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上堡梯田位于哪儿

上堡梯田距离崇义县城50千米,距赣州市城区127千米,梯田依山势开建,连绵数百亩,又有零星村落点缀其间。在耕作期里泉水自山顶向山下逐层灌溉气象万千,收获期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又给梯田增添了无限生机。这是客家人长期在自然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见证。

上堡梯田位于哪儿

上堡景区

上堡景区上堡梯田位于面积148平方公里的上堡乡海拔1741米的赣南地区第二高峰的华仙峰周围。上万亩梯田就散落在华仙峰周围的南流、良和、赤水一带,梯田的垂直落差近千米,位置最高的田块在海拔1260米处。有的梯田从高到低不断延续,竟然达百层之多,就像一条条长梯,架搭在山间岭谷,特别是在南流村,周围的梯田,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涌向天际,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上堡梯田,当地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不知何年何月,有天傍晚有疯癫两个客人路过南安府西北的一个茅棚野店。店里有一个妇人专给过往客人提供喝水、吃饭、住宿之便。这两个疯癫客,先喝了一百碗茶,将碗迭在一起。又吃了一百碗饭,也将碗迭在一起。再回看那妇人,妇人不嫌他俩喝多了吃多了,还是笑嘻嘻的。疯癫客很感激,问店妇:“这个地方叫什么?”店妇长叹说:“叫上堡,是石山荒岭无田无土的穷地方。”疯客把茶碗、饭碗拢在一起,捂着肚子说:“不妨,一层山一层田,吃得上堡人成神仙。”店妇知道这两人有些来历,忙又说:“光有山有田没有水也活不了命呀!”那个癫客试探着问:“要有一碗酒糟就好了。”店妇果然端出一碗满满的甜酒糟来。癫客提起水壶就往酒糟上筛,一边筛一边念:“上堡、上堡,高山岽上水森森。”第二天店妇请疯癫客起来,两客人却不见了踪影。走出门外一看,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全是一层一迭的水田,像上楼的梯子一样。以后人们就叫它做“梯田”。

传说固然美好,终难考证,史书中关于上堡梯田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理学家、明都御史王守仁撰写的《立崇义县治疏》,文史里记载,从广东迁入的客家先民来到这荒山野岭,为了维持生计,便依山建房,开山凿田。坡度平缓处则开垦大田,坡陡狭窄处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对此也有所提及。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的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足可见证客家先民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赣南著名摄影家李雪明的第一张反映上堡农民在梯田中劳动的黑白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后,上堡梯田渐渐闻名全国,以至每年总有无以计数的摄影家、作家、画家们一次次来到上堡,走进梯田群。以照片、以彩画、以诗文让山里的风情走向外面的世界,让外面的游人一批又一批走近上堡梯田,领略壮丽的风光。

级别:全国三大梯田之一

开放时间:全天

1、到赣州:京九线经过赣州,粤赣高速已经全线通车,周边城市均有高速大巴到赣州,南昌广州都有飞机飞赣州,可以选择飞机火车高速大巴。

2、到赣州后可以到汽车南站坐赣州到崇义的中巴,路况为全新路面。每半个小时一趟。

3、到崇义后坐中巴到上堡,全程水泥路面。一天五趟车,最早8点,最晚15点,行程1个半小时,票价11块。

4、上堡是湘赣边界的一个繁华的小镇,吃住均可以在镇里,从镇里到水南村(南流村),为水泥路,可以坐摩托车前往,水南村现在已经有多家农家乐。

上堡乡:崇义县辖乡。县木竹、粮食主产基地之一。1958年成立上堡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乡境西边靠诸广山脉,与湖南省桂东县交界。乡府驻上堡圩,距县城29公里。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1.2万。横上公路通县城。辖梅坑、甲子、上堡、南流、白水、赤水、竹溪、玉庄、良和、正井、均源、暖水12个村委会。林业以松、杉、杂木和毛竹为主,林副土特产品有香菇、茶叶、土纸、

先说点我的个人意见:今年的温度比较低,导致茶树发芽率降低,影响了茶树的产量,的确也很恼火,所以提高茶叶的出芽率才是根本,在保证树枝健壮,肥力充足的情况下,使用一些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如:芸苔素内酯(如云大-120和金云大-120)),多喷施几次,应该对促进出芽有好处。还有一些厂家如四川国光的茶叶稀释美,也可以的,建议您到当地植保站咨询一下,并买一些来试用,然后再大面积使用。

我以前也是做农化销售的,呵呵,顺便给你点茶树养护知识哈:

一)茶园冻害的类型与症状

1.雪害:对留养长梢的树型或乔木型茶树,当积雪过厚,易使部分枝条折断受损;在融雪过程中若再遇低温会使树体和土壤结冰,形成雪冻害,严重受冻,枝叶枯焦。

2.冰冻害:低温使茶树枝叶和土壤遇冻雨或融雪结冻,部分根系与枝梢芽叶细胞坏死,骨干枝枯焦。随着气温升高,冰壳融化,受害症状更加明显。

3.干风冻害:当干冷风吹袭,树冠枝叶受冻失水,芽叶红焦,严重时生产枝、骨干枝枯死。

4.霜冻害:早春气温稳定回升至10℃以上,茶芽萌发,如遇气温骤降,茶芽变成红焦状,此为晚霜为害,又称“倒春寒”。

(二)茶树冻害发生的原因

1.茶树冻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冬季的低温是产生茶树冻害的主因,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越低,茶树冻害就越重,干旱和大风可加深冻害的发生程度;早春气候回升后,茶芽相继萌发,如出现急剧降温的“倒春寒”,茶芽也极易产生冻害,对名优茶的产量、质量的影响最大。

2.茶树冻害与品种、树龄的关系

不同茶树品种其抗寒能力有强有弱。例如我国的云南大叶茶,通常在出现0~-2℃低温时,即要受冻;但一般中小叶种茶树的抗寒力要比大叶茶强,但在-5℃左右也要受冻;当地品种茶树要比从南方引进的品种抗寒力强。

茶树一般随树龄增加,抗寒能力有相应增强的趋势;实生种茶树又比无性系茶树抗寒力强。

3.冻害与地理条件的关系

一般在高纬度、高海拔的立地条件下的茶树容易受冻。高山茶园比丘陵、平地茶园易受冻;山地茶园的冷空气过道和低凹地沉积处,或有“回头风”侵袭的茶树受冻较重;在避风向阳的山坡面气温较高,开壁新茶园最有利。

4.冻害与茶树种植管理的关系

科学运用各项茶园种植管理技术,可以增强茶树抗寒能力,达到茶树安全越冬或减轻茶树受冻程度;如果种植管理技术不善,也是造成茶树受冻的重要原因。

(三)茶树越冬防冻措施

1.引种和选育抗寒茶树品种

提高茶树自身抗御低温的能力,是防止茶树冻害的根本途径。在新建茶园时,对不同品种的抗寒力要进行详细了解,尤其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引种茶树,必须注意定向引种。还应重视选育当地良种茶苗与选留当地产的茶籽扩种建园。例如,现行推广的龙井43、浙农113、福鼎大白、鸠坑种等茶树良种都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力。

2.建立抗寒的茶园种植模式

在容易受冻的茶树种植区,应建立抗寒防冻的茶园种植模式,形成茶园小气候,有利茶树健壮生长,提高防冻能力。

(1)选择有利地形种茶:发展新茶园时要首选避风向阳的坡地等有利地形开垦种植;在寒潮侵袭的迎风口应设置防风屏障与营造防护林带。

(2)采用“深沟浅种”种植法:新茶园种植选用抗性强的壮苗,施足底肥,采用“深沟浅种”法种植,越冬时逐步培土、铺草保苗;开春气温回升再逐步回土整平。

(3)建立复合生态茶园:坡地种茶应修筑水平梯田,在茶园主要道路、沟渠旁种树绿化;平地、缓坡地种茶应建立“园周种树,果茶间作”的复合生态茶园,营造保湿保温的茶园小气候。

(4)培育“适密适矮”茶园。提倡合理密值、双行条栽种植,成龄茶蓬高度为60~70厘米,机采优质茶与大宗茶为主。培育成“适密、适矮”茶园具有抗寒防冻的显著效果。

3.加强茶园培育管理

合理运用各项茶园培育管理技术,提高茶树抗寒能力,取得安全越冬的效果。

(1)深耕改土: 茶树种植前的深耕改土,可使茶树根深叶茂。建园前的土壤深翻宜在60厘米以上,增施有机质肥料,改良土壤结构;易产生冻害的地区,茶季结束后的秋冬季深耕,应在“秋分”、“寒露”进行。可以减轻冻害。

(2)茶叶采摘:应采取“合理采摘,适时封园”。山东种茶经验是,春、夏茶视茶树长势留鱼叶或1 叶采,秋茶留1~2叶采,“处暑”至“白露”适时封园停采,使秋季叶片充分成熟,提高茶树抗寒力。幼年茶园最后一次打顶轻采的时期,使之采后至越冬前不再抽发新芽为宜。

(3)茶园施肥:茶园施肥要做到“早施重施基肥,前促后控分次追肥”。基肥的施用时期为“白露”(8月下旬)至“秋分”(9月下旬),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分次追肥,即春、夏茶前追施氮素化肥,可在该季茶芽萌动时施用,促进茶树生长;秋季追肥在“立秋”前后结束,有利茶树越冬。

常有冬旱的茶区,必须灌足越冬水,并采取辅草保墒防冻措施。

4.茶园覆盖防冻

茶园行间铺草可以增加地温,降低土壤冻土层深度,减轻根系受冻程度;丛面盖草可使夜间茶树气温提高0.3~2℃,材料可选用作物桔杆、松枝等;塑料大棚覆盖可使茶树安全越冬;采用无纺布、遮阳网等覆盖材料,也同样起到茶树防霜冻的效果,但最好能搭架覆盖。早春气温回升、霜冻过后必须及时拆除各种覆盖物,以免影响茶树生育。

5.熏烟防冻

这是我国传统的防冻措施,茶区可结合田头烧制焦泥灰进行。或当有晚霜降临前,在茶园四周点燃发烟物,熏烟可保存大量热量,提高茶园气温。

(四)受冻茶树的护理复壮

1.适时修剪

对冻害的茶树实施修剪时,必须做到因地因园制宜。对采摘名优茶为主的茶园,应按受冻轻重因树制宜采用不同程度的修剪;对采大宗茶为主的机采茶园修剪,要掌握“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则。根据茶园受冻程度的轻重采用不同深度的修剪方法。修剪时期,一般在2月底3月初,当地气温稳定回升后进行。

冻害严重的年份,1~2年生茶树,如果冻死率不高,可采用定型修剪,剪去部分枯枝,并补植缺丛;多数茶树冻死,要移植归并重新种植。

2.加强肥水管理

受冻茶树修剪后,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恢复生机,重建树冠。

(1)科学施肥:应在2月底至3月初前施普通复合肥(氮磷钾养分总量25%)50公斤/亩;4月初施尿素15~20公斤/亩。开沟施,沟深10厘米。

严格控制茶园秋季氮肥施用时期与用量,早施有机基肥。

(2)灌溉与排水:有春旱的地区或年份,对受冻茶树应及时灌溉;在大雪或冻雨融冰后,有积水的茶园,应及时开沟排水,以防湿害。

3.复壮树冠

受冻茶树经修剪后,应适当留养,以恢复树冠。修剪程度较轻的茶树,春茶早采嫩采名优茶,后期留叶采;受冻严重的采用台刈或重修剪的茶树,其要求与老茶树改造培养树冠的技术要求相同,需重新培养优质高产的树冠。

尽供参考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