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国是否还在使用DDT农药?

我国在1983年禁止DDT作为农药使用

中国是否还在使用DDT农药?

DDT在中国有两个主要用途:一是防污漆,二是防疟疾。另外,还作为生产三氯杀螨醇的原料

2009年4月16日,中国环境保护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10个相关管理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2009年5月17日起,禁止在我国境内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滴滴涕(DDT)、氯丹、灭蚁灵及六氯苯(DDT用于可接受用途即用于疟疾防治除外)。

两种农药。 DDT最先是在1874年被分离出来,但是直到1939年才由瑞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Paul Muller重新认识到其对昆虫是一种有效的神经性毒剂。 DD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量地以喷雾方式用于对抗黄热病、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例如在印度,DDT使疟疾病例在10年内从7500万例减少到500万例。同时,对家畜和谷物喷DDT,也使其产量得到双倍增长。DDT在全球抗疟疾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用氯奎治疗传染源,以伯胺奎宁等药作预防,再加上喷洒DDT灭蚊,一度使全球疟疾的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苯与氯气在常温下的加成产物------六氯代苯,分子式C6H6Cl6,俗称666。其化学结构决定了它的高稳定性,因此残留污染不可避免,现已禁用。666于1825年由M.法拉第发明,直到1942年代才由法国人A.迪皮尔和M.拉库尔、英国人R.E.斯莱德发现其杀虫活性。194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有机氯农药(DDT、666)在全球曾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我国政府从1983年禁止使用此两种农药,但由于该类农药具有半衰期长,不易分解和亲脂性等特点,造成在人体脂肪内长期蓄积.80年代初有关专家预计,在我国有机氯农药(DDT、666)停用15~20年后,人体内的蓄积水平才可能降到某些发达国家80年代初的水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