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一、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监测与分析方法和监督管理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作为农田灌溉水源的水质监督管理。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除外)以及未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废水、农产品加工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进入农田灌溉渠道,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按该标准进行监督管理。
二、污水灌溉一直都是造成农田土壤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隐患,影响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农田灌溉水差异性明显,南方多为水质性缺水,北方则为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的原因是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而缺水,资源性缺水则是水源较少,降水条件差等原因造成的缺水。而参考南北农田灌溉水源的实际情况,其实污水控制主要集中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水质的处理上。GB 5084—2005的适用范围仅为“全国以地表水、地下水、处理后的养殖业废水及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废水作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 GB 5084—2021则将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和医疗污 水除外)以及未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废水、农产品加工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进入农田灌溉渠道,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都需要按本标准进行监督管理”。
三、农田灌溉水基本检测项目。基本检测项目属于必检项目,影响农作物生长、 发育, 并对土壤、 地下水有潜在风险, 以及长期灌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严重影响的因素。 基本检测项目共 16 项, 包括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 ) 、 化学需氧量(COD Cr ) 、悬浮物、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温、 pH 值、 全盐量、 氯化物、 硫化物、 总汞、镉、 总砷、 铬(六价)、铅、 粪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数。 农田灌溉水质应满足上述项目相应指标的要求, 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产量及品质, 避免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受到威胁, 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以上项目的监测, 确保农田灌溉水质基本检测项目符合《标准》 要求。
四、农田灌溉水控制检测项目。选择控制项目为对环境或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品质有一定影响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这类因素在灌溉水体中含量较少, 但如果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可导致农田土壤、 地下水环境污染或农作物产量下降、 农产品品质变坏等, 因此将这些因素列为选择控制项目。2005版《标准》 中选择检测项目有11 项, 包括铜、 锌、 硒、 氟化物、 氰化物、 石油类、 挥发酚、 苯、 三氯乙醛、 丙烯醛、 硼。 本次《标准》 修订, 16 项基本检测项目不变, 在现行《标准》 11 项选择控制项目的基础上, 增加镍、 氯苯、 1,2-二氯苯、 1,4-二氯苯、 硝基苯、 甲苯、 二甲苯、 异丙苯、 苯胺 9 项污染物, 共计 20 项选择控制项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适用本法。本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 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第四条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古代农田灌溉工具有哪些?
水车通过将水源注入至渡槽来实现灌溉,具体方法如下:
工具:水车、刮板、水斗、渡槽、水。
1、水车通常由1根长度为5米左右、口径为0.5米左右的车轴支撑起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均带有1个刮板与水斗,刮板可用来刮水,水斗可用来装水。
2、当河水流动时,水车可以借助水势缓缓转动,此时上面的水斗也会随之装满河水,而且水斗会被逐渐提升至顶端,到了顶端水斗便会自然倾斜,然后把水注入渡槽,水会流到需要灌溉的农田中。
3、水车的高度一般为10米左右,重量一般为10吨左右,其外形酷似古式车轮。
水车的作用
1、水车的作用为引水灌溉,它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别称“天车”。
2、部分较大的水车其轮幅直径可达到20米左右,提水高度可达到15-18米左右,大型水车可灌溉600-700亩农田,小型水车可灌溉100-200亩农田。
3、用水车进行灌溉可达到省工、省力、省钱的效果,在古时候可算一种先进的灌溉工具
4、水车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见证了我中华农业文明,也为水利研究史提供了证明材料。
5、水车的发明也为古代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古代人也有很大的智慧,在当时的条件下,主要有以下几种灌溉工具:
1、戽斗:一种取水灌田用的旧式农具。用竹篾、藤条等编成。略似斗,两边有绳,使用时两人对站,拉绳汲水。
2、桔槔:俗称吊杆、称杆,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3、辘轳: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井上竖立井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4、井车:是由辘轳发展而来的古代从深井中提水进行灌溉的工具。圆木上绞缠绳索,索系水平,圆木旋转,带动绳索。水斗随之起落以取水,水斗只直上直下。不能绕圆木旋转。
5、翻车: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
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
6、筒车: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称“水转筒车”。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上下各有一个轮子,下轮一半淹在水中,两轮之间有轮带,轮带上装有很多尺把长的竹筒管。流水冲击下面的水轮转动,竹筒就浸满了水,并自下而上地把河水带到高处倒出。
7、渴乌:一种利用静水压力差输送水的引水用具,中国古代的虹吸管。
8、龙尾车:利用圆筒内螺旋轮转上升而提水的一种工具,也称阿基米德螺旋管。明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入中国,后进行了仿制,清朝大量制造。
圆明园“海晏堂”中的12属相雕塑,就是依靠高台上的蓄池“锡海”,使水流经铜管到喷泉中喷水。据说,“锡海”能储水180吨,就是用“龙尾车”将水提高储蓄于其中的。
以上内容参考:水车(灌溉工具) - 百度百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