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桂花嫁接技术解

桂花嫁接一般用枝接而不用芽接。常用的枝接方法有切接、腹接、皮接、劈接和靠接5种。

桂花嫁接技术解

一.切接法:此法应用较为广泛。嫁接时在距地面5~7厘米处将砧木剪断,选择树皮较平滑的一侧,稍带木质部垂直下切,切口深2~3厘米;接穗可在选用嫁接枝条的下端削成2~3厘米长的斜削面,并在其反面再斜削成约1厘米的短削面,同时保留1~2对芽,横截枝条,使其成为断离的完整接穗。注意,接穗不是先剪成一段一段的再削,而是先在基部削好削面后再行剪断,这样既便于手持接穗枝条,安全操作,又便于选择穗芽,保证嫁接苗质量。接穗削好后,随即将共长削面紧贴砧木的切伤面,妥善插入砧木的切口之中。插入时操作要轻,务必使砧木和接穗两个切削面的形成层密切结合。尤其应注意将砧木与接穗的切削面上绿色皮层与白色木质部之间的一条界线相互对剂,使形成层自然吻合,这是成活的关键。如接穗比砧木细,则应将插穗插在砧木的一侧,至少有一侧的形成层能密切结合。

插穗插入后,即将砧木切开的部分包被在接穗外面,用塑料薄膜带绑扎固定,同时封闭砧木切口和接穗顶端,防止水分蒸发。绑扎时应小心,勿使接合处有丝毫移动,防止形成层离位,影/响嫁接成活。

二.腹接法:此法应用也较广,它是一种不截砧冠的枝接方法。嫁接时在离砧木根颈部3~5厘米范围内,以20°~30°的倾斜角,斜切入砧木,深达砧木直径的1/3~1/2;然后将接穗枝条下端两侧各削成长1~2厘米的斜削面,保留1~2对芽,横截断离成接穗,随即将断离的削好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内,对齐砧木一侧的形成层,用塑料薄膜带绑扎整个的结合部。

腹接法的优点在于:嫁接时对砧木要求不严格,一般不能用作切接的砧木均可作为腹接的砧木;;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嫁接部位低,容易培土,有利成活。由于腹接法比切接法具有更多的优点,目前各地已开始推广应用腹接法繁殖桂花苗木。

它有如下优点:①嫁接可行时间较长,自休眠期到生长发育期长达半年,均可进行嫁接。②砧木利用率高,一次接活,当年还可以再进行嫁接。

三.皮接法:近年来此法应用很广,适用于桂花生长季节树液流动时期进行,便于砧木能削离树皮。方法如下:先在接穗下芽的背面1~2厘米处,削一2~3厘米长的斜面,再在斜面背后尖端削长0.6厘米左右的小斜面。另在砧木离地面1~2厘米处剪断砧干,用快刀削平断面。选在砧木皮光滑的地方,由上向下垂直划一刀,深达木质部,长约1.5厘米,顺刀口用刀尖向左右挑开皮层,把接穗接入切口。如接穗太粗不易插入,也可在砧木上切一个3厘米左右上宽下窄的三角形切口,便于把接穗插入。插时马耳形的斜面要向内紧贴,并要轻轻地插入,使接穗削面和砧木密接。插接穗后,用塑料薄膜带绑缚固定。

四.劈接法:劈接又名割接,一般仅在较粗的桂花砧木上嫁接或在高接换种时应用。嫁接时将砧木在一定高度处锯断,削平切面;然后用劈接刀在砧木切面中央垂直下劈,劈成深4~5厘米的切口;再以刀背的先端接入切口,使其张开。接穗选用2年长、长约10厘米、带有3~4个节位的枝条,将其两面削成相等楔形,然后将2~4个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使两者的形成层相互密切结合,并用塑料薄膜带绑扎牢固,同时用薄膜带封盖切面和接穗顶端。劈接与切接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劈接接穗的两个削面等长;劈接砧木的切口从断面中央劈入。

劈接法能使砧木与接穗夹合牢固,成活机会增多;但劈接的切伤面较大,必须特别注意包严伤口,以免影响成活。

五.靠接法:靠接又名诱接,它的特点是砧木和接穗在嫁接的过程中各有自己的根系,均不脱离母体,只有在成活后才各自断离。各地园林部门和花卉专业户培育盆栽四季桂时,经常采用本法。

靠接的具体做法是:5~6月间,将作为接穗的母本枝条和作为砧木的母本枝条(可以双方都是盆栽苗,或至少砧木一方为盆栽苗),在相应高度,各削去长5~10厘米,深及干径1/3~1/2的两个靠接斜口,对准皮层使它们互相结合,并用塑料薄膜带绑扎好。待接活后,将接穗自接合部以下剪去,而砧木自接合部以上剪去,即成一个独立的新植株。

由于靠接法的砧木和接穗双方均不离开母体,所以嫁接成活十分有把握。但要求砧木和接穗两者枝条的粗度十分接近;同时,由于靠接的嫁接口不可能像其他嫁接法那样任意降低高度,可以从原接穗部分萌出新根,因此砧木和接穗不亲和带来的“小脚”、“大脚”或断离现象较易发生,在培育中应注意克服或纠正。

(一)砧木的选择与培育

砧木是形成新植株的基础,其好坏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树体大小、花量、结实及其品质、产量等具有很大影响。例如,使嫁接苗乔化或矮化,变丛生为单干生,变灌木低位开花为小乔木高位开花,变常绿灌木为常绿小乔木,增强繁育品种的抗寒性,增加花色品种等。而且对嫁接成活关系重大。因此,嫁接时,选择适宜的砧木是保证嫁接达到理想目的的重要环节。选择砧木主要依据下列条件:

1.与接穗树种具有良好的亲和力。

2.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对栽培地区的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抗性强,如抗旱、抗涝、抗寒、抗风、抗盐碱、抗病虫害等。

3.与接穗发育均衡,对接穗的生长、开花、结实和寿命等有良好的影响,并能保持接穗原有的优良品性。

4.种源丰富,易于大量繁殖。

5.能满足园林绿化对嫁接苗的高度要求,符合栽培目的的特殊性状。如培育树月季应选用直立性强的砧木,而一般月季可选用刺梅等做砧木。

砧木的培育,一般用实生苗最好,它具有根系发达,抗性强,寿命长,可塑性强又易于大量繁殖等优点。但对于种源不足或不易于种子繁殖的树种,也可用营养繁殖法培育砧木。

砧木的年龄、大小及粗细对嫁接成活和接后嫁接苗的生长很有影响。一般应根据所接树种的特性而定,除特殊目的外,一般繁殖砧木的年龄最好选用1~2年生的实生苗。

培育砧木,除了一般正常管理外,可通过摘心控制苗木高生长,促进加粗生长。在进行插皮接或芽接时,为使砧木“离皮”,可于嫁接前1个月左右,在苗木基部进行培土和灌水,促进形成层活动,使其易于剥皮,提高嫁接成活率。

(二)接穗的选择和贮藏

1.接穗的选择

(1)采穗母株的选择

必须从栽培目的出发,从品种中选择品质优良纯正,观赏价值或经济价值高的壮年期优良植株为采穗母株。

(2)采穗的部位

从树冠的中上部采健壮的发育枝,最好选向阳面光照充足、发育充实的枝条作为接穗。

(3)接穗的质量

一般采取节间短、生长旺盛、发育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粗细均匀的1年生枝条较好。但有些树种,2年生与年龄更大些的枝条也能取得较高的嫁接成活率,甚至比1年生枝条效果更好,如无花果、油橄榄等,只要枝条组织健全、健壮即可。针叶常绿树的接穗则应带有一段2年生的老枝,这种枝条嫁接成活率高,且生长较快。春季枝接应在休眠期(1~2月份)采穗。若繁殖量小,也可随采随接。常绿树、草本植物、多浆植物以及夏季嫩枝嫁接或芽接时,宜随采随接。

2.接穗的贮藏

春季嫁接用的接穗,一般在休眠期结合冬季修剪将接穗采回,附上标签,标明树种、采条日期、数量,在适宜的低温下贮藏。可放在假植沟或地窖内。在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注意保持适当的低温和适宜的湿度,以保持接穗的新鲜,防止失水、发霉。特别在早春气温回升时,需及时调节温度,防止接穗芽体膨大,影响嫁接效果。北京市东北旺苗圃用蜡封方法贮藏接穗,效果很好。其方法是:将枝条采回后,剪成10~13厘米长,保证一个接穗上有3个完整、饱满的芽。用水浴法将石蜡溶解,即将石蜡放在容器中,再把容器放在水浴箱或水锅里加热,通过水浴使石蜡熔化。当蜡液达到85~90℃时,将接穗分两头在蜡液中速沾,一次完成,使接穗表面全部蒙上一层薄薄的蜡膜,中间无气泡,然后将一定数量的接穗装于塑料袋中密封好,放在-5~0℃的低温条件下贮藏备用。一般万根接穗耗蜡量为5千克左右。翌年随时都可取出进行嫁接。存放半年以上的接穗仍具有生命力。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接穗的贮藏和运输,而且可有效地延长嫁接时间,在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三)嫁接时期

嫁接时期与嫁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和采用的嫁接方法有密切关系。因此,根据树种特性,采用适宜的嫁接方法和在适宜的时期进行嫁接是保证嫁接成活的关键。

目前,在园林苗木的生产上,枝接一般在春季3~4月进行,芽接一般在夏秋季6~9月进行。但春季也可用带木质部芽接或夏季嫩枝枝接。如枝接的接穗,采用低温贮藏,做好保湿(如用蜡封处理),则可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一般枝接最适宜的嫁接时期是春季,由于春季温度逐渐升高,接后砧木与接穗愈合快,成活率高,而且管理方便。

芽接可以在春、夏、秋三季进行,但以夏末秋初为最适宜。夏季芽接以使萌发的枝条在进入休眠期时能充分木质化为宜,以便安全越冬;秋季芽接则不要过早,以防止接芽当年萌发。

表2-4不同树种嫁接最佳时间表

(四)嫁接的种类和方法

根据嫁接所采用的接穗和砧木情况,可分为枝接、芽接、根接和双重嫁接等。

1.枝接

用枝条作接穗进行的嫁接称为枝接。其优点是嫁接苗生长较快,早春进行嫁接,当年秋季即可出圃,而且,在嫁接时间上不受树木离皮与否的限制。常用的枝接方法有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另外还有髓心形成层对接、靠接、舌接、根接等。

(1)切接法

是枝接中最常用的一种,适用于大部分园林树种。其方法如图2-4所示。砧木宜选用2厘米粗的幼苗,稍粗些也可以,在距地面5厘米左右处断砧,削平断面,选择较平滑的一面,用切接刀在砧木一侧(略带木质部,在横断面上约为直径的1/5~1/4)垂直下切,深约2~3厘米左右。削接穗时,接穗上要保留2~3个完整饱满的芽,将接穗从距下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用切接刀向内切达木质部(不要超过髓心),随即向下与接穗中轴平行切削到底,切面长2~3厘米。再于背面末端削成0.8~1厘米的小斜面。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双方形成层对准密接,接穗插入的深度以接穗削面上端露出0.5厘米左右为宜,俗称“露白”,有利愈合成活。如果砧木切口过宽,可对准一边形成层,然后用塑料条由下向上捆扎紧密,可兼有使形成层密接和保湿作用。必要时可在接口处封泥接蜡,以减少水分蒸发,达到保湿目的。

图2-4切接1.削接穗2.稍带木质部纵切砧木3.砧穗结合4.绑扎5.形成层结合断面

(2)劈接法

适用于大部分落叶树种,其方法如图2-5所示。通常在砧木较粗,接穗较小时使用。将砧木在离地面5~10厘米处锯断,并削平剪口,用劈接刀从其横断面的中心垂直向下劈开,注意劈时不要用力过猛,要轻轻敲击劈刀刀背或按压刀背,使刀徐徐下切,切口长2~3厘米,接穗削成楔形,削面长2~3厘米,接穗外侧要比内侧稍厚,刀要锋利,削面要平滑。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缝。接穗插入时可用劈刀的楔部将劈口撬开,轻轻将接穗插入,靠一侧使形成层对齐。砧木较粗时,可同时插入2个或4个接穗。劈接一般不必绑扎接口,但如果砧木过细,夹力不够用,可用塑料薄膜条或麻绳绑扎。为防止劈口失水影响嫁接成活,接后可培土覆盖或用接蜡封口。

(3)插皮接

是枝接中最易掌握,成活率最高,应用也较广泛的一种。要求在砧木较粗,并易离皮的情况下采用。在园林苗木生产上用此法高接和低接的都有。一般在距地面5~8厘米处断砧,削平断面,选平滑顺直处,将砧木皮层垂直切一小口,长度比接穗切面略短。接穗削成长3.5~4厘米的斜面,厚0.3~0.5厘米背面削成一小斜面或在背面的两侧再各微微削去一刀。接时,将削好的接穗在砧木切口处沿木质部与韧皮部中间插入,长削面朝向木质部,并使接穗背面对准砧木切口正中,接穗插入时注意“留白”。如果砧木较粗或皮层韧性较好,砧木也可不切口,直接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皮层即可。最后用塑料薄膜条(宽1厘米左右)绑缚。用此法也常在高处嫁接,如龙爪槐的嫁接,可同时接上3~4根接穗,均匀分布,成活后即可作为新植株的骨架(图2-6)。

图2-5劈接

1.削接穗2.劈砧木3.插入接穗4.双穗插入5.形成层结合断面

图2-6插皮接

1.削接穗2.剪砧3.插入接穗4.绑扎

(4)腹接

又分普通腹接及皮下腹接两种,是在砧木腹部进行的枝接。多在生长季进行,常用于针叶树的繁殖上。砧木不去头,或仅剪去顶梢,待成活后再剪去上部枝条。

普通腹接:接穗削成偏楔形,长削面长3厘米左右,削面要平而渐斜,背面削成长2.5厘米左右的短削面。砧木的切削应在适当的高度,选择平滑的一面,自上而下深切一口,切口深达木质部,但切口下端不宜超过髓心,切口长度与接穗长削面相当。将接穗长削面朝里插入切口,至少要一边形成层对齐,接后绑缚保湿。

皮下腹接:皮下腹接即砧木切口不伤及木质部,将砧木横切一刀,再竖切一刀,呈“T”字型切口,撬开皮层插入接穗,绑缚即可。接穗长削面平直斜削,背面削成一小斜面(图2-7)。

图2-7腹接

1.削接穗2.普通腹接3.皮下腹接

(5)髓心形成层对接多用于针叶树的嫁接。以砧木的芽开始膨胀时嫁接最好,也可在秋季新梢充分木质化时进行嫁接。具体方法如图2-8所示。

图2-8髓心形成层对接

1.削接穗2.削砧木3.接合4.绑严

接穗的削取:剪取带顶芽长8~10厘米左右的1年生枝作接穗。除保留顶芽以下十余束针叶和2~3个轮生芽外,其余针叶全部摘除。然后从保留的针叶1厘米左右以下开刀,逐渐向下通过髓心平直切削成一削面,削面长6厘米左右,再将接穗背面斜削一小斜面。

砧木的削切:利用中干顶端1年生枝作砧木。在略粗于接穗的部位摘掉针叶,其摘去针叶部分的长度略长于接穗削面。然后从上向下沿形成层或略带木质部切削,削面长宽皆同接穗削面,下端斜切一刀,去掉切开的砧木皮层,斜切长度同接穗小斜面相当。

嫁接:将接穗长削面向里,使形成层对齐,小削面插入砧木切面的切口内,最后用塑料薄膜条绑扎严紧。待接穗成活后,再剪去砧木枝头。为保持接穗萌发枝的生长优势,可用摘心法控制砧木各侧生枝的生长势。

另外,对针叶树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进行地面嫁接或顶梢嫁接,有利于克服嫁接苗偏冠现象。在嫁接时剪砧,形同切接法,称“新对接法”,此法对杉木和松类都有良好效果。

(6)靠接法

主要用于培育一般嫁接法难以成活的珍贵树种。要求砧木与接穗均为自养植株,且粗度相近,在嫁接前还应移植到一起。在生长季,将砧木和接穗相邻的光滑部位,各削一长宽均相等的切削面,长3~6厘米,深达木质部,使砧、穗的切口密接,双方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条绑缚严紧。待愈合成活后,将砧木从剪口上方剪去,即成一株嫁接苗。这种方法的砧木与接穗均有根,不存在接穗离体失水问题,故易成活(图2-9)。

图2-9靠接

1.砧、穗削面2.接合后绑严

(7)舌接和合接

适用于枝条较软较细的树种。砧木和接穗的粗度最好相近。合接是将砧、穗各削成一长度为3~5厘米的斜削面,把双方形成层对齐对搭起来,绑缚严紧即可。舌接的削法基本同合接,只是削好后再于削面距顶端1/3处竖直向下削一刀,深度为削面长度的1/2左右,呈舌状。将砧木、接穗各自的舌片插入对方的切口,使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条绑缚即可(图2-10)。

图2-10合接及舌接

1.合接2.舌接3.结合捆扎

(8)桥接

用于挽救树势和修补树皮受伤而根未受伤的大树或古树,在育苗中很少使用。乔接应在树木易离皮时进行,用亲和力强的树种或同一树种作接穗。

嫁接时首先将已受伤或死亡的树皮去掉,露出上、下两端健康组织。接穗的削法同插皮接,然后将接穗每隔4~5厘米插入去皮部位,两端均需插入树皮中,为使接穗与树干结合紧密,应将接穗稍向外弓(图2-11)。

图2-11桥接

1.砧木切去树皮2.削接穗3.结合绑扎4.小苗桥接2.芽接

用芽作接穗进行的嫁接称为芽接。芽接的优点是节省接穗,对砧木粗度要求不高,1年生砧木就能嫁接,即使嫁接不成活对砧木影响也不大,可立即进行补接。但芽接必须在树木皮层能够剥离时方可进行。常用的芽接方法有:带木质部芽接、“T”字型芽接、块状芽接、套芽接等。

(1)带木质部芽接

带木质部芽接也叫嵌芽接。此种方法不仅不受树木离皮与否的季节限制,而且用这种方法嫁接,接合牢固,利于嫁接苗生长,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其具体作法如图2-12所示。接穗上的芽,自上而下切取。先从芽的上方1~1.5厘米处稍带木质部向下切一刀,然后在芽的下方1.5厘米处横向斜切一刀,取下芽片。在砧木选定的高度上,取迎风面光滑处,从上向下稍带木质部削一与接芽片长宽均相等的切面。将此切开的稍带木质部的树皮上部切去,下部留有0.5厘米左右。然后将芽片插入切口使两者形成层对齐,再将留下部分贴到芽片上,用塑料薄膜条绑扎好即可。

图2-12带木质部芽接

1.取芽片2.芽片形状3.插入芽片4.绑扎

(2)“T”字型芽接

“T”字型芽接也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因其接芽片呈盾形,故也称盾形芽接。“T”字型芽接必须在树液流动、树木离皮时进行。

具体做法如图2-13所示。采取当年生新鲜枝条为接穗。将叶片除去,留有一点叶柄,先从芽的上方0.5厘米左右处横切一刀,刀口长0.8~1厘米左右,深达木质部,再从芽下方1厘米左右处稍带木质部向上平削到横切口处取下芽,然后去掉木质部取下芽片,芽在盾形芽片上居中或稍偏上。切记剥离时不可将芽肉维管束带下,芽片要做好保湿,不得风干。选用1~2年生的小苗做砧木。在砧木距地面5~8厘米左右,选树干迎风面光滑处,横切一刀,深度以切断皮层为准,再从横切口中间向下垂直切一刀,使切口呈“T”字型。用芽接刀尾部撬开切口皮层,随即把取好的芽片插入,使芽片上部与“T”字型上切口对齐,最后用塑料薄膜条将切口自下而上绑扎好,芽露在外面,叶柄也露在外面,以便检查成活。

图2-13T字型芽接

1.取芽片2.芽片形状3.切砧木4.芽片插入与绑扎

(3)块状芽接

此种方法芽片取方块状,芽片与砧木形成层接触面积大,成活率较高。多用于柿树、核桃等较难成活的树种。因其操作较复杂,工效较低,一般树种多不采用。

其具体方法如图2-14所示。取长方形芽片,再按芽片大小在砧木上切开皮层,嵌入芽片。砧木的切法有两种,一种是切成“]”型,称“单开门”芽接;一种是切成“I”型,称“双开门”芽接。注意嵌入芽片时,使芽片四周至少有三面与砧木切口皮层密接,嵌好后用塑料薄膜条绑扎即可。

图2-14块状芽接

1.取芽片2.切砧木3.嵌入芽片4.绑扎5.I字型砧木切削及芽片插入

(4)套芽接

又称环状芽接。其接触面积大,易于成活。主要用于皮部易于剥离的树种,在春季树液流动后进行。

具体方法如图2-15所示。先从接穗枝条芽的上方1厘米左右处剪断,再从芽下方1厘米左右处用刀环切,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手轻轻扭动,使树皮与木质部脱离,抽出管状芽套。再选粗细与芽套相同的砧木,剪去上部,呈条状剥离树皮。随即把芽套套在木质部上,对齐砧木切口,再将砧木上的皮层向上包合,盖住砧木与接芽的接合部。若砧木过粗或过细,可将芽套在芽的背面纵向切开,如此砧木可不剪砧,只取同样大小的树皮将接芽套在砧木上,用塑料薄膜条绑扎好即可。

图2-15套芽接

1.取套状芽片2.削砧木树皮3.接合4.绑扎3.根接

用树根做砧木,将接穗直接接在根上。各种枝接法均可采用。根据接穗与根砧的粗度不同,可以正接,即在根砧上切接口;也可以倒接,即将根砧按接穗的削法切削,在接穗上进行嫁接(图2-16)。

图2-16根接

1.倒接2.正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