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不好治吗?
(1) 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注意,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灭越冬菌源。
(2)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连施2至 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至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3)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4)种植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内的花木,除了喷上述各种药剂外,还可施熏烟剂和粉尘剂。种植前或结束后要进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匀混合,分成10堆,用烧红的煤球或木炭点燃,不能用明火燃烧,关棚一昼夜。在熏蒸过程中要严防火灾。花木生长期熏烟易发生药害,应慎用。植物生长期在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
黄瓜均为嫁接苗,南瓜砧木根系更加强大,抗病性强,死棵问题发生较少。大部分黄瓜死棵问题,都是由底肥或者水溶肥烧根,进而引发病原菌侵染造成的。因此要特别注意肥料的选择和使用。
(1)底肥烧根
典型症状:苗子定植后下部叶片黄化干枯,生长迟缓。拔出后根系腐烂,无新根。
高发季节:底肥用量大时
预防措施:一是合理配肥,提前发酵。避免使用未腐熟的粪肥,推荐使用发酵鸡粪、发酵羊粪等,替代未经腐熟的稻壳粪、干鸡粪等,或者歇茬期提前施用到土壤中,浇水后结合高温闷棚,发酵腐熟粪肥,并杀灭粪肥中可能携带的鸡虱子、地蛆等病虫害。二是深翻土壤。粪肥用量大时,增加土壤翻耕深度,避免粪肥集中在地表,也可以有效减轻烧根可能。
治疗措施:一是连续大水漫灌,稀释有害物质,促进粪肥发酵。二是随水冲施粪肥腐熟菌剂,如肥力高、归源一号等,促进粪肥快速腐熟,避免烧根后感染病害,加重死棵。三是冲施功能性促根肥,调节根系活性,如沃家福海藻酸、甲壳素等,促进新根再生。
(2)根腐病
典型症状:易在主根、较大侧根发生,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高发时期:冬春
预防措施:一是提早蘸根、灌根,定植时用化学药剂或者生物菌剂蘸根,定植后在病害高发期灌根预防。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养根,如农药证号的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或者自主发酵的生物菌肥,如归源农法系列。
治疗措施:药剂灌根,化学药剂配方:30%恶霉灵1000倍液+25%氰烯菌酯1000倍;阿米妙收1500倍+72%克露500倍。化学药剂灌根后,间隔5-10天,随水冲施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巩固防治效果。
2.茎秆病害
(1)蔓枯病
典型症状:蔓上病斑椭圆形至梭形,白色,有时溢出**到红褐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茎干缩,纵裂呈乱麻状,严重时导致“蔓烂”。主要为害茎秆,有时也为害叶片,出现V型大斑,后期病斑出现针尖状黑点。
高发季节:春秋
?
预防措施:一是协调植株长势,培育壮棵,提高抗病性。二是冲施单硅酸、悬浮钙等,提高茎秆表皮厚度,提高抗病性。三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减少土壤病原,培育健壮植株。四是喷洒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
治疗措施:化学药剂配方:啶氧菌酯1500倍+喹啉铜800倍+安融乐助剂3000倍;阿米妙收1500倍+咪鲜胺1500倍+安融乐助剂3000倍。
(2)细菌性流胶
典型症状:茎秆部位出现大量白色菌脓,严重时菌脓结块,植株衰弱,严重的死棵。
高发季节:冬春高湿露水多
预防措施: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不同品种之间抗性差异很大。二是每月冲施1-2次悬浮钙、单硅酸等,提高茎秆强度,增强抗逆性。三是注意落蔓时间,选择无露水时落蔓,减少伤口感染几率。
治疗措施:化学药剂喷雾配方:噻唑锌600倍+氯溴异氰尿酸1500倍+安融乐助剂3000倍;噻霉酮1000倍+中生菌素1000倍+安融乐助剂3000倍。
(3)菌核病
典型症状:白色棉絮状菌丝,黑色老鼠屎状菌核。
高发季节:冬春
预防措施:一是降低棚内湿度,合理通风,合理覆盖地膜、秸秆,合理整枝摘叶,确保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如归源一号自制发酵菌液,养护土壤,抑制病原,提高抗病性。三是提前喷洒生物菌剂,如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治疗措施:喷洒50%速克灵1500倍+40%嘧霉胺1000倍+几丁聚糖1000倍;啶酰菌胺1000倍+咯菌腈1500倍+海藻酸500倍;福帅得1500倍+啶菌恶唑1500倍。
3.叶部病害
(1)霜霉病
典型症状:棚前脸早发、多发,前期水浸状点,早上在前脸处观察中上部叶片,叶正面呈现退绿色黄褐斑,叶背面出现水浸状,多角形,黑霉层。
高发季节:全年均有发生,冬春多发
预防措施:一是调控好棚内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达到防病丰产的目的。二是合理留瓜,减轻植株负担,提高抗病性。三是提前喷洒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等。
治疗措施:一是调控环境的同时,适时药剂防治:52.5%抑快净2000倍+20%氟吗啉1500倍+葡萄糖200倍;68.75%银法利600倍+氰霜唑1500倍+复合氨基酸叶面肥1000倍等。二是做好空气消毒或烟剂熏棚,可2-3天空气消毒片熏棚一次,切断孢子传播途径。
(2)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缘枯病等)
细菌性角斑病典型症状:前期症状与霜霉病类似,水浸状,多角形,但无霉层,黄白色,易破裂。
细菌性叶枯病典型症状:前期水浸状斑点,近圆形或多角形,后期白色小斑点。
细菌性缘枯病症状:前期水浸状,多从叶片边缘侵染,黄褐色,病斑大。
细菌性角斑病初期症状易与霜霉病混淆,主要不同处:前者病斑较大,颜色较深,黄褐色,不穿孔;后者病斑较小,颜色较浅,质脆易破裂穿孔。前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黑褐色霉层;后者溢出白色菌脓,干后留下白痕。摘下病叶对阳光观察,前者病斑无透光感;后者有明显透光感。前者不为害瓜条;后者可为害瓜条。
高发季节:冬春季节
预防措施:一是降低棚内湿度,覆盖地膜、秸秆等,分次通风,避免温差过大等。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如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抑制土壤病原传播。三是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改善下部通风透光。
治疗措施:浇水后、连阴天等病害高发期之前或发病初期,喷洒荧光假单胞杆菌400倍、几丁聚糖1000倍;发病后,喷洒噻唑锌500倍、中生菌素1000倍;噻菌铜1000倍、氯溴异氰尿酸1500倍。病害不再扩展,喷洒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等养护叶片。
(3)白粉病
典型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在叶片正面产生,白色粉状物,轻者粉斑,重者连片白粉斑。多从通风口处下部叶片开始发生。
高发季节:春秋
预防措施:一是连续使用生物菌剂,如归源一号发酵菌液,连续冲施,改良土壤,减少病原。二是提前喷洒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等生物菌剂,搭配悬浮钙、海藻酸等叶面肥,提高叶片抗逆性。
治疗措施:发病初期,可用27%高脂膜乳剂100倍、50%乙嘧酚500倍、50%醚菌酯1000倍等喷雾,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治病菌侵入。发病后,喷洒42%苯菌酮1500倍、苯醚甲环唑1500倍;20.67%恶唑菌酮.氟硅唑2000倍、多抗霉素1000倍等。
(4)靶斑病
典型症状:多发生在中上部叶片,病斑近圆形或多角形,黄褐色,小斑点,后期有黑霉层。俗称小黄点。本病多发生在黄瓜生长中后期
高发季节:春秋,以3-4月份较重。
预防措施:一是合理留瓜,及时整枝,降低植株负担,提高抗逆性。二是做好空气消毒,可用空气消毒片,亩用40-60片,晴天5-7天一次,阴天2-3天一次。
治疗措施:注意早发现,早治疗,可喷洒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1500倍+百菌清700倍+复合氨基酸叶面肥1000倍;25%溴菌腈500倍+嘧菌酯·噻唑锌(碧叶)800倍+几丁聚糖1000倍等。靶斑病易复发,要注意连续用药,并补充叶面肥,提高叶片抗性。
(5)炭疽病
典型症状:叶片染病,多为大圆斑点;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湿度大时,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
高发季节:春秋
预防措施:一是做好空气消毒,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改良土壤,抑制病菌,提高抗性。三是早用生物菌剂喷雾,如枯草芽孢杆菌400倍、哈茨木霉菌400倍、几丁聚糖1500倍等。
治疗措施:喷洒啶氧菌酯1500倍+噻菌铜700倍+葡萄糖200倍;咪鲜胺1000倍+腈菌唑1000倍+葡萄糖200倍。
(6)病毒病
典型症状:生长点嫩叶发病,花叶、生长停滞。病毒病为系统性病害,细胞内寄生,具有隐症和显症两种状态,可防难治。
高发季节:夏秋
预防措施:一是选择抗病毒能力较强、长势旺盛的品种,大黄瓜明星一号等,小黄瓜可选优美一号等。二是加强育苗管理,避免苗期传播病毒。三是做好棚内消毒灭虫,彻底杀灭棚内传毒害虫。四是严密设置防虫网,隔离棚室内外,用好粘虫板、灰色地膜等,防止传毒害虫传播。五是安装雾化喷水设施,增加棚内湿度,降低温度,创造不利于病毒发病的环境条件。六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悬浮钙等,改土养根,均衡营养,提高抗病性。七是提前喷洒几丁聚糖、免疫蛋白、苦参碱、海藻酸、嘧肽霉素、锌肥等,提高抗病性,减少病毒发生。
4.花果部病害
(1)灰霉病
典型症状:腐生性强,初侵染主要为残花,出现灰色霉毛。随残花侵染幼瓜顶端、叶片边缘等。病原孢子多,再侵染能力强。
高发季节:深冬早春
预防措施:一是高温闷棚处理,浇水后第2-3天,关闭通风口高温30-40℃,维持2小时。二是降低棚内湿度,合理覆盖地膜、秸秆,分次通风,棚前脸覆盖隔离等。三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等。四是使用空气消毒片,做好空气消毒,切断灰霉病孢子传播。五是蘸花药中添加扑海因、咯菌腈等。
治疗措施:喷洒50%速克灵1500倍+40%嘧霉胺1000倍+几丁聚糖1000倍;啶酰菌胺1000倍+咯菌腈1500倍+海藻酸500倍;福帅得1500倍+啶菌恶唑1500倍。
(2)绵疫病
典型症状:初期水浸状斑点,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出现大量白色絮状菌丝。
高发季节:夏秋
预防措施:一是降低湿度,合理摘叶,增加通风见光;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改良土壤,抑制病原,提高抗性。三是空气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治疗措施:52.5%抑快净2000倍+20%氟吗啉1500倍+葡萄糖200倍;68.75%银法利600倍+氰霜唑1500倍+复合氨基酸叶面肥1000倍等;福帅得1500倍+甲霜灵锰锌600倍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