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有哪些苹果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

有哪些苹果栽培管理技术?

1.土壤的深翻与耕作

(1)秋季结合施有机肥对果园进行深翻,深翻深度20~30厘米。幼树可采用隔行深翻,逐年扩大树盘。

(2)果树生长季节要求在树盘或行间进行深度为5~10厘米浅耕或锄地,以破除板结和杂草,做到雨后必耕,灌水后必耕,有草必耕。

2.果园除草

(1)中耕除草。选择晴天天气,在树盘或行间进行人工锄地或浅耕,深度6~9厘米,以消灭杂草。

(2)化学除草。每年分两次使用。第一次在杂草种子发芽前后进行土壤处理,将除草剂在水中搅匀喷在土壤上(每公顷用水375~450千克)。或与细土拌匀撒在土壤上(每公顷用细土225~300千克)。常用西玛津1500~3750克/公顷,敌草隆2250克/公顷,特草定2250~3750克/公顷。第二次是杂草萌芽以后根据杂草种类不同,选择除草剂配成均匀的药液喷在杂草茎叶上。禾本科杂草用草甘膦450~2250克/公顷或百草枯500克/公顷。

(3)果园间作绿肥与覆草。果园播种白三叶、毛苕子、豆科作物等绿肥或覆盖作物秸秆、薄膜,既可控制杂草也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果园间作在果树封行前选择生长期短、需肥水少、植株低矮的豆科作物、薯类、早熟蔬菜、药用植物等作为果园间作物。间作时在果树根际周围留出1米宽的营养带。

(二)果园施肥

1.施肥时间与施肥量施肥时间:基肥在果实采收后9~11月施入,以有机肥为主。大树每株施入70~100千克。幼树最好在停止生长后进行,每株施入30~40千克;追肥在生长期进行,以速效肥为主,根据树势进行施肥。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萌芽肥:发芽前后以速效氮肥为主,大树每株施入尿素0.2~0.3千克,幼树每株0.1~0.2千克;②花前花后追肥:为减少生理落花,在开花前或花后以速效氮肥为主,大树每株施入尿素0.5~1千克,幼树每株0.2千克;③果实膨大肥:应以氮、磷、钾配合使用,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入,氮磷钾比例按2∶2∶1配合,大树每株施尿素1.5~2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硫酸钾1.5~2千克,幼树适当减少。

2.施肥方法

(1)土壤施有机肥可采用开沟条施或全园撒施;化肥可采用穴施或随水撒施。

(2)根外追肥可根据果树不同发育时期及对营养的需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及时补肥。此法见效快,但肥效短。追肥的时期、浓度见(表1-2):

表1-2根外追肥的适宜浓度、时期及效果

表1-2根外追肥的适宜浓度、时期及效果(续)-1

(三)灌水与覆盖

1.灌水

(1)灌水一般全年要保证3次灌水。分别为开花前或开花后、新梢加速生长、落叶之后封冻之前三个时期。

(2)灌水量要根据树龄和树冠大小,土壤质地、湿度和灌水的方法而定。大树应比幼树灌水多。沙地采用少量多次的灌水,一般应掌握以灌透树体根系分布层80~100厘米为准。

(3)灌水方法主要有漫灌、穴灌、喷灌、滴灌。

2.覆盖保水覆盖处理后具有减少树盘内水分散失,控制树盘内杂草生长和增加地温的作用。分为两种:一是地膜覆盖,盖膜之前先将树盘平整,最好先浇一次水,然后覆膜,使地膜贴紧地面,在膜四周边上用土压紧,以防被风吹开。并用小刀割一些切口,以利雨水从切口处渗入树盘。二是秸秆覆盖,覆盖时厚度以25厘米为宜,覆盖后可喷杀虫杀菌剂。

(四)整形修剪

1.苹果的主要树形苹果的主要树形有两种:一是主干分层开心形;二是纺锤形。主干分层开心形主干高60厘米左右,基部培养好邻近的三个主枝,基角为70~80度左右。在距第一层主枝80~100厘米处培养出第二层1~2个主枝,基角为60度。在距第二层主枝以上50~60厘米处培养第三层1个主枝,基角50度左右,结果后落头开心。各主枝根据栽植密度可留1~3个侧枝,株行距以(3~4)米×(4~5)米比较适合

主干分层开心形

纺锤形树高2.5~3米,在中心干上培养5~7个短于1.5米的主枝。主枝不分层,上下错落分布于中心干上,基角为80~90度。上短下长,底层主枝距离地面45厘米。这种树形修剪轻,结果早,适于密植。一般株行距为2米×4米,1.5米×4米,2米×3米。

2.修剪技术

(1)短截:即剪去枝梢一部分。可分为:

①轻短截:剪去枝梢顶部1/5~1/4,可促使形成中短枝。

②中短截:剪去枝梢1/3~1/2可形成中长枝。

③重短截:剪去枝梢1/2以上,多用于枝组培养。

④超重短截:在枝条基部轮痕处或留2~3个瘪芽短截,可发弱枝,多用于控制直立旺枝、竞争枝。

(2)疏剪:将枝梢从基部疏除,用于改善光照条件,减郁蔽,减少无用枝、病虫枝。

(3)回缩:即在多年生枝上进行短截处理,控制挂果部位外移。

(4)甩放:对枝梢不剪,控制枝条旺长。

(5)摘心:在春、夏季摘掉新梢的嫩尖,控制新梢生长,促使新梢形成分枝。

(6)除萌:抹除刚萌发的新芽,调整枝梢量,减少营养浪费。

(7)拉枝:通过拽拉改变枝条的方向和角度。

(8)扭枝(梢):将旺枝向下扭曲或将其基部旋转扭伤,控制枝条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9)环剥:即将枝干的韧皮部剥去一环,控制枝条、树体营养生长,促进树体生殖生长。

(10)刻伤:用刀子在芽或弱枝上部刻出伤口,伤及木质部,控制营养生长,促使芽或弱枝上形成短枝。

3.不同树龄时期的修剪特点

(1)幼树期:要获得幼树早期丰产,必须在加强土、肥、水等综合管理基础上,采取“先促后缓、促缓结合、适当轻剪”的修剪原则。1~2年生的幼树要以促为主,加强营养生长。按照选用的树形构成骨架。对各级骨干枝,都要在枝条中上部饱满芽处剪截,以促进分枝,增加枝量,迅速培养树冠,为早期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进入3~4年生时,要在逐步扩大结果部位的基础上,对枝条要采取以缓为主,轻截为辅的剪法。修剪量要少。夏季采用拉枝、撑枝、压枝等方法开张角度。对当年发出的新枝可进行摘心、扭枝。对生长过旺的树可在主枝、主干或大辅养枝上,进行环剥或环切,逐步使营养枝迅速转化为结果枝。幼树在整形过程中要因树修剪,随枝整形。应尽量多留辅养枝,以便早期丰产。

(2)盛果期:主要目的是稳定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培养和更新结果枝组,更新复壮,平衡树势,调整骨干枝角度,防止树冠上强下弱。疏除或回缩过密大枝、生长过旺枝。保持通风透光,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克服“大小年”。

(3)衰老期:以恢复树势为主。要注意树冠外围各部分枝条的及时回缩,以利更新复壮。一般可采用回缩或短截骨干枝的方法,刺激萌发新枝形成新的树冠,延长结果年限。要充分利用内膛徒长枝,进行短截,使其改造成新的骨干枝和结果枝组。短截回缩枝条时,剪口下应留上芽、上枝,抬高枝条的开张角度。

(五)花果管理

1.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

(1)人工授粉从含苞待放的花中取出花粉,加入稀释剂、滑石粉、脱脂奶粉进行点授。也可将采得的花粉稀释在20%~25%糖液中,每千克糖液与1~2克花粉及10克硼酸、硼砂混合,用超高压喷雾器授粉,做到随配随喷。

(2)花期放蜂,提高授粉。大约每公顷可放置两箱蜂。

(3)夏季修剪在6月落果前2周对辅养枝进行环剥,对副梢进行摘心,有助于缓和新梢生长与幼果发育之间对营养的竞争,防止幼果脱落。

2.疏花疏果

(1)疏花宜在盛花期至盛花末期进行,疏果一般从谢花后1周开始,到盛花后3周内完成。

(2)疏花疏果方法:疏花疏果要注意调整花果的布局。一般树冠内膛中下层要少疏多留,树冠外围和上层要多疏少留。辅养枝和强枝多留,骨干枝和弱枝要少留。大中型结果枝组要多留,小型结果枝组要少留。疏花疏果应分几次完成,最后确定留果量。一般按间距15厘米留一个果,要留中心花和中心果,疏去边果、小果和畸形果。

3.果实套袋为了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增加果实表面光洁度,减少农药污染,采用双层无菌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内袋尺寸140毫米×157毫米;外袋尺寸145毫米×182毫米。

(1)苹果套袋的时期和方法:在苹果生理落果之后,结合疏果进行套袋。红富士等红果色品种,宜在落花后40~50天套袋。在风较多地区一般向后推迟10天左右为宜。黄果色和易产生果锈的品种,应在果锈发生前(落花后10天)开始套袋。套袋前必须喷1~2次杀菌杀虫农药和喷1~2次多钙灵。

其方法是将果实套进纸袋,果柄置于袋外,勿将叶片及副梢套入纸袋内。袋套好后将袋口横向折叠,叠后袋口处用细扎丝夹住。

(2)去袋时期和方法:苹果在袋内生长发育一般为80~90天,去袋时期掌握在采收前20~40天进行。超红在采收前20天左右去袋。红富士在采收前30天以上去袋。去袋时间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去袋时先将外层袋去掉,间隔5~7个晴天后,再将内层袋去掉。黄果色品种可不去袋,连袋采收。

(六)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有如下5种:

1.苹果腐烂病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刮治,清除病源。刮治病疤用砷平液(40%福美砷1份、2%平平加1份、水50份)、柴油福美砷合剂(油∶水∶福美砷∶洗衣粉=1∶2∶0.06∶0.06)进行涂抹杀菌。发芽前喷100倍40%福美砷。6月中旬对主干涂刷40%福美砷。

2.苹果早期落叶病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下旬各喷药一次。主要药剂有1∶2∶2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粉剂500~800倍液。

3.苹果褐腐病9月上旬、中旬和10月上旬喷两次1∶2∶160~2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苹果白粉病春季和冬剪时剪除病梢,萌动前喷3~5度石硫合剂,花后喷0.3~0.5度石硫合剂,5月下旬喷0.2~0.3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600倍液,或40%福美砷700倍液。

5.苹果炭疽病早春发芽前喷40%福美砷可湿粉剂100倍液,落花后1周至7月底8月上、中旬用1∶2~3∶160~200倍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交替喷4次。

主要虫害有如下3种:

1.桃小食心虫

(1)越冬幼虫的防治。春季幼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培20~25厘米厚的土或在树盘上覆盖地膜,可使幼虫窒息而死。在6月上、中旬用性诱剂诱到第一头雄虫后用32%的辛硫磷微胶囊或25%对辛硫磷微胶囊按药、水、土1∶5∶30的比例配成毒土,撒于地面。也可用40%的地亚农乳剂450倍喷在地面上。喷药前要除尽杂草,平整地面。喷撒药后要及时将药耙入土中。

(2)树上喷药。卵果率达1%时应进行树上喷药防治。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或2.5%功夫3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4000倍液。

2.苹果小卷叶蛾在越冬幼虫出蛰初期喷洒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用200倍的敌敌畏或敌百虫涂在2~4年生枝条的剪锯口上。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防治第一代幼虫。

3.金龟子类

(1)灯光锈杀。果园晚上挂黑光灯诱杀。

(2)人工捕杀。

(3)结合耕翻地面喷地亚农对水150~200倍液地面喷雾,或用杀虫双拌土撒入来消灭土中幼虫,每公顷用药15~22.5千克。

梨树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柴鸡、柴鸡蛋已被人们所青睐,在果园里散养柴鸡,果园牧草生长旺盛、昆虫饲料丰富,可被柴鸡很好地利用。

本文介绍一下果园散养柴鸡的饲养技术与管理方法,供朋友们参考。

一、果园散养柴鸡鸡舍的建立1、舍棚搭建:建议采用砖木结构,高3米~3.5米。

地和墙水泥光面,便于消毒。

屋顶可以采用泥瓦或石棉瓦结构,要求保温。

鸡舍四周挖好排水沟。

2、饲养场周围建设:根据果园的规模和饲养的规模,用铁丝网或竹篱笆围成围栏,高2米左右,网内孔径大小适度,要防止柴鸡或其他动物通过。

二、散养柴鸡品种的选择柴鸡的品种要蛋肉品质好,耐粗食,抗病力强,适放养。

可选择农村及本地的土种鸡,也可以选择经地方改良的优良品种鸡,如三黄鸡、麻鸡等。

三、柴鸡育雏阶段的管理育雏时间的选择生态散养柴鸡很有季节性,一般3月~4月进雏。

此阶段进雏,育雏温度容易控制,雏鸡生长较快,成活率高。

进入育成阶段正值春末夏初,青绿植物、昆虫以及果园残留的副产品丰富,可为柴鸡提供优质的饲料。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一般采用地上平养或网上平养的方式。

严格控制育雏的温度和适度,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雏鸡各阶段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日龄~3日龄33℃~35℃。

4日龄~7日龄31℃~33℃。

第2周龄28℃~30℃。

以后每周平均下降3℃,至21℃为止。

湿度要求:第1周龄相对湿度为65%~70%,第2周龄为60%左右,第3周龄以后保持在55%~60%.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易诱发球虫病。

湿度过小,鸡舍干燥,雏鸡呼吸加快,体内水分随呼吸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四、育成期的管理放牧训练在育雏后期即脱温后(一般5周龄以后),每天早晨将柴鸡引出鸡舍,训练在舍外觅食。

-般要两人配合,一人在前面吹哨或敲盆开道并抛撒饲料,让鸡哄抢。

1、品质:种植梨树时,需要选择产量较高且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2、种植:往土壤中时间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再将梨树苗栽种至定植穴里。3、修剪:将梨树的过密枝剪疏,增加植株的透光性。4、防虫:向梨树喷洒除菌药剂,避免其感染病害。

梨树怎么种植

1、选择品种

在种植梨树之前,先要选择适宜当地的品种,不同品种的梨树对于环境的气候要求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早熟、中熟或是晚熟品种的梨树,并在种植园中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树以保证最终的果实收获。

2、栽植手法

在春季萌芽之前进行栽种,挖掘出长宽1米左右、深度大约80厘米的定植穴,在其中加入大约5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并填土混匀,然后再将幼树的苗株栽种在其中,注意不要让肥料直接接触植物根茎即可。

3、修剪方法

梨树是需要进行修剪的,在其幼年期的时候,修剪的工作主要是在于打顶控高,促使梨树生长出足够多的侧芽以便于将来挂果,生长期和成株则是以剪去多余的枝条,以剪掉重叠枝、交叉枝等为主,通风透光,让植物能够长得更好。

3、病虫害防治

梨树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沾染上各种各样的病菌等,其盛果期的果实的甜气也会引来许多不同品种的害虫的侵袭,需要及时的剪去感染了病虫害的枝条并将其集中起来进行销毁,及时的喷洒消毒杀菌除虫的药剂来进行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