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荔枝种植技术

一、建园 (一)园地选择 园地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土层深厚(以红壤、沙质或粘土为佳,pH值5——6,有机质含量2%以上),无冻害、风害,坡度在15度以下的山地为宜,最好是附近有可供利用的充足水源。 (二)园地规划布局 果园应根据长远的发展目标来进行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水土的保持工程,小区划分要与道路、排灌、植被、防护林、建筑物等设施相配套,既便于栽培管理,又为荔枝正常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果园建设 1、创造深厚的生根土层——挖大植穴,压肥改土。新开果园要开挖1米X1米XO.8米的大植穴,并放入绿肥10公斤、有机肥泥30公斤、生石灰 0.5公斤,上层放腐熟禽畜粪肥10——15公斤,回填一定量的表土,经2——3月的沤制熟化后才可以种植,使植穴肥沃、深厚,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为荔枝今后的栽培管理打好基础。 2、水土保持是山地建园的关键。高投入的可在种植前修筑好完善的等高梯田,要求梯壁坚固、梯级平面宽约3——4米,外高内低,向内侧倾斜度为5度左右,并在内侧挖20——30厘米的背沟,中间设土墩,起蓄水保土作用;低投入的在种植前做好定穴、挖穴、改土工作,保护其它正常植被,以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和水分蒸发。有条件的应设置乔灌木混植的防护林、涵养林和豆科低矮植物作植被,有利于改善山地果园的生态环境。 3、开设排灌系统。在主、干道两侧开挖深宽各50——60厘米的纵向水沟,中间连通各级梯田的背沟和横排沟。为减少雨水的冲刷,纵水沟要修成竹节状或使沟底生长杂草。每15——20亩设置3米x5米x1.5米的蓄水池、肥水池各1个,以利于灌溉、施药和肥水的沤制。 4、定植及植期。应根据荔枝的品种特性和资金投入的实际,以每亩定植15——30株为宜,切勿盲目追求矮化密植。在气温回升的清明节前后或春梢萌发前种植。定植深度与苗期相关,圈枝苗覆土深度较原来土球高5厘米左右,切忌过深和大力踩踏造成断根。植后每株浇定根水10——15公斤。 二、幼龄未结果树管理 (一)施肥 1、施肥时期:定植后1个月即可以施肥,建议实施“一梢二肥”,即枝梢顶芽萌动时施第1次肥;新梢伸长基本停止、叶色由红转绿时施第2次肥。另外,在每年的11——12月施以有机粪肥为主的过冬肥。 2、施肥量:第1年的第1次新梢肥每株每次施尿素、含硫复合肥各15克,也可施10%尿素或30%腐熟人粪尿液2——3公斤。以后每次新稍肥用量逐渐增多,每次新梢增加20%——30%。第2年起每次新梢施肥量较上次增加15%——20%。 3、施肥方法:在根际外缘开浅穴3——4个或浅环沟,把肥施在穴内或沟内,施后覆土。旱季以施液肥为好。 4、根外施肥:结合喷药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 (二)定干整形 在种植后的1——3年以小幅度修剪为主,在主干高约30——50厘米处培养3——4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主枝,以后主枝自然延伸,剪除过密枝、病虫枝,使其形成立体结果树冠。 (三)生草改土 1、种植良性草种,使果园合理生草。一般每年从初春到冬季果园都有草覆盖,是防止水土流失、保蓄养分、促进果树生长的有效手段。 2、适时清园、扩穴压青是减少病虫害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措施。一般1年割草2次,第1次结合攻秋梢施肥进行,割草后压青或覆盖树盘;第2次在冬季清园时进行,结合扩穴铲草压青,经4——5年使全园改土完成。 三、结果树管理 (一)施肥 1、促花肥:在12月——次年2月前施下,按每株结果10公斤的树而计,施含硫复合肥200——250克、尿素100——150克、生麸粉200克、过磷酸钙400——500克加禽畜粪10——20公斤(在施前先混合沤制1个月);结合冬季清园,每株施生石灰1——1.5公斤。 2、壮果肥:在谢花后至第1次生理落果前,按结果10公斤计算,每株施尿素100——200克、复合肥200——250克、氯化钾250——300克; 3、采果前肥:在6月底前施下,接挂果10公斤估算,每株施尿素200克、复合肥250克。 4、攻梢肥:在采果后的夏梢和秋梢生长期间,按可结果10公斤的树计算,先在采果后7天内施生麸粉200克和腐熟禽畜粪肥10公斤;然后在每次梢的新梢萌动和新梢开始转绿时各施1次肥,每株施尿素100——200克。 5、施肥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处开穴或开沟,施尿素、复合肥等易向下层移动的肥宜浅施,穴深5——10厘米;有机肥和磷肥应深施,穴深20——3O厘米。干旱时节宜施液肥,施后覆土,并逐次轮换位置。

荔枝种植技术

荔枝全年管理方法

荔枝甜美多汁,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怎么样种出高产荔枝满足消费者需求呢?可以看一看以下几点:

1.采摘后修剪

为了获得高产,荔枝需要适时培育结实的秋芽和强壮的枝条。采摘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一是修剪弱枝和病虫害枝至0.4cm以下;二是剪短粗枝,目的是使上枝较重,下枝较轻,提高枝间通透性,促进其光合作用。

2.采摘后施肥

荔枝采摘后7~10天,冠层喷施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可有效提高荔枝产量。此外,还应注意根外追肥。当新梢开始变绿时,复合核苷酸可用于根外部追肥,并在荔枝叶上喷水。

3、秋旱灌溉

秋季灌溉是为了培育荔枝健壮的秋季嫩枝的生长,如果秋旱时没有灌溉,就很难长出健壮的秋季芽,每次灌溉大约40-50毫米的降水量,每平方米灌溉40-50公斤水。

4、及时调整荔枝秋梢。

不同时期的荔枝品种需要在不同时期摘掉不适宜结果实的母芽,这对荔枝的高产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荔枝的常见害虫是甲虫、蛔虫和蛾子。虫害发生后,可以使用胜丰杀虫剂或功夫和水来完成虫害防治。

5.荔枝冬芽的控制

荔枝的枝干都是先剪成圆形,然后再割破树皮,不伤害果树的木质部,这更有利于供给荔枝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使果实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6.培植壮枝

采果后,在三个月内要培育两到三根秋枝,是荔枝高产稳产的关键。要注意品种间适时栽培,因为品种间存在差异,多栽培几次,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荔枝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农民要想种植出高产荔枝,必须掌握科学的栽培方法,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1、密植矮化栽培技术措施:荔枝多植于山坡地,其理想株高为1.5-2米,密度为3米×3米,强行采收后控制株高在1.5米,第二年开花时株高则达2米左右。也可借鉴苹果密植栽培设计公式计算:株高=行距÷2+1米;树冠直径=株距×0.75米。

2、施肥措施:荔枝施肥量及次数因树龄结果与否而不同,幼年树的栽培主要在养成树形早日达到结果目的。幼年树龄施肥以氮素肥料为主;而结果后期,磷、钾素宜增多。一年可分三次,约隔3-4个月施一次。第一次在开花以前,施全年量的3/10,第二次在果实发育期,约S6总量的2/10,第三次是果实采收后。成年树每年至少在采果后要施肥一次。荔枝施肥,不可太迟,否则年底发新梢,将影响第二年结果。宜酌量使用堆肥。施肥方法如其他果树,须注意不可过于接近树干,以免造成肥伤,一般幼年树用沟施、中年树用轮沟法、大树用井字型沟放。在南非常用叶片分析氮、磷、钾的含量决定植株营养状况,9-12年生的荔枝宜保持氮1.48-1.52%(干重kg),磷0.15-0.18%,钾0.95-1.05%。

3、促进开花措施:在新梢淡绿色叶片完全展开前喷1500倍液的39.5%益收生长素,处理5天后,可促进开花。也可在9月中旬即在第二次生长梢叶片转淡绿期后三星期,用益收生长素1500倍液,每隔10-14天喷一次,连续2-3次,冬季低温来临前停止喷施,可提高第二年壮穗率及偏雌花比例。

4、改善着果率的措施:适度修剪,减少过密枝条;喷洒生长调节剂。研究显示,用2,4-D5-10毫克/升、NAAl0毫克/升、IAA10毫克/升、IAA20毫克/升、GA50-100毫克/升等喷洒均有增加着果效果,需在盛花后10天喷一次,隔10天后再喷1次。

5、整枝措施:在采果后的8月间,最好在施肥前进行,将不良的受伤枝、树枝、病虫害枝剪除。修剪时,常将植株控制在2米以下,将主枝锯除,以维持树形高度。修剪可矮化树形,但也会减少产量,因而疏删为佳。其中玉荷苞受修剪影响较小,经修剪,次年仍有极高的开花率:但黑叶、沙坑、三月红等品种受修剪影响较大,经短截修剪后,次年开花会减少,对此宜采用疏删,或配合少量短截。

6、灌溉:春夏生育期间每月灌溉1-2次,尤其是开花期及果实发育期,一定要保证水的供应。在冬季生长停止及花芽分化期应避免灌溉,以免刺激新梢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