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百香果的条件
百香果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滋阴补肾、降脂降压等疗效。那么种植百香果的条件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百香果的条件,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百香果的条件
1、土壤:百香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砂质壤土、红壤土、高岭土等排灌良好的平地或坡地都能种植,绝不能种植在长期低洼积水地方。大面积生产时最好种在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能排灌的水田最好。香果最适宜土壤pH为5.5-6.5,pH<5.5时酸性太高,易引发茎基腐病,需要在夏天高温多雨季节来临前用石灰等中和部分酸性,改良土壤。ph<5.5时酸性太高,易引发茎基腐病,需要在夏天高温多雨季节来临前用石灰等中和部分酸性,改良土壤。
2、光照:百香果喜欢充足阳光,以促进枝蔓生长和营养积累。如果光照不足,生长缓慢,徒长枝多,生长缓慢,甚至引起果实萎缩脱落。百香果为长日性植物,具光周效应,即长日照(日照时数12小时以上)可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一般在早春定植后水肥等栽培管理工作做得好,当年夏天就能不断开花结果。
3、温度:百香果对温度的要求基本与普通番茄相同,适应性较广、适应南北方种植(北方宜在大棚内越冬,南方在1400m海拔以上霜期来临前要覆盖防寒,方能安全越冬,否则主茎上部和侧枝多被冻枯,甚至整株冻死。
种植百香果的方法1 百香果的繁殖
百香果属于雌雄异花,雌花结果,雄花用于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虫,也可以人工授粉。百香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用种子播种繁殖,另一种则是用蔓条扦插繁殖。春季种植的百香果,当年7月即可开花,9月收果。第2年以后,每年4月开始开花,1年可开5~6批,每批花相隔20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60~70天,果实收获4个多月。
2 百香果对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的要求
2.1温度
百香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一般不低于0℃的气温下生长良好,到-2℃时植株会严重受害,甚至死亡。
2.2水分
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2000mm之间且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百香果生长最好,种植地区的年降雨量不宜少于1000mm。
2.3光照
作为热带水果,百香果喜欢充足阳光,以促进枝蔓生长和营养积累。长日照条件有利于百香果的开花,在年日照时数2300~2800小时的地区百香果营养生长好,养分积累多,枝蔓生长快,早结,早产。
2.4土壤
百香果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不耐湿而抗旱性较强的多年生蔓性果树,对土质选择不严,以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排水良好的河滩冲积地最为适宜,土壤的pH值在5.5~7.5为适宜。
3 果园建立
3.1选地
植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较为适宜。
3.2栽植距离
百香果为蔓性果树,枝蔓延长,因此棚架式栽培以行距3m、株距3~3.5m为宜,667m2种70株左右;单篱式栽培行距1.7~1.8m、株距3.5~4m为宜,植100株左右。
3.3栽植方法
按预定种植的行株距,挖宽60cm、深20~30cm的定植沟,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其它土杂肥,同时每株加施磷肥0.25kg+复合肥0.15~0.25kg,然后起墩种植,定植成活后,应随时将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顶芽,并将蔓绑在支柱上,使植株尽快攀上棚架。
3.4搭架
百香果为蔓生植物,依赖棚架支撑才能正常生长。架式有平顶式、篱笆式、?人?字形和?门?字形等。一般棚架高以1.8~2m为宜。棚架材料可选水泥柱、石柱、木柱和竹竿、木杆、铁线等。
3.5定植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植时选阴天或雨后晴天,植后淋水,保湿;而百香果属当年种植当年产出的果树,以每年的2~3月份种植最为适宜。一般百香果经济栽培年限为4~5年,在第5年采收后,将老株砍除全面更新。因百香果为热带水果,连茬极易为病毒所侵染,降低产量和品质,为减少百香果受病毒侵染为害,以无病毒健康苗,每年更新栽植最好。
4 果园的管理
4.1施肥
新定植的百香果,前期以氮肥为主,以促进植株生长。定植后10~15天根系开始生长,可施0.5%稀尿素或稀人粪尿,以后每隔20天施1次,每次株施腐熟人粪尿5kg或复合肥0.1kg。每年每株施农家肥20~30kg、尿素0.6~0.7kg、磷肥0.6~0.9kg、钾肥1.2~1.3kg。农家肥及磷肥腐熟后于立春前后沟施,尿素及钾肥在开花结果期间每20天施1次,株施混合肥0.3~0.4kg。
4.2灌溉
百香果是浅根系植物,喜湿润,既忌渍水又怕干旱。在雨季,尤其是连日大雨、暴雨,渍水超过12小时会产生大量的落花、落果、落叶现象,造成减产减收。故开花结果期应注意及时排水,畦面应高而平,防止畦面凹凸不平造成局部积水。水分不足的旱季,尤其是旱地和山坡地,干旱缺水会导致花朵发育不好,授粉受精不良,果实发育变小,果肉少,出汁率低,同时诱发缺硼等微量元素缺乏症,甚至会导致部分落果,因此必须及时灌水。在百香果开花结果期间,特别是在7~8月高温期间,连续晴2~3天就要考虑灌水,但不要在大白天灌水,以防止土壤温差太大烧伤根系,应在早上或傍晚灌水,灌水至土壤湿润即可,或灌?跑马水?,以防止积水造成烂根。有条件的果园采用喷灌更佳。在水源较缺的地区,可在雨季结束后及时松土,用塑料地膜覆盖园土,起保水作用,缓解水源不足的矛盾。
4.3整枝修剪
百香果定植后,在幼苗期应插立支柱,以便引诱主蔓上棚架。待主蔓1m高时剪除顶芽,让其长出侧蔓,每侧留2个侧蔓,分向两侧生长;当侧蔓长至2m时,将侧蔓顶端剪除,以促进次生侧蔓生长。若是水平棚架栽培,应等主蔓到达棚架上时,留侧蔓向四方平均生长。
百香果忌重剪。若过度修剪,易使主蔓逐渐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一般每批果采收后,每个侧蔓留3~4节进行短截,促其重新长出侧蔓,同时每年夏季必须疏剪生长过密的枝条,或将垂地枝条在离地面约20~30cm处剪除,以保持通风良好。
4.4土壤管理
冬季清园后要进行全园翻土,翻土结合埋入清园的杂草和残枝落叶,然后667m2撒施石灰25~30kg。
4.5防治病虫害
百香果本身发生的病虫害很少,如有病虫为害,主要是附近寄主上的病虫迁移侵染,有蓟马、小实蝇、螨类。
4.5.1主要病害及防治。苗期有猝倒病、花叶病、疫病、茎基腐病和炭疽病。生产上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果园渍水,尤其是部分低洼地果园,需防止局部积水导致烂根和诱发病害。其次是早春在果实采收完毕后,结合修剪清园,将病枝、病叶、病果清出园外烧掉,减少病源。第三是在发现病害后及时用药除病,用95%恶霉灵原粉4000倍液、50%多菌灵或福美双500倍液喷雾防治苗期猝倒病,用菇类蛋白多糖1500倍液、独特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茎基腐病和炭疽病,用50%烯酰吗啉或2%几丁聚糖1000倍液或优乐思200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
4.5.2主要虫害及防治。有小实蝇、螨类、介壳虫等。选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毒死蜱800倍液、白加锈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部分新开垦果园可能有白蚁、金龟子等昆虫为害,要留意检查并及时防治。在果园种植后每株树离主干33cm远处放臭丸1~2粒,驱赶白蚁。上述其它害虫也可用45%或50%的马拉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需要注意的是,金龟子在傍晚后活动咬食叶片,因此,应在傍晚喷药为好。另外金龟子的幼虫是在地下活动危害百香果根系,如松土施肥时发现也应及时除去。
5 采收与加工
百香果在开花后60~80天果皮逐渐转色,并自然成熟脱落掉在地上,采收时可在地上捡拾,但拾落地果时间最好不超过3天,否则果实被日晒雨淋,腐烂快。藤蔓上果皮尚呈绿色的未熟果不宜采收,因未熟果经催熟后酸度高,香味淡,且有青臭味,影响果汁品质。百香果主要收集果肉,制成果汁。果汁可加水稀释制成饮料,或作糕点、冰淇淋等甜点的添加剂。
种植百香果的技巧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产出,以每年的2-3月份种植为宜。一般百香果经济栽培年限为4-5年,在第5年采收后,将老株砍除全面更新。因百香果为热带水果,连茬极易为病毒所侵染,降低产量和品质,为减少百香果受病毒侵染为害,以无病毒健康苗,每年更新栽植最好。
1、栽植距离 百香果为蔓性果树,枝蔓延长,因此棚架式栽培以行距3米,株距3-3.5米为宜,亩种70左右,单线篱式栽培行距1.7-1.8米,株距3.5-4米为宜,亩植100株左右。
2、栽植方法 按预定种植的行株距,挖宽60厘米,深20-30厘米的定植沟,先放入混合好的堆肥或其它土杂肥,同时每株加用0.25公斤磷+0.15-0.25公斤复合肥,然后起墩种植,定植成活后,应随时将腋芽摘除,只留主蔓的顶芽,并将蔓绑在支柱上,使植株尽快攀上棚架。
3、搭设棚架:百香果栽培期间必须设置棚架,以便管理、采收。棚架的搭设有多种形式,目前以水平型棚架和单线篱式架为主。单线篱式架柱高2.3米,在株与株之间树立,植入地下约30厘米,每条柱拉2条12号线。
回答亩产800公斤的粳糯品种数量较少,目前有甬优2640、Y两优2号等品种。甬优2640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甬粳26A(原名A26)×F7540(原号F9250)配组,是三系籼粳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Y58S为母本,以远恢2号为父本杂交配组而成。
一、甬优2640
1、品种介绍
甬优2640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507,原名为甬优2650,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甬粳26A(原名A26)?F7540(原号F9250)配组,属于三系籼粳杂交水稻品种。
2、适应范围
适宜在江苏省淮北、苏中地区种植。
3、产量
2011年、201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区试平均亩产量为636.02公斤,比对照九优418增产7.2%;在2014年在罗山县平均亩产量为805公斤。
4、特征特性
甬优2640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长势较旺,叶色中绿,熟期转色好,分蘖力、成穗率中上等,穗型较大,抗倒性较强,根据省区试平均结果表明,每亩有效穗14.1万,每穗实粒数200粒,结实率84.0%,千粒重为25.8g,株高为114.2cm,全生育期为149天,比对照九优418早熟5.2天。
5、抗性
穗颈瘟损失率3级、穗颈瘟综合抗性指数3.25,抗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中感白叶枯病。
6、品质
米质理化指标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11年检测,整精米率为66.3%,垩白率为25.0%,垩白度为3.0%,胶稠度为81mm,直链淀粉含量为16.8%,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二、Y两优2号
1、品种介绍
Y两优2号在2011年湖南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11020,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Y58S为母本,以远恢2号为父本杂交配组而成,其中父本远恢2号是以R163早期世代优良株系BC3F1为母本,以蜀恢527为父本杂交后,混收而得F2,从F2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经自交5代选育而成。
2、产量
(1)在2008-2009年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参加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示范、品比均排名第一,定名为Y两优2号,在2010年袁隆平院士将Y两优2号作为我国首届杂交水稻大会观摩现场浏阳永安镇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首选品种,锁定目标产量为860公斤。
(2)Y两优2号具有典型的超级稻高冠层、矮穗层株叶形态,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耐高温、低温能力强,后期落色好,产量高是该组合的突出优点,被袁隆平院士确定为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公关首选苗头品种。
(3)农业部组织的专家组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对交稻Y两优2号108亩高产攻关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百亩田实验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首次实现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大关,这一成果入选2011国内十大科技进展。
3、品种特性
(1)在湖南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为142天左右,根据4年栽培示范表现,在湖南长沙浏阳等低海拔地区作中稻栽培,或者一季晚稻栽培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为130天左右,比Y两优1号长2-3天。
(2)Y两优2号株高为120cm左右,从地面至穗颈转弯处仅90-95cm,重心较低,茎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株型松散适中,叶片着生角度小,上三叶挺直,群体通风透光良好,表现出高冠层、矮穗层的理想株叶形态,叶片长、直、窄、凹、厚,光合效率高。
(3)Y两优2号为大穗型,穗大粒多,穗长30cm以上,每穗总粒数为220粒,主穗可达400粒以上,千粒重26g以上,后期脱粒性好且不自然落粒,一般每亩有效穗17万左右,后期落色好,结实率为85-92%。
4、品质
出糙率为80.8%,精米率为71.3%,整精米率为67.2%,垩白粒率为30.0%,垩白度为2.1%,透明度为1级,碱消值为3.3级,胶稠度为90mm,直链淀粉含量为15%。
5、抗性
平均叶瘟4.4级,穗瘟7.3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6,感稻瘟病,耐高温能力强,耐低温能力强。
6、种植技术要点
(1)适期稀播,培育壮秧
适宜在5月中下旬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0公斤左右,大田用种量为1公斤左右。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控制在20-25天内进行移栽,亩栽1万-1.25万穴,双本栽插。
(3)科学肥水管理
一般每亩施纯氮14-16kg,氮、磷、钾比例为1:0.5:1,基肥、蘖肥、穗肥比例氮肥为4:4:2,钾肥2:4:4,蘖肥分别在移栽后10-20天分2次施入,可以有效分蘖终止后至幼穗分化期前,分次搁田,节制肥水,每亩较高茎蘖量控制在23万以内,水浆管理做到浅水栽插,深水活棵,薄水分蘖,适时烤田,抽穗后20天内保持田间薄水层,后期干湿,收割前1周断水。
(4)防治病虫害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