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种芦荟

目录方法1:种植或移植芦荟1、明确适合移植的时间。2、提供足量光照和温暖。3、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种植芦荟。4、种植时覆盖根系但不要埋到叶子。5、用沙砾或鹅卵石覆盖土壤表面(可选)。6、刚种植好的几天内不要浇水。方法2:日常护理,消除隐患1、在生长旺盛的季节,土壤变干时就要浇水。2、天冷时少浇水。3、每年一施肥,或不施肥。4、仔细清除杂草。5、若叶片长得又平又低,需要增加光照。6、若叶子变褐色,需要减少光照。7、若叶片又薄又卷,需要增加水分。8、若叶子变黄或塌下来,需要停止浇水。芦荟很受欢迎,种起来也简单。但是你得知道,它适合较热的气候,所以要掌控好适宜的浇水量和光照。和一般多肉植物不同的是,芦荟不能用叶子来移植,只能用从母株根系上长出的幼株来移植。幼株需要小心呵护,详见下文“繁殖”部分。

如何种芦荟

方法1:种植或移植芦荟

1、明确适合移植的时间。芦荟叶厚根短,所以当它变得头重脚轻时就应该移植到重一点的花盆中。当花盆里快容不下芦荟的根系时,它就会长出幼株,这些幼株可以单独移植到新花盆中(参见"繁殖"部分)。要是你不想另培育幼株,就要在根系布满花盆之前将芦荟移到大花盆中。 若你想培养幼株,参见"繁殖"部分。

2、提供足量光照和温暖。芦荟适合每天8-10小时光照。它们在温暖的或热的气候生长得最好,也能在冷天气以休眠方式存活。不过,温度低于-4摄氏度时,就有危险了。 美国农业部规定的9-11级耐寒区全年适合芦荟在户外生长。 要是你不住在这些区域,就大部分时间把芦荟放室外,霜降前把它拿到室内。

北半球国家的东南方光照多,南半球国家的西北方光照多。

尽管芦荟能适应较热的气候,但过高的温度也会烫坏它。如果叶子变褐色,就要把芦荟挪到有些荫庇的地方。

3、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种植芦荟。芦荟能适应干燥,如果土壤中水过多,它可能会腐烂。选用仙人掌盆栽土,或自己配置,用等比例的土、沙和石砾。 若种在容器中,要保证底部有孔,便于排水。

4、种植时覆盖根系但不要埋到叶子。把芦荟的根系浅浅地埋到土下。要是埋得深,部分叶子接触到泥土,可能会腐烂。

5、用沙砾或鹅卵石覆盖土壤表面(可选)。在芦荟根部周围盖一层小石子,帮助固土,减少水分蒸发。 这对芦荟的生长不是必须的,若你喜欢露出土壤,也可以不盖石子。 白石子可以把阳光反射到芦荟根部,如果你所在地区不够热,这是个好办法。

6、刚种植好的几天内不要浇水。有些根系在移植中可能受到损坏,前几天不浇水,给它修复的时间。. 在根系未修复前浇水,可能会使他腐烂。芦荟叶内含水丰富,这几天不浇水不会有问题。几天后头几次浇水少量即可,这样更安全。 芦荟的浇灌和日常护理,参见"日常护理"一节。

方法2:日常护理,消除隐患

1、在生长旺盛的季节,土壤变干时就要浇水。夏季,或光照好、温暖的天气,浇水可以加快其生长。但是,浇过量还不如不浇,等到泥土有7.5厘米深干燥时再浇水。

2、天冷时少浇水。在冬天或气温低的天气,芦荟会休眠。如果不是全年把它放在温室里,在冷天就要把浇水频率减少到每月1-2次。

3、每年一施肥,或不施肥。芦荟不需要经常施肥,过量肥料对它有害,不利于健康生长。如果你想促进它生长,可以用低氖、高钾、低磷的肥料,比如10:40:10或15:30:15的肥料。在每年春末(旺盛生长期的开端)施一次肥。

4、仔细清除杂草。芦荟四周的泥土不能有杂草。如果种在室外,要经常除草,但是要小心。生长良好的芦荟四周的泥土比较松散而且多沙,要是扯得用力会破坏它的根系。

5、若叶片长得又平又低,需要增加光照。芦荟叶子应该向上向外生长。如果长得又平又低,说明光照不够。 把它挪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要是本来放在室内,应该把它每天移到室外(白天时)放几小时。

6、若叶子变褐色,需要减少光照。芦荟虽比其他植物耐晒,但是叶子也可能晒伤。如果叶子变褐色,就把它放到中午有荫庇的地方。

7、若叶片又薄又卷,需要增加水分。芦荟的厚叶片储存水分以应对干旱。如果叶子变得又薄又卷,就该多浇水了。 但不要浇过量:做好排水措施,以防根系腐烂,一旦腐烂就会蔓延。

8、若叶子变黄或塌下来,需要停止浇水。这是水分过多的迹象。下一周不要浇水(休眠期可以两周不浇水),恢复浇水后也要减少频率。把变色的叶子取下一般不会造成损害,但是最好用消毒的刀。

芦荟如何种植

芦荟是很多加油喜欢种植在家中的一种养护植物,这种植物的品种非常多,四季常青放在家里有装饰的效果。要想芦荟长得好,必须要让它长出侧芽,这里可以教大家三个方法,能够让芦荟的侧芽长得更加旺盛。芦荟花盆中埋入煮熟的黄豆,可促进侧芽生长

我们在家养芦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芦荟放在朝阳的地方,芦荟是一种非常喜欢温暖环境的植物,长时间的光照可以促进芦荟的光合作用,也能够使得芦荟的叶片长势喜人。如果想要让芦荟的侧芽冒出来,更多可以在种植芦荟的花盆中埋入煮熟的黄豆,黄豆中含有丰富的氮元素,这种石元素可以加强芦荟的花根营养吸收,促进芦荟的再生长,也能够促进芦荟的侧芽发芽,所以不妨在家里将几粒黄豆煮熟了之后,埋在花盆中,可以半年的时间都不用施肥,还能更好地促进芦荟的侧芽生长。

花盆里施加尿素,侧芽冒得快

尿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氮肥,也是一种有机化肥,如果家里种植芦荟的时候生长的不是太理想,甚至出现芦荟的枝叶长得比较慢,侧芽不怎么冒出来的情况时,这时候可以朝种植芦荟的花盆中撒一把尿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芦荟的生长速度明显的提升,而且芦荟的侧芽也会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但朝着花盆撒尿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在炎热的夏季去施肥,不然可能还会造成肥害问题,会烧坏芦荟的枝叶和根部。

花盆里施草木灰,也能促侧芽生长

如果不选择尿素放在花盆里,那么也可以选择朝种植芦荟的花盆里施一些草木灰。草木灰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钾元素也是可以强健芦荟的根部生长,并且预防芦荟的根部腐烂,尤其在冬天的时候,还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冻效果。

草木灰最好放在深秋时节区撒一些进去,不仅能够促进芦荟长得更快,侧芽冒出来的速度也会更快,且数量还会更多。在施肥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朝花盆中撒草木灰,也可以使用清水将草木灰浸泡之后过滤掉一定的残渣,将泡过草木灰的水倒到花土里面,同样也可以为芦荟补充一定的钾元素。

适量通风,薄肥多施

需要注意的是,芦荟在生长的时候,因为根系是肉质的,对于水分的吸收性并不是太好,所以不能够浇太多的水,以免出现根系被浸泡烂,不利于芦荟的生长。正常家里养殖芦荟的时候,要将芦荟放置于通风的地方,在施肥的过程中,遵循薄肥多施的原则,不要过度的施肥,避免出现肥害,当然也不能过少施肥,否则芦荟的侧芽不仅不能够生长,连带着芦荟的生长态势都会发生变化。

总而言之,芦荟作为一种家养的植物,其侧芽要想冒出更多的小芽,日常我们需要及时的去给芦荟进行追肥,可选用一些氮磷钾平衡元素,遵循薄肥多施的原则,给芦荟补充养分,更好地促进侧芽分化。

现在大多数人家里面多多少少都可以见到芦荟的身影,因为简单容易养活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芦荟品种非常多,常见的有中华芦荟、木剑芦荟、库拉索芦荟和不夜城芦荟等,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芦荟多是库拉索芦荟,这种芦荟原产地是南美洲的库拉索地区,是现在种植面积最广应用最多的芦荟品种了。而我们通常在家居领域见到最多的芦荟则是中华芦荟和不夜城芦荟,又来作为观赏盆栽。

如果将芦荟养在气候比较湿润并且炎热的南方室外可以不用打理。芦荟能够很自然地在南方环境下正常生长。如果是养在室内则可以隔十天半个月浇一次水。芦荟需要养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不然容易出现黄叶、化水的情况。芦荟本身含水丰富,浇水过多容易烂。所以浇水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频率,等到盆土干了再浇也是可以的。

如果是在北方干燥寒冷的季节芦荟应该怎养护?首先要知道芦荟是不耐寒的,温度过低极容易冻伤。所以北方秋冬季节应该往室内挪动栽种。并且在这些季节里面为了避免冻伤根系要停止浇水。夏季可以适当增加浇水的频率,一周一次要浇透并且保证盆土不积水,否则芦荟很容易就烂根了。

芦荟养得好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光照。芦荟的最佳生长温度在15-35℃,所以春夏两季是芦荟生长最旺盛的季节要给足光照,不然就容易出现叶片变黄、褐色斑枯。栽种在室内的盆栽,可以移到向阳的窗台下或者放到室外接受阳光的洗礼。冬季温度比较低在阳光明媚的天气时候也可以移至室外,接受2-3小时的光照,记得及时移回避免冻伤芦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3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