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秋季花卉栽培管护措施

度过高温季节的所有花卉,于秋季又进入一个生长高峰期,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应该加大肥水营养的供给,使花卉植株在冬季来临之前有一个强健的营养体。入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日照减弱,对于很多爱好养花的市民来说,需要根据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对花卉进行养护,使其顺利度秋和越冬。

秋季花卉栽培管护措施

一、一般管护措施

1、加强肥水管理

给冬季休眠的花卉施用磷钾肥。冬季不休眠的花卉依然可以施用氮肥,尤其是观叶植物仍然应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但施用时应注意与磷钾肥配合。合理的磷钾肥施用可以提高花卉的抗寒性。冬季开花的植物如瓜叶菊、蒲包花、仙客来、一品红、腊梅在早秋是营养生长期,应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肥料,晚秋大多是孕蕾期间,在给此类花卉施肥时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氮肥过多不利于冬季的开花。露地种植的花卉苗木,一般土壤不干不浇水,浇则浇透。盆栽的花卉应注意勤浇,浇透,不宜浇半截水,形成上湿下干,影响根系生长;也应防止浇水过多,引起烂根。进入秋季后,应控制水分的供给,促使新梢老熟,避免花卉苗木在晚秋、冬季抽新梢,不利于越冬。但在初秋或中秋时,由于气温较高,花卉苗木抽生新梢,在此期间水分应充足供给,保证新梢能及时的生长、老熟。浇水的时间秋季宜在上、下午。其目的是让水温与土温相近,有利于吸收,避免伤害根系。

2、注意花期调节

许多花卉都被安排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因此,应该进行促成栽培或抑制栽培。如满天星是长日照花卉,要求冬季开花,必须在9月上旬起开始补光照,一般在夜晚10:00至凌晨2:00增加光照4小时,连续1个月。菊花是短日照花卉,为延迟其开花也必须补光。补光也从9月上中旬开始到预期开花前50天停止。对一些喜温的花卉,如红掌、鹤望兰、蝴蝶兰等,注意在日均温度低于15℃时应加温,百合秋冬季栽培,除了在低温时需加温外,还需加光,防止隐蕾。

3、加强病虫害防治

秋季虫害主要有:香石竹、满天星防菜青虫,非洲菊防叶螨,菊花防菜青虫、蚜虫,百合防蚜虫等。主要病害:菊花斑纹病,月季黑斑病、白粉病,香石竹叶斑病,非洲菊斑点病等,病害应以预防为主,注意通风,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喷药保护和防治等。

4、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湿度,促进土壤内空气的流通和养分的分解,为花卉的根系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除草可避免杂草和花卉争夺土壤养分、水分和阳光。中耕可以同时除草,但除草不能代替中耕。中耕深度一般为3至5厘米。同时中耕除草还可以有利预防病虫害,减少来年的病虫害发生几率。

5、整形修剪

秋季整形修剪应以轻为主,避免过重造成树势衰弱以至死苗。修剪方法主要有摘心、修枝等。以植株的自然形态为主,根据需要进行整形。其中乔木类主要以修枝为主,突出主干,保证主干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才让其分枝;灌木类主要通过摘心,保持它原有的形状或促使其形成理想的形状,扩大其冠幅。通过整形修剪可提高花卉的品质。

二、庭院地栽花卉管理

1、移栽

为了新建庭院的布置或旧庭院的改造,对于地栽花卉在带好土球的前提下,也可以进行移栽。移栽要进行强度修剪,并加强浇水和遮阴管理,方可确保移栽万无一失。

2、修剪和摘心

继续对生长旺盛、萌芽力强的庭院绿篱和球类观赏植物进行修剪,这也是北方地区秋季对庭院绿篱和球类植物在生长季节进行的最后一次修剪。宜进行修剪的庭院绿篱和色块植物主要有:黄杨类、法国冬青、椤木石楠、女贞、小叶女贞、红叶小檗、金叶女贞、金边千头侧柏等。宜进行修剪的球类观赏植物有:龙柏、蜀桧、杨梅、枸骨、冬青、石楠、海桐、火棘、金钟等。可对地栽草花摘心的有:一串红、千日红、硫磺菊、地肤、万寿菊、孔雀草等。宜每隔10天摘心一次,促使其形成丰满的株形,并在侧梢上孕生较多的花序,9月下旬后停止摘心。

3、采种

可采种的木本观赏植物主要为木兰科的花木。木兰科以及红豆杉、七叶树、海棠类等,种子经处理后都必须用湿沙贮藏到来年早春,待种籽裂口后再下地播种。可采收的草花种子有:万寿菊、百日草、凤仙花、紫茉莉、鸡冠花、长春花、麦秆菊、翠菊等,采收后及时脱粒,干藏至来年春天再行播种。

三、庭院盆栽花卉管理

1、修剪

对盆栽菊花,要继续做好剥芽和除蕾工作;对月季、花石榴、米兰、茉莉、珠兰、三角梅、五色梅、金苞花、珊瑚花等,每次花后要进行修剪;对那些耐修剪、易萌发、生长旺盛的树桩盆景种类,要继续给予修剪或摘芽。

2、病虫害防治

秋季花卉的病虫害较夏季有所减少,所以病虫害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对盆栽梅花、海棠、寿桃、碧桃等植株上出现的桃红颈天牛,可给予插毒签堵杀,也可通过埋施呋喃丹颗粒进行防治。对盆栽花木上出现的日本龟蜡蚧、吹棉蚧、盾蚧、绒蚧等,采用40%的速扑杀1500倍液进行防治。

四、立秋后的花卉养护管理要点及措施

老话说:立秋十八日,寸草都结籽,就是说立秋以后自然界的植物都要结籽、结束生命了。这个节气对养花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有不少花卉要加强肥、水管理,进行秋剪、养护,使植株增强抗逆性。

比如即将开花的桂花要增施一些含磷、钾肥的肥水,一进九月就要开花了;冬天开花的梅花经过扣水,促使叶芽向花芽转化,形成的花芽要通过增施磷、钾肥增壮,且要保护好叶子不脱落;而兰花要保持空气的湿度,防止秋燥,增施含磷、钾肥多的肥料,促使春兰、春蕙花芽增长;(比如春兰刚见花蕾要促其壮大)枸杞要适当剪枝,促使秋花多开并结实。菊花里的早菊已花蕾挺大了,大立菊也要疏蕾打叉,等等。所以立秋后对花卉管理事情还不少。

1、灌溉:灌溉宜早、晚进行,忌中午高温时灌溉,忌用温差较大的冷水。可地面浇灌,也可进行叶面喷水降温。

2、遮荫:对喜阴的花卉苗木继续进行遮阴处理,防止日灼,如龟背竹、杜鹃、文竹、蕨类、兰花等。

3、繁殖:

(1)播种:可播种的木本花卉有牡丹、罗汉松等,种子可随采随播;可播种的草木花卉有矮牵牛、金鱼草、旱金莲、金盏菊等。

(2)扦插:可扦插繁殖的草本花卉有香草、半枝莲、天竺葵等;适宜扦插繁殖的木本花卉有九重葛、米兰、杜鹃、茶花、罗汉松等。

(3)嫁接:以紫玉兰、白玉兰为砧木,芽接二乔玉兰;以毛桃为砧木,嫁接碧桃、紫叶桃、红叶李;以青枫为砧木,嫁接红枫、羽毛枫;以野蔷薇等为砧木,嫁接现代月季等。

(4)压条:可压条繁殖的花木有:蜡梅、凌霄、桂花、紫玉兰、红枫等。

(5)分株:可进行分株繁殖的花卉有:吉祥草、玉簪、水伞草、鸢尾、菖蒲、肾蕨等。

4、肥水管理:对生长旺盛的花卉,应每隔半月施肥一次,对正在开花的花卉,应追施适量的磷钾肥。

5、修剪摘芽:对红继木、金叶女贞、法国冬青等绿篱,及时进行修剪;对月季、紫薇、米兰、茉莉等花卉,应剪除残花败梗并适当缩剪,剪去病虫枝、弱枝等,促使其萌发新枝再度开花。

6、采种:可采收的木本花卉种子有牡丹、罗汉松、夏蜡梅等。可采收的草本花卉种子有:芍药、半枝莲、凤仙花、牵牛花等。

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队温度的要求如何?

温度是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和佛眠都要求一定的温度,不同种类花卉因原产地的气候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的界限,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死亡。例如原产南方的花卉引种到北方栽培时,如果冬季温度低于原产地就会出现冷害或冻害。

相反,原产北方喜欢冷凉气候的花卉,如果冬季温度过高,不能充分休眠而空耗养分,就会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和开花。为了栽培方便,通常根据常见花卉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以下三大类。

(1)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温带和亚寒带,一般能忍耐-20%左右的低温,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如紫玉簪、萱草、山丹百合、宿根福禄考、蜀葵、野蔷薇、玫瑰、丁香、海棠、榆叶梅、紫藤、金银花、木槿、山桃、龙柏等。

(2)半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一般能耐。-5℃左右的低温,在长江流域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埋土或包裹枝干)才能越冬。如菊花、三色堇、金鱼草、郁金香、月季、梅花、石榴、玉兰、迎春、八仙花等。

(3)不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性喜温暖,在华南和西南南部可在露地越冬,其他地区均需入温室越冬,故有温室花卉之称。如天竺葵、君子兰、仙客来、文竹、马蹄莲、一品红、变叶木、叶子花、鹤望兰、龟背竹、白兰、橡皮树、巴西木、蝴蝶兰以及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等。北方种植冬季室内最低温度应不低于7—10%,保持在15—18%为宜。

此外,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种子发芽时,对温度的要求不高,但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培育健壮的幼苗,通常在播种后需保持较高的土壤温度。扦插繁殖同样要求较高的土温,以利生根萌芽。幼苗出土丘温度宜略低一些,以防徒长。二年生花卉,幼苗期大多要求经过一段1~5℃的低温才能通过春化阶段,否则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因而不能正常开花。当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以后则需要较高温度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到了开花结实阶段,羞数花卉不需要高温,温度略低一些有利于繁殖生长。所以许多花卉在炎热夏季开花很少。

各种花卉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当环境温度处于最适温度时,花卉生长速度最快,而且生长健壮、不徒长。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时,花卉将停止生长,直至死亡。

1、花卉的耐寒力

花卉所能忍受的最低温度表明了其耐寒能力的大小,这也就决定了不同花卉越冬的方式。通常依据耐寒力的大小将花卉分成如下三类。

(1)耐寒性花卉:原产于温带和寒带的二年生花卉及宿根花卉,抗寒力强,在江西可露地越冬,一般能耐0℃以上温度,其中一部分种类能忍耐-5℃~-10的低温。多类宿根花卉在冬季严寒到来时,地上部分全部干枯,到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新芽而生长开花。

(2)半耐寒花卉:这一类花卉多原产于温带较暖处,耐寒力介于耐寒性花卉与不耐寒性花卉之间。在我国北方冬季要防寒才可越冬,在江西都能安全越冬。

(3)不耐寒花卉:多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包括一年生花卉和不耐寒的多年生花卉。冬季要求高温,不能忍受0℃以下的温度,其中一部分花卉甚至不能忍受5℃左右的温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则停止生长或死亡。因此,这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在一年中无霜期内进行。目前市场上从广州引进的观叶植物,如绿萝、散尾葵、巴西木等;以及供应元旦、春节的年霄花卉如大花蕙兰、蝴蝶兰、一品红等多属此类。在江西栽培此类花卉时,冬季一定要有加温设施。

2、花卉的耐热力

耐热力是指植物所能忍受的最高气温。在各种花卉植物中,耐热力最强的是水生花卉,其次是一年生草花和仙人掌类植物,还有能在夏季开花的扶桑、唐菖蒲、紫薇等,以及苏铁,棕榈等观叶植物。二年生花卉及秋播的球根花卉耐热力差,在生长周期内不耐高温,因此,在炎热夏季到来时会枯死。从广州引进的发财树、巴西木、绿萝等观叶植物大多不耐高温,夏天应置于室内或荫凉处生长,否则会生长不良或死亡。

3、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对于花卉发育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春化作用上。某些植物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就叫春化作用。植物通过该阶段所要求的主要外界环境条件是低温,一般情况下,二年生草花大多需要经过1~5℃的低温,才能度过春化阶段,否则就不能进行花芽分化,无法开花。

植物花芽的形成与日照和春化都有关系,一般情况下需要春化处理的二年生花卉多数是长日性花卉。如秋播露地草花中蜀葵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苗期不经过低温就不会开花结实。花芽形成需要低温和光周期的植物,首先接受春化处理而后再接受光周期处理。

温度对木本花卉的花芽形成也有很大关系。落叶树如果在花芽形成后的某一季节未能遇到低温,不但花芽发育受到障碍,同时开花后也常表现出异常的形态,山茶花的花芽是在25℃左右形成的,而其生长和开花是在10~15℃的温度条件。

贮藏球根花卉时保持低温是它提前发芽及伸长的重要条件。

同一种花卉的不同发育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即从种子发芽到种子成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断改变的。一年生花卉,种子萌发可在较高温度中进行,幼苗期间要求温度较低,但以后幼苗渐长到开花结实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逐渐增高。二年生花卉种子的萌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在幼苗期间要求温度更低,而当开花结实时,则要求稍高于营养生长时期的温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