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治抹茶怎么泡
宇治抹茶的泡法:
1、先用开水烫过碗和茶筅,后用勺子挖出2克抹茶
2、把2克抹茶放入茶碗里,用几滴冷水调膏
3、搅拌成浆糊状,然后加入60CC开水
4、茶筅贴着碗底,刷出泡沫来,多刷一会,泡沫丰富。
注意:要用真正的石磨抹茶,普通的绿茶粉因为比较粗,吃到嘴里有颗粒感,不容易起泡沫,并且容易沉淀。
资料扩展
一、什么是宇治抹茶
1、你会注意到宇治抹茶的第一件事是它的美妙香气。非常芳香!
2、宇治抹茶种植者的产量极小,目前仅向当地市场供应此等级,因此供应极为有限。由于空间有限以及用于宇治抹茶的茶树的年龄,宇治抹茶种植者将永远无法增加他的产量。
3、购买宇治抹茶的日本典型顾客是茶道教师 - 因为他们知道宇治抹茶是最好的抹茶。
4、在种植宇治抹茶的宇治地区,种植者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已经写了一本关于种植宇治抹茶(从中获得抹茶的茶叶)艺术的书。从农业部获得了许多奖项。
5、宇治抹茶的味道非常独特,没有这个等级的竞争 - 这是一个鉴赏家的级别抹茶。?
① 宇治是第一个在日本以外的地方携带宇治抹茶的人。
② 宇治抹茶比普通的抹茶更甜,更温和。
③ 因为使用两倍量的抹茶粉来制造更浓稠的稠度,所以需要更温和,更少苦味的产品,这通常来自至少30年的植物。
④ 虽然你可以以正常的“薄”方式酿造厚厚的抹茶,但事实并非如此,并且真的很少有宇治抹茶,人们可以做出真正的思维风格抹茶。然而,宇治抹茶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抹茶的发源地
日本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但茶叶的传入则是由遣唐使来完成的。 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自从奈良时代的遣唐使们把茶叶带回日本之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767年~822年,日本天台宗始祖)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据说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到了镰仓时代,禅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他于1211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而局限在皇室的周围,内容与形式都极力模仿大唐。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与中国的发酵茶叶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将蒸过的茶叶自然干燥,研成粉末的茶叶就称为“抹茶”(末茶)。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几百年来,京都的宇治抹茶成为全日本最高级的抹茶的代名词。
抹茶的发源地为中国魏晋时期。抹茶,又称作末茶,起源于中国魏晋时期,其做法是采集春天里的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即团茶)保存。等到食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烘焙干燥,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再倒进茶碗并冲入沸水,用茶筅充分搅动碗中茶水,使其产生沫浡,即可饮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咏叹抹茶的诗篇,“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
抹茶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蛋白质、芳香物质、纤维素、维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钾、钙、镁、铁、钠、锌、硒、氟等近30余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