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如何处理才能吃
1、淡盐水清洗法:将西洋参浸入淡盐水中,大约浸泡一小时左右。浸泡结束用洁净的清水将其冲洗干净,目的在于清除西洋参表面残留的杂质及化学物质残留。
2、温水浸泡法:将西洋参浸泡入温水5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清洗1-3遍。主要用于清理西洋参表面的灰尘与加工晾晒之前残留的泥土。
3、淘米水清洗法:淘米水可能大多数人都作为废水扔掉,但是淘米水属于酸性水,有降低农药化肥等的成分残留。将西洋参浸泡入淘米水中15分钟左右,然后取出清洗之后便可以食用了。
4、小苏打清理法:小苏打作为厨房中的常备品,是大多数家庭都有的东西,或者用面碱代替也可。用其配比出苏打水或者碱水,浓度不需要高。将西洋参浸入5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取出清洗几遍即可使用。
西洋参,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原具有滋补强身、养阴补气、生津止渴、补肺降火等功效。
有着不错的种植效益,那么西洋参怎样种植?西洋参栽培技术。
西洋参栽培技术
一、栽培技术
1.种子处理
西洋参的种子属胚后熟类型,具有长期休眠的特征,因此,必须通过种子处理,使其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
西洋参种子的形态后熟适温度为10℃-15℃。
将种子拌清洁的细沙储藏,保持7%的湿度,置于地下室内,在10℃-15℃温度下处理60d后,其裂口率可达80%以上,胚长达4.25mm以上。
在完成形态后熟阶段之后,还须在0℃-5℃的低温下处理120d,才能通过生理后熟阶段而发芽,其发芽率达85%左右即可播种。
[4]
2.西洋参种植时间
采用点播。
宜在春季2、3月进行,或在秋末冬初。
株行距5cm×10cm,每穴播入种子2粒,播后覆土3cm,上盖腐熟落叶或稻草等10cm,浇水保持湿润。
每667_播种量为5-6kg.
二、栽培管理
1.选地
在我国低纬度地区,宜选择海拔高度800-1100m的山地阔叶林地带或肥沃的园田。
此处土壤呈微酸性,富含腐殖质,土层较厚,且易于排水,气候凉爽而湿润。
以周围有灌溉条件的休闲地或生疏地为好。
2.整地
选好的参地,应在播种前1年的春、夏进行深耕,深度30cm左右,休闲1年,使土壤暴晒风化,每平方米分别拌50%多菌灵8g,进行土壤消毒。
再施入2-3kg腐熟厩肥、1kg骨粉或过磷酸钙,与畦土混匀,整平耙细,筑成宽1.2m、深2.5cm的高畦,作业道宽70-80cm,以利排水、空气流通和接受散射光。
3.移栽
参苗经培育2年后,按株行距12.5cm×25cm进行移栽。
栽植时期以秋季10月底地上部枯萎后进行为好,也可春栽。
按大、中、小分级栽培。
多采用斜栽法,栽植沟与地面保持40°-45°的斜角,栽时根部朝下,芽向上,沟内撒施一些骨粉,然后覆土厚约5cm,然后畦面覆4-5cm树叶或麦草短节,或再加盖3cm的锯木屑,以保持幼苗安全越冬和防止杂草滋生。
三、田间管理
1.减薄盖草,参园消毒
在3月中旬,西洋参种子或参根越冬芽萌动前,应将畦面防寒保墒盖草减薄,提升土温。
出苗后将盖草全部去掉,运出参园集中烧毁,进行清园,并及时用1%硫酸铜或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进行1-2次参园消毒,药剂喷洒除参床外还应喷洒作业道、地坎、参园四周、竹篱,减少和消灭越冬菌源。
结合春季松土,覆盖新的盖草,以防寒保墒,防止土壤板结,夏季降低地温抑制杂草生长等。
2.加减棚帘调光温
西洋参在春、夏、秋三季节对透光度和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其需光、需温特点,因时而宜,在参棚上加盖树枝、竹梢,挂帘等进行光照和温度调节,以促进参苗健壮生长,提高结实率。
3.水份调控
依据西洋参的需水规律,充分利用活动式防雨棚和参园排水系统,在连阴雨、暴雨时及时防雨排水,雨后若土壤湿度过大应及时卷膜,去掉围帘通风散湿。
春旱、伏旱要在早晚及时补水或淋小雨,也可在畦面加盖碎草1-2厘米厚,以保墒防旱等。
同时,还应及时检查修补防雨棚,防止雨水漏入参畦,形成局部渍水造成湿害并因湿害引发病害的流行。
4.拔草扶苗
参园杂草应坚持拔早、拔小、拔了,保持无兔丝子等杂草的危害,三、四年参畦边植株易被挤倒,应在床边打木桩、绑竹棍培土扶苗。
5.追肥
西洋参生长周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期长,对营养需求量大,易出现脱肥、缺肥现象,应及时进行追肥,满足西洋参对肥料的要求。
展叶初期,是西洋参追肥的个重要时期,此期追肥对茎叶生长、开花结果特别重要,追肥办法:即在出苗后半月结合松土除草(一年生苗及移栽苗外),沟施有机复合肥料,每平方米施腐熟过筛饼肥或圈肥0.5公斤,盖土、灌水、盖草。
三、四年生留种田的蕾期、开花期各喷施一次0.01%硼酸,以促进授粉和提高结实率。
6.疏花疏果
对二年生和非留种田的三、四年生参园,在花梗长到1-2cm时选晴天摘除花果、花蕾,以免消耗植株的营养,保证根部营养的吸收。
三、四年留种田摘除花序中部小花,进行疏花,以集中营养,促进结实率,提高种子千粒重,培育优质种子。
疏花疏果后应及时喷洒农药,防止病从“口”入。
疏下的花蕾果实干后作茶饮用,有较高的滋补作用。
7.防洪排涝
雨季到来之前应整修人字形排洪沟,清理排水畦沟,保证参园能及时行洪、排水、降低参园湿度。
8.及时采摘种子
西洋参果实油绿色转为紫色,再转为鲜红色时,即可采收留种。
采种应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以保证种子质量。
海拔过高,种子成熟较晚的,不宜留作种用。
9.种子处理
采收后的种子根据不同播种时间安排,采取相应的种子处理方法。
主要方法是:
沙藏变温处理:在种源缺乏时采用,现基本不用这种方法,故省略介绍。
自然催芽处理:自然催芽处理在生产上较沙藏变温处理推迟一年,但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后熟程度一致,出苗整齐。
具体方法是:将收获的种子在脱净果肉后,用500倍代森锰锌或100-200ppm多抗霉素处理2小时后捞出沥水,与河沙混合(一份种子,三份湿河沙),装入编织袋中,并在房前屋后向阳利水地中挖一土坑,将参种袋埋入土壤中,上盖草防晒保湿,且每10-15天挖出检查一次,直至种胚完全成熟,取出播种。
此种方法一是要防止鼠害,二是每袋装种不宜过多,否则易造成损失。
直播处理:此种方法与自然处理原理相同,在生产上仍然推迟一年,其具体方法是:将采摘的参种(带果肉)按其播种规格直接播入参畦里,覆盖2-3cm药剂处理后的麦秸或茅草,让其在地里自然催芽处理。
此种方法要求:(1)必须提前准备好参畦。
(2)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参畦水份,过干要及时补水以免种子失水时间长而造成损失。
(3)因种子在参地保留时间过长,要注意鸟、鼠危害。
四、越冬期管理
冬季西洋参枯萎倒苗后,及时畦面的茎叶和病残组织,并喷洒农药,消灭减少越冬病原菌。
上冻前收膜下帘,将备好的防寒物盖畦,防寒保墒。
寒冷地区应增加防寒物厚度或利用旧农膜覆盖,防止冻害。
五、收获加工
适时采挖
西洋参四年后易染病,所以大都确定在四年期收挖。
于寒露节前后(9月底至10月初),当参园有半数叶片变黄时及时采挖。
采挖过迟,参根呼吸作用使参根变轻,加工折干率低。
采挖时用钉耙细心进行,勿伤芽苞及参根,并抖净泥土,随即分等。
烘干加工
采挖后的鲜参应及时加工,先冲洗干净参根上带的泥土。
要用水轻微冲洗保持自然色泽和横纹,凉2-3天,当参根由脆变软,表皮浮水干后,送入烘房。
烘房装置加温通风设备,高45-50℃,低常温30℃,相对湿度60%左右,温度由低到高,后由高到低反复进行烘干,烘至七八成干时,堆积盖物发汗1-2天,使参根中心部位水分慢慢达于表层,这时参根又由硬变软,再送进40℃条件下烘干24小时后,升至45℃,直至全干。
温度不能过高,湿度不能过大,以免参根断面变褐、抽勾走油、糖心。
温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不易干燥,断面变为青色,达不到优质参的标准。
温度适中参根收缩不多,色泽鲜亮,为天然土**,有西洋参的清香气味。
想必大家对西洋参怎样种植,西洋参栽培技术都有进一步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6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