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改良剂的水产养殖管理办法
寒潮前水产养殖的管理办法
1.强化培育。在入冬前,通过投喂精饲料,把需要越冬的亲鱼、苗种、成鱼育肥育好,增强鱼类体质,以提高鱼类抗御寒潮袭击的能力。
2.搭建越冬棚、检修越冬设施。加固越冬池塘北面迎风面的防寒挡风棚等设施,越冬棚的搭建以“稳固、透光、保温”为原则,确保忌寒怕冷品种的安全越冬(我区水产养殖越冬品种有:笋壳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埃及塘虱、土鲮、泰鲮、麦鲮、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等商品鱼虾及其苗种,以及热带观赏鱼)。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加热设施以提高水温。对损坏的温棚薄膜等设施要及时维修。
3.提高池塘水位及适时起捕或转移。池塘水位最好达到1.8米以上,以提高保温能力;越冬鱼池尽量不开捕,以免鱼体受伤;若水位较浅又不能加水的池塘,对已达商品规格的水产品应及时起捕上市,不能收获又不能自然越冬的应及时转移,防止受冻遭受损失。
4.科学管理。根据气温变化,适时、适量投喂铒料,水质好时多投喂,水质恶化时少投喂,水温低于15℃时不投喂;坚持早、午、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如发现水质变色、浑浊、变黑、有腥臭味,表明水质变坏,水温15℃以上时要及时冲注新水,保持良好的越冬环境。
寒潮来临时的管理办法
1.严防冷冻雨水进入越冬池内。寒潮多伴有降雨,切忌冷冻雨水流入越冬池,大量的冷冻雨水流入会降低水温,搅拌水层,影响水质水温的稳定,造成鱼类冻伤、冻死。
2.调节水质,保证溶氧充足。越冬棚内池水可通过微型增氧机、鼓风机来增氧,调节水质。当外界温度升高时,要及时揭开棚口两端通风,水温15℃以上时可适当更换新水,防止鱼类缺氧浮头。
3.水温低时,切忌搅动水体。水温较低时(小于15℃),特别是在阴雨天,切忌进行捕捞、开增氧机或其它搅动水体等行为,避免惊散鱼群造成体外损伤感染水霉病,甚至死鱼现象,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4.紧急起捕上市。如果遇到不可抗力的特别强寒冷天气,温度特别低,估计采取上述措施也无法解决防寒问题,仍会冻死鱼时,则应采取果断措施,紧急起捕上市,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塘内出现死鱼时应及时清理、消毒和掩埋,以免污染养殖水体。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对鱼塘塘基和水体进行局部或全面消毒。
防寒越冬期的鱼病防治办法
1.水霉病的防治:越冬时鱼体受伤后,最易患水霉病,每立方水体可用0.1克(0.1PPM)的高锰酸钾、0.15~0.37g克(0.15~0.37PPM)硫醚沙星或1.5克(1.5 PPM)治霉灵(水霉净)全池泼洒,连续两天,每天一次,有较好效果。
2.鱼病的预防:当水温15℃以上时,要进行鱼病的预防,每15~20天左右,每立方水体用0.15克(0.15PPM)的绿氧源(二氧化氯)或1克的漂白粉或22.5克的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后3~5天,可施放水质改良剂、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水色,调节至肥、爽、活、嫩的状态,使水质保持弱碱性,另外,每个月可投喂一次大蒜素、中草药等药饵,增强体质,提高鱼类抗病越冬能力。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3.塘内出现死鱼时应及时清理、消毒和掩埋,以免污染养殖水体。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对鱼塘塘基和水体进行局部或全面消毒。 (番渔 林晓)
南美白对虾等越冬大棚的管理
1.近期要将越冬大棚的棚口全部封闭,不留风口,以免风吹进大棚内降低温度;
2.水温太低时(低于17℃时),可在大棚内用电热风机、铁锅装木炭燃烧等方法增加棚内温度;
3.要全天开动增氧机增氧,最好用铺底管增氧,进风口要通外面,以免棚内密封氧气稀薄导致缺氧;
4.每隔10天左右施放一次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利生素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施前最好先活化再施,并适当施放一些葡萄糖,以改善水质,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抗冻抗病能力;
5.每2天左右测量1次氯氮、亚硝酸盐、酸碱度和硫化氢等水质因子,水质变化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每隔1个星期施一次沸石粉、过氧化钙、聚合氯化铝等底质净化剂,以消除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环境;
6.每次投料后在认真检查有无剩余饲料,在寒冷天气要少投料甚至不投料,以免剩余饲料败坏水质。
1、大蒜素用于水产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鱼苗的免疫力和成活率;对水产动物有诱食作用,提高动物的摄食量;提高饲料报酬和生产性能;改善肉品风味;防止饲料霉变。2、大蒜素用于鱼病防治药物,可以有效杀灭荧光极毛杆菌、鱼害粘球菌、鳗弧菌、爱德华氏菌、气单胞菌、鲁耶尔森氏菌等淡水鱼类主要致病菌,特别是对草鱼肠炎病、烂腮病、赤皮病和鲢鱼的出血病以及鱼类的暴发性传染病有效,是目前防治鱼病的较好的药物之一。
一、大蒜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1、用于水产饲料添加剂
(1)提高鱼苗的免疫力和成活率:大蒜素可改善血液循环与铅汞中毒,对肝脏纤维性病变都有起到作用,它还可以清除鱼体内部分氧化自由基,对可能导致的器官退行性病变,以及对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铅、汞的持续代谢排出有作用,因此可提高鱼苗的免疫力和成活率。
(2)对水产动物有诱食作用,提高动物的摄食量:例如在罗非鱼饲料中加入50mg/kg的大蒜素,经45天的喂养,发现大蒜素有强烈的诱食作用,罗非鱼表现出喜食、摄食速度快的特点。
(3)提高饲料报酬和生产性能:大蒜素是一种天然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有生长促进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动物各系统组织的功能,促进水产动物肠胃蠕动,调节体内酶的分泌,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4)改善肉品风味:大蒜素中含有各种硫醚化合物,长期投喂可以降低鱼体胆固醇,改善水产动物肉质,同时增强鱼肉的香味。
(5)防止饲料霉变:大蒜素不仅可以杀死病菌,还能杀灭各种霉菌,而且大蒜素所含的挥发性硫化合物能发出特殊气味,可驱赶蝇螨蚊虫,防止饲料变质。
2、用于鱼病防治药物
大量研究表明,大蒜素可以有效杀灭荧光极毛杆菌、鱼害粘球菌、鳗弧菌、爱德华氏菌、气单胞菌、鲁耶尔森氏菌等淡水鱼类主要致病菌,尤其对草鱼肠炎病、烂腮病、赤皮病和鲢鱼的出血病以及鱼类的暴发性传染病有效,同时对引起鱼类疾病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是目前防治鱼病的较好的药物之一。
二、大蒜素是什么
1、大蒜素是从葱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头)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也存在于洋葱和其他葱科植物中,学名为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农业上用作杀虫、杀菌剂,也用于饲料、食品、医药上。它在畜禽、鱼类和一些特殊经济动物养殖中均能使用,而且在水产养殖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大蒜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增加肉仔鸡、甲鱼风味;提高动物成活率;增加食欲;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生产性能;抗菌作用;解毒保健;防霉驱虫;改善肉品质;对鱼、虾、鳖因各种感污引起的烂腮、赤皮、肠炎、出血等疾病的治疗有特效;降低胆固醇等功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