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黄河主要种植什么植物

1、油葵为"油用向日葵"的简称。是中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油葵的葵花籽提取出的油脂,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由于含有百分之六十六左右的"亚油酸",被誉为21世纪"健康营养油"。

黄河主要种植什么植物

 2、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俗称“三叶草”。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是牲畜饲料。

 3、白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

 4、棉花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抗盐碱的作物有:油葵、苜蓿。

普通作物:白薯、西瓜、棉花等。

河滩地是指大的河流经过 流域的河边由于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天然滩涂土地。

中国著名的河滩地有黄河滩区,长江三角洲,以及上海滩等都属于河滩地,只是用途不一样,黄河滩区以种植为主,上海滩建立了城市群等。

河滩地的优势

河滩地一般是水草丰茂,适合植物的生长和亲水性植物的栽培, 也适合多种动物的栖息。

黄河三角洲河滩地的形成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受水海域浅,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使河道不断向海内延伸,河口侵蚀基准面不断抬高,河床逐年上升,河道比降变缓,泄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当淤积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尾闾改道,另寻它径入海。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尾闾有一次较大改道。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的向海推进,历经150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以及湿地。三角洲平均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的新增陆地。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河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与黄河入海的方向相一致。由于黄河尾闾摆动的影响,这里的地面形成许多沟壑交错的废弃河道及防水堤坝,虽经多年风雨剥蚀、人为填补,至今仍见岗、坡、洼相间分布的地形,以及波浪涟漪状的地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