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休耕以后可以种植什么?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种植水稻,但秋收之后地荒置就不知道干什么了。休耕制度的目的是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晚稻收割完后,可以种植油菜、小麦、马铃薯等作物,也可种植紫云英作绿肥,在江西这边晚稻收割后比较少种植小麦,种油菜很常见,婺源油菜花已成江西有名的春游景点,也有种植马铃薯、紫云英。黑龙江省农委要求稻田休耕期间深耕深松,种植苜蓿、油菜等肥田养地作物(非粮食作物),提升耕地质量。
利用晚稻收割后的冬闲田种植马铃薯,既不影响翌年水稻的种植,而且可保障粮食安全(马铃薯是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不过南方冬春季种植马铃薯,期间雨水较多、湿度大,易造成烂薯,若遇冷冬易出现冻害,建议选用抗病、抗寒、生育期短、商品性好的优质马铃薯品种,采取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种植紫云英,是有机水稻、绿色优质稻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措施,在我们基地在晚稻收割前后会撒播紫云英,第二年种植的水稻明显产量要高,田间的病虫害要少。一般在10月上中旬至111月初播种,每亩用种量为2公斤左右。
另外,还有近几年新兴的“稻菌轮作”,这里的菌是指羊肚菌,就是在种植一季水稻后,再在水稻田上种植食用菌,将已出菇的菌棒作为肥料还田的一种种植模式。水稻属于大春作物(即:春夏季种植的作物,大约时间为5-9月份),而羊肚菌大田从栽培到采收期结束约为6个月,属于小春作物(即:每年10月~第二年4月),两种作物茬口刚好衔接,进行轮作种植。
利用冬季空闲农田,发展种植业的可行性?
土地上做“加法”冬闲田变增收田
近年来,昭通市昭阳区因地制宜在土地上做“加法”,积极探索耕地高效利用途径,扶持引导群众采取土地轮种方式,培育壮大水果豌豆产业,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有效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区推广稻田轮种水果豌豆2.5万亩,预计带动群众增收8000万元以上。?
眼下,旧圃镇三棵树社区千亩连片种植的水果豌豆进入采摘期,家家户户采收忙。经过半天的劳作,村民余云凯和老伴采了46公斤豌豆,送到田边的收购点上卖了420元钱。10多年来,余云凯家靠种植水果豌豆生活悄然变化。余云凯说,自从种上水果豌豆,冬季闲田变成了增收田,不但把孩子们供养出来有了好工作,还盖起了三层小楼。?
水果豌豆年前种下次年五月采收,利用稻谷采收后土地闲置的半年轮作,当地群众种出了甜脆饱满水果豌豆,在家门口的收购点就卖成钱。余云德是三棵树社区人,他看准商机卡车开到田间收购水果豌豆,加入到水果豌豆销售行业里,市场越走越宽、生意越做越大。余云德介绍,他在昭阳区收购水果豌豆已有17年,在各地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销售渠道,今年他收购的水果豌豆主要销往上海、武汉、长沙这边,很受欢迎。?
三棵树社区巧借土地做加法,实现水稻、水果豌豆轮种1800余亩,人勤地不闲,同样的田地耕种出“1+1”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水果豌豆种植技术和产业链上做加法,形成了连片种植、品质上乘、批量收购的水果豌豆产业。三棵树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广波介绍,三棵树社区最初开始轮种水果豌豆时,种植户不多,种植技术也不成熟,社区干部和小组长带头种,慢慢带动发动群众,经过农业专家指导和上级的关心,不仅家家种而且还种得好,收购车辆开进来了,三棵树社区的水果豌豆名声在外,每年有350万斤远销外地,产值达960余万元,水果豌豆成了群众致富的“金豆豆”。?
旧圃镇三棵树社区水果豌豆种植是昭阳区土地轮作增效益的一个缩影。昭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开勇介绍,昭阳区推广水稻、水果豌豆水旱轮作2.5万亩,错开了大理等地的水果豌豆上市时间,以较好的价格和市场需求上市,亩产800公斤的水果豌豆,以4元至7元每公斤计算,每亩至少为群众增加收入3200至5600元,全区2.5万亩水果豌豆,可增加收入8000万元以上。?
据了解,昭阳区土地轮作面积共有4.5万亩,主要涉及九个乡镇(街道),以旧圃镇、永丰镇、乐居镇、凤凰街道为主推广水稻、水果豌豆轮种模式2.5万亩,以田坝乡、炎山镇、大寨子乡为主推广玉米、金豌豆轮种模式0.6万亩和玉米、绿肥轮种模式0.3万亩,以苏甲乡为主推广马铃薯、绿肥轮种模式0.8万亩,以苏家院镇为主推广玉米、豆类轮种模式0.3万亩,最大化发挥土地优势,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政府资金是不会给与帮助的!从市场和效益上,种植西红市最佳!但要气候根据条件再选。其次黄瓜、辣椒、苦瓜、速生叶菜、菜花。要空好温度,能采用大篷种植效益最高!短时种植要跟据效益!善观察+猜想+实验=成功!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