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芹菜种植技术和管理
大棚芹菜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下:
一、技术:
1、育苗:
大棚芹菜育苗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将种子在太阳下晒一到两个小时,再用五十度的温水搅拌十五分钟,洗净后在清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时,之后即可用棉布包好进行保温催芽,温度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度即可,通常情况下六天就会露白。
露白之后即可在苗床上进行定植,这时需要注意气温不要过高,避免苗子徒长及烧苗。当出苗达到一半之后,需在清晨或傍晚没有太阳之时进行浇水。出苗齐之后,视天气情况,每隔五天浇一次水,十五天左右的时候结合浇水施一次尿素。
2、定植:
定植之前提前施用底肥,最好选用腐熟完全的有机肥。之后整畦,畦间距半米左右,畦高十五厘米左右。秋季较为干燥的时节,需要在定植两天之前浇一次水。定植时选用四到五片叶的小苗。苗床起苗之前浇一次水,避免伤根。株距是6×7,适当进行密植,移栽后及时浇定植水。
3、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两天左右浇一次水,促进缓苗,提高成活率。之后见干见湿进行浇水,秋季晴天时天气热,蒸腾作用强,早晚需要各浇一次水,提高空气土壤湿度,并降低大棚内温度。冬季春季要及时闭棚保温,白天温度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五度,夜间保持在湿度左右。
芹菜成活十五天后需要隔十天结合浇水追肥一次。
4、采收:
大棚芹菜根据情况,一般定植后五十到七十天左右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注意将芹菜连根拔起后,在室温的水中进行清洗,避免用凉水刺激芹菜,导致颜色变化,影响经济效益。
二、管理:
1、苗期管理:
播种不用浸种,因为种子比较小,直播,最好用育苗盘育苗,这样减少苗期病害,还有潜藏病菌。育苗盘可以节省种子用量,出苗率高,然后管理方便,可以自由移动,直接在大棚中水培育苗,营养土要消毒,长根后育苗盘漂浮水中育苗。
大棚薄膜透光率不要太高,光照温度不要太强。可以直接配置营养液浇施。
2、移栽管理:
移栽直接在畦面栽植,移栽可以直接轻取苗,带营养土移栽,基本不伤根系。栽植后要保持湿润,直到长出新叶时才减少浇水量。缓苗后,根系开始生长要多次浇水,但是不要浇透,引导根系下扎。之后会蹲苗,蹲苗期间少施肥水,蹲苗后期要施淡肥水。
3、生长管理:
(1)施肥:
蹲苗结束就进入快速生长期,这时需要大量肥水供应,芹菜耐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其次是磷钾肥。氮肥主要供叶片生长,磷肥移动性差,所以主要在前期集中使用,芹菜茎干需要钾肥,保持直立有光泽,但是不能太多,容易硬化。
(2)温度湿度:
耐低温零下10度都可以生长,但是做好的温度是15到20度,高温下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但是可以用不透光率高一些的棚膜,可以降低一些温度,大棚只要温度晚上应该降低。晴天放风,只要20到22度就可以了。
棚内浇水比露地次数要少,不要漫灌,最好滴灌,产生的水汽会凝结滴落引发病害,湿度也太大,只要看土壤干燥时浇水。
蔬菜成苗生长期主要管理措施有哪些
在所有的果菜中,辣椒是被认为很娇气的蔬菜,如果不知道其种植管理技术,那就真的是只插秧,一点果实都不结。由于特别熟悉多年种植辣椒的蔬菜浓度辣椒的生长习性,因此种植辣椒每年都很难获得高产量。辣椒有多产潜力。首先无限生长。一般一棵辣椒还剩3 ~ 4个茎,每个茎还剩8 ~ 10个。这样一棵辣椒就能得到30到40个。这篇文章主要根据我们的种植经验,详细说明如何管理辣椒种植才能结出很多辣椒,一棵辣椒的结果是几十个究竟如何管理。
辣椒之所以不结果实,主要是因为给苗期浇水太多,啄苗不好,基质栽培、营养土的水分流失太快,我们心里没有底,所以经常浇水,使植物长得太好。由于棚子的改造,蔬菜品种延迟,辣椒花果期温度太高,花很少开花或开花都不会结果。最后,辣椒种植得太密,辣椒种植得太密,光线不足会导致严重的落花落果。辣椒种植密度不能大,要合理密植。调整植物,改善通风条件,创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创造使植物生长良好的生长环境。
生产中种植尖辣椒和青辣椒一般每英亩种植约2000棵,大小排种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50-60厘米,一株种植。只有露地种植的朝天椒才能种植两株植物,尖辣椒和青椒植物个头大,必须不种两根柱子。否则,田地郁郁葱葱,会对光线产生严重影响。浇水、耕种、定植慢苗后,根据土壤水分再浇水一次,马上开始蹲伏。蹲点期间要耕种三次,第一次重庆要浅,第二次要深,第三次要浅,要结合重庆进行排土。由于辣椒的根较弱,蹲伏的树苗不能过度,蹲伏时少浇水,土壤干燥时可倒一次小水。在等青椒们坐下的时候,给它们浇了很多水,开始变胖。开花结果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5-7天浇水一次。
秋雨正餐后,开花前,如果土壤缺乏肥料,可以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或尿素10公斤。文辣椒坐后追赶第二批肥料,每667平方米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此后,每15 ~ 20天追一次肥料,每次667平方米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秋雨后立即浇水。修剪贴上文辣椒后,及时去除树枝下的所有侧枝,以免抢走股价营养,影响果实发育。生长后期枝叶太密时,可及时将下部落叶、老叶、黄叶、摘下的水果分支去除,通风良好,提高采收率。保护地种植的植物生长旺盛,植物大,容易风雨,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倒下。每种植物的两侧都可以拉铁丝或设置支架,将几根脊梁树枝绑在铁丝或支架上。
蔬菜缓苗后,随着秧苗生理机能恢复和增强,以及外界温度逐渐升高,秧苗生长逐渐加快。早春育苗时,刚缓苗的一些日子外界气温比较低,秧苗生长不快,苗床管理仍以防寒保温为主。
秧苗进入迅速生长阶段后,原则上是在保证足够的营养面积条件下控温不控水,既防秧苗徒长,又能保证秧苗有正常的生长量。所谓控温主要是控制夜间气温,偏低的夜温能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使秧苗生长健壮,果菜类蔬菜花芽分化好,有利于雌花分化。降低夜间气温也蔬菜花芽分化好,有利于雌花分化。降低夜间气温也应有个限度,喜温果菜类蔬菜不宜低于l0℃,否则将影响其花芽分化及发育,番茄容易出现多心室畸形果;甘蓝、芹菜等不能连续维持较长时期的4-5℃以下的低温,否则,易引起未熟抽薹。
温度调节主要靠白天放风和夜间覆盖来实现,随着外界气温上升,温室、大棚和冷床的放风时间逐渐延长,放风量逐渐加大:无论是温室还是拱棚,在低温期都应以放顶风为主,过早放底风易使小苗受到伤害。要保持透明覆盖物的清洁与透光度,尽可能延长秧苗的见光时间,以增强秧苗的受光强度,为秧苗健壮生长打下良好的营养基础。当秧苗缺水时,应选晴天上午一次浇透,同时放风降湿,当秧苗上无水珠时,撒一层细土,或浇水次日土表稍干后用小钩子或竹签松土,均可起到保持床土水分、减少浇水次数的作用。
在成苗期水分管理上一要反对干旱蹲苗,二要反对小水勤浇,如果采用容器育苗,在条件允许时可随着秧苗长大适当拉开容器距离,这对培育壮苗、防止徒长有明显效果。进入秧苗旺盛生长阶段后,如有缺肥症状或床土营养不足,可以追肥,用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各半配成0.5%的水溶液浇水1-2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