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田灌溉规划
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方法
灌溉制度设计原则
示范区所在地四川简阳属川中丘陵区,旱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水分多数时间处于适宜土壤水分的中或下限,不少时间低于下限,作物或多或少地受到土壤水分胁迫。以往的灌溉制度设计基本上是按照充分灌溉理论(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内潜在蒸发蒸腾需水量,作物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在适宜水分的上、下限之间)设计的,这和实际情况不符。计算出的灌溉定额比当地高产年份实际采用的灌溉定额要高,而且高的幅度较大。
该示范区灌溉制度设计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述十项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着力于提高示范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非充分灌溉理论和调亏灌水技术指导下进行的。计算时采用了一些近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受旱胁迫减产率小于5%.
旱作物需水量
根据对四川省农田水分盈亏的研究,为了保证胁迫减产率小于5%,根活动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在作物生长敏感期(关键期)应保持在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以上,在其余生育期可低于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0.82以上(轻度缺水,轻微度受旱)。
计算方法
在节水灌溉制度设计中,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参数修正法,即对农田水分平衡方程中的计算参数按相应节水灌溉技术要求进行修正。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等节水灌溉制度的全部数据。这种方法较为复杂,适合于灌溉管理、大、中水利工程节水规划设计。另一种是综合修正法,这种方法直接对常规灌溉制度计算的灌溉定额结果进行打折修正,得出节水灌溉定额,但无法获得节水灌溉制度的其它指标。这种方法较为简单,适合于水资源平衡计算,小型水利工程节水规划设计,目前许多节水规划是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这里采用参数修正法为主综合修正法为辅的计算方法。
种植结构调整
由于示范区均为提水灌区,特别是沱江灌区,提水扬程较高,渠道较长,灌溉供水成本较高,不适合进一步发展高耗水作物。根据现有情况,对水稻面积进行了控制。
节水措施
水稻:四川、贵州等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一般属中、小型灌区。渠道和泵站的运行都是间断性的。除冬水田、冲、槽田外,水稻“浅、湿、薄、晒”灌水技术并不适合这些地区。浅灌中(深)蓄灌水技术有利于节水(10~20%)和蓄雨(增加蓄雨5~30%),已为当地农民普遍采用,是一种常规的灌水技术。该示范区主要采用的节水技术有旱育秧技术、塑料薄膜、秸秆覆盖技术和“强化大三围”栽培技术等,这些技术主要是通过减少泡田水量、减少棵间蒸发、减少渗漏量达到省水的目的。
旱作物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构成比水稻复杂,一般都是几种节水灌溉技术一起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控制性灌水、秸秆覆盖等,这些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种子及根系生长能力、减少棵间蒸发、抑制植株无效蒸发、多蓄雨水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果树综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由优质苗木靠接技术、关键期水肥结合沟(点)灌技术、抗旱剂喷施技术和棵间覆盖(秸秆、种壳、杂草、肥料等有机混合物覆盖)技术组成。
节水灌溉制度设计参数
水稻
根据参数修正法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要求,分秸秆覆盖和薄膜覆盖两种情况对水稻节水灌溉制度计算参数如作物系数、初始水层、降雨深蓄限、适宜灌溉水层上限、适宜灌溉水层下限等作调整。
旱作物
根据参数修正法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要求,对旱作物节水灌溉制度计算参数土壤适宜水分上、下限作调整。
3、四川简阳“863”节水农业示范区节水灌溉制度设计成果
采用上述,编制软件,对示范区主要作物以旬为单位进行了长系列(1960-2000年)的节水灌溉制度计算。水稻节水灌溉定额是将秸秆覆盖、薄膜覆盖以及旱育秧的节水原理进行分解,然后分别对水量平衡方程的参数作相应的修正,计算出秸秆覆盖、薄膜覆盖的单项灌溉定额,再结合各自的使用面积综合而成。旱作物及果树节水灌溉单项定额是在考虑土壤水分胁迫和非关键期限制性灌溉的基础上,按水量平衡方程及农田水分调蓄计算得出的结果,再用其它不同节水措施的节水效果和实施面积计算得出的加权综合节水比例进行修正后得出。在此基础上,根据示范区节水与常规灌溉面积比例,加权平均得到主要作物的综合净灌溉定额。再根据各种作物的面积加权平均得到示范区田综合净灌溉定额、土综合净灌溉定额以及田土综合净灌溉定额。同时,对各种作物的净灌溉定额以及综合净灌溉定额作了排频,得到了75%典型年的净灌溉定额供水资源平衡分析采用。
灌水和排涝
春季(2月~5月)干旱季节,必须浇返青水。夏季(6月~8月)雨季,注意排涝。积水处不能超过12小时;应根据灌木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浇水。浇水应浇透,浇水前应进行围堰,防止水外流;灌水时注意上下层植物的关系,特别是有针叶树的地方要注意控水,在不影响的情况下适时灌水。
施肥
普通树木落叶后施基肥与萌芽前施追肥,花期长的在生长期中加一次追肥。灌木及小树在树冠投形下掘一断续的坪状沟,掘沟深度以达到根系为度。冬施宜深,施射沟近树浅而远树深。冬施以有机基肥为主,夏施以速效追肥为主。
1.肥料选择
根据灌木品种需要、开花特性、生长发育阶段,选择施用有机肥、无机肥以及专用肥。
2.施肥时间
根据灌木开花特性、生长发育阶段,适时进行施肥。开花灌木可在开花前施肥,以追施磷、钾肥为主。
3.施肥方法
施肥时,肥料不能裸露,采用埋施或水施等方法进行。施肥时应避免肥料触及叶片,施完后应及时浇水;根据灌木的种类、用途不同,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色块灌木和绿篱每年施基肥2次,追肥4次。
灌木修剪要求
根据灌木的种类及用途,常绿灌木除特殊要求整形外,一般应保持丛生状的自然美观造型,及时剪除徒长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萌孽枝、病虫枝及枯死枝,以保持通风透光性;
对丛生灌木的衰老主枝,应本着“留新去老”的原则培养徒长枝或分期短截老枝进行更新;观花灌木应掌握花芽发育规律,对当年新稍上开花的花木应于早春萌发前修剪,短截上年的已花枝条,促使新枝萌发。对当年形成花芽,次年早春开花的花木,应在开花后适度修剪,对着花率低的老枝要进行逐年更新生枝上开花的花木,应保持培养老枝,剪去过密新枝;造型灌木(含色块灌木)的修剪,一般按造型修剪的方法进行,按照规定的形状和高度修剪修剪应保持形状轮廓线条清晰、表面平整、圆滑;灌木过高影响景观效果时应进行强度修剪,修剪时间宜为休眠期;修剪后剪口或锯口应平整光滑,不得劈裂、不留短桩;每年修剪应不少于6次,绿篱、造型灌木不少于每月1次,色块灌木不少于每年6次;绿篱不论修剪形式为圆形、梯形、矩形,剪时应做到上小下大,篱顶、二侧篱壁三面光;修剪时应严格按技术操作要求进行,注意安全,并应及时清除剪除的枝条、落叶。
中耕除草要求
应适时中耕,松土应不影响植株根系,清除灌木周围的杂草,适时松土保证土壤的通风透气性,清除的杂草应随时清运拉走。
补植
枯死的灌木,应连根及时挖除,并选规格相近、品种相同的新苗木补植;在树木生长期内移植时,应在不影响植物株形的情况下修剪部分枝条和叶片;
防寒、防冻
秋季做好灌木的排水,停止施肥及控制灌水,促使枝干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在冬季应根据灌木及土壤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树木干枯;设风障防寒应在迎风面搭设,风障架设必须牢固;不耐寒的灌木要用防寒材料包裹植株防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