很大,需要钾肥是最多的,氮肥次之,磷肥是最少的。一般情况下1年生的种芋每1000公斤是需要纯氮是120~165公斤,需要磷是75~105公斤,钾是105~180公斤?如果是2~3年生的可以适当的增加1/3~2/3的量。商品魔芋田的施肥量可以增加到2/3的量。注意施肥必须以农家肥为主,底肥的施用量是可以占到总施肥量的70%~80%以上的。坚决禁止施用没有经过堆制酸化的草木灰和煤渣等一些碱性的肥料。
四、魔芋的中耕除草
在6月份魔芋齐苗以后要浅锄松土,并清除杂草是3~4次,要让土壤经常处于疏松湿润的状态,在7~9月份是球茎的速生期,如果天气干旱的时候要浇水是5~6次,雨水正常的时候可以选择不浇水,注意灵活掌握。进入了10月份以后,这时温度下降,杂草的生长量不是很大时就不必再除草和松土。
五、魔芋采收
注意采收时间:魔芋的整个生长期是200天左右,在地下的静快停止了生长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收获。注意北方地区必须在10月的下旬至11月的上旬当植株开始枯萎的时候进行采挖。如果过早采挖,含水量太高不利于贮藏,品质太差是不利于做种的,如果过迟,怕遇到了霜冻让球茎遭受冻害。南方地区冬季的气温下降幅度比较小的时候可一次采挖,注意是随用随挖,一直可以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份的。
采挖方法:注意在采挖的时候要把芋叶都捡拾干净,选择晴天来用锄从侧面距离植株15厘米以外开始下锄来深挖,小心逐窝来挖出来,必须尽量保持球茎的完整。在挖出来以后小心的把芋鞭掰去,去掉泥土,按照大小来分级,剔除有损伤的,就地晾晒上2~3天,等到水分失去了10%~15%以上后收藏完整的块茎来做种,或者是出售。用来做种的块茎要求要选100~250克的,表皮是光滑溜圆的,颜色嫩黄,没有皱缩的,顶芽粗壮的小的块茎。
总而言之,种植魔芋要讲科学,根据其习性、生长特点、环境要求、水肥要求等,做相应的工作,助其成长,方利于植株生长,于丰收高产才有保障。
荔浦芋头种植方法.
芋头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芋头正常情况适宜在春季栽培,可以将上一轮采收的芋头取个子小而且快萌芽的进行盆栽育苗,合理施肥浇水,因为芋头都喜欢潮湿湿润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
芋头种植时间芋头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经劳动人民长期因地制宜地选种培育,已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其中常见的为多头芋、大魁芋、多子芋。
芋头正常情况适宜在春季栽培,一般1-3月左右比较多(立春),夏末或秋季收获(8-10月)。芋头高产种植技术一、将上一轮采收的芋头取个子小而且快萌芽的进行盆栽育苗。育苗盆大家可以弄些花盆作为育苗盆,也可以自己做。盆里放些木糠加肥沃的泥土,这样有效加速芋头催芽率。记得放的时候萌芽部分朝上,以便芽向上露出。
二、移栽定植,为了排灌方便,一般选择条行种植,整地时开畦开沟,起垄。每条垄宽度约60cm,高度约25cm。垄沟宽约30cm起一条垄。以便施肥护理出入方便。
将育好的芋头根苗移栽到田间开好条垄里,当然育好芋头苗必须待它长二到四片叶的时候才是最佳定植。栽种株距离约25cm一棵,不要太过于密集,留点空间让它生长。
芋头日常管理要点合理施肥浇水,芋头都喜欢潮湿湿润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尤其是叶片旺盛生长期和球茎形成期,需水量大,要求增加浇水量或在行沟里灌浅水保土湿润。
除此之外肥量也增多,芋头耐肥力强,要施足基肥对芋头高产大有帮助,芋头从栽种缓苗期到旺盛生长期还要多次追肥培土,一般3到4次吧。
芋头的病害虫害防治,芋头抗病能力很强,一般很少得病害的,但多以虫害为主,只有个别地块有少量病害而已,它病害主要来原芋腐败病和芋疫病即(斑叶病),此两种病害均在高温、多湿气候条件下发生及发展。
栽培芋头的田间管理1、前期管理:一般在4月上旬至6月上旬进行,水分管理、施肥、病虫防治。
2、中期管理: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进行,割腋芽、浇水、追肥、病虫防治。
3、后期管理:一般在7月下旬至1o月上旬进行,不能让垄沟有积水、子芋采收、芋种采收。
一、栽培方式
芋头较耐阴,应适当密植。芋栽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等行距单行起垄栽培,一种是新型的宽窄行双行起垄栽培。
等行距单行起垄栽培的密度为:多子芋和多头芋的株距为30~40 厘米,行距为70~80 厘米,普通露地栽培每667m2栽3000株左右为宜,有机芋头若采用保护地早熟栽培,则667m2可栽4000株。
魁芋的株距为50~60 厘米,行距为100~110 厘米,每667m2栽700~800株,华中地区及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不高的地区可适当密植,每667m2种植24000株左右。
宽窄行双行起垄栽培的密度为:多子芋和多头芋的大行距为70~80 厘米,小行距25 厘米,株距30~40 厘米,每667m2栽3500~4500株。
魁芋双行栽植的畦宽为160~180 厘米,沟宽60~80 厘米,畦内株行距70~80 厘米,每667m2栽800株左右。
二、芋头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芋头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从沙土到黄粘土等各类土壤都可种芋,但宜选肥沃、保水力强的壤土,同时还必需有良好的排灌。水芋适合水中生长,一般在水田、低洼地或水沟栽培。
芋连作时生长不良,产量降低且腐烂较严重。芋连作一年就会减产20~30%,故应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
有机芋头要求深耕30 厘米以上,多子芋、多头芋的土壤耕作层以26~30 厘米为宜。冬前适当深耕,定植前1周左右再耕一次,耙平后,按行距开好定植沟。
有机肥施用应符合NY/T394-2000中4.2和5.2的规定,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有机肥可用腐熟的堆肥、厩肥、饼肥、禽肥、草木灰、垃圾等。
(二)种苗准备
1、种芋选择
从无病田块中健壮植株上选母芋中部的子芋作种。种芋应顶芽充实,球茎粗壮饱满,形状完整。多子芋每667m2需种芋100~250 kg。母芋也可作种,一般每个母芋只切4块左右较为合适。
多头有机芋头通常切分为若干块作种,用种量依品种、种芋大小、栽培密度等而不同,每667m2约为50~200 kg。魁芋一般以子芋作种较好,每667m2需种芋约50 kg。种芋在播种前一般要晒2~3天,促进发芽。
2、育苗
旱有机芋头可直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前20~30天催芽或育苗移栽,水芋须育苗后移栽。加温苗床、保温苗床或向阳背风且排水良好的露地盖以塑料薄膜,保持20~25℃的温度及适当的湿度,即可用来催芽或育苗。苗床底土应压实。
苗床上铺土厚度以能播稳种芋为度。种有机芋头排放的密度以10 厘米左右见方为宜。再用堆肥或细土盖没种芋,然后喷水,保持种层湿润,盖上塑料薄膜即可,气温较低的地区,可加盖小拱棚。
晴好天气白天揭膜通风,夜间盖严。随时注意床内温度,谨防床内温度过高引起烧苗。
(三)定植或播种
1、定植 芋头育苗定植时,旱芋芽长4 厘米以上时及时栽植,水芋一般待苗高25 厘米左右时定植。
2、播种 芋头采用直播时,将种芋按规定的株距播于预先挖好的沟内,顶芽向上,然后覆土。为提早收获,可采用地膜覆盖,并比直播提早15~20天栽植。
地膜覆盖一般采用宽窄行双行起垄栽培,先按小行距宽30~40 厘米、深约10~15 厘米开沟,浇透底水后,按25~30 厘米的小行距、30~40 厘米株距呈梅花型,将种芋纵插于沟内,每沟栽2排,并撒施好基肥,再于两边大行距中间耕翻培土成垄。
覆土深度自种芋顶端至垄面厚约10 厘米,垄宽40 厘米,然后整细垄面,盖膜并压实。
(四)田间管理
1、追肥及灌水
芋头苗期施少量稀薄肥料。以后随着地上部分的生长逐渐加旺,结合培土追肥3~4次。第一次,在幼苗第一片叶展开时,进行深中耕,每667m2施尿素20 kg。当株高为50 厘米,具有3~4片叶时,进行第2次中耕。
每667 m2用饼肥50 kg、复合肥25 kg,封行前进行第三次追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5 kg,并加施钾肥。7月底以前追肥必须施完,长后期应控制肥水。
旱有机芋头维持土壤湿润即可;在生长盛期及球茎膨大盛期需充足水分,若气候干旱,需勤灌溉。可从畦沟引水灌溉,每次灌水应距畦面7~10 厘米,保持土壤湿润,至沟中快干时再灌。
灌水时间宜在早晚进行,高温季节切忌中午灌水,以免土温骤降,影响根的吸收作用,造成叶片枯萎。
有机芋头苗定植成活后,可将田水放干晒田,以提高土温,促进生长。以后施肥培土前可暂时将水放干,培土后经常保持4~7 厘米浅水。7、8月间,水深可加深到13~17 厘米;天气转凉后淹浅水;9月后排干田水,以便采收,也有利于芋的贮藏。
2、培土及除侧芽?有机芋头培土能抑制顶芽抽生,使芋充分肥大,并发生大量不定根,增进抗旱能力,也可调节温湿度。一般6月份地上部迅速生长,母芋迅速膨大,子芋和孙芋开始形成时开始培土。
一般培土3次左右,每隔20天左右培土1次,结合中耕除草追肥进行,培土厚度逐步增加,最后一次可培高土,厚度可达15~20 厘米左右。每次培土,应四周均匀。
多子芋培土宜顺手抹除侧芽,然后培土掩埋。多头芋丛生,不必除侧芽。
种类
福建的主要品种有:红芋(又称红芽芋)、白芋(又称白芽芋)、九头芋(狗爪芋)等。红芋因发出来的芽带红色而得名,切开后,其断面颜色与口味和白芋没有明显区别。
红芋
株高90-10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淡紫色。母芋较大,近圆形,每株子芋7-10个,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鲜红色,单株产量0.85-1公斤。
含淀粉较多,品质优。鲜芋食用,也可干制。中熟。生长期210-240天,种植期2-3月,9-10月采收,亩产1500-1700公斤。
白芋
发芽为白色,叶柄为绿色,其它形态基本同红芋。
白芋与红芋的芋头因其不易煮烂而很少被人直接食用,一般是将其捣烂制成芋馃等熟制品,而人们直接食用的则是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的“子芋”,这就是人们在超市里常见的约鸡蛋大小的芋子。
九头芋
株高80-9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绿色。母芋与子芋丛生,子芋稍多,球茎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单株产量1.5公斤,肉质滑,味淡。蔬食和晒干作药用。晚熟,生长期270-300天。
种植期2-3月,11-12月采收,亩产2500-3000公斤。九头芋的口味略优于白芋、红芋。
主要用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矿物质及维生素,既是蔬菜,又是粮食,可熟食、制干或制粉。
由于芋头的淀粉颗粒小,仅为马铃薯淀粉的十分之一,其消化率可达98.8﹪,在芋头加工方面可制成芋粉及芋泥馅以延长保存。
芋头也可作为观赏植物,类似蔓绿绒及万年青。
处理方法芋头削皮之后如果没有马上要使用,必须浸泡于水中。最佳的削皮方法是在流动的水中或戴手套处理,因为芋头的黏液会使皮肤过敏。
烹调方法可水煮,时间大约20分钟,或用微波炉蒸,也可烤,时间大约25分钟,但是果肉会变得较干且味道较强烈。若涂上奶油或调味酱等可使芋头圆润。
芋头切成片或块,加酱油先小炒一下,然后加水炖十几分钟,味道极其美味。
槟榔芋蒸熟;捣烂;调以足够的食油、糖、炒熟的芝麻豆粉等,再蒸10分钟,则是一道香甜可口的闽菜“芋泥,很受欢迎。
芋头药用中医认为芋头有开胃生津、消炎镇痛、补气益肾等功效,可治胃痛、痢疾、慢性肾炎等。根据营养分析,芋头含有醣类、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钾、钙、锌等,其中以膳食纤维和钾含量最多。
参考资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