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是什么中药?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常山,很多人以为它是一个地名,而对于中药中的常山并不了解。常山是一种草本植物,它在中药中被当作治疗疟疾的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虽然常山是一种很普通的草药,但是它的功效很强大,特别是消痰、引吐和截疟的作用。那么,常山还有什么作用呢?
1、常山的功效
常山性寒,味辛,苦,有小毒,可以入肺经和肝经以及脾经,具有除痰、截疟等多种功效,平时可以用于人类的咳嗽痰多和疟疾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出色,另外常山还能治疗人类的寒热和瘤瘿。
2、常山治疗疟疾的用法
常山这种中药材人类的疟疾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取常山一百五十克,浆水三升,先把常山用浆水浸泡,然后再入锅煎制,煎好以后得到药液一升,在疟疾发作以前,一次性服下效果最好。
3、常山能治多痰
常山有良好的祛谈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把常山两百克,加入甘草二十五克,水七升,一起煎制,得到药液三升,再加入半升蜂蜜调匀,然后服用,服用完以后会引发呕吐,如果不吐需要接着服用,几次以后,胸中积存的痰液就会消失。
4、常山的服用禁忌
(1)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忌服常山。
(2)勿令老人、久病服之,切忌也。《雷公炮炙论》
(3)常山忌鸡肉。《本草蒙筌》
(4)疟非由于瘴气及老痰积饮所致者勿用。《本草经疏》
(5)常山畏玉札。《本草经集注》
(6)常山忌葱。《药性论》
(7)常山不良反应及治疗:常山的主要副作用是恶心、呕吐。常山碱甲、乙、丙静脉注射均可引起鸽呕吐,氯丙嗪不能完全对抗催吐反应,仅能延长催吐潜伏期。常山碱乙主要通过刺激胃肠道的迷走与文感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呕吐。相互作用过去传统抗疟方面将常山与槟榔合用,但经鸡疟试验,槟榔碱本身并无抗疟作用,既不能增强常山碱乙的抗疟效力,也不能对抗常山碱乙所致的呕吐,反而增加常山的毒性。服药指导:本品有催吐的副作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常山。
5、注意事项
常山不能和葱一起食用。常山具有涌吐痰饮、截疟之功效,适用于痰饮积胸,胸膈胀闷,欲吐不能者及疟疾患者。葱性辛温助热,常山苦寒退热,两者性味功能都相背,故不能同时食用。
常山有什么作用?
药 名:常山
拼 音:changshan
英文名:antifeverile dichroa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根。
功 效:除痰,截疟。
主 治:治疟疾,瘰疬。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①《本经》: “味苦,寒。”②《别录》: “辛,微寒,有毒。” ③《药性论》:“味苦,有小毒。”
入肝、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肝经。”②《药品化义》: “入脾经。” ③《要药分剂》: “入肺、心、肝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令老人、久病服之,切忌也。” ②《本草经集注》:“畏玉札。” ③《药性论》:“忌葱。” ④《本草蒙筌》:“忌鸡肉。” ⑤《本草经疏》:“疟非由于瘴气及老痰积饮所致者勿用。”
别 名:互草(《本经》)、恒山、七叶(《吴普本草》)、鸡骨常山(陶弘景)、翻胃木(侯宁极《药谱》)
处方名:常山、生常山、鸡骨常山、黄常山、炒常山、炙常山、酒常山、醋常山、熟常山等
处方中写常山、鸡骨常山、黄常山指生常山。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入药者。长于涌吐。
炒常山又名炙常山。为常山片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
酒常山和醋常山为常山片分别用黄酒或米醋淋喷拌匀,稍闷润吸尽,再用文火炒黄入药者。长于截疟。
熟常山为炒常山、酒常山、醋常山的统称。
商品名:常山、黄常山、鸡骨常山,以质坚体重、断面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嫩枝叶(蜀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药材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此外,湖北、广西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苗及须根,洗净,晒干。
拉丁名:药材radix dichroae 原植物dichroa febrifuga lour
炮制方法:常山:拣去杂质,以水略浸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酒常山:取常山片用黄酒拌匀,稍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略呈**,取出放凉。(每常山片100斤用黄酒10~ 20斤)醋常山:取常山片用米醋拌炒如上法。(每常山片100斤用米醋10~20斤)①《雷公炮炙论》:“凡使常山,春采根叶,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日干,熬捣。”②《医学入门》:“常山生用令人大吐,酒浸一日蒸熟或炒,或醋浸煮熟,则化痞而不吐”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陶弘景:“常山,出宜都、建平,细实黄者,呼为鸡骨常山,用最胜。”②《本草图经》:“常山,今京西、淮、浙、湖南州郡亦有之。海州出者,叶似楸叶,八尺,有花红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而小。五月采叶,八月采根,阴干。此二味为治疟之最要。”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根圆柱形,常分歧,弯曲扭转,长10~15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黄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及支根痕迹,栓皮易剥落,显出淡**木质部。质坚硬,折断时有粉飞出。横断面黄白色,用水湿润后可见明显的类白色射线,放射状排列。根茎类圆柱形而近块状。横断面除中央有髓外,其他均与根的横断面相同。气微弱,味苦。以质坚实而重、形如鸡骨,表面及断面淡**、光滑者为佳,根粗长顺直、质松、色深黄、无苦味者不可入药。显微鉴定: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甚薄,少数细胞含树脂块或草酸钙针晶束。韧皮部较窄,薄壁细胞含树脂或针晶束;韧皮射线宽1-9细胞,以3-6细胞为多见。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绝大部分,导管多角形,直径24-60μm,常单个散在或数个径向排列,导管内时有**类圆形的侵填体;木纤维小,壁强木化;木薄壁细胞多角形,壁木化;木射线宽2-9列细胞,细胞类方形。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淡** ①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类椭圆形或长圆形,直径3-14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复粒较少,由2-3分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多成束存在于长梭形或长圆形细胞中,针晶长约至80μm。③木薄壁细胞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稍厚,呈连珠状,纹孔细点状,较密。④木纤维细长,直径12-40μm,壁稍厚,纹孔稍疏,细小。⑤梯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25μm.此外,可见树脂块、残存的木栓细胞。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总生物碱约0.1%,其中有常山碱(常山碱乙,febrifugin,β-dichroine)、异常山碱(常山碱甲,isofebrifugin,α-dichroine)及常山碱丙(γ-dichroine),为抗疟有效成分。另含常山次碱(dichroidine)、4-喹唑酮(4-quinazolone)及一种吸湿性生物碱。此外。尚含有两种中性物质:伞形花内酯(常山素a,unbeliferone,dichrin a,7- hydroxycoumarin)、常山素b(dichrin b)。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10ml,水浴上回流提取15min,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盐酸2ml溶解并滤过。取滤液滴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立即有棕红色沉淀发生。(示生物碱)
中药里面有很多植物药是比较常见的植物,比如我们在路边或者公园里面可能就能看到一些植物药,但是这些植物我们平时是不会太用到,但是入药都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常山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也是一种中药。那么,一般常山入药有哪些功效呢?
1、别名异名
互草(《神农本草经》),鸡屎草(《日华子本草》),恒山、七叶(《吴普本草》),翻胃木(候宁极《药谱》)。
2、药理作用
1、抗疟:常山根的水浸膏呈显著的抗疟作用。常山叶抗疟效价为根的5倍。常山全碱的抗疟效价约为奎宁的26倍。以常山碱丙的抗疟效果最好。过去习将常山与槟榔合用,但经鸡疟疾,试验证明,槟榔碱本身并无抗疟效果,配常山也无协同作用,反能增加常山的毒性。
2、抗阿米巴原虫:常山碱乙在体外、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较依米丁为强;对幼大鼠感染阿米巴原虫后的疗效较依米丁高。治疗指数较依米丁大一倍。
3、抗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现本品与奎尼丁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抗疟、解热等。临床试用于心律失常;治疗某些早搏病人有显著疗效。我国改造常山碱乙的结构,研制成功了一种抗心律失常一种新药“常咯啉”。临床观察表明,对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有显著疗效。
4、解热:常山浸膏对人工发热家兔有退热作用。大鼠口服常山碱丙,其退热效应比乙酰水杨酸强。
5、其它:常山碱甲、乙、丙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抑制心脏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对麻醉狗在位子宫,妊娠兔及大鼠的离体子宫均为兴奋;对猴的降压与收缩子宫的作用与等量奎宁相似。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常山碱丙体外实验艾氏腹水癌细胞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3、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分开大小浸泡、润透切薄片、晒干。
3、炮炙:
①炒制:取净常山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色变深为度,取出,放凉。
②酒制:取净常山片,加黄酒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于,取出,放凉。每常山片100公斤,用黄酒l0一15公斤。
⑧醋制:取净常山片,以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黄为度,取出,放凉。每常山片l00公斤,用醋12、5公斤。
④麸制: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至冒烟时加入常山片,急炒至**取出,筛去麸皮,放晾。每常山100公斤,用麸15公斤。
4、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寒,有毒。
归经入肝、脾二经。
5、功效主治
1、劫痰疗疟:《本草图经》云:“常山,苦寒,有小毒,消痰至捷,截疟如神。常山疗疟,无他药可比。须在发散表邪之后,用之得宜,立建神功。”临床多用之治痰积,疟疾等证。
2、鉴别应用:蜀漆为常山的苗叶,又名甜茶。性辛,性寒;有毒。功用于常山略同,而涌吐功效较常山强。
6、用法用量
内服:5~10克,煎汤;或入丸、散。涌吐可生用,截疟宣酒制。治疗疟疾宜在寒热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
7、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本品作用强烈,能损正气,体虚者慎用。
2、“畏玉札。”(《本草经集注》)“忌葱。”(《药性论》)“忌鸡肉。”(《本草蒙筌》)
配伍应用
1、配甘草:常山,善上行涌吐,得甘草则涌吐作用更强。《本草纲目》云:“(常山)得吐甘草吐疟。”《本草通言》亦云:“(常山)与甘草同行,则亦必吐。”
2、配槟榔:用于治疗一切新旧疟疾,胁下痰饮。常山辛开苦泄,寒能清热,既有截疟之功,又能上行吐胸中痰饮,下行去胁下痰饮。槟榔,亦辛开苦泄,功能破气消积,行水消肿。二药相伍,则涌泄作用更强。《药品化义》云:“(常山)专于脾经而祛痰疟,又佐以槟榔为使沉降逐痰下行。”又如《本草摄要》云:“常山,功专劫痰截疟得槟榔,草果治瘴疟。”
8、常山的服用禁忌
(1)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忌服常山。
(2)勿令老人、久病服之,切忌也。《雷公炮炙论》
(3)常山忌鸡肉。《本草蒙筌》
(4)疟非由于瘴气及老痰积饮所致者勿用。《本草经疏》
(5)常山畏玉札。《本草经集注》
(6)常山忌葱。《药性论》
(7)常山不良反应及治疗:常山的主要副作用是恶心、呕吐。常山碱甲、乙、丙静脉注射均可引起鸽呕吐,氯丙嗪不能完全对抗催吐反应,仅能延长催吐潜伏期。常山碱乙主要通过刺激胃肠道的迷走与文感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呕吐。相互作用过去传统抗疟方面将常山与槟榔合用,但经鸡疟试验,槟榔碱本身并无抗疟作用,既不能增强常山碱乙的抗疟效力,也不能对抗常山碱乙所致的呕吐,反而增加常山的毒性。服药指导:本品有催吐的副作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常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