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养殖场实习总结
实习期养殖场实习总结范文3篇
实习期养殖场实习总结范文一:
我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五里街的一个鱼禽养殖场进行生产实习,经过在鸡场的实习,我学到一些肉鸡管理知识及出现的问题,现总结如下饲养管理。
一、日常消毒隔离
每栋鸡舍门前设脚踏消毒盒,每天更换消毒液,脚踏消毒液以没过脚面为准,任何人不穿水鞋都不准进入鸡舍,饲养人员严禁随便串鸡舍,带鸡消毒每周3次,交叉使用消毒剂。进入鸡舍的物品和用具必须经过消毒,每周2—3次饮水消毒,注意接种活疫苗前后各不能
消毒,厂区消毒每天一次。
二、日常饲养管理
鸡苗入舍前必须使水线内和接水盘中充满加有葡萄糖、电解多维、开口药的室温水,鸡苗进入就可饮水,水位一定要充足,不会饮水者应人工诱导,待全部饮足水后即可开食,开食盘或料布量要足,应分布在料线附近,撒料要均匀,把分布在角落的鸡只集中在料布上,直到小鸡嗉囊充盈,学会吃料了,日龄后逐渐使用料线,到第一次防疫后,两天料盘基本撤完,第一周33—35度,文后每周逐渐降低2—3度,直到4—26度左右,昼夜温差不可过大(不能超过2度),使用温帘时应缓慢降温(建议在晴天下使用温帘,高温低气压时建议以增加通风量为主)。在通风,带鸡消毒、防疫、患病等应激情况下应适当提高舍温。温度表和温度探头高度和放置位置必须合理(与鸡背同高)。学会看鸡施温(如鸡怕冷聚堆,鸡感到热时双翅张开开口喘息,站立不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随日龄的增加一定要按照温度表降下来,温度的降低要循序渐进,逐渐达到要求,如果前期温度过高后期降不下来会造成饲养料转化率降低。
三、料线水线
料盘的最佳高度是料盘格栅边缘与鸡背等高,使鸡采食方便又不浪费和污染。料线必须水平和笔直以免绞龙磨坏料管,随时观察料盘存料情况及料位器所在料盘的存料情况,不管手动和自动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料线升起时防止弄断下料管和折坏副料线管。冲洗消毒料线时既要保证料斗、料盘的干净又要防止水进入料管内。上一批鸡料必须打干净,一周龄鸡上料要勤加少加,一是避免浪费及饲料发霉造成霉菌,还有一点就是保持饲料都是颗粒料,配合喂鸡。
可以提高大群的整齐变度,要两天清洗一次过滤器,加药和不加药时阀门开关弄清楚,使用调压器使水位显示管的水位显示合适(小鸡20—25厘米,大鸡20—30厘米)。熟悉加药器的使用和保养,反冲水线要及时掌握乳头漏水和堵塞的处理办法。水线高度适宜45度角,大鸡并保持水线水平。接水杯应保持干净清洁。每次进入鸡舍首先检查水线是否正常供水很重要。水线定期使用酸制剂浸泡和冲洗保证干净和畅通(除垢、酸化肠道、杀灭肠道的害菌),防止饮水被二次污染,现代养殖通风是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
通风的目的是:
保证氧气供应和排除污浊空气及降温,排除粉尘和温气,增加房舍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靠进风口和大小风机的调节来实现。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随时调节,这不但需要有相应技术和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夏季前期保温与通风兼顾,后期次通风降温为主,冬季前期保温为主,别忘了通风,后期保温与通风并重。要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采取措施防止冷风或贼风直吹鸡体。昼夜温度差和最远、端温差过大是非常有害的,应通过通风和供温的调节来避免。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温帘,宜加大通风量利用风冷效应日常管理之光照合理的光照会有利于肉鸡的生长发育。实践中有各种类型的光照程序,但通常是第一周24小时,第二周18,第三周16—18小时第四周18—20小时,第五周次后为小时即可。无论采用间歇光照还是持续照明,必须依照鸡只的生产表现,发育情况来确定。肉鸡一般使用弱光制,但是光照一定要均匀,肉鸡的光照时间可以随鸡的体重来调整(如果大群平均体重小于标准体重可以早开灯一会,不建议延迟关灯)。
免疫注意事项,疫苗现兑现用,力争在20—30分钟内用完,兑好的疫苗应保存在冷的保温盒中,不可受热个体免疫做到准确到位不遗漏,轻拿轻放,免疫速度要慢,先滴眼,等疫苗散开后再滴鼻,疫苗吸入鼻孔后把鸡轻轻放下,而不是扔下,避免疫苗被甩掉而造成免疫失败,要求在免疫时不能坐高凳子(小范围圈鸡,避免小鸡因为免疫等待的时间太长而影响饮食和休息)。大群免疫应做好每只鸡都喝道和吸到足够量的疫苗(期间可以增加鸡次数来提高鸡群饮疫苗的平均数)。控水时间2—4小时(根据季节和鸡的大小,个体免疫时适当控食,免疫时适当提温,免疫时间选择避开炎热时间,白天在鸡能吃能喝的时候,免疫会导致应激和脱水并影响增重)。
抗应激药物及时应用,免疫活疫苗时前天后2天避免避免消毒,利用防疫期间淘汰残次鸡只,进行强弱分解。
出现的问题
在11日龄时气温较高,为降温开纵向风机引起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由于疫苗反应和疫苗对呼吸道的刺激引起体内衣原体或衣原体的大量繁殖,使呼吸道症状加重,但死亡率不高),由于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而药物的代谢又主要靠肝肾,鸡机体得不到有效的调理,在14日龄后出现鸡群饮水量降低,出现一个死亡高峰,主要症状为肾肿,花斑肾,肝充血淤血,机体脱水,周龄少数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加重,剖捡时可见,气管环出血,气管内有黏液,气囊浑浊,心包膜变厚并伴有心包炎,肝脏表面覆盖**纤维膜,脾脏点状出血,胆囊肿大。在37日龄后进入停药期,在此期间,正是肠炎高发期,在42天左右又是球虫的一个高发病期,而此时又处于停药期,造成无药可用的局面,出现死亡率上升,料粪、血便严重,加上天气转凉,造成通风不良,鸡出现腹水。
针对饲养过程中出现的产问题,发表不同看法:
1、标准棚前期温度后期通风,但纵风机开启太早, 一般前期侧风机足够,用达到通风效果,纵风机一般在暑天开启达到通风降温效果及配合湿帘有步骤降温,如纵风机开启过早会出现过大冷应急,会造成鸡舍上下端温差过大,出现感冒传支法氏囊等疾病。
2、在现代化鸡舍特别是出口鸡时用药要求严格,如磺胺炎,利菌净等一般公司的中药产品及机球要妥曲,沙球,球虫常用。在管理上若不是笼养是平养的话很重要的是垫料的控制,它可以左右球虫原体AC等疾病的轻重程度,在现代化鸡舍往往疾病的发生与管理密不可分,诊断疾病要懂得详细的管理,另建议对前期湿度,体重变化,水表读数、料位刻度,季节风机使用上中下端温度等做记录对个人的提高及作市场很有帮助,将来的市场是标准棚的时代。
篇二:养殖场实习报告
我所在实习的单位为江畜牧局三合防疫站下属的一个土鸡养殖场,该养殖场位于劳坪,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环境污染较小、交通便利,成立于一九九六年,属于一个比较年经的养殖企业。该养殖场现有土鸡场房八栋,分为雏鸡室和育成室,实属面积约为 ?平方米,拥有后山果园80亩。主要从事于土鸡的生产,销售。养殖场采用的是散养和放养相结合,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以完全利用后山果园的优势。从根本上利用良好的资源,以达到果园除虫,增加土鸡的肉质的口感和羽毛颜色为目标。
进入养殖场后,正是该养殖场新一轮的雏鸡育成计划,共订购鸡苗6000只,均为7日龄,在进场后养殖人员应做好之前的准备工作:
1、对雏鸡室和育成室做好消毒工作,一般雏鸡室采用薰蒸法,将雏鸡的笼放入雏鸡室,将门窗关闭,采用甲醛薰蒸法(福尔马林30ml+15ml高锰酸甲,密闭30分钟左右,温度在24~27℃,湿度75~80%,效果最佳)育成室可以采用火烧法和消毒液反复冲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毒。
2、对料盘和饮水器作好消毒工作,用1%的新洁尔灭进行多次冲洗,洗好晒干,在雏鸡进入雏鸡室时放入饲料备用。
3、雏鸡室应控制好相应的温度和温度.以保证雏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雏鸡到达鸡场后应进行初步的消毒,可采用喷雾消毒法进行消毒。消毒后分批放入育雏室,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以调解雏鸡的应激,雏鸡可以自由采食之前已准备的好的饲料。雏鸡进场的第一个星期,场内饲养人员应轮流24小时值班,随时观察雏鸡的身体情况,以及室内的灯光、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及时作好调节工作。饲养员完工后应做好工作记录,以便轮班的同志和鸡场管理人员了解生产情况。需注意的是在雏鸡生长到一定的程度时,体格会逐步长大,饲养管理员应及调整育鸡栏的空间,以防止因空间过小,挤压等造成的伤亡。
雏鸡进场后到达一定的日龄后应开始做免疫措施,以防治疾病的危害。具体的名免疫预防程序如下:
7~9日龄:鸡新城疫Ⅳ系+传支H120二联苗滴鼻;
9~12日龄:鸡法氏囊疫苗饮水;
23日龄:鸡痘疫苗翅内剌种;
25日龄:鸡新城疫Ⅳ系+传支H52疫苗饮水;
28日龄:鸡法氏囊疫苗饮水;
80日龄:鸡新城疫Ⅳ系+传支H52饮水。
在进行免疫措施的同时,应注意基本的饲养管理,断喙就是雏鸡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断喙的目的在于防止啄癖,尤其是在开放式鸡舍高密度饲养的雏鸡必须断喙,否则会造成啄趾、啄羽、啄肛等恶癖,使生产受到损失,并可避免鸡只扒损饲料而提高养鸡效益。断喙的最佳时间一般在7-10日龄左右较合适,但应注意的是:
1、断喙前后两天不喂磺胺类药物(会延长流血),并在水中加维生素K(每公斤水中加入2毫克)。
2、且不宜在气温高和免疫接种时断喙,以免加重应激。
3、断喙后饲槽中多加饲料,以减轻啄食疼痛;饮水中添加多维,并避免出现其它应激。
4、断喙时注意力集中,动作敏捷,切的长度适宜,灼烧后不流血。
当雏鸡到过日龄时,将转为育成室进行开放式散养,此时饲养员应逐步更换饲料,同时进行其它的免疫预防,在免疫的同时也应仔细的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提早处理。饲养员在每日的工作中应做到“四检查”:
一查:早起开灯看鸡群:
早上开灯后看鸡群动态。健康鸡群开灯后看到饲养员,会发出“嘎嘎”叫声,表现出急需吃食的样子。如开灯后除大部份健康鸡出现些情况,室内仍有少数鸡只出现精神沉郁、闭目头弯曲到翅膀下,或站立发呆、翅膀下垂、羽毛蓬算,要饲养员驱感才活动,说明此时鸡只已发病。
二查:低头观察鸡粪
早上起来观察鸡粪便。健康鸡排出的鸡粪呈条状,或团状,并有少量白色尿酸盐。发病鸡会出现拉稀,肛门口被污染,排出的粪便颜色呈绿色,白色,**,红色,或黄白红混合色或清样稀便。此时可根据粪便颜色判断鸡是否患病,患病程度。
三查:观察鸡采食快慢
健康鸡在采食的过程中活拨好动,食欲旺盛,整个鸡舍一片“嘎嘎”声,唱料声。如鸡发病则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吃料减少,食盘内所剩饲料较多。
四查:晚上听鸡舍动静
晚上关灯后听鸡舍动静。健康鸡晚上关灯后半小时内休息,安静无声。如发现“咕咕”或“呼噜呼噜”声。咳嗽喘息声,尖叫声,可能有传染疾病发生。
饲养员每天做完检察工作后,做好记录工作,有问题及时上报管理人员,以及时做好应对措施,防止、减少鸡的死率,提高生产效益。
到成年鸡到60日龄时可移入山上放养。白天放鸡活动,晒太阳,觅食。早、中餐可喂半饱,发挥鸡觅食的积极性,晚餐喂饱。这样即可以节省节饲料,又可以减少山上害虫对果树的危害,其次,放养对鸡的生长发育较好,由其是对羽毛的生长。
在鸡达到80--90日龄时就可以进行销售了。
总结:本人进入养殖场实习后了解到,因为该养殖场是一个较年轻的养殖企业,在资金和经验上还不完全成熟。不具备孵化雏鸡的能力,所需鸡苗乃由其它地区订购。并且饲料也是由饲料厂提供,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成本价格。要降低成本可需从二个方面开始:
一、学习新的高效养殖技术
专家指导,学习鸡饲料的营养需要和合理搭配,收购玉米、豆粕等饲料中的主料。可采用分批实验的方式,自配饲料。学习孵化技术,到大型养殖厂进行学习交流,购进父母代种鸡,场内孵化鸡苗。
二、转变单一的养殖模式。
1、采用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
在养鸡专业村,实行雏鸡共育,充分利用设备和技术力量,为雏鸡提供适宜环境。
优质饲料、合理防疫,精心管理。
雏鸡共育结束后,分散到农户饲养。
农户根据自己的人、财、物及场地确定规模,一般农户饲养500只左右。
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户饲养、集中连片开发,小群体、大规模饲养。
2、“公司+农户”,产销一体化
采取 “公司+农户”的管理体制,使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对接。
联接养鸡生产中的种苗、饲养技术、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集中对外销售优势。
已降成饲料、鸡苗采购费在成本为目标,提高鸡场的生产效益、产出高质量仿土鸡为宗旨,改变老的养殖生产经营方式,与时代结轨,与农业科技为伍发展高效的养殖方式,这样企业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
篇三:养殖场实习报告
20XX年1月6日,我踏上了到吉林华正养殖场实习的道路。农安鲍家养殖场位于鲍家镇南一片开阔地带,养殖场周围被树木环绕,四周人烟稀少,是发展养殖事业的好地方。
实习地介绍农安鲍家养殖场是吉林华正养殖场的一个分公司,主要发展养猪业。猪场分为配种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舍、生态舍,养殖场管理严格,对于我们实习给予了很大帮助。
一、工作介绍1、刚来到猪场时,按照场里的工作要求,我被分配到分娩舍,在分娩舍工作了六天,虽然时间短,但给了我很大的收获。
工作状态(1) ?打扫卫生猪是一种爱干净的.动物,它们平时很注意自己生活区域的卫生,所以要求饲养员要经常保持猪床的卫生。但猪还是一种懒惰的动物,它们经常是站起方便后,很快就趴下了。这时我们要确保很快的将猪的分泌物打扫干净,确保分泌物不会被猪压在身下,造成猪床的卫生,同时也是确保仔猪活动区域的卫生。
仔猪的水槽食槽要每天清洗,仔猪有时会把你尿液排在水槽或食槽内,清洗的水要放上消毒液。水槽要放在猪床的边上,但不要靠紧,仔猪经常将粪便排在猪床的边上,同时猪床的边上也是仔猪的活动场所。
(2) ?分娩猪舍的饲喂一栋猪舍饲养66头母猪,每天饲喂两次,每次饲喂200斤哺乳饲料。对母猪的饲喂要准时定量,每天清晨7:00准时饲喂,下午3:00准时饲喂。准时饲喂的好处是,确保他们拥有好的生活状态;定量饲喂,是确保母猪有足够的营养。饲喂之后要把食槽打扫干净,确保母猪能够吃饱,不浪费粮食,同时确保母猪吃到干净的饲料,防止食槽不卫生,使猪生病。
(3)母猪的分娩母猪的分娩一般在夜晚和清晨,在母猪分娩时要特别注意。我在分娩舍时,赶上4只母猪同时分娩,人手不够,我也就加入了帮助分娩的活动。母猪在产下2只仔猪后可注射2支催产素,仔猪产下后,要立即将仔猪口中的分泌物弄干净,防止窒息。出生后的仔猪要将脐带弄断后,放在保温箱内保温。
如果有母猪难产,需要人工帮忙。助产人员要将自己的手臂清洗干净后消毒,在手臂上涂抹润滑剂(肥皂),在帮助母猪生产时,要防止仔猪受伤和长时间未分娩,而窒息死亡。
(4)日常管理分娩舍的日常管理很重要,是确保养殖场发展的环节很重要的一部分。母猪和仔猪生活在同一猪床上,很容易造成压伤仔猪事件,因此工作时要细心,在每次母猪站起来时,注意把压在身下的粪便清扫干净,在母猪躺下时,要注意仔猪所在位置,防止仔猪被压伤,被挤伤。日常要注意仔猪的保温,刚出生的仔猪要确保保温箱的温度,加热板的温度不够,就要在保温箱内加一灯泡,使保温箱能温度足够高。仔猪受凉后会出现拉稀便,这时除了保证温度外,还要给仔猪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产后的母猪要注意受风和感染,可注射6支青霉素和1只链霉素。
工作感悟在分娩舍的工作不累,但是繁琐,每个环节都要注意,特别是仔猪的管理上更要细心,要像爱护花朵一样爱护仔猪。
2、在分娩舍工作了6天,我被派到配种舍,在这里我一直工作到结束。
工作状态(1)打扫卫生配种舍有60个圈舍,每个圈舍有4只母猪,它们的大小、胖瘦相似。每天下到猪舍后要清理粪便,把一整夜的排泄物都清扫干净。这时有些母猪还没有站起,这时要把他们赶起,把圈舍彻底打扫,方便打扫后的饲喂。饲喂后要立即清扫,防止母猪趴下后,身体弄脏了。刚断奶的母猪打扫卫生很困难,它们的粪便很粘稠,用铁锨清理很困难,必须用扫帚打扫。如果圈舍里有几头这样的母猪,工作量就很大了。
(2)配种舍的饲喂在清理完圈舍后,要饲喂母猪了。这时的圈舍非常热闹,母猪们饿了一夜了,都在吼着要吃饭。
;220122204200 210 杨树林村 220122204201 220 牛尾巴山村 220122204202 220 偏坡子村 220122204203 220 五里坨子村 220122204204 220 西白令村 220122204205 220 六家子村 220122204206 220 东白令村 220122204207 220 太平庄村 220122204208 220 红光村 220122204209 220 白山村 220122204210 220 东林村 220122204211 220 杨家洼子村 东白鸰村隶属于农安县杨树林乡,位于农安县城北偏西约40公里处。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地势比较平坦,坡度较小,相对高差在10米左右,北高南低,相对全乡地势较低,部分土壤盐碱化。东白鸰村属季风区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6℃,年平均降雨量507.7mm,无霜期145天,年有效积温2982.7℃,农作物一年一熟。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饮用水和生产用水均为地下水,属于比较干旱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东白鸰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1265户,分布在16个自然屯,总人口5628人,劳动力2682人。2005年末实有耕地27975亩,人均耕地4.97亩。2005年,东白鸰村地区经济总产值6488万元,其中农业占45.2%,养殖业占22.3%,村办企业占10.1%,其他占22.1%。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略高于农安县4200元的平均水平。 东白鸰村产业主要由种植业和养殖业构成。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粮食以玉米为主。2005年玉米种植面积15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0%,总产1350吨,产值1215万元。特色作物主要是元葱、大蒜、辣椒,种植面积200公顷,产值300万元。养殖业以猪、牛、羊、鸡、鹅为主。2005年猪出栏2万头,牛存栏1420头,羊存栏4800只,鹅出栏5万只,鸡出栏20万只。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年屠宰大鹅80万只的金鸰鹅业,2005年屠宰大鹅4万只,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
公共事业发展状况
东白鸰村是全国绿化千佳村,绿化率达到25%。农民住宅87.9%是砖房。16个自然屯有12个安装了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71%。东白鸰村有70公里道路,期中37%实现了硬化。东白鸰村内有一所小学,设13个班,在校学生343名。东白鸰村有卫生院一所,能够进行X光、B超、心电图、普通化验等检查和常见病治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到95%。农户以秸秆作为主要燃料。
要想农民听你的,就得带农民致富
2004年免收农业税后,东白鸰村村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动村民积极性。
说杨树林乡的东白令鸟村是个经济强村,村党支部书记于连江是中国劳动模范,东白鸰村的党支部极具向心力,农民特别听村干部的话。
东白鸰村有耕地1930公顷,人口5596人。针对村大、人多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村党支部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先后建立了砖厂、农机队、养牛场、养猪场、雪糕厂、面粉厂等12户集体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酱菜厂、锅炉厂、粮库等3户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固定资产超过1500万元,每年村里从企业获利超过80万元。东白令鸟村集体企业发展快得益于“支部+公司”的模式,该村创建了东白令鸟村农贸服务公司,优化了支部职能,为企业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对内党支部对企业实行集中领导,对外公司承揽企业生产经营业务。集体经济的壮大加快了该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村里先后投资400多万元于公益事业———投资38万元建学校,更新桌椅;投资19.8万元建村民医院;投资34万元对高低压电线进行改造;投资25.3万元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75万元修屯屯通砖路;投资11万元为贫困户建房;每年拿出3万元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福利金和对考上大、中学的学生发放助学金;投资14万元对16个屯进行规划、绿化;投资100多万元购置了大型农机具,组建农机队,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集体经济强大了,村党支部才能硬起腰杆说话,村里的公益事业才能发展起来。”谈起村干部与农民的关系,于连江这样说道:“就拿春天帮农民买种的事来说,为了买到适应本地、高产高效的玉米种子,村干部们三次跑f吉林省农科院,帮农民买回比市场价低20%的玉米良种,可使农民种地少投入10多万元。农民听说这样的事能不高兴吗?还有,去年通过优惠政策引进的粮库在收购群众玉米时,每公斤多给农民二分钱,令农民多收入20多万元。以后在农业生产上农民能不听村干部的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