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么种茶叶?

1、开垦

怎么种茶叶?

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厘米。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米,然后翻垦。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初垦深度达50厘米,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

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厘米。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2、种植

要利用地下部活动的生长时期进行定植,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高山地区的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节前后)进行。

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10-12厘米深,穴径10厘米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2厘米。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

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3-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3、修剪

修剪时期应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结束后为宜。

扩展资料:

修剪方法如下:

定型修剪:其目的是茶树在幼龄阶段中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及丰产树冠。一般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5-18厘米处定剪;

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厘米处定剪。经过四次的定型修剪树高已达到60厘米,有2-3级的分枝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

轻修剪:轻修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等。

深修剪: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的树,应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0-15厘米的一层枝叶,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

重修剪: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一般以剪去原树高的1/2为宜,结合整理(抽剪),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

台刈: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0-15厘米高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

如何种植茶叶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树在中国广泛种植。喜温、湿润气候,适宜在20~25℃范围内生长,下面小编就来谈谈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播种方法

在以中、小叶树种为主的地区,主要有单条带种植和双条带种植两种

(1)单株栽植:一般行距1.3-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栽植2-3株,亩用苗2500-4000株。在气温较低或海拔较高的茶区,行距可缩小到1.2-1.3米,丛距可缩小到20厘米左右。

(2)双条种植:在单条种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种植方法。每两株相邻种植,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2-3株,亩苗4000-6000株。与单条带种植相比,双条带种植具有完成快、生产快的优点,但同时也保持了今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北方中小地区的主要种植方式。

种植前整地和基肥施用

茶树能否快速种植,种植后能否保持高产,取决于种植前的深耕和种植前的基肥;栽前深栽不仅加深了土层,直接为茶叶根系的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促进了土壤的一系列理化变化,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深作结合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在深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种植前未深栽的,必须重新深栽。深耕的要开沟,施基肥。根据快速成园的要求,应分层施用大量的杂肥或稳定肥等有机肥和一定量的磷肥作为基肥。根据多数高产栽培经验,种植前基肥用量不应少于15-25吨,磷肥50-100公斤,结合深耕,分层施于种植沟中。平整地面后,按规定的行距开沟种植

茶叶种子直播

(1)播种时间:南方11月底至次年3月可播种,北方因冻土,应在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不迟于4月中旬。春播时要注意保存茶叶种子,保持适当的水分含量,防止微生物污染、鼠害和虫害。适宜的贮藏温度为5-7℃℃相对湿度为60%-65%。

(2)分层催芽:催芽能达到早出苗的效果,提高发芽率。浸透的茶籽和湿沙(最好用手拿水)应堆放一层沙和一层茶籽。沙堆高度不宜超过60厘米,否则透气性差,茶叶种子容易腐烂,贮藏20天后,随时检查茶叶种子发芽情况。当一半的茶叶种子露出胚根时,就可以播种了

(3)种植密度和深度:待整地后,应打开种植沟,并浇足水。采用条带式等距穴播,株距25-35cm,每孔3-5粒,播种深度3-5cm,覆盖良好。

(4)加强苗木管理:及时除草、抗旱、防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苗木移栽

(1)移栽期:田间育苗培育的茶苗,应在休眠期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同时,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避免在干旱、寒冷时期移栽。根据我国茶区气候和生产情况,可在深秋、初冬或早春进行移栽。秋末冬初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这是因为虽然地上生长已经停止,但根系仍在继续生长。茶树幼苗越冬后,根系可在来年春季提前进入正常生长期。但在冬季干旱或严寒地区,最好选择早春,在气温较低、雨量充足的时候,可减少播种后的浇水量和次数。

(2)移栽技术:茶树苗木移栽前,应在要栽的茶园内开沟,沟深约35cm,施基肥,然后在无风阴天摘栽。苗木主根过长,可剪短;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应在苗圃浇水,以减少根系损伤。从外地运来的茶苗,应进行包装、通风、浇水,以提高成活率。黄泥还可以用来蘸茶根,提高茶苗成活率。茶根应伸入茶根内,然后盖紧,防止上紧下松,使泥与茶根紧密结合。如果移栽后连续晴天,一般每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彻底,这样根*土就全湿了。

(3)做好保苗、补苗工作:移栽后,茶树幼苗普遍生长幼弱,根系浅,抗旱性差,要做好保苗工作。一般可以采用秸秆覆盖或浅耕的方式来提高茶树的抗旱能力,秸秆覆盖效果较好,比不覆盖秸秆的茶树幼苗成活率高20%以上。如果出现缺苗,要及时补苗,必须是同龄的茶叶苗,一般就地补种,或用"余苗"补种。补缺的方法和管理与移栽茶苗相同。

(4)及时防治病虫害:由于移栽前后环境发生变化,且苗木早期生长较弱,抗病虫性不强,应加强病虫害防治。

茶树定期修剪

为了保持茶树的旺盛生长,长期保持树冠良好的群体结构,便于经营管理,延长茶树的高产年限,除了加强施肥栽培管理外,还必须进行年度修剪调控。

1、茶园定期修剪

(1)灯光装饰。主要目的是使冠面光滑,使发芽部位相对一致,调节芽数和芽重,控制树高,刺激下一轮茶叶发芽,提高鲜叶质量。光剪深度应根据茶树品种、树龄、气候条件、茶园管理水平、树木活力等因素确定。大树的修剪要浅,只要剪掉3-5厘米。弱树的修剪要重一些,切5-10厘米。重修剪能显著增加单芽重量,但降低芽密度。光剪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密度。修剪应根据茶园的具体情况灵活控制。每年秋末冬初(11月至12月)或隔一年进行轻度修剪。比如,要想在高寒地区培育早春茶,应多采摘春茶,并将轻度修剪推迟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修剪茶树最好的方法是弧形修剪,这样可以增加茶树的发芽面和采摘面。修剪工具采用绿篱剪(杭州、四川产),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使用电动修剪机(日本配件,杭州组装)。

(2)深修剪。经过几年的修剪和采摘,茶树树冠表面的枝条会变得浓密而稀疏。为了更新采摘面上的枝条,必须进行重修剪而不是轻修剪,这就是深修剪。一般来说,深剪程度是将树冠表面10-15厘米的绿层剪掉,即基本上把上一年留下的枝叶全部剪掉。对于大叶茶树来说,要达到砍下20-30厘米的目的。深修剪对当年产量有一定损失,不宜短时间进行。通常每三年做一次比较合适。贵州省大部分茶区在春茶收获后进行深修剪,将相对减少当年的产量损失,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快速恢复。

2、密植茶园的修剪

密植茶园投产后,大棚已关闭,下部叶片光照较差,茶园采摘面积和生产枝密度保持稳定,增产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为了使茶树芽长得更多更快,必须利用群体顶端的优势,保证芽重,加快新梢生长,增加采摘轮数,从而提高生产力。因此,要尽量减少一年生轻剪对芽的伤害,充分利用秋冬形成的越冬顶芽和上部丰满腋芽的生长优势,实现持续增产。因此,可以采用修剪的方法,即只剪掉鸡爪枝和树冠的长枝。这种修剪方法既能保证芽的数量,又能增加芽的重量。比一般光剪法提早5-7天萌发。春茶可提前10天以上开采,产量可提高20%以上。修剪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进行。也是密植茶园协调个体和群体矛盾的有效手段。经过几年的连续修剪,如果树高增长过快,可以通过深修剪来调整。由于密植茶园的树冠面较大,走道往往连接紧密,影响了茶园的农业生产和通风透光。每年秋冬(或春茶前)可修剪一次。

3、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从嫩枝到地下的各个部位都会发生病虫害。茶树病虫害种类繁多。据调查,我省茶树病虫害有500多种。其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害虫有:绿叶蝉、茶螨、粉虱、茶象甲、蛾类、茶蛀虫、介壳虫等;病害包括:茶饼病、叶斑病、红叶斑病、炭疽病、白斑病、圆斑病、茶煤病等。

以上是茶叶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请关注惠农学校!

1、气候条件

(1)气温 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

2.光照 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

(2)雨量和湿度 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

2、土壤条件

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

3、地形条件

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