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山药的方法视频,该如何获取?

种山药的方法视频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寻找,或者去山药种植基地去现场录。

种山药的方法视频,该如何获取?

山药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它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比如它的根具有温、甘等特性还能除寒气等。在小时候大人经常会用山药炖肉,据说可以补气,因此它在市场上还是蛮热销的。那么山药的生长条件是怎样的呢?往下看。

山药的生长条件

一、适宜的温度:山药相对来说对温度的需求不是很大,只要每个阶段温度不会相差太离谱就行。比如山药在播种阶段温度应15度左右,生长阶段温度应为15度-25度左右,生长阶段温度不能低于15度,最高温度不能高于40度,低于或超过这个温度它的生长就会受限。在梅子当地一般运用的是段子种植,就是把山药切成一个个小块然后在育苗种植,采用这种方式育苗苗床的温度要达到23度左右,这样才能增强它的发芽率。

二、适宜的光照:山药是一种喜温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它长得更好,如果种植地太阴凉反而会影响它的生长,长出的山药也比较小个口感也会差很多,比如它所含的淀粉就会下降。去年梅子就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半的山药段子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把剩下的段子种在比较阴的地方,到了采挖时两边的产量相差很大,几乎相差一倍左右,阴的地块长出的山药不仅小,上面还带有很多的小刺,刮都难刮。

三、水分需求:山药具有耐旱不耐涝的特性,因此不能把山药种在常年水分过足的地块,如种植环境过于潮湿对山药的生长是有害的,水分太足山药容易出现烂根现象。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要观察地块的排水设施如何,但也不能太干燥,特是在山药果实迅速膨胀的时候,这个期间就要保证土壤湿润,这样长出的山药质量才好。

四、土壤需求:山药的个头非常的长,因此在选择土壤时要选择沙质土壤或是沙土地,其次上面也说到了水位要低,PH值如果能在6.5-7.5之间是最好不过了。此外在选择土壤地块时要避免连作,同时在翻地时要施入足量的基肥,基肥可以用牲畜粪便或是发酵后的秸秆等。山药在生长前期可以多用些氮肥,氮肥可以使山药藤长得更加茂盛,在后期就可以施些磷肥或是钾肥,这些肥料可以增强山药的品质。

山药如何种植

一、翻地挖沟:上面也说到山药属于深沟农作物,因此在翻地时要把沟挖深些,深度至少要达到60cm以上。在挖沟的过程中,要把地下的土壤另外放一边,方便它风化。在种植山药时应先把地下那层土壤填进沟中,然后上面土壤使用上层挖出的土壤,这样有利于山药后期的生长。此外在翻地时还应加入适量的农家肥或是有机肥,但使用农家肥时要先腐烂,未腐烂的有机肥对其根系有害。

二、处理山药种:山药种植前二十天左右就可以进行山药种切段处理,切段时要注意长度,一般为20cm左右,切段后要把切段那一面用消石灰或是稻草灰中抹一下,这个步骤对切口有消毒作用,还能避免日后产生病菌。抹上石灰后要把段种放在阳光下晒,要晒到段头出现裂缝,在晒种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拿轻放,避免把种子弄伤。

三、种山药:待山药栽培沟做好后在上面挖一个长10cm作用的沟,接着把山药放进沟中,上面盖一层细土然后在浇落地水,种植时要注意间距,距离至少要在10cm以上,行距在40cm以上,放山药种时要平放。种植完成后上面还可以盖一层稻草,或是其他覆盖物,覆盖物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使得出苗更快。

四、搭架、培土:山药属于藤蔓植物,待它出苗后就要给它搭架并整理好蔓条。在整理蔓时要根据它的特性进行整理,如果山药主蔓上的侧枝有很多,那么可以把多余或长得不好的侧枝剪除,使得光合作用增强,还能避免养分的争夺。山药在生长前要进行深耕培土,培土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山药的个头很长,如不培土的话山药果会长到土壤外面,这样就会影响到它后续的生长,培土时可以就垄下面的土壤,把这些土壤培到山药根后还有利于日后的排水。

五、适量追肥:山药主蔓长到一半后就要进行追肥,这时候的追肥可以用复合肥,通常情况下一亩山药地可以用50斤的肥料。其次还可以在山药根部开个25cm左右的沟,然后再施如有机肥,施肥后要浇水便于肥料的吸收。当肥料施入后山药叶子慢慢的变黄或变薄,那么要用尿素进行补救。其次还可以在叶子上喷洒叶面肥,叶面肥可以增强叶子光合作用,还能预防叶子提前出现衰老现象。

六、水分管理:上面也提高山药不耐涝,因此如果遇到连续雨季要及时把水分排出。除了追肥后浇水当持续干旱的情况下也要进行浇水,要市场观察土壤,以见干见湿为标准。在给山药浇水时要注意时间段,不能在大中午给其浇水,应选择傍晚。

山药种植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施基肥、盖地膜:要想山药产量高就要施足基肥,基肥可以用鸡、鸭、牛等粪便,也可以用有机肥,比如硫酸钾复合肥或是磷酸二铵等,还可以施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山药种植后还可以在表面覆盖一层地膜,地膜具有保温效果,使得出苗更快,但出苗后就要及时把地膜移除。

二、山药种处理:山药比较容易被根腐病和立枯病盯上,因此在种植前要对种植地喷洒药物,药物可以用阿米西达等,把这些药物喷洒后再把山药种子放进去,这种做法不仅能预防病害,同时还能提高它的出苗率。

三、病虫害预防:山药中期如碰到多雨季节,在湿度大的环境下它容易引起多种病害,比如褐斑病、叶斑病等,因此要先预防,可以在山药中期使用阿米西达与铜高尚进行喷雾,半个月使用一次,连续使用两到三次。如山药出现山药豆要及时摘除,避免争夺养分。

综上所述:山药种植首先要注意土壤的选择,如土质太硬那么它日后的生长就会受限,同时还应注意水分和光照,土壤要见干见湿,阳光要充足,在这种环境下长出的山药其质量和产量才高。

1、挑选材料:山药通常是无性繁殖,种植的材料一般是零余子或芦头,零余子又叫山药豆,是它的地上块茎,一般在采收的时候可以将其收集起来,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零余子。2、整地施肥:种植山药之前,需要先给地施肥,此时的肥料是基肥,要能持续提供养分,因此选用有机肥。3、进行栽种:在地温达到9-10℃的时候就可以栽种山药了,一般南方地区多在3-4月份,北方则要等到4月下旬。

一、山药是怎么种的怎么长出来的,种几年可以收获

1、挑选材料

山药通常是用无性繁殖,种植的材料一般是零余子或芦头。零余子又叫山药豆,是它的地上块茎,一般在采收的时候可以将其收集起来,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零余子。芦头又叫龙头,是它的块茎的顶端带芽的部分,再生能力很强,出苗的时间也比较短。

2、整地施肥

种植山药之前,需要先给地施肥。此时的肥料是基肥,要能持续提供养分,因此选用有机肥,搭配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施肥后将土壤耕翻,让肥料埋在下面。之后要开沟,由于山药是垂直生长的,因此要挖1米深的疏松沟,这样方便植株进行生长。

3、进行栽种

在地温达到9-10℃的时候就可以栽种山药了,一般南方地区多在3-4月份,北方则要等到4月下旬,东北则在5月进行。将准备好的零余子或芦头放到沟中,距离保持在25-30厘米,种好后用土壤覆盖,并将其拍平。

二、山药是怎么种的怎么长出来的,种几年可以收获

1、通常在野山药在播种后的4-5年就可采收,根茎繁殖的野山药在第3年可采收,山药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进行采收,等到它地上部分的茎叶枯萎后,就可以把它的块茎挖出来了。由于它深埋在土壤里,也可以让它在地下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把它挖出来。另外,如果是大棚种植,栽种和收获的时间都会改变,通常在6月份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2、野山药对于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中等肥力的沙壤土为宜。

3、土壤酸碱度以弱酸至弱碱性之间较适宜,野山药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能生长的更好。

4、对于较贫瘠的土地,可以施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的肥力以及理化性状,比如使用堆肥、草炭等。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需要经过把肥料腐熟后才能施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