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天麻钩藤饮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组成 5 功用主治 6 天麻钩藤饮的用法用量 7 方解 8 运用 9 现代适应证 9.1 高血压 10 天麻钩藤饮的药理作用 10.1 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10.2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0.3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0.4 对代谢功能的影响 10.5 参考资料 11 歌诀 12 出处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麻钩藤饮 1 拼音

tiān má gōu téng yǐn

天麻钩藤饮简介

2 英文参考

tianma gouteng drink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天麻钩藤饮记载于《杂病证治新义》,其组成为天麻9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8g、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有效方剂。实验研究本方有降压作用[1]。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天麻钩藤饮各味药具有一致的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对大脑及神经细胞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具有显著的降血压、抗凝、抗血栓作用,同时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同时又具抗炎、抗氧化、降血脂作用,对免疫功能有调节和促进作用,因此对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证型高血压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2]

4 组成

天麻、钩藤、生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1]。

天麻9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8g、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3]

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4]。

5 功用主治

《杂病证治新义》方之天麻钩藤饮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安神[1]。治肝阳上亢化热生风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甚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数等症;近代也用于高血压病属阴虚阳亢者[1]。

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3]。症见头痛,头胀,耳鸣,眩晕,失眠,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斜,舌红,苔黄,脉弦[3]。

主治暴盲(肝风内动之偏阳亢动风者)、风牵偏视[5]。

6 天麻钩藤饮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7 方解

天麻钩藤饮方中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平肝息风为主;辅以栀子、黄芩清热,牛膝引血下行,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以潜肝阳而息风[1]。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1]。

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石决明为主,平肝潜阳;黄芩、山栀清肝火;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络,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全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5]。

天麻钩藤饮主治为肝肾不足、火热上扰的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治以平肝熄风为主,配合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为法[3]。方中天麻、钩藤具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3]。石决明性味咸平,功能平肝潜阳、除热明目,与天麻、钩藤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共为臣药。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均为佐药[3]。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3]。

8 运用

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有效方剂[3]。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3]。

加减法:若肝阳亢盛者,加生白芍、珍珠母;偏于风盛者,可酌加龟板、鳖甲、牡磁石等;偏于火盛者,加龙胆草、夏枯草等[3]。

天麻钩藤饮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3]。

9 现代适应证

[6]:

适应证: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9.1 高血压

高血压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所说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精神紧张、超负荷脑力劳动、高盐、低钙、高蛋白饮食以及饮酒等有关。发病机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目前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等各种神经递质浓度及活性异常,使周围小动脉紧张性增加,阻力增强;二是肾性水钠潴留如肾小球病变等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强;三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周围小动脉收缩;四是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如钠泵、钙泵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Ca2+增高,导致血管阻力增强;五是胰岛素抵抗导致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进而肾水钠重吸收增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主要病变为初始小动脉紧张性增高,继而小动脉壁肥厚、管腔变窄,以致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导致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视网膜动脉痉挛、渗出和出血、肾小球动脉纤维化和硬化而发生肾功能衰竭。

10 天麻钩藤饮的药理作用

[7]

10.1 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君药天麻能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其所含天麻素可明显降低谷氨酸造成的神经细胞死亡率,减少乳酸脱氢酶的漏出,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天麻可维持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LPO生成,明显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从而保护脑细胞,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天麻乙醇提取物乙醚部分大剂量可减少全脑缺血引起的CA1区海马趾神经的损伤,天麻注射液以及所含天麻多糖、香草醇、香草醛等多种成分均有镇静、镇痛作用,延长水合氯醛及戊巴比妥的催眠时间,与柳贲妥钠有协同作用;香草醛等能有效地抑制脑部癫痫放电,抑制杏仁核点燃效应的全身阵挛发作,显著改善脑电活动,产生抗癫痫作用;天麻醇提取物还有抗眩晕作用;天麻甲醇提取物乙醚部分可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水平降低,使脑中因惊厥升高的过氧化物水平恢复正常;天麻可抑制中枢神经末梢对DA、NA的重摄取和储存,从而使脑内DA、DN含量降低;天麻在体内先分解为天麻苷元,而天麻苷元与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结构相似,能与天麻内苯二?受体结合而发挥镇静、安神、抗惊厥等作用;天麻可通过中枢不同区域的儿茶酚胺含量而制止癫痫发作,改善大脑皮层功能状态,促进学习和记忆功能;天麻素可维持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LPO生成,明显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从而保护脑细胞,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钩藤以及其所含的吲哚类生物堿像天麻一样通过调节中枢多巴胺系统而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钩藤甲醇提取物能有效地保护脑缺血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所造成的损伤;钩藤堿能降低脑内NO生成,增加缺血再灌注大脑组织中SOD、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NO和MDA的含量,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脑起到保护作用;钩藤水提取物以及所含氧化吲哚堿通过阻止Ca2+内流能对抗谷氨酸诱发的神经细胞死亡;其所含逢籽嗪甲醚通过对5羟色胺神经元系统5HT2A受体的阻滞和兴奋5HT1A受体而可抑制抽搐反应。臣药石决明虽然文献无对神经系统功能记载,但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牛黄酸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大量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如钾、钠、钙、锌、镁、铜、铁、铬、钛、锰、镍、锶等,这些元素在维持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及心血管功能等多方面上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详见镇肝熄风汤一节)。牛膝及其所含的牛膝总皂苷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且作用强度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佐药栀子醇提取物及所含熊果酸具有镇静和降温解热作用,其所含京尼平苷具有镇痛作用。黄芩煎剂能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而具有镇静作用,同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使梗死面积缩小。益母草能降低脑组织中的过氧化脂质,对神经肌肉有阻滞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协调全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的功能。夜交藤及朱茯神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可见该方剂所有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药味均具有一致的镇静、镇痛作用,特别是君药除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外还对脑功能及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和保护作用。

10.2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天麻及其所含的天麻素能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强心肌细胞的抗损伤作用,降低外周血管、脑血管、冠状动脉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使血流加快,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花生四烯酸诱发的急性肺血栓的死亡率;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降低心肌及血清LPO及MDA水平,缩小心肌梗死体积,对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中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钩藤所含钩藤堿及异钩藤堿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阻滞交感神经及神经节,抑制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重复给药无耐受现象,对自发性、肾性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同时钩藤堿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及ADA生成,抑制血小板因子Ⅳ释放,对肺血栓、脑血栓以及静脉血栓均有对抗作用;同时钩藤还能抑制房室传导,抑制心肌细胞自律性,抑制异位节律点,具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臣药牛膝大剂量对心肌收缩力也有抑制作用,但可明显扩张血管而降低血压,同时可兴奋呼吸中枢;牛膝煎剂可使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浆复钙时间明显延长,使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从而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佐药栀子通过增强延髓副交感神经中枢紧张度而具有持久的降血压作用,栀子中低分子量成分能 *** 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修复,同时能显著增加内脏血流量。黄芩的多种制剂及多种不同的给药途径,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血管,以及抑制血管感受器,对多种动物具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同时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黄芩的多种成分如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可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花生四烯酸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等;黄芩可通过拮抗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升高SOD、GSHPx,抑制心肌细胞钙超载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效应;同时黄芩苷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益母草能明显抑制血中及心肌组织中MDA产生,保护SOD、GSHPx、ATP酶的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心肌内Ca2+超载和心肌酶的逸出,从而对心肌细胞结构及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益母草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冠脉血流量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损伤,对缺血过程中升高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二磷酸腺苷及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能使之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同时益母草煎剂可使血栓形成时间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还可使血小板计数减少,聚集功能减弱,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杜仲煎剂及其所含右旋松脂酚双葡萄糖苷具有快速而持久的降血压作用,同时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协调全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功能,使机体机能恢复正常。桑寄生水浸液具有降血压作用,其注射液能明显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并能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对心脏收缩力先抑制后增强,同时有利尿作用,从而可减轻心肌前负荷。

由此可以看出该方剂对心血管、血液流变学具有一致性的显著的降血压、抗凝、抗血栓作用,对心脏均能增加冠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细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10.3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天麻注射液对5HT、前列腺素E2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能显著抑制,同时对炎性水肿也能消除;天麻注射液可使血中SOD及GSHPx活力明显增高,并能降低MDA水平,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天麻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臣药牛膝能明显提高血中SOD及GSHPx活性,降低LPO,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牛膝煎剂可显著提高脾脏、胸腺指数,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也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再加之能改善微循环,从而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佐药栀子具有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及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多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黄芩新素Ⅱ、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素等均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PGE及LT的生成与释放,从而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水肿和渗出,抑制WBC的趋化作用;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苷均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黄芩苷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甘露醇更强,在体内黄芩苷与Cu2+、Zn2+通过螯合形成黄芩苷铜、黄芩苷锌,二者对自由基清除能力比黄芩苷还强;黄芩苷能明显降低肝中MDA的含量,对巨噬细胞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即低剂量促进淋巴细胞增殖,高剂量则抑制之;对淋巴细胞也具双相调节作用,即低剂量促进淋巴细胞增殖,高剂量则抑制之;黄芩苷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益母草与山楂1:1配伍制成合剂可明显提高GSHPx、SOD活性,使血中LPO下降,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杜仲煎剂醇提取液能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杜仲水煎剂还能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外周血T细胞百分比,拮抗氢化可的松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由此可见该方剂各味中药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是一致的,对免疫功能的促进调节功能也是一致的。

10.4 对代谢功能的影响

黄芩素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使肝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并能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桑寄生具有明显的降低高脂血症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作用。夜交藤醇提取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者血清中总胆固醇,使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比值极明显升高,抑制动脉硬化形成。

10.5

首乌藤的功效及用途

一疗效配伍禁忌如维生素B6能促进锌的大量吸收,阻碍铁的吸收。二物理性配伍禁忌如青霉素类与一些氨基糖苷类药混合存在沉淀。三化学性配伍禁忌如氯霉素阻碍维生素的吸收,球虫的聚离子类药与大环类酯类药的化学反应,增强毒性

首乌藤的功效及用途

首乌藤的功效及用途,首乌藤藤茎呈长圆柱形, 稍扭曲,。表面粗糙, 棕红色或紫褐色,它是中医经常用到的一味中药,失眠多梦、睡眠质量不好的人都可以使用,以下分享首乌藤的功效及用途。

首乌藤的功效及用途1

中药名 首乌藤 shouwuteng

别名 首乌、夜交藤、铁称砣、何相公、棋藤。

英文名 Polygni Multiflori Caulis。

药用部位 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藤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大。茎缠绕,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上部较细,有时呈淡红色,具纵条纹,中空,无毛。叶卵状心形,长4~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全缘,两面较粗糙,无毛。托叶鞘短筒状,膜质,无缘毛,常早落。花痛圆锥状,顶生或腋生,开展,结果时长可达30厘米,苞片卵形,中部绿色,边缘膜质透明,无毛,苞片内生白色小花2~4朵,花被5深裂,不等大,结果时外轮3片增大、肥厚,背部生宽翅,翅下延至花梗的节处,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3棱形,黑色,具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石缝、林下。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长江以南各省。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割,除去残叶,捆成把,干燥。

药材性状 长圆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长短不一。表面紫红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纵皱纹,节部略膨大,有侧枝痕,外皮菲薄,可剥离。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黄白色或淡棕色,导管孔明显,髓部疏松,类白色。无臭,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用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用何首乌90克、夜交藤90克,加红枣制成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精神分裂症具一定疗效。煎剂灌服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时间有协同作用,能加强小鼠睡眠。所含的大黄素对离体、在体肠管小剂量肌张力增加,大剂量呈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抗菌镇咳、抗癌作用。

药理研究 具有镇静催眠及降脂作用。

化学成分 含蒽醌类化合物,尚含β-谷甾醇、苷类化合物、鞣质、大黄素-8-葡萄糖苷、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木犀草素-5-0-木糖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 燥狂属实火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虚烦失眠多梦:a、夜交藤30克,水煎服。b、夜交藤30克,珍珠母30克,丹参9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治皮肤瘙痒:夜交藤、苍耳子各适量,煎水外洗。(《安徽中草药》)

③治腋疽:首乌藤、鸡屎藤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痔疮肿痛:首乌藤、假蒌叶、杉木叶各适量。煎水洗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首乌藤的功效及用途2

首乌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首乌藤,中药材。为蓼科何首乌属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藤茎。具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及风疹疥癣等皮肤瘙痒症。

别名

首乌藤、赤葛、九真藤、棋藤

性味归经

甘,平;归心、肝经。

化学成分

含蒽醌类化合物,有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还含β-谷甾醇。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藤本。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基部略呈木质,中空。叶互生;具长柄;托叶鞘膜质,褐色;叶片狭卵形或心形,长4-8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或微带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光滑无毛。圆锥花序。小花梗具节,基部具膜质苞片;花小,花被绿白色,5裂,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不等长,短于花被;雌蕊1,柱头3裂,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具明显的3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中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

主治

1、主要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及风疹疥癣等皮肤瘙痒症。

2、西医诊为失眠、急性心梗、心绞痛、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属阴虚血少者,风湿性关节炎、风疹、皮肤癣菌病等属血虚风盛者。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首乌藤有镇静催眠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首乌藤能降血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首乌藤能促进免疫功能。

相关方剂

甲乙归脏汤(《医醇賸义》)、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鳖甲养阴煎(《中医妇科治疗学》)、化核膏(《外科全生集》卷四)、康复丸(《山东省药品标准》)。

首乌藤的功效及用途3

首乌藤的功效与作用:

一、可以有效地促进造血功能。

二、可以有效的增强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三、可以有效的降血脂,并且有效地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的循环。

四、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缓解衰老。

五、可以有效的缓解便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六、可以有效的治疗心肌缺血的症状。

禁忌 :不可用于肠胃虚弱以及血虚精亏的患者。

一、首乌藤的养心安神的功效

首乌藤入心经,且性平,药性和缓,善于养血滋阴、安神镇静、促进睡眠,主治阴虚血少所致的失眠。

二、首乌藤的祛风通络的功效

首乌藤养血的同时还可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止痒,适用于全身酸痛、风湿痹痛、皮疹、皮肤瘙痒等病症。

常与当归、地黄、鸡血藤等搭配入药,可疏通经络、养血生血,可用于治疗因血虚引起的全身酸痛之症。

另外,日常生活中也可用首乌藤煎汤,清洗皮肤,有止痒的作用,适用于皮肤痒疹等不适。

三、首乌藤的抗菌抗癌的功效

首乌藤还可显著地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与三酰甘油的含量,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脂肪肝。

另外,首乌藤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癌作用,对黑色素瘤等有预防与控制的作用。

四、首乌藤选购与储存指南

1、选购

在购买首乌藤时,可采用下面四个方法。

第一,外形:形似稍长的圆柱形,略扭曲,具有长短不一的诸多分枝。

第二,表面:呈紫红色,摸之表面粗糙,外皮薄且易剥离。

第三,断面:质脆易断,皮部呈紫红色,木部呈黄白色,髓部疏松呈白色。

第四,气味:闻之无臭味,尝之略带苦味、涩味。

2、储存

首乌藤在储存时保证干燥、通风即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