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评价农药的药效和防效?

农药药效和防效是指农药对病虫害或杂草的毒杀效果。杀虫剂药效可用施药后害虫的死亡百分率、死亡速度来表示。杀菌剂药效可用病情指数的降低及受害率的降低来表示。除草剂药效可用施药后杂草的死亡百分率来表示。药效的测定,一般先经室内毒力试验证明有效后,再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在小区试验基础上,证明药效比较好的若干品种,可进行大区试验以进一步肯定其药效和推广价值。

如何评价农药的药效和防效?

在评价农药的药效和防效时,还要评价这种农药的理化性质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的影响,如这种农药的水溶性、化学稳定性、土壤挥发作用、土壤淋溶作用、土壤降解作用、对非靶标对象的影响等。

正确使用农药方法主要包括:选择适宜的农药、使用推荐剂量、适期施用、选择合适天气、严格遵循混合指引、增设隔离带等。

1、选择适宜的农药。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对目标有效且对作物安全的农药,这是获得理想防效和减少危害的前提。选错农药不仅防效不佳,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使用推荐剂量。农药使用量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最佳用量施用,不能过多或过少。过量会增加残留和危害,过少无法达到防效并浪费资源。

3、适期施用。应选择目标生物活跃而作物生长缓慢的时期施用,这有利于发挥药效并减少对作物的危害。施用过早或过晚,药效和安全性均受影响。

4、选择合适天气。应选择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施用,避免农药随风飘移至非靶区,影响效果或造成污染。如果必须在有风天气施用,应采取针对措施减少飘移。

5、严格遵循混合指引。如果需要混合多种农药,必须严格按说明书提供的兼容性数据进行,以免产生不良反应而影响效果或增加危害。

6、增设隔离带。应在施药区周边设置隔离带,防止农药进入非靶区,影响效果或污染环境。隔离带宽度根据施用方法和装备决定。

常用的农药

1、杀虫剂: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各种虫害,如毒死蜱、滴滴涕、阿维斯滴剂等。

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上的各种病害,如甲霜灵、代森锰锌等。

3、杀草剂:用于除草,如草甘膦、草胺膦等。

4、化学肥料:用于补充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如硝酸钙、磷酸一铵等。

5、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如三环素、苯乙烯等。

6、除草剂:除草专用化学农药,如草甘膦、草胺膦、草醚灵等,主要通过叶面渗透和根系吸收起作用。

7、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线虫,如阿维斯滴剂、赛灵散等。

8、杀螺剂:用于防治并杀灭各种农作物上的螺类害虫,如草甘膦、氟硅酸钠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