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养殖政府扶持项目
法律分析: 种植业涉及的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基地、农产品储藏保鲜、废弃物加工利用等; 养殖业涉及的种畜禽(包括水产)繁育、标准化养殖基地、畜禽(包括水产)交易场所、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粪污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加工等; 加工及流通业涉及的加工基地、原料仓储、成品储藏保鲜、冷链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 第三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动种养结合、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优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农村养殖业创业投资)
扶持政策类型:补贴、贷款、税收优惠。
详细政策:
1、渔用柴油涨价补贴
在淡水渔业中,只有淡水捕捞渔船可以享受到这一政策,一般的淡水养殖业很少能享受该政策。
2、渔业资源保护和转产转业财政项目
大宗淡水鱼涉及此项目的为其中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该项目以省及计划单列市为单位安排资金,对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严重或生态荒漠化严重水域,以及放流技术成熟、苗种供应充足、增殖效果明显、渔民受益面大的品种,在增殖放流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
3、渔业互助保险保费补贴
2008年5月,农业部正式启动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工作。试点险种确定为渔船全损互助保险和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中央财政分别补贴保费的25%,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最高补贴保险金额每人20万元。渔船全损互助保险试点区域为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部分重点渔区。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试点区域为浙江省岱山县。
4、发展水产养殖业补贴
(1)水产养殖机械补贴;(2)水产良种补贴。水产良种补贴的起步是2006年的《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开展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运行机制调研,探讨水产良种补贴方法”;(3)养殖基地补贴。
5、渔业贷款贴息
渔业企业技改、新产品开发贷款贴息,养殖业贷款贴息,水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等。
6、税收优惠
为支持引进和推广良种,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渔业,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对用于培育、养殖以及科学研究与实验的进口鱼种(苗)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前段时间
笔者林海写了种植业“二八定律”
有网友建议再写写养殖业
任何行业投资,有人赚有人亏
市场经济本就是丛林法则
这是正常的,也没啥大惊小怪的
本文探访20位搞养殖业的人
交流后而作
林海写文章不带节奏
研究具体实践干货
我们一起总结学习,一起进步
某老板回乡养牛
养殖业除了养牛等大型食肉动物,其他养猪、养鸡、养鸭、养鱼、养虾等见效回本周期短,盈利与亏本在半年内能见成效。
但这类项目前期的基础建设投入比较大,正常情况两到三年完全回本;当然也有遇到市场机遇的人在一年内就完全拿回投资成本并实现盈利,这种偶然的一次赚钱多数属于运气,跟买**一样,大多数投资者不会有这种可能。
也有对市场行业观察比较敏锐的人,他们头脑反应快,能比别人赶上更多赚钱机遇。
言归正传,今天谈谈我所接触的20位养殖业创业投资者,其中有6位赚了钱,14位入坑吃亏。故而,我说成是“三七定律”,当然这定律不是绝对,只是一种小范围内的总结。
果林养羊锄草
3类人赚大钱这3类人,林海称之为“非凡人”。
(1)大集团的资本投资者
这类投资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他们投入的是大规模、工厂化的养殖场,饲养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考核后才能上岗,自动化投料、自动化清洁消毒、温湿度控制、通风控制、瘟疫监测、环保处理等都用上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从表面看,他们节约了很多人力成本,但他们在技术和管理上的综合投资成本非常高,单单想从“养与卖“这一种模式来盈利不太可能。但他们能争取到大额的政策补贴,贷款融资也比其他养殖者容易,资金也不太容易断流。
这类企业投资者,他们对于养殖业本身盈利与否不是太在乎,他们玩的是资本,做大估值盘然后上市从股票中去赚钱才是最核心的。普通人学不了他们的。
(2)经历过多次失败的行业内“老黄牛”:
这类人一般是一辈子从事该行业,属于干一行专一行的“老黄牛”、真专家,经历过若干次失败后活下来的,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都是翻身赚钱最大的资本。
江苏有位卢先生养大龙虾,投入该行业30年了,曾遇到过4次失败,天天求人贷款;老婆过不了这种在风口浪尖创业的日子,选择和他离婚;如今,他成为了该行业最专业的人之一,他的水产养殖基地跟很多商超合作做生鲜供应,总归是赚了两千来万,并带领村里很多人参与一起搞水产养殖致富,当地也形成了水产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
(3)轻资产的“投资跑跑客”
这类人往往具有与众不同的商业意识和头脑,也善于整合各方资源,他们很看重商业模式。在山东有位孙总,在2019年猪肉涨价前期嗅到了市场机遇,靠养猪赚了一大笔。
他的方法及策略是自己不投资建设猪场,因为农村很多猪场并没满员,有的老板场地修起了现金就短缺了,这些猪场的老板大都有养殖经验。
孙总选择了“借鸡生蛋”一招,采取托管模式从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按出栏周期滚动投入,分批次陆续投入2000头小猪让第一类人中的“老黄牛”去托管喂养,喂肥后自己联合屠宰和生鲜冷链系统,他的猪肉基本是跟别的养殖公司一起进入了一些商超的预制菜供应系统。
他起始资金150万元,在一年之内赚回来近350万元。2021年开始,因为各种成本增加,他快速抽身又去投其他的项目,反正自己没有投资养猪场等固定投资,卖完最后一批猪肉就抽身又转行。
这类人赚的都是现金生意,识时务知进退,所以我也称他们为投资“跑跑客”。
卢先生卖进餐厅的龙虾
7类人入坑这7类人,多是养殖行业的普通创业投资者。
(1)因胃口太大而入坑
这类人不属于大资本,多是自己在外因为抓住了一些机遇赚了大钱,野心和胃口更大,把养殖业想得太简单,投资修个场地,请几个农民喂它几百、几千头猪牛觉得不难。
未经过仔细的风险调研和评估,一来就拉开架势投资几百万、千万开始搞。后来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出来了,几下把手中的现钱折腾完了,才发现自己入坑,要么到处求人贷款继续填坑“鸡肋“项目,要么丢下场地跑路。
(2)因技术管理而入坑
这种属于跨行搞养殖的人,任何一个行业刚进入门起码得拜师学艺一年以上。
养殖业面对的是活的生命动物,技术管理需注重细节,尤其在饲养配料上若没足够经验,人家4个月可以喂到200斤出栏的猪,你可能只喂到100来斤,皮包骨头、瘦不拉几的,收购贩子来看了也嫌弃,更别说卖钱了。
在清洁消毒、瘟疫防控上,技术就更为小心谨慎,稍有大意一场瘟病来临,所有投资一夜之间“哟嚯”了。
(3)因不擅营销而入坑
自己在行业内没有积累足够的销售渠道,销售定价权和话语权都在收购的贩子手中。
这种情况会出现,等你急切需要销售时,有些人就会勒你的“鸡脖子”了,城下之盟不可能卖出好价钱。
再说,市场的各类肉食需求是有时效性和阶段性的,如果到了需求旺季还没有卖出去,等下一个季节就掉价了,自己多贴几个月饲养成本还卖不成钱,不亏才怪。
所以,任何时候自己都要主动出击寻找各种销路。
返乡创业有人想养鱼
(4)因商业套路而入坑
有些养殖行业,上游提供幼苗或饲料的人不诚信,玩商业套路,一不小心你就入坑。
这种案例在特种养殖行业比较常见,比如养澳洲虾、养鸵鸟、养鳄鱼、养龟鳖、养蚯蚓、养蛇、养孔雀等行业。
对方为了自己能忽悠到客户,会给你各种发财的客户案例,他们卖给你幼苗或饲料,会签订合同包回收,你上门去考察看到的未必就是完全真实的例子,等你把货款付到手,最后养出来对方会根据黑纸白字的合同说你没达到要求而拒绝回收,你打官司都打不赢。
这里,笔者林海建议你在与这类合作伙伴签订协议前可以到他们的案例客户那里去偷偷打段时间的工,记得要避开上游供货商,自己悄悄地把一切底细摸清楚后再说。
(5)因乡愁情怀而入坑
这种案例比较多,大多属于有家乡情结的返乡创业热血人士,原来本是个养殖业行外人,心中想着回乡做公益事业,跟家乡几个熟人一顿酒喝下来就盲目拍板投资。
既然是项目投资,就有风险与收益,只有真正能产生收益的项目,才能给家乡村民带来持久的利益。
笔者林海曾见过四川西部某村一位回乡养鹅的老板,最开始当地很欢迎,他回去投资2000多万元承包了几千亩山林。
基础设施投了一半了,发现自己原来的计划有问题,资金也不足最后不得已跑路,丢下烂尾项目成为麻烦。
如今被父老乡亲一片骂声连家乡都不敢回。
(6)因势单力薄而入坑
养殖业想挣钱肯定得规模化,但规模化了成本和风险就大,牵涉方方面面的事情就多了,一个人不是孙悟空,需要联合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承担。
有人负责技术,有人负责当地干群关系协调,有人负责帮忙融资,有人负责市场销售……需要一支强悍的团队分工负责来干。
有些1个人去单枪匹马地投资养殖业,顶多就是拉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干,但责权很难分明,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去承担,一个环节出现困难若解决不了,全盘就输了。
最后,自己被人埋怨在背后骂,钱没挣到连四门亲戚也得罪了,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7)因不懂政策而入坑
如今,农村的土地管理、环保管理等都非常严格。
基本农田不能搭棚、不能修房、不能乱挖鱼塘;受保护的山坡山林是不能随意破坏的;废水排污不能随便排……
在投资养殖业项目前,这些规定一定要详细掌握清楚。在法律法规面前,切记不能听信个别干部的私下酒肉承诺和所谓地方背景关系,一旦出问题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帽子跟你翻脸比翻书还快。
在政策及法律法规面前,进农村创业投资人也别存任何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被查就不怕。
你能保证你身边所有人都不会去举报吗?自己对自己负责,若项目因为触及这些政策规定被拆除了,翻本的机会都没了,弄不好还得背上被处罚的臭名声,就更得不偿失了。
返乡创业者养鸡
本文完结。如今乡村振兴,农村的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农业一二三产业发展已经蓬勃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业投资机遇!国家给出更多政策鼓励大家返乡创业投资,2021年返乡创业人数已经超过1120万人,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回农村创业的前景和未来。
任何创业都有风险,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养殖业也同样如此。我们可以多多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尽量避免少入坑,努力让自己成为最成功、最优秀的那一批返乡投资创业的人,在让自己致富创收的同时为家乡乡村振兴贡献力所能及的、积极的力量,与父老乡亲一起走向共同富裕,造福生我们、养我们的家乡水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