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灞桥樱桃属于哪里的特产

灞桥樱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灞桥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灞桥樱桃属于哪里的特产

灞桥樱桃历史悠久。相传,汉高祖刘邦打猎时,循着白鹿的足迹来到西张坡上,发现了这娇艳欲滴、馥郁甜香的果实。如今,200多年前清代的樱桃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基本介绍灞桥樱桃颗粒饱满,果型硕大,果实呈肾形或宽心脏形,色泽艳丽有光泽,多数品种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少数为浅**,果肉质地细腻、汁多、口感酸甜、味浓有香气、营养丰富,含有铁、维生素A、B、C及钙、磷等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适口性强。此果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成熟待摘灞桥樱桃

地理环境灞桥区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中部,系西安市辖区之一。从东向西,从南向北成阶梯状倾斜,原面呈舒缓状起伏。境内最低海拔358.3米,最高海拔1240.7米,相对高差882.4米。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以上,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变化明显,非常适宜樱桃的生长。经济效益在灞桥区委、区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洪庆山、霸陵原、白鹿原上已经形成了3万亩的樱桃生产基地,挂果面积约为1000亩,成为西北最大的万亩樱桃种植基地。每到春季,红灯、大紫、黄玉、拉宾斯、先锋等20多个品种的樱桃漫山遍野,年产量达到5000吨,产品不仅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地,还走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每年为村民带回收益5000多万元。

地域范围

灞桥区是西安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区东部,因境内有始建于汉、隋朝的灞河古桥而得名。地处东经108°59′-109°16′,北纬34°10′-34°27′。灞桥樱桃主要分布在灞桥区东部台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洪庆浅山、狄寨原一带,包括席王、洪庆、狄寨3个街道办事处共38个行政村。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15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灞桥樱桃栽植以狄寨原为主,狄寨原海拔高度750-790米,土壤多为黄_土、坡地黄_土。土质通透性强,保墒性好,土壤pH值介于7-7.8之间,有机质含量1.17%,碱解氮53ppm,速效磷11ppm,速效钾159ppm,氮磷钾比例为5_1_31,微量元素铁、硼、锌、锰等含量丰富。

(2)水文情况:灞桥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量6896万立方米,亩均206立方米;地表水主要为过境客水,灞河在区境内的河段长约34公里,流域面积125.52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6.07亿立方米,水质良好,矿物质含量丰富,无污染,为灞桥樱桃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3)气候情况:灞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3-13.7℃,年平均日照时数2638小时;≥0℃的天数为310天,总辐射量101.08千卡

_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90.6%;≥0℃积温4925℃,有效积温4349℃;年降水日为74-138天,年均降水量720毫米,夏多冬少,春季适中;年均无霜期186天。

(4)人文历史情况:樱桃又称朱樱,朱果,荆桃,含桃,莺桃,楔桃,英桃,牛桃,樱珠。我国作为果树栽培的樱桃有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中国栽培樱桃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樱桃》中记述:“香色鲜农气味殊,人争摘时踏破珠。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在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樱桃》中也有樱桃的记述:“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传。”而樱桃这个名词很可能到五代十国时才出现,在后梁宣帝的《樱桃赋》中:“懿夫樱桃之为树,先百果而含荣,既离离而春就,乍苒苒而东迎。”

樱桃细嫩多汁,酸中带甜,风味独特,味浓有香气,适口性强。樱桃花开春季,雪白漂亮;果实艳红晶莹,玲珑剔透,即好看又好吃,且营养价值颇高,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樱桃歌》中赞道:“莹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在《菩萨蛮席上分赋得樱桃》赞道:“香浮乳酪玻璃流,年年醉里尝新惯。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江湖清梦断,翠笼明光殿。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

灞桥樱桃有在两千多年前被汉高祖刘邦去坡上打猎时采食的历史。如今,种植于200多年前的清代樱桃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成为灞桥地区樱桃栽植的历史见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选择大气环境、用水水源、园地土壤无污染;地势平缓,地下水水位较低,土层深厚肥沃,PH值6.5-8.0,排灌良好的台塬地建园;应距国道、铁路等交通主干线100米以外,交通便利。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要求。

(2)品种选择:栽植品种应具有树势强健,丰产性好,适应性、抗逆性

强;果个大,果形美观,色泽红艳,富有光泽;果皮较厚,果肉较硬,肥厚多汁,酸甜可口,风味浓,品质上,耐贮运,早中熟等特性。主栽品种有:红灯樱桃、早大果、红艳樱桃、拉宾斯、先锋、那翁、巨红樱桃、佳红樱桃。

(3)生产过程管理:

①栽植:栽植密度为3.5-4米×4-5米,每亩栽植40-45株,授粉树比例不少于20%。

②土壤管理:一是深翻改土。按行株距挖深宽0.8-1m的栽植沟穴,沟穴底填埋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钾肥混匀,回填沟中。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水浇透,使土沉淀,然后覆表土保墒。二是中耕松土。全年应中耕2-3次,深度10cm,以消灭杂草,保持土壤良好通透性。三是果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随水施用。早施、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肥。所使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樱桃园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2000中3.4-3.5之规定。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农家肥:包括厩肥、厕肥、沼气肥、绿肥、作物桔秆肥、饼肥等,除沼肥、绿肥外,其它肥料堆沤腐熟后使用,有害元素含量不得超标。商品肥料:包括有机复混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化学肥料)、叶面肥等。其它肥料:不含有害物质的食品、鱼渣、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废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醋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各种肥料。禁止使用的肥料: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属、橡胶、塑料等有害物质的垃圾;硝态氮肥和未经腐熟的人粪尿;国家或省上明文禁止使用的肥料和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施肥量以当地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来确定,一般有机肥用量为2000-2500公斤/亩,氮磷钾肥比例为2:1:2为宜,结果树一般每生产100kg樱桃,需施纯氮1.0kg、纯磷(P2O5)0.5kg、纯钾(K2O)1.0kg。③水分管理:浇水依据天气状况而定,结合地下施肥同时进行,全年3次,即发芽前、果实膨大期、采收后封冻前。灌水方法有漫灌、微灌及喷灌等,以微灌效果最好,在生长季节漫灌亩灌水量应控制在15-20m3以内,灌冬水(10月份)亩浇水

量为60m3左右。同时,雨季要注意抓好排水防涝工作。

④整形修剪:嫁接:砧木苗培育成功后,采集品质优良、树势健旺、丰产和无病虫害的接穗进行嫁接。整形:树型以纺锤形为主,定干高度距地面80-85_,主干上着生6-8个角度开展的主枝,分2-3层,层内主枝间距15-20_,对幼树修剪以延长头短截为主,生长期多采用摘心办法控制枝条生长。对结果树以长放修剪为主,树冠高度控制在3.5-4m。春季结合复剪按叶果比3-5∶1疏除过多过强花枝,注意保留中、长果枝。同时疏除过密花芽。

⑤保花保果:花期采用人工授粉或放蜂授粉。

⑥疏花疏果:疏除过密幼果,结合叶果比3-5∶1的比例要求疏除过多小弱花果。稳定单株产量在20-25kg,亩产量800-1000kg。

⑦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采用化学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用药原则:允许使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不能满足植保工作需要时,允许使用以下农药及方法:

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农药,按照有关农药使用准则,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选用低毒和中毒等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生长期只允许使用一次;严格控制好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注意不同作物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

禁止使用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

杀菌主要采用喷施石硫合剂,比例为0.3-0.5波美度,以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病害防治:可用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防治腐烂病、根癌病;2%农抗120水剂100倍液防治腐烂病、溃疡病。27%铜高尚悬乳剂6000-8000倍液防治枝

流病。

虫害防治:可用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防治黄刺蛾、叶螨;50%

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金龟子、天牛等;5%卡死克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卷叶虫、叶螨等。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根据品种、采后用途、销售途径、市场条件、气候条件等,以采收成熟度、鲜食成熟度、生理成熟度确定适宜采收期。按先冠外后冠内、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进行人工采摘。注意不能捏、碰、摔、挤压等造成损伤。随采果随选果,将病虫、畸形、过小或残损伤果拣出。采收后的果实根据该品种的果形、大小、色泽等进行分级。分级后的产品要根据用途或不同销售渠道等对其进行分别包装。所有包装物必须符合包装卫生标准。在包装物内要有标签或在包装物外标示出产品名称、产地、采摘日期、果品标准级别、生产单位等项目。

(5)生产记录要求:灞桥樱桃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生产记录应包括:施肥名称、时间、用量;使用农药名称、时间、用量、防治对象;除草时间、方法;收获时间、数量、销售地域。每户生产记录必须保存两年以上。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灞桥樱桃果实呈肾形或宽心脏形,色泽艳丽、有光泽,多数品种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少数为浅**,果肉质地细腻、汁多,口感酸甜,味浓有香气,适口性强。

(2)内在品质指标:平均单果重10克,最大单果重14克,可食率为85-93%。每100克樱桃中碳水化合物≥10克,蛋白质≥1.1克,维生素A≥32毫克,铁≥5.8毫克。

(3)安全要求:灞桥樱桃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水果》(NY5112-2005)中的卫生要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选果分级:灞桥樱桃根据果实成熟度和大小对采收果分级。

(2)包装:严格按照《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管理办法》进行包装,包装中

不含有任何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物质,包装材料符合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3)标识:同一批灞桥樱桃的包装标识,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完全统一。标识内容包括“灞桥樱桃”字样及等级、产地、净重、发货人名称、包装日期、挑选人员代号。

(4)贮藏与运输:灞桥樱桃以鲜食为主。运输过程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办公室工作职责:

1.办公室是中心主任领导下的综合性办事机构和职能科室,协助主任组织、管理、协调、处理疾控中心的工作和交办的各项任务。

2.负责起草疾控中心年度计划和总结。

3.负责制定疾控中心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及其考核评定。

4.协助主任了解收集各科工作计划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当好参谋。

5.负责疾控中心内有关的行政业务管理,参加、组织各种行政业务会议和行政工作,负责协调有关的对外接待、联系工作,负责处理相关来访来信。

6.负责起草和处理综合性来访文件,审核以疾控中心名义发出的文件,负责疾控中心一级印鉴的管理和使用;会议室管理和协调使用;一体机、复印机管理与使用;打印疾控中心各种文字函件;文件编号、收发工作。

7.负责疾控中心会务记录管理,督促检查会议的贯彻执行,编写大事记。

政工科工作职责:

1.在中心党委领导下,负责拟定党群系统的工作计划、总结、专题报告以及党委交办的其它文件。

2.负责管理和使用中心党委、党办印鉴,向中心党委委员呈送上级有关文件。

3.协助党委书记处理党委日常行政工作,发布党委签批的决定、通知、指示。

4.负责党委会议安排,做好会议记录,督促落实会议决定。

5.负责安排党员思想教育工作,按党委的要求做好组织发展和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按期安排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做好党费收缴工作。

6.负责全中心职工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学习安排,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深入科室、职工之中,广泛听取意见,做好下情上呈工作。

7.负责全中心职业道德、廉政建设工作。

8.认真做好对中层干部的选拔、考察、培养、任用、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日常工作。

9.在党委的领导下,协助纪监、工会、共青团开展工作。

纪检室工作职责:

在中心党委的领导和事业法人的支持下,履行以下职责:

1、接受上级纪监部门的检查和指导,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

2、努力学习纪监业务及相关知识,认真参加纪监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纪监工作水平。

3、受理廉政举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落实廉政措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4、参与中心招投标工作,负责招投标工作制度的拟定、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职能。

5、接受群众监督,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纪律检查委员会职责,在市卫生局纪委和中心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以下职责和任务:

1、维护党章和其它党内法规,检查所属党组织和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贯彻落实市委和局党委关于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

2、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3、对所属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纪律和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做出关于维护党的纪律的决定。

4、对所属党组织和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5、检查和处理本单位、本部门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纪的案件,按照处分批准权限决定或改变对党员的处分。

6、受理对所属党组织、党员违反党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做好来信来访工作,保障党员权利。

7、加强纪检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纪检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8、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财务总务科工作职责:

总务科职责

1. 负责疾控中心的后勤保障工作并付诸实施。

2. 负责疾控中心的房屋维修,使用管理,负责疾控中心水电,采暖,照明,卫生扫除等工作。

3. 负责办公用品,劳保用品,清洁用品,燃料等采购和供应管理。

4. 负责车辆使用,维修等管理。

5. 完成主管领导交办的总务和后勤的其它任务。

6. 根据下达的经费预算做好财务收支平衡计划,并对各项活动经费的收支进行财务监督等。

财务室职责

1. 制定中心的财务计划,检查考核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2. 负责编制全中心的预、决算,分析季、年度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核算各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指导各科室合理使用资金。

3. 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监督全中心经费收支,纠正违法收支。

4. 按照各项财务规定办理日常经费收支业务。严格审核报销凭证。

5. 协助物资管理科室进行财产清查,定期核查帐目,对物资管理进行监督。

6. 按时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编制各类财务报表,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整理、立卷、造册、归档。

7. 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管理,如实地反映情况。

8. 做好对全中心预算外资金收、管、用。

9. 负责发放职工工资。做好职工丧葬费及遗属生活补助费的发放工作。

药械科工作职责:

1. 围绕全中心和配合业务科室,制订仪器设备的装配计划和药品、试剂的采购、供应计划。

2. 负责全中心药品、试剂、器械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工作。

3. 负责全中心仪器设备的计量测试认证工作。

4. 负责全中心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5.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药械采购供应。

6. 协助物资管理部门做好全中心资产管理工作。

7. 经常深入科室,主动上门服务。

8. 接受中心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9.完成中心交办的有关临时性工作。

科教信息科工作职责:

1.根据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制订科研计划,负责课题申报,组织课题论证,进行课题的日常管理和课题成果管理。

2.负责论文管理。

3.负责中心职工的继续教育和大学生的规范化培训的管理。

4.负责本中心计算机网络的维护、运行和程序化管理工作;负责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

5.负责图书情报资料的管理工作及全中心的图书报刊征订工作。

6.负责西安市预防医学会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预防医学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气氛。

7.负责组织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物业办工作职责:

1. 参照物业管理企业的模式运作。负责向办公楼家属区提供水、电、暖、天然气、有线电视、环境卫生、安全、秩序、建修、绿化等服务项目,并负责服务项目的收费工作。

2. 负责出租房屋的管理和房租、水、电、暖等费用的收取工作。

3. 负责职工食堂水、电费收取工作。

4. 负责两单位合用多功能厅提供水、电、暖、卫生保洁等服务项目。

5. 负责办公楼电梯、中央空调正常运行。

传染病防制科工作职责: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做好传染病报告、统计和分析工作,定期拟发疫情简报,通报、检查全市卫生防疫站(疾控中心)和医疗保健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隔离、消毒等制度执行情况。

2. 及时了解国内外疫情动态和技术信息,收集、分析和掌握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规律,开展疫情预测工作,参加全市疫情报告的管理和漏报调查工作,开展医院传染病报告监测工作。

3. 负责全市传染病的防治及爆发疫情处理工作,开展霍乱、鼠疫、肝炎、痢疾、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高发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及监测工作,制定防治规划、计划和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4. 进行经常性的疾病监测工作,做好疫情预测预报,为制定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依据。有计划地探索重点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开展监测和防治工作。

5. 负责除计免科分管病种外的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疾病流行时的防治工作,指导和参与疫区的现场调查、疫源检索、病原检查,分析发病流行因素,提供防治措施,分级负责做好疫区处理工作。

6. 开展腹泻病防治,负责全市肠道门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检查。

7. 根据全国疾病监测方案,负责制定全市疾病监测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腹泻病、流行性出血热、布鲁氏菌病等病的监测工作。

8. 开展寄生虫病的普查和防治工作。

9. 结合防病工作,举办培训班和讲座。

10. 开展科研及专题调查。

11. 做好进修人员的培训和大中专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工作。

计划免疫科工作职责:

1. 贯彻国家关于计划免疫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陕西省提出的传染病控制规划和免疫策略,结合本市实际,制订并组织实施全市计划免疫工作目标、规划、策略、措施等。

2. 制定和组织实施计划免疫年度工作计划,对全市计划免疫工作进行监督、监测、评估、反馈和必要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组织实施《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陕西省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4. 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配合教育、宣传部门进行计划免疫的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

5. 提出经费预算,制定计划免疫用疫苗、冷链设备、接种器材等的订购、分配、使用计划,并加强管理。

6. 指导辖区内的单位进行接种率常规报告,并经常进行监测与评价。

7. 加强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处理及应急接种。

8. 开展计划免疫实施效果观察和评价。

9. 负责人群免疫水平监测、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的调查采样工作。

10. 接受辖区内预防接种反应或事故的咨询,进行重大预防接种反应或事故的调查处理。

11. 指导辖区内的冷链管理,做好冷链设备运行的监测,保证疫苗质量。

12. 组织进行计划免疫工作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

13. 收集与计划免疫有关的人口、气象、科技信息等资料。

14. 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计划免疫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并向上级报告和提出改进意见。

结核病防制科工作职责:

1. 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l—2010)》制定实施计划或年度工作计划,撰写全市阶段性结核病控制工作总结。 2. 组织各区(县)实施《西安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年)》,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完成结核病防治各项指标。

3. 对县级结防人员进行不同类型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 组织落实卫Ⅹ项目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工作,定期对各区(县)肺结核病人发现、诊断、报告、登记、痰检、治疗和管理进行督导和检查,并撰写督导报告,及时反馈被督导单位和有关部门。

5. 围绕“3.24”世界结核病宣传主题,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普及结核病防治科普知识。

6. 定期收集各区(县)结核病各种报表和工作信息,按时汇总上报,并分析评价,不断完善结核病的监测系统。

7. 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实施性研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8. 指导各区(县)做好结核病突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控制疫情蔓延。

地方病防制科工作职责: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将麻风病的有关资料信息向上级汇报,向下级反馈;对本地区未达国家基本消灭麻风指标的所有县的病例发现工作进行评估;麻风联合化疗的考核评估;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 按照上级地方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制定本级的地方病监测方案;对下级专业防治人员进行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评估、考核、验收,并按监测方案要求及时上报结果,并反馈给各地。

3. 按照上级监测方案的要求,做好碘缺乏病的监测,包括碘盐监测、儿童尿碘监测、病情监测,并做好结果评价。

4. 按照上级监测方案的要求,做好饮水型氟中毒的监测,包括饮水氟含量的监测和病情监测(氟斑牙、氟骨症、尿氟监测),并做好效果评价。

5. 按照上级监测方案的要求,做好大骨节病的监测,包括硒碘盐的监测和病情监测,并做好效果评价。

6. 根据全国地方病的控制标准,做好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和大骨节病的确定与分类、流行情况的调查、专题调查及防治,并做好结果评价。

7. 负责对下一级专业机构地方病阶段目标达标考核组织的领导,人员的培训,并有专人参加和指导考核工作。

8. 熟练掌握地方病的有关法规文件,正确应用于日常实际工作中。

9. 做好进修人员的培训和大中专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工作。

性病艾滋病防制科工作职责:

(一)艾滋病监测管理

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根据西安市疫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暗娼、被监管人员等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和检测,并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时掌握艾滋病流行情况。

2.突发疫情处理。对突然发生的艾滋病疫情,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摸清发生原因和传播方式,提出相应对策,阻止疫情扩散。

(二)性病艾滋病报告管理

根据有关要求实施性病专报和艾滋病网络直报等工作。

(三)艾滋病防治方案、技术工作规范制订和实施

根据艾滋病疫情发展和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制订相关的防治方案或技术工作规范,以提高防治能力,并使防治工作得以规范化、程序化。

(四)艾滋病防治质量控制和督导

1.根据有关工作规范和实验室评价体系,参与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评价。

2.根据已经制订的防治方案或工作规范,组织落实全市各项防治措施,督促实施进程。

(五)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根据工作要求对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艾滋病专业人员进行学术讲座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能力,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六)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1.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根据疾病特点,针对不同人群,运用不同方法,组织、指导、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结合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活动,采取经常和集中相结合方法,对广大公众进行宣传教育。

2.指导全市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干预和美沙酮替代治疗工作。

(七)对西安市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实施免费高效抗病毒治疗。

(八) 为卫生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分析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服务。

慢性非传染性病防制科工作职责:

1. 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协助政府、市卫生局制定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2. 大力宣传慢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慢病防治工作。

3. 开展居民死因、慢病患病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建立健全死因和慢病患病登记、报告制度。

4. 制定社区慢病综合防治方案,指导社区和基层开展慢病综合防治工作,培训慢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

5. 开展慢病保健与咨询服务,宣传和普及慢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行为,传播健康技能。

6. 组织开展慢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7. 运用现代预防医学理论,总结慢病防治经验,探索慢病发生发展规律,制定慢病防治对策。

8. 承办中心领导交给的临时性工作。

质量控制科工作职责:

1. 负责组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跟踪和宣传贯彻;

2.负责各项质量计划的制订;

3. 负责实验室认可的申请和认可后监督的相关工作;

4. 承担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具体事项;

5. 负责日常质量监督、质量调查、分析和评价;

6. 负责归纳分析客户抱怨并组织调查与处理;

7. 组织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活动。

卫生监测科工作职责:

1. 负责食品、化妆品、水、涉水产品、消毒产品、保健用品、等卫生学调查、监测、采样。

2. 负责客户委托的各种样品的送样检验受理,确定检验项目及收费标准,与客户订立检验委托协议(检验委托单),并将检验样品及相关资料转送检验科。

3.负责与客户签订分包协议,并负责分包检验项目的联系、分包等工作。

4.负责组织各类生产、经营、工作、教学和生活场所卫生学评价,以及检验结果的评价工作。

5.负责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学评价。

6.负责组织建设项目的卫生学评价。

7.负责检验结果的评价和检验报告的发送。

8.承担委托方卫生质量改善的指导业务。

9.协助相关科室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10.负责从监督所接收采(送)检样品,进行分类、编号、并向各检验科室分发样品,以及留样保留。

11.负责检验报告的收集整理、检验报告的复审,并交授权签字人签发检验报告等工作。

12.受理检验质量投诉(抱怨)并移交质量控制等相关科室处理。

13.完成中心交给的各项临时性任务。

理化检测科工作职责:

1. 负责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地方病以及其他与健康有关的物品材料(卫生和医疗用品;消毒、杀虫和灭鼠药物;农药;学生用品;建筑、装饰材料)卫生学的理化检验。

2. 负责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及生活居住场所空气质量及有害物质(含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关样品的检测。

4. 影响人群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害物的检测。

5. 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新的检验方法研究,参与制定卫生标准、卫生检验方法,并协助各科室进行科研工作,为科研课题提供所需技术数据。

6. 对基层疾控中心进行检验技术培训与指导,并帮助解决检验工作中的问题。

7. 为社会提供卫生理化检验服务。

微生物检测科工作职责:

1.负责细菌微生物检验工作,配合各业务科室开展下列检验工作。

(1)负责食品、化妆品、饮用水、涉水产品、公共场所、保健用品、日用品及其它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产品、生活环境的微生物检验。

(2)负责传染病病原细菌学及血清学的实验室诊断和有关菌苗效价测定。

2.承担细菌性传染病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3.了解国内外细菌性微生物检验研究动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协助各科室进行科研工作,为科研课题提供技术数据。

4.为社会提供细菌性微生物检验服务。

5.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6.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工作,发挥仪器设备效能。

质量监督员职责:

1.协助科室主任监督质量体系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主任或技术质量科汇报,做好书面记录,提出纠正要求,并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2.检查本科室检验方法、规程和操作规范的有效性和正确使用,监督环境条件及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检验记录是否完整、正确等;当质量监督员发现检验人员使用了不正确的标准、操作不当、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或检验数据可疑时,有权暂停检验工作,并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病毒检测科工作职责:

1.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2.配合相关科室开展各种病毒血清学检验;

3.开展许可的病毒分离鉴定工作;

4.病毒性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样品的采集及检测;

5.引进新方法,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技术研究;

6.对相关业务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职业卫生科工作职责:

1.对本辖区内职业卫生基本资料的收集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2.依据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企业的委托,开展监(检)测工作。

3.对辖区内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

4.对本辖区职业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和再确认。

5.做好辖区内职业病的统计分析和整理归档。

6.开展辖区内健康促进活动。

7.急性职业病和中毒的处理上报。

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竣工验收职业危害因素测试评价。

预防医学门诊工作职责:

1. 预防医学门诊部是一个从事健康查体部门,主要分管西安地区市属和涉外从事食品、宾馆旅店及公共场所、化妆品等单位的职工的身体健康查体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对从事上述单位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工作,合格者发健康证明。

2. 预防医学门诊部根据国家的法规及条例,主要是查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疾病的从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工作。

3. 预防医学门诊部要负责对健康查体工作后出现的各种职业禁忌症开出复查化验单进行检查,对复查后不合格从业人员报监督部门进行岗位调离。

4. 预防医学门诊部要对每年检查身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特别要对西安地区从事食品、宾馆、公共场所等单位的从业人员检查后出现病毒性肝炎(包括病原携带者)肠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病情况进行逐年分析和探讨。

5. 预防医学门诊部与市卫生监督所办证室要进行工作协调,每年要进行查体单位及人数与办证人数的检查核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两方领导进行协调处理。

6. 积极开展预防医学的咨询服务工作。

生物制品科工作职责:

1. 负责二类疫苗计划汇总、组织各种二类疫苗的招标采购工作。

2. 负责科室财务管理。

3. 定期检查疫苗数量、质量、效期。

4. 随时掌握疫苗销售、冷链运输及计划分发情况。

5. 进行疫苗存放等冷链环节监测。

6. 负责疫苗接种知识咨询,根据工作状况,逐步完善预防接种门诊制度。

7. 积极配合有关生产厂家开展新型疫苗宣传及效果观察。

8. 负责仪器及冷链设备的管理、维修检查及保养。

9. 开展生物制品宣传、普及疫苗接种科学知识,做好销售工作。

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科工作职责:

消毒与病媒防制科系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个专门从事消毒与疾病媒介昆虫(动物)和卫生害虫防制技术指导的科室,是全市消毒与病媒昆虫(动物)防制技术指导、监测、评价中心,是全市消毒与病媒昆虫(动物)预防与控制药械指导中心。

消毒与病媒防制科的目标是以技术优势为依托,预防与控制由各种微生物及媒介昆虫(动物)引起的疾病,保护人群健康,减少媒介昆虫(动物)对人的骚扰,提高人们工作、居住与生活环境的质量。

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的业务范围:

1. 医疗保健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2. 托幼机构及其它特殊行业的预防性消毒质量监测。

3. 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与消长调查。

4. 常用消毒剂、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5. 疫源地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

6. 灾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

7.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价。

8.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的研究与技术指导。

9. 医院内感染的防制与技术指导。

10. 消、杀、灭服务单位的资质评审和技术指导。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