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蕹菜田是如何种植蔬菜的?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3 07:57:22
有一种用芦苇或竹篾编成的浮田,但不铺泥,只用来种蔬菜,其历史要比架田早得多。晋代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记载:“南人编苇为筏,作小孔,浮于水上,种子于中,则如萍根浮水面,及长,茎叶皆出于苇筏孔中随水上下,南方之奇蔬,按指蕹菜也。”
两宋时期的轮作制度中,一般在秋季种植油菜。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农业发展迅速;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表现在农田水利得到很大的发展;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经济作物。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如犁、耧、耙、锄、镰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
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北宋农民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用各种办法扩大耕地面积。
他们因地制宜,在山坡、江畔、海边开垦农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大量的开垦,使垦田面积大为增加。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农具的改进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北宋时期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
宋朝的科技成就:
北宋的科技成就有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钻探深井技术、纸币、水密舱壁。指南针应用于北宋航海,到南宋时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罗盘”。
宋朝的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古代科技体系在宋朝之前就已形成并得到巩固和发展,宋朝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