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蔬菜种植发展过程?

、发展蔬菜种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06年,果村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狠抓工作创新,统筹协调发展格局。村两委班子结合本村实际,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正式确定了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方向,以芹菜为主打品牌的产业,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启发思想,鼓励带动,引导农民建棚种菜。经过几年的努力,果村蔬菜种植业逐渐形成规模,以芹菜种植为主,仅09年上半年,芹菜长势良好,菜价喜人,按每斤1元计算,果村100个芹菜大棚平均产量为12000斤,蔬菜大棚总收入为120万元。露天芹菜产量达到200万斤,实现收入14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果村255户菜农户均增收1万元。二、创新管理模式,解决菜农发展难题为解决菜农们在生产和购销过程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2007年4月27日,在党支部积极协调下,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互助会共吸纳社员互助金13万余元。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菜农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促进了全村蔬菜产业的积极发展。为了进一步规范资金互助会的运作,增强互助金的安全高效周转,在通州区农委的大力帮助下,2009年,果村蔬菜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作为通州区第一家试点单位安装了通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管理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的强化互助资金的管理,而且可以使资金互助会更加顺畅、高效的运作,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最大程度的解决菜农资金问题,推动果村蔬菜产业更快的发展,加快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三、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产业优势,关键是培养新型农民。果村成立了“无公害芹菜农民田间学校”,针对芹菜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州区植保站的专家从种植栽培管理、植物保护、化肥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菜农们传授相关技术知识。田间学校一改过去先在课堂上讲授,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培训方式。先从田间地头开始,进行田间鉴别讨论,然后再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对农作物进行调节,对病虫害加以防治。培训班每周开课1-2 次,固定学员32名,前来旁听的流动学员达近百人。这一举措全面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把农民培养成为生产能手和农业专家。提高农民的自信心和科学决策能力。三、改善生产条件,为村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改善村民生产条件,更快地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果村实施农田路硬化工程,硬化村外农田主路3500延米,合计达25000㎡,次路采用渣石路面,共硬化19188㎡;修建进地管桥40余座,铺设浇灌管道2000亩,打井5眼,共计解决200亩菜田灌溉问题。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让村民们坚定了发展蔬菜种植的信心,看到致富增收的新希望。为了响应国家关于节水的政策号召,并且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果村村积极采用农业生产中滴灌节水新技术,为大棚统一安装了农田滴灌设备,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菜农的劳动量,还有效减少了农田灌溉的用水量,并同时提高了大棚灌溉的效果。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果村党支部集中全体村民智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村庄发展思路。在发展芹菜种植中,将进一步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作用,通过增加入会资金数额和借出资金额度,满足社员扩大生产、增加种植面积资金之需,进一步促进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全面推动果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蔬菜种植发展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我国栽培的蔬菜种类(包括种、亚种及变种)多达200余种,分属于29个科。以下是我们平常常见的食用蔬菜: 1.绿叶蔬菜: 菠菜:原产西亚一带。我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波斯,故名“菠菜”,实际上是647年由尼波罗国(今尼泊尔)传入我国,最初叫“菠棱菜”,简称“菠菜”。 菜花:原产地中海沿岸,传入我国也就100来年。 青菜:又称小白菜。原产中国,早在后汉时代就有文献记载。 芹菜:原产地在东亚和地中海沿岸沼泽地带。又称西芹,传入我国的历史不过百年左右。 生菜:原产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国。 大白菜:古名崧,原产中国南方,唐宋以后北方才开始引种。 卷心菜:原产地在西欧,又名椰菜。清早期传入我国。 2.根菜类蔬菜 胡萝卜:原产中亚和非洲北部(一说北欧)。一说是约在唐代传入的,另一说是在元代时,由波斯人来中国时带入云南地区,后传遍全国各地。 萝卜:原产中国。古代称之为芦葩、菜菔、突子。 3.葱蒜类蔬菜 韭菜:原产亚洲东部。 洋葱:原产伊朗、阿富汗,又名葱头,玉葱。传到我国仅百余年。 葱:原产西伯利亚。一说产于天山昆仑山,因昆仑山古称葱岭。 蒜:原产南欧和亚洲西部。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种子种的,古称“胡”和“胡蒜”。小葱:原产中国中原地区。 4.茄果类蔬菜 番茄:即西红柿。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当地人称为“狼桃”,18世纪由西方传教士传入。实际上中国西汉时期就有。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墨西哥和秘鲁热带地区。我国栽培辣椒始见于明末,最初名“蕃椒”,后改称今名。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调味。至于甜椒于18世纪才有,19世纪传入我国。 茄子:原产东南亚泰国和印度,约于晋代传入我国,隋炀帝就对它特别偏爱,还钦命为“昆仑紫瓜”。 5.瓜果类蔬菜 南瓜:原产非洲。由波斯传入我国南方地区,当时叫它为“番瓜”,传入年代不详。另一说明清时期从南洋群岛引进的。 西瓜:原产地撒哈拉。五代时期由丝绸之路传来的。 冬瓜:原产中国南部。因其形如枕,故名枕瓜,又因其老熟后皮上长满白粉,故名白瓜,还因南方秋末东初有收获,又名寒瓜。 丝瓜:原产印度。又名天罗,布瓜。因其瓜体老熟后筋丝如网,故名“丝瓜”。相传宋时由南方传入。 甜瓜:一说在非洲几内亚等地,另一说在南亚(包括整个印度次大陆和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三国接壤地带)。 黄瓜:又叫胡瓜,原产印度的西北部,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从伊朗带入中国的。初称“胡瓜”,东晋时,赵王石勒更名为“黄瓜”。 苦瓜:又名凉瓜,一般认为是原产热带地区。在亚洲和加勒比海群岛有广泛的种植。明时传入中国。 6.豆类蔬菜 大豆:原产中国云贵高原一带。别名甚多,依种皮颜色分别称为黄豆、青豆、黑豆;种皮黑色、子叶青色的称黑皮青豆或青仁乌豆;摘鲜豆荚以嫩豆粒作蔬菜用的称毛豆。大豆的小粒类型,褐色的在中国南方称泥豆、马料豆,在东北称秣食豆;黑色的称小黑豆。(一说最早种植大豆的人是“山戎”。古时大豆称“戎菽”。) 蚕豆:又名胡豆、寒豆、罗汉豆等。原产亚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带,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 豌豆: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与亚洲西部,汉代从西域大宛引入我国。但从元初才开始有吃豌豆嫩荚(也就是现在的食荚豌豆)的记载。 刀豆,以嫩豆类或嫩豆粒食用的种类 四季豆:原产中南美,明朝时传入我国。 扁豆:原产印度尼西亚,大约在魏晋时传入。 7.薯芋类蔬菜 土豆:原产南美,明末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智利和秘鲁,明万历年间晋安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福建。 芋:原产地在亚洲。 山药:原产地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中国在东汉时期就有记载,名医张仲景就以山药入药。 姜:原产印度尼西亚,一说印度。另一说史称“南夷之姜”,是南方少数民族驯化的。中国秦汉时有载种。 8.水生蔬菜 茭白:又叫茭笋,古称菰。原产我国。曾作为粮食作物,种子称孤米、雕胡,为“六谷”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纪才出现作为蔬菜食用的茭白。 慈姑:又叫剪刀草、燕尾草、茨菰。原产我国东南地区 菱:又叫菱角、水粟。原产欧洲, 水芹菜:又名水英。一般认为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时传入的,故古代称它为“胡芹”。 海带:原产地在日本北海道。 莲藕:又名藕、荷,原产印度。 豆瓣菜:又叫西洋菜。原产欧洲。 9.食用菌类 香菇:又名香蕈、香菌、冬菇,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原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 草菇:原产中国。别名苞脚菇、蓝花菇、麻菌等。 黑木耳:原产地在中国。 此外还有: 香菜:即胡荽。原产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金花菜:原产印度,中国后汉时期已栽种。 蕹菜:即空心菜,产于中国南方多雨地区,被称为南方之奇蔬。 葫芦:原产印度。 西葫芦:即美洲南瓜,清朝中期传入我国。 木耳菜:学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产亚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莴笋:原产地中海沿岸,唐代由外国使者来华时传入。 茴香:原产地中海沿岸。传汉代传入。一说是隋政府用重金从国(阿富汗、不丹)使者处求得,故民间传为“千金菜”。 秋葵:原产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亦名”黄秋葵“,俗称”羊角豆“。 芝麻:原产中国云贵高原。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5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