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套袋技术的作用
水果套袋在不影响、不损害水果正常生长与成熟的前提下,不仅隔离农药与环境污染使水果无公害,而且通过隔离病虫害及尘土的作用使成熟水果表面光洁、色泽鲜艳,提高了水果档次,效益显著。通俗的讲,水果套袋就是水果的外衣,也是保护膜。水果套袋一般由纸制和PE(塑料薄膜)两种材料制成,有袋状和网状,根据不同的水果其尺寸和规格也不尽相同,颜色也土黄,浅褐色居多。
水果套袋的作用在生长后期,其机理在于:几乎所有的水果在接近成熟的时候都会受到鸟类的侵袭、病虫害的危害以及风雨阳光的损伤,因而造成收获的减少或质量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方式是喷洒农药,不但效果差,而且还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即使如此,仍然有30%左右的水果在收获前受到损失。而水果套袋则解决了这些困扰,因为在套袋中的水果不会受到鸟类的侵害,不会受到果蝇细菌的感染,在生长过程中不会被树枝刮伤,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更由于套袋本身的透气性可产生个别温室效应,使水果保持适当的湿度、温度,提高水果的甜度,改善水果的光泽,增加水果的产量,并缩短其成长期。同时由于生长的过程中不需施用农药,使水果具有高品质且无公害,达到国际标准。
苹果套袋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到底要不要取消套袋?
套袋果实的配套栽培措施 1.改土、施肥、合理用水。 2.乔砧采用小冠疏层形,矮砧采用纺锤形,以解决好光照;亩枝量控制在8万个--10万个;修剪上采取疏、拉、缓、刻和更新枝组、枝轴为主,保持枝组紧凑,增加中短枝数量,确保花枝率30%左右,面积系数3.5--4。 3.严格进行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套袋果一律实行人工授粉,使坐果率由23.6%提高到89%以上,保证果大果正,疏花在花序分离期进行,每隔20厘米留一个花序,坐果后再进行疏果,套袋一律套单果、中心果和下垂果。 4.撕袋后适时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等。 5.喷施生长调节剂和生物肥。可在花期喷施600倍普洛马林和30毫克/升赤霉素以提高果型指数。6月、10月各喷1次500倍垦易微生物有机物肥或500倍高美施,可明显促进果实着色并提高果实含糖量。 6.加强病虫害防治。苹果套袋不应减少喷洒防病治虫药剂的次数,特别在全树有部分果套袋的情况下,更要认真喷药。在套袋前要周到、细致地喷1次杀虫、杀菌药剂,如喷药后没套完袋下10毫米以上雨时,要重新喷药。8月以后喷波尔多液,会严重污染果面,最好喷菌毒清300倍--500倍液或宝丽安、可杀得、或复方多菌灵6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等无公害、污染轻的药剂。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大力发展,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最近随着欧美、日本逐渐取消了苹果套袋技术,采用无袋种植技术栽培苹果。说起苹果套袋技术,起源也是日本,日本是岛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加上大部分使用高毒、高残留、环保性差的农药,容易刺激果实表面产生斑点、果锈和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果品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要。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为了果面质量和商品率,增加出口率,日本在上世纪60年开始采用苹果套袋技术。但是随着目前苹果套袋技术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一些农业发达国家逐渐取消了套袋这一技术。
苹果套袋的缺点究竟有哪些?1. 套袋影响果实内含物含量,风味不如人意。苹果套袋过多地强调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套纸袋后严重妨碍了太阳光射入,从而使套袋苹果的口感变差,果肉硬度降低,糖度下降。
2.套袋和摘袋过程需要增加劳动力成本,增加果农成本投入。根据烟台市市农技中心统计,全市平均每年要套袋200—250亿个,折合纸袋费和套袋、摘袋人工费每个为0.2元,总额达到40亿元,占了生产总成本的1/3左右。
3. 套袋果实容易缺钙。套袋果实因为不能很好的吸收钙元素,从而使果实硬度降低,抗病性也相对减弱,容易使一些特定病害发生。
4. 套袋果实果皮易裂口,果面易灼伤。苹果袋容易遮挡住部分叶片,影响光路,增加低光效冠区,容易引发裂纹病。
5. 套袋果实上色难,易返青褪色,绝大多数果实均为不健康的红色,并非自然红。套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实的正常着色过程,影响花青苷等因素的形成,致使着色不如正常果品。
6.套袋果实后期易发生萎缩现象,苹果变小; 同时也影响苹果产量。专家经过计算得出结论:平均每套一个果袋最少会遮挡5片叶子,合计每亩地两万个袋就要遮挡10万片叶子,每40叶子可供给一个苹果,这样每亩地就会减产2500个苹果。大量的叶片被遮挡难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果树的营养积累减少,势必造成树势衰弱。
从套袋苹果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缺点我们或许会认为不应该采用套袋技术,同时淘宝上售卖的套袋苹果和非套袋苹果价格对比也会发现,套袋苹果并不占多大的优势,但是果农们直到目前也不这样认为。
骄阳似火:不套袋坚决不行,商品率太低了,不适合我们这个地区,我们村去年有一家没套袋,结果卖的时候一袋就剩半袋了都赔死了
挥手之间:我哥去年就轻信不套袋技术,苹果一斤才卖了0.9元,商品率只有50%亏损一万多元,近两三年市场还不成熟,风险较大。
一些果农:今年不套袋苹果在山西临猗县损失惨重,百分之八十都有发黑的水裂纹,大多为6毛钱出售,有的干脆卖了落地果:窄果汁了。
所以现在对于果农来说,想种不套袋的苹果,但是苦于这个市场认可度并不是太高,但是种植套袋苹果投资的劳动成本又过于庞大。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不套袋苹果品种的选择以及后期的栽培管理技术,这些都应该多学习一下国外的技术。比如日本国内80%以上苹果种植园通过使用赛尔蓓丽(一种中量元素肥料),让果农从套袋、摘袋的苦恼中解脱,节省了人工和成本,成本仅为是原套袋技术的1/6,同时也做到了去果锈、表光好、口感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