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南瓜白粉病用什么病效果比较好?
白粉病,治疗建议醚菌酯或者乙嘧酚或者乙嘧酚磺酸酯或者肟菌酯选择一个,交替使用。这些产品安全性高,效果好,成本高点,预防的时候可以减少用量。喷雾要打遍打透。(四氟醚唑,几丁聚糖,大黄素甲醚等等成分相当安全,但是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早期预防使用或者治疗时候混合上述治疗型产品使用)
也可以用三唑类农药治疗如丙环唑或者氟硅唑或者腈菌唑或者氟菌唑或者戊唑醇或者己唑醇等等,这些产品成本低,但是注意用量多了或者使用次数多了累积会抑制生长或者烧花或者畸形果或者叶片发硬(开花结果后不建议使用)。
提示一下?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治疗白粉病效果不好,预防可以。
如果是大棚要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烟雾剂控制病情发展。
一定要慎用十三吗啉,烯唑醇,氟环唑,三唑酮粉锈宁等等厉害的三唑类农药以及硫磺,多硫磺胶悬剂,石硫合剂等等成分,副作用相当大。?得不偿失啊,切记!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定植后约10天,喷施1次稀薄有机肥,以氮肥为主。植株开始爬蔓后生长迅速,8-10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打顶,促使多萌发侧蔓,此时可提前搭设支架。
侧蔓长50厘米以上时可采集嫩茎尖及叶柄食用,注意保留约5片叶,并用稍大的土块压住留下的茎蔓促使萌发气生根。每次采摘后喷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腐熟有机肥。?
扩展资料
1、栽培技术
倭瓜是喜温的短日照植物,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为好。春播倭瓜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反季节栽培在7—8月播种。
选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地块或山坡地,按1.5米 3米、墩高1米筑墩,每667平方米筑150墩,施农家肥3000千克、蔬菜配方肥50千克,挖穴深施,拌泥覆土后靠穴边定植或点播3—4粒种子。也可在新植果园空间起墩套种。
2、田间管理
植株甩蔓后及时整枝,一般长至7—10叶时打顶,留3—4条侧蔓,一般具3—5叶后压蔓。雌雄花开放时应在每天早晨 6~7时人工授粉,授3—4朵雌花,每蔓选留2—3个瓜,其余尽早摘除。
留瓜后在距瓜5-7叶处打顶,并及早清除侧枝。坐瓜前一般不浇水,坐瓜后据土壤湿度及地力浇水3-4次,每667平方米每次施复合肥20千克,或豆麸30千克混合磷肥2千克、生物钾2千克。
3、病虫防治
①白粉病:受害时叶片或嫩茎出现白色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可选用70%粉锈宁700倍稀释液,或硫悬浮剂25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或退菌特500倍稀释液,或硫黄胶悬剂250倍稀释液,或百菌清600倍稀释液,或倍得力700倍稀释液防治,交叉使用,连喷3—4次。
②病毒病:受害植株叶面出现黄斑或深浅相间的斑驳花叶,叶面出现凹凸不平,茎蔓和顶叶扭缩。可选用20%病毒A或病毒一号500倍稀释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稀释液,或菌毒清400倍稀释液,或83增坑剂100倍稀释液,或菌毒宁600倍稀释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
③斑点病:受害株叶斑圆形至近圆形,湿度大时斑面密生小黑点,严重时斑点融合,导致叶片局部枯死。可选用70%托布津800倍稀释液,或50%扑海因1 500倍稀释液,或75%百菌清800倍稀释液,或硫悬浮剂500倍稀释液,或倍得力 600倍稀释液防治,每半个月1次,连喷2次。
④虫害:主要有蚜虫、黄虫、瓜蝇、夜蛾等类害虫。用抗蚜威加杀虫双或菊酯类农药交叉使用即可防治。
4、采收与贮藏
倭瓜既可采收嫩瓜,也可采收老熟瓜。早期结的瓜以采嫩瓜为好,可以使往后生长的幼瓜有充足的营养而生长良好。嫩瓜以谢花后10—15天采收为宜。老熟瓜在谢花后35—60天采收。嫩瓜宜随采随卖。老瓜应在充分成熟、皮蜡粉浓、刻划不动、皮色转黄后采收。
准备贮藏的倭瓜,应连瓜柄上约 5-10厘米长的瓜蔓剪下,宜选老熟、无损伤、无病虫的活藤瓜,并注意轻拿轻放,以在天晴数日后的上午采收为宜。贮藏应选择通风阴凉场所,下垫木板,单层码放或搭架分层存放,并及时拣除烂瓜,一般可贮藏3—6个月,能连续不断供应市场。
百度百科-倭瓜
百度百科-南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