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盆景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山楂盆景的时候,需要注意土壤的配制、温度的调整、水肥的施加和适当修剪等。土壤要选用疏松肥沃偏酸性的,温度要保持在18-32摄氏度之间,浇水施肥要适度适量,少量多次施加,并适当为其进行枝叶修剪。
山楂盆景怎么养殖要注意什么1、土壤配制
在养殖山楂盆景的时候,要定期对其盆土进行翻整和调整或是更换的处理,这是因为随着其生长发育,浇水施肥的工作进行,土壤会出现板结、盐碱化等现象,需要定期翻整使其松软,加入酸性物质使其偏酸,过于不适则需要更换。
2、温度调整
山楂树虽然有着非常强的耐寒能力,能够在大约零下35摄氏度的环境中依然存活,但是盆景的耐寒能力本身就比地栽植物要弱,在考虑到其生长的前景的情况下,最好是把其周围的环境温度稳定在18-32摄氏度之间才行。
3、水肥管控
在为山楂树盆景进行浇水施肥的工作的时候,要秉持适度适量的原则,做到浇水见干见湿,浇足浇透的同时不留下积水,施肥做到薄肥但是勤施,少量多次的施加,并将水肥顺序调整为施肥之后再浇水,或是同时进行均可。
4、适当修剪
在夏天和冬天,都是需要进行山楂树的修剪工作的,夏季的修剪主要是以疏花为主,将其枝条上的过量庞杂的花芽进行有选择的剔除,而冬季则是剪去无用的庞杂枝条,比如重叠枝、交叉枝、横生枝、徒长枝等,但剪去之后要及时消毒。
山楂又名山里红、山楂果,为蔷薇科山楂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多分枝,树皮暗棕色,枝条无刺或少刺,叶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叶面浓绿色,有光泽,边缘有稀疏不规则的锯齿。伞房花序,从枝端或上部叶腋抽出,小花白色,5月至6月开放。果实近球形或扁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深红色或橘红色、**,有较多的浅色小斑点。山楂的品种很多,其植株大小,叶片形状、大小,果实的大小都不尽相同,其果实小者直径仅0.8厘米,大者达3厘米至4厘米。用于制作盆景的山楂要选择那些植株不大,但苍劲古朴、叶片细小、容易挂果、果色鲜艳、适合盆栽的品种,如‘野山楂’、‘北山楂’、 ‘南山楂’、‘湖北山楂’、‘山东大金星’、‘艳果红’、‘伏里红’等。
山楂的移栽上盆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由于其须根较少,移栽时要蘸上泥浆保鲜保湿。栽前根据树形进行重剪,剪去主根,对于挖掘时间过长,失水严重的树桩应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补充水分。先栽在沙土中“养坯”,栽种宜深,不可露根,栽后浇透水,勤向植株喷水,也可罩上塑料袋保湿。树桩成活后的第一年除进行必要的修剪和牵拉外,一般不做过多的造型,以促进新的根系形成。第二年春季移入盆中,并逐步造型,培养出优美的树冠。
山楂盆景的造型可根据树桩的形态,因材取势,加工成大树型、直立型、悬崖式、临水式、斜干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因其叶片较大,树冠多制作成扶疏的自然型,并考虑树冠与枝、叶、果的搭配自然,枝与枝之间的层次也不要过密,以表现硕果满枝的自然景观。造型方法应修剪、蟠扎、牵拉并用,其中蟠扎与牵拉宜在生长季节进行,因山楂的枝条硬脆,蟠扎时弯曲幅度不宜过大,修剪则多在休眠季节进行,山楂的萌发力强,可在保持树形优美的条件下,进行重剪。在造型过程中,可逐渐提根,使其悬根露爪,以提高观赏性。
山楂习性强健,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干旱和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更好。生长期放在室外通风透光处养护,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开花前的3月份至4月份追施1次至2次磷氮混合的液肥,育果期每15天施一次磷钾含量较高液肥。因其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平时要注意对过密的枝叶进行疏剪,对于长势较旺的新梢,可在其长到20厘米左右时,留4片至6片叶摘心,以促生挂果的短枝。休眠期进行修剪整形,剪去细弱枝、过密枝以及扰乱树形的徒长枝,保留粗壮的中、短枝,回缩向外延伸的过长枝条,促使后部的枝条粗壮,并注意回缩树冠,剪除树冠上部的枝条,保留下部的枝条,将其培育成较矮的新树冠。冬季放在避风向阳处养护,注意土壤墒情,及时补充水分。每隔一年的春季或秋季翻盆一次,以提高其挂果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0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