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现在发现一个很好的地方养鱼,但是那是四十亩耕地,还不是自己的。我应该如何才能办好这个事

第一:考察40亩耕地上面的山地地形,深处是否有水库,是否可以补充水源,这很重要。可以省去以后打井的费用或者干旱年份无水可补的致命性打击。

现在发现一个很好的地方养鱼,但是那是四十亩耕地,还不是自己的。我应该如何才能办好这个事

第二:做好投资初步计划,包括调查村里、乡镇、县里的渔业资源,在这里养鱼的可行性研究,投资收益研究等。让当地老百姓了解你的计划,了解你的未来规划。觉得你是做实事的人。

第三:联系村干部租用40亩地耕地。让村干部联系40亩耕地的归属者,也就是农民。确定全部农民愿意租给你之后,才考虑下一步打算。

办法有2个:第一个不建议用,直接和老百姓谈,租用耕地,不说明用途,但是租用年限至少是20-30年以上。前提是老百姓“好欺负”(这个办法是先斩后奏,因为老百姓租地给你,如果你做鱼塘,万一哪天你不租了,老百姓无法恢复耕地了,或者再恢复耕地也要很多费用,老百姓就不会答应)。第二个是,你直接和村干部和老百姓谈,这个地方适合养鱼,租用下来20-30年,以后也发展养鱼都行。拿出你的计划,老百姓觉得这里确实适合养鱼,以后老百姓也可以跟你一起养鱼,那就没问题了。

注意几点:1、必须签订长期的合同,对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都要面面俱到的写到合同里面,对40亩面积的土地归属问题都要调查清楚,避免以后有些老百姓没有签名,没有拿到租金,反过来告你占用他的耕地。那样有理说不清了。

2、做好鱼塘规划,尽量做到生态农业循环利用。比如如果鱼塘在山边,还可以连带租用山地,种植牧草,牧草养鱼,养鸡鸭,种菜等,形成生态农业链条,长远发展。

祝你好运!

稻田养鱼的技术细则

你好,稻田养鱼是现在提及比较多的农业养殖方式,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一、稻田养鱼技术

1、稻田养鱼的放养品种以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为宜,如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鲢鳙鱼可放养一些,鳊鱼不宜放养。育秧田培育夏花可放3~5万尾每亩;稻鱼并作培育鱼种可放5~7厘米夏花1500~2000尾每亩;养殖食用鱼,双季稻田连养每亩放(夏花):鲤鱼300尾,鲫鱼100尾,草鱼100尾,鲢鳙鱼共50尾,适当投饵每亩可收获75千克左右。

2、稻鱼轮作,投饵饲养,每亩放大规格草鱼种100~120尾,鲤鱼、鲫鱼150~200尾,鲢鱼30~50尾,鳙鱼10~20尾,每亩可产200~250千克。放养时间宜早,单季稻田养鱼或稻鱼连作养殖食用鱼,一般在秧苗移栽返青后放养。稻鱼轮作可在收稻后立即灌水养鱼,到翌年插秧前捕鱼。

3、稻田养鱼施肥以农家肥、基肥为主。使用化肥要掌握安全浓度,避免直接洒到鱼沟里,也可半块田半块田的轮施。农药要严格掌握浓度,常用药有乐果、甲胺磷、敌百虫、杀虫双、井岗霉素等。毒性较大的如呋喃丹、鱼藤精、五氯酚钠、毒杀酚、波尔多液等都应忌用。

4、施药前应疏通鱼沟,加深水位。乳剂农药露水干后喷,粉剂带着露水喷,减少药落于水中。也可半块田半块田的轮流喷药。发现鱼有不适,立即灌新水。晒田时做到晒田不晒鱼。经常巡田检查,查看稻鱼长势、田埂和拦鱼栅是否牢固。注意防旱防逃。投饵要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定质。

二、稻田养鱼有哪些好处?

首先,稻田养鱼可以促进水稻增产。稻田养鱼是一种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对国土资源的再利用,不需额外占用耕地就可以生产水产品。各地经验表明,发展稻田养鱼不仅不会影响水稻产量,还会促进水稻增产。养鱼的稻田一般可增加水稻产量5—10%,较高的增产14-24%。

其次,稻田养鱼可为社会增加水产品供应,丰富人们的“菜篮子”。近几年在江苏、四川、贵州等地,稻田养鱼已成为当地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稻田养鱼可以做到均衡上市,对于稳定水产品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满足“菜篮子”需求,改善人们膳食结构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缺乏且交通闭塞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地区长期“吃鱼难”问题。

第三,稻田养鱼可以使农民收入有显著增长。稻田养鱼既增粮又增鱼,而且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少喷农药,节约劳力,增收节支,一般养鱼稻田每亩可使农户增加收入220元。实施高标准的稻鱼工程进行稻田养鱼,每亩可增加350元。利用稻田养殖名特优水产品及进行稻—鱼—菇三元复合养殖,每亩稻田增收可超过千元。

第四、稻田养鱼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由于稻田养鱼,相应加高加固田埂,开挖沟凼,大大增加了蓄水能力,有利于防洪抗旱。在一些丘陵地区,实施稻鱼工程,每亩稻田蓄水量可增加200立方米,大大增强了抗旱能力。对一些干旱较多的缺水地区,养鱼的稻田由于蓄水量大,可以有效地延缓旱情。稻田养鱼对环境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其具有较好的灭虫效果。据测验,养鱼的稻田比不养鱼田蚊子幼虫密度低80%,主要是稻田养的鱼食用大量的蚊子幼虫和螺类,可以降低疟疾、丝虫病及血吸虫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

稻田工程养鱼技术是近年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经过技术开发、试验研究、完善和提高,逐步形成的水产养殖新技术。此项技术可有效地利用稻田生态条件发展水产养殖业,在不与种植业争地的基础上增产水产品。在稻田内养殖水产生物,还具有节水、节地、节肥(少施化肥)、除害、除虫、疏松土壤、提高稻田蓄水灌溉和抗旱能力等多重作用,是一项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因此,稻鱼工程技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田块选择

选择水质清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不受旱涝影响的田块。

(二)田间工程设施

1、开挖鱼沟、鱼凼的必要性及技术要求。

水稻生长期必须经常调节水位,干湿兼顾,稻田浅灌和晒田是水稻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为解决稻鱼用水矛盾,必须在插秧前开挖鱼沟、鱼凼,增加稻田容水量,以利于鱼类生长及种稻施肥、洒药。

①鱼沟:深度为50—80㎝,宽为50—100㎝为宜,鱼沟要与鱼凼相连,根据稻田形状和大小,确定开挖鱼沟的条数和排列形式,一般可呈“十”、“井”、“田”字形,每条沟要直,有利于排水、通风、透光。

②鱼凼:可开挖在田角或田中央,深度为1—1.5米,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8%为宜,形状可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

2、加高加固田埂。养鱼稻田需在插秧前结合开挖鱼沟、鱼凼,将田埂加高至50—70㎝,加宽至40—50㎝,并捶打结实,确保不会发生渗漏或塌陷。

3、进、出水口设置拦鱼设施。养鱼稻田进、出水口应开设在稻田对应角,并设置栏鱼栅,用竹篾或尼龙网等制作。

(三)鱼种投放

稻田养鱼一般在栽秧后7—15天,秧苗返青后开始投放鱼种。以放养草鱼、鲤鱼和鲫鱼为主。规格以50—10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为好,每亩投放10—20公斤为宜。鱼种下田前可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四)饲养管理

1、人工投饵的必要性。稻田水浅,天然饵料有限,为提高稻田养鱼的产量,必须补充人工饵料,如菜籽枯、糠麸或配合饲料等。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坚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2、用水管理。水稻生长初期,水位保持3—5㎝,让水稻尽早返青,水稻生长中后期,水位保持在15㎝左右。

3、日常管理。稻田养鱼的日常管理关键是防漏和防溢逃鱼。因此,必须经常巡视田埂及检查拦鱼网栅,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以利于排注水畅通。稻田中田鼠和黄鳝都会在田埂上打洞,造成漏水逃鱼,应仔细检查及时堵塞。

4、田间施肥管理。为解决降水施肥时对鱼类造成的威胁,可采用段间隔施肥法。即一块稻田分两部分施肥,中间相隔2天左右。施肥原则一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二是重施基肥,轻施追肥。

5、田间施放农药管理。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性的农药,禁用对鱼类有剧毒的农药。药应尽量喷在禾苗上,选择晴天施药,切忌下雨前施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