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种植榛子的技术?详细地址在哪里?
榛子种植技术 大果榛子能抗-35℃的严寒,具有野生平榛的抗寒、适应性强、味香的特点,又具有皮薄、出仁率高、丰产的优点。经6年的区域试验和对比观察后开始推广。 一、规划与选地 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地。杂交榛子是喜光树种,适宜性较强,但在土壤pH值7~8的微碱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长较好,在平地或沙土地上只要具备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均可栽植。榛树不耐水湿,在洼地、地下水位高以及土壤粘重板结处不宜建园。 二、栽植技术 1.整地 坑直径70~80厘米,深60~70厘米,每坑施腐熟农家肥25千克,其上放一些秸秆,表土回填。 2.栽植密度 榛树栽植距离一般不小于3米,最大也不要超过6米,若考虑早期丰产,可适当密一些。 3.授粉树配置 榛树是异花授粉植株,品种间授粉,可提高坐果率。开花期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 4.栽植时间 榛树在我地的适宜栽植时间为5月初至5月中旬。栽植前苗木根系用生根粉水浸泡24小时。栽时将苗放在穴正中,将根系舒展开,轻提苗木地径处3~4厘米,不能深栽。栽后在苗木周围做土埂,浇透水,而后覆地膜,防止水分蒸发,增加地温,提高成活率。 5.定干 栽后定干,分单干形和丛状形。土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宜作单干树形,定干高度60~70厘米;反之宜作丛状树形,定干高度30~40厘米。当年定植的幼苗,要加强水肥管理,使其生长发育健壮,萌发一定数量枝条,木质化程度良好,防止徒长。秋季落叶后,进行培土防寒,培土高达植株的1/2即可。翌春撤去防寒土,一般第2年起就不用培土防寒。 6.防护林 为减少风害和冻害对榛树的危害,应规划设计榛子园地防护林。
1、喜阳性:山地正阳坡榛树长势结果表现优于半阳坡,阴坡榛树长势结果略弱,榛树不适于平地涝洼处长生.
2、土壤性:沙壤土长势结果表现优于粘性土,对各种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表现出了杂交欧榛的耐旱、耐寒、耐土地瘠薄的特性.
3、病害少:白粉病、食心虫、每年春夏两次药防即可,与其它果树相比管理最简单.
4、授粉性:榛树雄雌花共树,但单品种不能自花授粉或授粉亲合力特弱,在不能确保对榛树进行可靠的人工授粉情况下,建园时必须多品种混栽.
5、定植密度:榛树五年生树高达2.5米,树头扩展直径可达2米以上.平地建园株距建议不能低于2.5米,行距3米为宜;山坡地、梯田要视坡度和土壤情况而定,建议株距不能低于2米.
6、树形培养:榛树属乔木科,培养单株散扇形多枝头树状长势结果表现优于多株丛灌状树形,定植前三、四年对树形的管理最为重要.
7、品种评价:平顶黄果实个头最大,产量略底,晚熟,有轻微冻害;玉坠结果最高产,但果壳略厚;金铃、达维、薄壳红表现最好,中熟皮薄、粒满、味美.
8、品味:杂交欧榛果实大小与进口榛相同,味香优于进口榛,同于山野榛.
9、早育性:榛树春季比其它果树早发芽10-15天,春栽移苗要提早进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