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生活中九大航天应用,你知道有哪些呢?
最近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聂海胜等三名航天员奔赴中国空间站,对中国航天具有跨时代的重大意义,那么你知道有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是来源于航天科技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吧。
No.1?纸尿裤
整个航天科技的发展,从某种角度可以算是一部“奋斗屎”,毕竟人有三急,因为尿急影响航天发射的事情可不止一次。于是华人科学家唐鑫源对原有太空服进行改进,发明了纸尿片,为航天员解决了这个难言之隐。这项技术后来转为民用,走进了千家万户,变成了人们熟悉的纸尿裤。
现代人们去哪里都得导航,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感谢航天科技,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领先欧盟,还有我们追剧的卫星电视,天气预报,无线上网全靠的卫星系统都离不开航天技术的发展。
No.3?低温阀门
? 低温阀门原来就是航天低温推进剂液氧、液氢上使用,包括各种空气产品都有关系,随着中国航天起飞后,大都能进行国产了,并且还倒逼老外跳楼大降价。可能还有朋友不清楚空气产品的用途,简单科普一下,最直观的化肥生产需要对氮气进行存储,钢铁冶金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的大户,生活用品早已离不开他们的间接作用。
No.4?蔬菜包
? 大家吃泡面的时候都发现有一种蔬菜包,这种蔬菜的制作技术就是最先为航天研发出来的“冷冻脱水蔬菜技术”。
No.5?微波炉 ?
? 我们生活中家家户户使用的微波炉也是为了满足在太空加热食物不能有明火的需要而研制出来的。
No.6?各种经太空作用下改良的农作物
农作物种子搭乘飞船在太空的环境中改良后,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虫害等特点,比如太空辣椒、黄瓜等食品早已进入了百姓餐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航天技术是对种子进行改良,种子的基因并未改变,是科学家对航天种子改良,经多年研究、实验、筛选后,确保安全无害才走上人们的餐桌。
No.7?航空航天材料
在我国研发的新材料有大量是因航天需求而诞生的,比如铝镁合金,钛合金和其他复合材料都是航天材料科学的产物。
No.8?喷发定型摩丝
很多女生可能不知道,其实她们头上引以为豪的秀发,也沾了航天技术的光。太空医学领域中的外层覆膜技术,被应用开发成一种喷发定型摩丝。
No.9? 太阳镜
航天员的宇航服一套价值几千万,在笨重的头盔作用中,眼睛部位的材质设计可以防止太空中的辐射对宇航员造成伤害,后来慢慢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就是熟悉的太阳镜。
太空探索是人类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同时也孕育出一系列新技术。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增强了人类的信心和进取精神,让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面临的各种严峻考验和挑战。
当然不可以了。蔬菜粉是蔬菜风干或者烘干后做成的粉末。还会添加一定的化学成分。在风干或者烘干的过程中里面很多营养素都会流失。粉碎过程中更是会破坏的一塌糊涂。连其中的纤维素都被破坏,维生素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是不能代替的。而且蔬菜最好新鲜吃。放置时间久了营养素也会流失的。
蔬菜干是新鲜蔬菜经过脱水加工后制成的干菜。干菜基本保持了蔬菜原有的色泽和养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入水便会复原、便于运输和贮存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太空食品。
美国航空航天局为了能够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吃到蔬菜补充维生素,发明了真空冷冻脱水蔬菜技术。在真空冷冻环境下,去除了蔬菜中的90%以上的水分,蔬菜重量降低了20%,保留了蔬菜中的98%的营养成分,蔬菜干成为宇航员补充营养的必备食品。
新鲜蔬菜经过脱水加工,含有的水分不足10%。在加工过程中,叶绿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会随水分流失。据美国营养学家研究,菠菜经过脱水加工后,维生素A损失22%,维生素B损失36%,维生素C损失53%,钙损失17%,铁损失14%,胆碱、生物类黄酮、肉毒碱等“类维生素物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目前,蔬菜干正在走向餐桌,生产商鼓吹它是“可以当零食吃的蔬菜”,又因其重量轻、便携带、口感酥脆等优点,深受孩子喜爱。生产商在生产加工蔬菜干的过程中,为获得更加完美的口感,添加了油脂、盐、糖等食品添加剂,脂肪含量高达30%以上,儿童经常食用,会引起肥胖,不利于身体的发育成长。
蔬菜干不能代替新鲜蔬菜,除非实在没条件吃到新鲜蔬菜,可以适当食用蔬菜干。长期食用蔬菜干,会引起人体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引发诸多疾病,有损于身体健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