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12家猪企半年出栏2043万头收入近700亿

近期,上市猪企绿澍公开2020年6月生猪销售情况,同时上市猪企上半年的出栏的情况也出炉了,新牧君统计企业公开的数据显示,12家上市猪企上半年生猪出栏高达2043.46万头,销售收入686.41亿元。

12家猪企半年出栏2043万头收入近700亿

 上半年上市猪企赚得半满钵满,而行业中猪场扩张也在凶猛进行中。2020年4月份到7月9日,启信宝的数据显示,有41596家新注册的养猪企业。这一数据较2019年4月份到7月9日的数据同比大增175%:2019年4月份到7月9日的新增养猪企业数为15143家。

 为何有这么多新成立养猪企业?大批企业成立对于养猪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批猪企成立背后

 二季度以来成立的注册资本前二十的养猪企业

 具体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新注册的企业中,厦门夏商新希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5亿元的注册资本,排名所有新注册的公司的首席位。今年5月,新希翼发布公告称,审议通过了“关于与厦门夏商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厦门夏商新希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议案”。这一公司的成立,是为落实公司在福建省内的农牧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优化福建省内业务布局。

 合资公司将充沛发挥双方在产业和资源方面的优势,携手在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地科学布局,合作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环保型生猪养殖基地,规划建设年出栏量不少于100万头生猪规模。

 事实上,今年二季度以来成立的养猪企业,注册资本排名前十五名的企业,注册资本均超过1亿元,分布在福建、广东、河北、河南、四川等地。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养猪企业数量在二季度暴增?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缘故是多方面的。从市场上来看,生猪养殖行业的利润是史无前例的。在利润的推动下,不少大型企业在中小养猪散户退出的同时,选择陷入或者扩张养猪规模。而且当前许多大企业是以建立子公司的形式,对各地养猪产业进行布局。譬如说,一个上市公司下面有约摸五六十家养猪的子公司,这样就带动了大批新公司的注册。

 从政策上看,也在推动新的养猪企业成立。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性的政策,一方面是转型的政策。硬性的政策,简单来说,是将生猪产能的目标量逐渐下放,不少县和镇都有尽成这一产能的指标,因此不少地方会结合当地的国企新建养猪企业,或者引入外地企业,以达成生猪产能的扩张。

 譬如,一个最新的消息是,成都市的相关区(市)县中,大邑县、简阳市、崇州市因推进生猪补栏重产工作进度滞后,被成都市集中约谈。

 魏鑫指出,从软性的政策来讲,养猪企业获得资金便捷性提升了,有一些大型的上市企业,养猪获得资金的利息是尤其低的,因此不少企业也会借此机会来进行规模的扩张。去年同期,非洲猪瘟还是比较严重的,对生猪的重养重产还处于一个研究的阶段,但目前来说,大型企业对于生猪养殖的管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利于它们进行稳定的扩张,非洲猪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风险已经相对减弱。

 生猪供应影响几何?

 然而,大批新的养猪企业涌入,是否会导致生猪产能的过剩?

 魏鑫指出,现在大批养猪企业的涌入,意味着资金对于非洲猪瘟的恐惧在消退。在未来一年或者一年半以后,生猪的提供量会浮现大幅的上升。

 不过,由于生猪企业新建或者收购仔猪,重新规划产能,到生猪的实际供应量生产出来,还是有比较长的一个过程。要是尽全新建一个育肥厂,再进行生产的话,甚至需要两年的光阴。因此要是现在资金想入场生猪养殖,需要考虑两年之后的一个情况,而不是简单的考虑目前的盈利。

 目前来看,生猪养殖盈利依然处于一个丰厚的区间。

 魏鑫指出,要是是自繁自养,那么在7月3号这一周,养殖一头生猪利润能达到2400元左右,要是是外购仔猪进行养殖,养殖一头生猪的利润在1200元左右。

 从短期来看,这一利润并没有下跌的趋势。财蟹胜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强降雨减缓南方生猪产能恢重,猪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涌益咨询统计显示,6月份,由于强降水加剧非洲猪瘟疫情,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的能繁母猪存栏分辞环比下降3.78%、3.04%,两广、四川、云贵、两湖部分地区的生猪存栏较上月环比下降5%。此外,由于国外多家肉厂浮现新冠聚拢性感染,下半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将大幅缩减。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7月9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匀价格为47.84元,比前一日上涨1.2%。

养殖业销售排行榜(畜牧业排名前十的企业)

2020年,中国养猪业风起云涌,可谓巨变连连。最让人感慨的,是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那些养猪业精英,在这片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演绎了属于 历史 巨变时刻的精彩。

倘若若干年过去,我们一定还会想起转折点2020年,想起这些人在2020年的言或行。

01秦英林

从22头母猪起家的秦英林,一直是养猪界的传奇。在非瘟冲击下,秦英林领导的牧原集团不但保住产能还大放异彩,在2020年 历史 性的首次登上养猪业龙头老大的宝座,改变了养猪业固定多年的江湖格局。截止2020年11月,牧原出栏量已达1547.3万头。在暴利行情催化下,秦英林家族身价也迎来暴涨。2020年4月7日,秦英林就曾以185亿美元财富坐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43名、中国富豪榜第8名位置,排名更是超越地产大亨王健林,一举打破外界对养猪的认知——原来把猪养好,可以这么挣钱。

02陶一山

2020年九月,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将达20亿头,到2022年猪价将跌到10元/斤,或跌到4-5元/斤都完全有可能。”言论一出,引发业内巨大关注,甚至影响到股市行情。其实,养猪业应该认真听取这类自由表达的真心话。在轰轰烈烈的巨头扩张潮面前,未来确实存在巨大的养猪风险。当猪价真正跌破10元时,或许会有跟风者在猪圈哭。到那时,他们的耳畔一定会回想起陶一山的言论。

03陈焕春

2020年9月22日上午,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总市值达到137亿。除了华中农大通过其下属全资子公司华农资产公司持有科前生物股份外,科前生物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兽医协会会长陈焕春作为科前生物第二大个人股东,IPO后持股14.76%,这意味着陈焕春身价超20亿。科前生物上市创造的以陈焕春院士为代表的“亿万身家”学者,某种程度上完美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过去,科研的枯燥寂寞与以贸易和投资为驱动的高速发展经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许多科研工作者只能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但待遇并不算高,这使得学术科研的圈子里难免出现浮躁情绪。我们往往歌颂科学家的清贫,但我国发展至今,居民收入水平与日俱增,“用爱发电”并不是那些为行业带来进步的科学家应得的回报。

04步志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研究员,领衔哈兽研非洲猪瘟基因缺失疫苗研发工作,可以说是近2年来业内最受关注的学者。据了解,为了非洲猪瘟疫苗的开发,哈兽研团队夜以继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最新公开消息显示,该疫苗环境释放和临床试验进展顺利。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对该疫苗的争议一直存在,但就像某企业家在嘉兴大会上所言,科学家对非洲猪瘟疫苗的正常研究是需要业界支持的。产品在什么时候可以上市,养殖企业愿不愿意使用,是另一回事。

05刘畅

2020年,新希望六和在养猪业的突飞猛进可谓令人震惊。2020年1 11月,新希望六和已出栏生猪663.43万头,刘畅率领她的团队干出了让行业赞叹的业绩。新希望六和的高管团队快速实现了年轻化,从董事长到总裁均为80后,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 历史 风向标,因为它意味着新一代的企业家开始真正登上 历史 舞台,开始掌握真正企业的话语权和命脉。

06鲍洪星

人们提到江西畜牧业,总会想起饲料赣军的代表双胞胎集团。然而,2020年,在不经意间,双胞胎集团已经变身为一家以养猪为主业的农牧集团,存栏母猪数十万头。鲍洪星和他带领的双胞胎集团,可谓饲料企业转型养猪的典型代表——他们有团队,有资金,有实力,关键是,转型意志够坚决,转型成绩很靓丽。饲料巨头养猪,他们很可能在养猪业弯道超车。

07邓成

2020年,邓成离任新希望六和总裁,随后上任天邦股份董事长,令行业高度关注。他为什么离开新希望六和,到天邦领衔会对天邦乃至行业产生哪些影响,自然有各种分析和猜测。要知道,这两家企业在养猪业都举足轻重,行业大佬转场,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会影响一批人,甚至影响一个行业,会有蝴蝶效应。

08温志芬

温氏股份的高管一向敏于行而讷于言,秉承少说多干的风格。回顾2020年养猪业,我们离不开关注温氏股份。这一年,在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的带领下,温氏股份的发展静水流深,亦处于深度变革之中。2020年,温氏股份成立了水禽事业部、种猪事业部,把养猪事业部拆分为猪业一部、猪业二部。架构的调整,在于快速适应行业节奏的竞争和变化。温氏股份的韧劲和后劲,比绝大多数公司要强劲,很多人都在讨论,温氏股份什么时候会重新成为养猪出栏量老大?

09何祖训

经历一番卧薪尝胆般的磨练后,何祖训带领的云南神农集团终于在2020年底等到了IPO过会成功的消息。作为畜牧业的“云南王”,神农集团其实早就有登上资本市场的资格。当下,巨头正在角逐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市场,格局即将发生巨变。云南终于有了本土上市农牧集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何祖训和他带领的神农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10中小养户

2020年,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常常被人提起——中小养户。在巨头挤压的时代,他们是否还有养猪的机会?当非瘟稳定之后,他们是否还回来?非洲猪瘟是否让中小养户失去了养猪的能力?当下,有多少中小养殖户能够成功复产?如果猪价暴跌,很多人必然快速逃离。说实话,如果中小养殖户大幅减少,那么许多上游企业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几十年来,太多的饲料乃至动保企业就指望着中小养殖户过日子。

中国十大畜牧公司排名:1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3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河南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7海口农工贸股份有限公司。8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9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10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养猪企业top1、温氏成立于1983年的温氏食品公司,总部位于云浮市,主营业务是农牧业和相关产业的生产,top2、牧原成立于1992年的牧原食品公司,总部位于南阳市,主营业务是生猪的育种、生猪的养殖和猪肉的销售?top3、正邦成立于2021年的正邦公司,总部位于正阳县,top4、新希望成立于1982年的新希望公司,它是一家农牧业公司,主营业务是农业和牧业的大规模生产。top5、天邦成立于1996年的天邦食品公司,总部位于宁波市,主营业务是食品加工和经营。

TOP10

湖北省、江西省、福建省、内蒙古、新疆

本次入选全国100强的养猪县域中,湖北省凭襄阳县入围,江西省凭高安县入围,福建省凭光泽县入围,内蒙古凭开鲁县入围,新疆凭奇台县入围。

TOP9

河北省

有2县入围:滦南、抚宁

TOP8

广西省、黑龙江省、江苏省

广西省:博白、武鸣、兴业。

黑龙江:肇东、望奎、青冈。

江苏省:丰县、邳州、阜宁。

TOP7

河南省、安徽省、广东省

河南省:唐河、太康、固始、杞县、潢川。

安徽省:泗县、寿县、霍邱、定远、固镇。

广东省:高州、化州、新兴、信宜、遂溪。

TOP6

山东省

共有6个县入围:诸城、莱西、临朐、平度、莘县、莒南

TOP5

云南省

共有10个县入围:宣威、会泽、陆良、罗平、富源、建水、师宗、宜良、镇雄、岳北。

TOP4

吉林省

共有10个县入围:农安、德惠、榆树、梨树、公主岭市、舒兰市、磐石、双辽、长岭、扶余。

TOP3

四川省

共有12个县入围:安岳县、仁寿县、中江、三台、简阳、仪陇、岳池、宜宾、宣汉、平昌、通江、资中。

天府之国农牧业非常之发达。

TOP2

湖南省

共有15个县入围:湘潭县、衡阳县、宁乡、衡南、湘乡、桃源、耒阳、洞口、双峰、武冈、浏阳、新化、常宁、祁东、衡东。

不愧为老牌的养猪大省。

TOP1

辽宁省

共有16个县入围:昌图、黑山、开原、绥中、普兰店、凌海、铁岭、新民、庄河、辽中、彰武、台安、北镇、瓦房店、法库、康平。

这样多的县占到全省60多个县域近1/3的数量。

10.生态养猪生态猪是指不喂饲料,而是一起驯养繁殖的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

因此,生态养猪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对生态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9.肉羊养殖近年来羊肉的价格一直在上涨。

目前,羊肉是一种理想而安全的肉类替代品。

市场价格稳定,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羊肉不容易卖。

8.豆青虫养殖绿豆蠕虫富含大量的豆蛋白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在一些地方,绿豆蠕虫的购买价格已经达到几十元每公斤。

经过加工成菜肴后,一罐3公斤左右的绿豆丹菜的价格最终达到了600元中的几千元。

7.黄鳝养殖人们对黄鳝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使得黄鳝的市场供应日益紧张。

除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区外,野生黄鳝资源已被大量破坏,预计几年后将逐渐消失。

这使得黄鳝的价格稳步上涨,高市场价格为黄鳝养殖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6.蜈蚣养殖蜈蚣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节肢动物。

由于野生动物数量相对较少,对人工养殖的需求极高。

然而,蜈蚣的养殖成本并不高,而且养殖所需的饵料来源非常丰富,只要蜈蚣能被很好地养殖,它仍然是相当有利可图的。

5.肉鸽养殖鸽子饲养的成本比肉鸡低得多。

养鸽业以其简单、投资少、成分低、粮食消耗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养殖业之一。

4.野鸡养殖目前,山鸡的市场价格在每公斤24-35元之间,国内一些厂家进一步加工山鸡,如用山鸡毛制作高档标本饰品,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3.扇贝养殖扇贝的壳、肉和珍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扇贝是一种美味的海鲜食品,其中生长的扇贝柱可以卖到50元一公斤左右。

2.蚂蝗养殖水蛭是水蛭,其体内含有水蛭素。

它们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

因此,水蛭通常被称为水中的软黄金。

近年来,野生水蛭资源日益减少,但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也在上涨。

目前,人工养殖水蛭的市场价格可以达到每公斤860元,这仍然是相当可观的。

1.鸵鸟养殖鸵鸟养殖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项目。

一般来说,一只鸵鸟可以在一年内投放市场,长到170公斤左右。

从第二年开始,鸵鸟每年可以产卵并收获60-80个鸵鸟卵。

鸵鸟的身体充满了宝藏。

鸵鸟蛋可以制成工艺品,价格是鸵鸟蛋的两倍。

鸵鸟肉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鸵鸟皮也可以用来制作高档包。

一些高质量的包在市场上售价超过10万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