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田灌溉工具有哪些?
古代农田灌溉工具如下:
1、戽斗 [hù dǒu]
戽斗,一种取水灌田用的旧式汉族农具。戽斗很早就在中国用于灌溉农田了。由于人的身高所限,戽斗的提水高度一般在0.5~1米。有些地方把水斗做簸箕形,绑在杆上,一人操作即可。
2、筒车
筒车大约发明于隋朝,是利用水流冲击水轮转动的农业灌溉机械。筒车一般要安装在有流水的河边上,且挖有地槽,被引入地槽的急流推动水轮不停转动,从而将地槽里的水通过水轮上的木筒或竹筒提升到高处,最终流进农田进行灌溉。
3、风力水车
这是一种类似于现代风车一样的东西,全车分风车和水车两个部分。风车将风能传递给水车,由水车将能量传给所汲水体,然后将水从沟渠里吸出来。
4、桔槔
简介:桔槔,俗称“吊杆”“称杆”,古代汉族农用工具。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
构造及其原理:它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5、辘轳?
简介: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
构造及其原理:在井上安置带有水平转轴的支撑架。转轴一端装有曲柄,转轴上缠有绳索。绳索下端系有水桶。用人力或畜力转动曲柄,即可自井中提水。是一种利用轮轴理的起重机具。
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释义:
(1)指提水工具的一种。
我国水车灌溉使用很早。《宋史·河渠志五》:"地高则用水车汲引,灌溉甚便。"
(2)指古代战船的一种。
《南史·徐世谱传》:"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
(3)指以水为车。
《楚辞·九歌·河伯》:"乘水车兮荷盖。"
王逸注:"言河伯以水为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