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怎样做才能预防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烂肠瘟。不分年龄、性别、体重大小,也不分季节。一旦猪群中一头发病,会很快在全群中流行。其特征是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临床上急性常呈败血病症状,慢性在大肠发生坏死性肠炎,回盲瓣附近可见纽扣状溃疡,死亡率极高。
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平时的预防。
(1)定期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除对成年猪普遍进行1次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对断奶仔猪及新购进的猪都要及时防疫注射。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签说明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后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2)猪瘟常发疫区,仔猪出生后25~30日龄注射1次,55~60日龄仔猪断奶后再注射第二次,保护率可达100%。
(3)给怀孕母猪注射疫苗,能增强母子抗猪瘟病毒的能力。一般于母猪分娩前一个半月进行一次预防注射。
(4)紧急免疫接种:在已发生疫情的猪群中,做紧急预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扩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时可先从周围无病区和无病猪舍的猪开始,后注射同群猪,病猪不注射。为加强免疫力,注射时可适当增加剂量。
(5)在饲养管理上,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猪圈消毒,提高猪群整体抗病力,杜绝从疫区购猪。新购入的猪应隔离观察30天,证实无病,并注射猪瘟疫苗后方可混群。
(6)在猪瘟流行期间,饲养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猪消毒后,彻底清除粪便、污物,铲除表土,垫上新土,猪粪应堆积发酵。在病猪初期,可试用抗猪瘟血清给猪注射,其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饲养管理。在各个生长时期,按要求饲喂,定时定量。饲喂具有国家通过认证的全营养配合饲料。精心管理。细心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得有半点延误。优选好的父母代品种,有道是“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好品种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等优势。猪种的选择要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要选择体质结实,四肢健状,出肉率高,肉质性能好,生长期短,省饲料,不挑食,疫病抵抗力强的种猪。
饲养人员要学习兽医知识,定期巡视猪舍,检查舍内卫生情况,观察猪饮食、排便情况,观察猪的活动、神情状况。,每种疫苗的保护率和效果是有差别的,价格上也存在很大悬殊。比如喘气病疫苗,辉瑞的疫苗要比一般的疫苗贵很多,只有一些大厂选择使用。
搞好猪圈环境卫生,定期按时勤进行消毒,可以杀灭病原体减少接触病原体的机会,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染。猪圈四周可用2一4%火碱溶液或IO一2O%的石灰水等进行消毒。猪场内外场地、化尸池、化粪池需要使用生石灰(10-15%)+烧碱(2-3%)混匀,并且用高粱扫把扫地式进行消毒。
养殖人员应该根据猪圈的规模,制定采血方案,科学的评估管理猪的健康,准确的知道疫苗免疫时机,从而可以知晓免疫的效果,抗体的有效时间等等。非洲猪瘟目前来说是国内养猪业第一大敌,导致国内养猪业损失惨重。如果现在要养猪一定要注意非洲猪瘟,尤其是还要引种,增大了感染风险,一定要做好引种前询问和检测等猪瘟疫苗做完后,给小猪做一遍驱虫,就要断奶转圈了,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小猪转圈的应激,多采取母猪转圈,而小猪留在原来的圈里饲养一段时间再转入育肥圈的方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4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