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怎么种植方法
荸荠又被叫作马蹄、水栗、菩荠等,是单子叶莎草科荸荠属,具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马蹄的生长时间较长,花果期一般是5-10个月,五六月定植,霜降(10月23)到第二年春分(3月20)采收。带皮和不带皮的价格不一样,削皮的会更贵一些,反之带皮的就要便宜很多。一到快过年那段时间,卖马蹄的农民就非常多,算是过年期间比较当季的水果。
一、荸荠的营养价值及生长特点
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
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
荸荠喜温爱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
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又不致球茎深钻,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
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肥较多。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
二、荸荠的栽培管理技术
要获得荸荠的稳产、高产、质优,选择优良的品种是关健。
经多年来的实践认为,菲律宾大马蹄生长旺盛,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结实分布均匀,个大,糖多、肉 嫩、产量高。经广西植物研究所1988年测定,含糖18.41%,淀粉26.37%,粗纤维3.63%;经青山镇经营管理站及荔镇经营管理站1988年分 别对本地种、菲律宾大“马蹄”的验收情况,菲律宾种的产量一般亩产在2500公斤,高的达3250公斤,而本地种一般的在950公斤,高的也不过1500 公斤左右。
因此要获得荸荠的高产,除选择优良的品种外,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主要栽培技术是:
1、精细选种,适时育苗。
育苗用的种果球,应选择个体大,果形好,表面光洁,顶芽健壮,无破损、无病虫伤口的为好。为了防止病害的侵染,下种前应将种荠用 500倍液秆枯净浸种24小时后,再进行排种。
每亩大田的用种量视栽插的方式来确定,一般采用分株移植的,亩用种量在20—50公斤,采用带个的母株植法,亩用种75—100公斤。
从栽培情况看,认为采用带个的母株移植病虫害少,产量高,一般要比分株移植亩增产250—500公斤。分株移植,采用的是两 段育苗,即先在苗床上旱育,待苗高25—30厘米左右移到大田,按0.3×0.3米的规格插后进行水育。待早稻收获后,再分株移植;
母株移植,是将旱育苗直接插到大田,不再分株插植。从时间上,分株移植育苗时间在6月10日左右,母株移植的可推迟到6月25—30日,即早稻收获前25—30天左右为宜(秧 龄25—30天)。
为了培育健壮的荠苗,苗床地宜选择无渍水,土层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菜园地,育苗前亩施用农家肥300—500公斤,草皮灰(火土灰)300—500公斤, 犁翻整平,分成1.3—1.5 米的小厢。
下种前,为了防止害虫的为害,可用500倍液的甲胺磷将床土喷湿,待干后再将种球按4—5厘米的间距排列在苗床上,顶芽向上,用细沙或松碎的细 土盖上,厚度以刚盖过种球稍露芽为适,然后淋足水。为防止高温灼伤芽苗,可搭棚遮阴或盖些稻草,基肥充足的一般不需追肥。
齐苗后,若荠苗叶色黄、缺氮的, 可用尿素0.2—0.3 公斤兑稀粪水50公斤进行喷淋。
移栽前一星期,亩苗地追施尿素、硫酸钾各5公斤,喷1—3次杆枯净500倍液,以防将病带入大田。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大署至立秋前是荸荠的适时移栽期,最好能在8月2日前插到大田,最迟不能超过立秋。
插植的规格视土质的肥瘦,移栽期的迟早不同作 适当的调整。土质肥沃的宜稀,反之则应密些,早插的宜稀,迟插的要求密些,一般株行距可采用0.35×0.6m亩插3100株,或0.5×0.5m亩插 2700株,0.6×0.6m的规格。插的深度以8枣10厘米较为适宜,同时,移栽时,要求轻起苗,轻插,避免碰伤母株。为了防止秆枯病从伤口侵入和促快生、快发、个大,起苗后用英联根壮500倍液沾根插。
3、搞好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
施足基肥是夺得荸荠高产的关健,除移栽前选择好适宜的田块外,每亩应施粪肥750—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 20公斤于犁耙田时施下。插后10—15天应及时追肥,每亩用尿素2.5—4公斤或腐熟的农家肥500—750公斤。
为改善土体结构,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有条件的每亩用木叶或青草500—700公斤进行压青,没有嫩木叶、青草的每亩可用稻草300—400公斤。
追肥压青后,如果荠苗生长差,分蘖少应补施一次肥,一般每亩用复合肥15—20公斤,以促进分蘖的形成和生长;为促进球茎的形成和膨大,9月底10月初必须重施一次增果肥(时间在 9月30日0月5日左右),给保苗长果提供充足的养分,这次施肥主要以复合肥或腐熟的饼肥为主,一般亩施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25公斤,或腐熟的花生麸 50—80公斤。
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施肥时,宜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为好。此次施肥后,应尽量减少人畜下田。
为促进球茎膨大,可适当于9月20日前喷1—2 次微量元素如季季福。
荸荠虽为草本水生植物,但在水的管理上,宜采用浅水移栽,深水回青,薄水分蘖,湿润长果的管水方法,即移栽时放浅水,插后灌深水5—9厘米。
回青后宜用浅水灌溉,一般3厘米左右即可。
够苗封行后,可灌深水进行控苗,结荠期宜保持8—10cm水层,施重肥后,可采用浅水勤灌的湿润管水方法。
这样既可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的作用,又能有效地排出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促使根须下扎,增加营养吸收面积,以满足后期长果结实的营养需要,达到果多、果大、产量高的目的。但不宜长时间露田。
到十一月中旬,荸荠基本定型后,球茎成熟时可停止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马蹄就是荸荠,是一种可以当水果又可以当蔬菜吃的食物,口感清脆,营养价值丰富,食用具有清凉降火等功能,是非常受欢迎的健康绿色水果。
现在有些地区有马蹄人工种植,下面给大家介绍方法技术。
1、生长环境
马蹄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区,由于马蹄的含水量高所以容易被冻坏。
在种植时我们要选择在将马蹄种植在水田或者是种植在池沼里,因为这两种地方表层的土壤松软,底层的土壤坚实,比较适合马蹄的生长。
另外水层不要太深,浅水即可满足生长需要。
2、种前准备
种植前先将种植地深耕一次,深度大概是在十五厘米;然后按照每亩种植地施入已经经过腐熟好的猪厩肥三千千克、过磷酸钙三十千克、氯化钾十到十五千克和碳铵十五千克充作基肥。
最后注意一定要将施完肥后将种植地细整成泥糊状。
3、种植密度
一般在五月到六月的时候将马蹄苗移种到已经整好的田地中,栽种之前将苗上的泥土洗掉,再按照每株的行距三十x五十栽种,一亩地上最多栽种三千株就可以了,我们在栽种的时候记得不要将苗种的太深了。
4、幼苗管理
在栽植后的记得要将种植田地的水层保持在两节手指的深度就可以了,在发现有马蹄苗枯死、腐烂后我们可以将其与田地中生长出来的杂草一起踏进地里,也是一种养分不要浪费了。
为了促进马蹄尽早分蘖分株,可在此时追施一次尿素,每亩大概是在十千克左右。
5、成长期管理
在马蹄成长期,我们注意要将种植田地的水层加深并保持在七厘米左右,及时将生长出来的杂草清理掉。
再施加一次尿素还是上一次的剂量。
6、成熟期管理
大概是在马蹄采收前的二十天我们就应该停止向种植地灌水了,这样的目的在于人为的干预马蹄生长,使马蹄植株的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渐因缺水干枯,方便我们采收。
马蹄是很有营养价值的水果,且是季节性水果,因此市场价格较高,亩产收益还是很不错的。
要是有条件,大家可以考虑种植试试,是很不错的致富项目!
关于马蹄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2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