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县是怎么样成为脱贫示范的?
广西合浦县山东村村民沈晓鸣清晨5点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养虾、做饭、喂猪、照顾年迈的婆婆和生病的儿子...... 丈夫因病去世、婆婆现年96岁、三个子女尚在读书,岁月的磨砺让这个40多岁的女人格外坚毅。2016年沈晓鸣通过养猪、海水养殖脱贫摘帽,村民提起她都竖起大拇指。
沈晓鸣说,今年她计划扩大养猪规模,并牵头组建合作社,也更愿意参与村里的事了。言谈间自信、乐观之情溢于言表。沈晓鸣仅是山东村脱贫户的缩影,该村通过精准帮扶助力贫困户有尊严脱贫、发展产业巩固成绩、调动村民积极性参与乡村治理。
一场误会差点让沈晓鸣与脱贫帮扶失之交臂。在丈夫未生病之前,沈晓鸣家的生活条件在村里是中上等,2009年就建起了二层小楼。但也正是这小楼,让她在建档立卡时一度被认为不符合标准。此后,驻村工作队的入户走访调查打分,以及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评议、公示征求意见,客观体现了沈晓鸣的家庭情况。32分,比贫困户建档立卡合格线52分整整低了20分。
想生产劳动但缺乏资金,是当时沈晓鸣最苦恼的问题。2016年8月,按照广西出台的贫困户小额贴息信贷政策,沈晓鸣获得了5万元贴息贷款。有韧劲、能吃苦、脑子活的沈晓鸣,通过“买小猪卖小猪”炒猪苗的方式,一个月两进两出挣了7000元赚了“第一桶金”。从最初的32头到现在的近200头猪,养殖走上了正轨。“我今年有个目标,希望牵头组建合作社,帮助同样愿意干活但缺乏思路的姐妹们共同致富。也更有心气儿参与村里的事了,把村里建设好。”她说。
同样受惠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还有村民石业龙。现年70多岁的石业龙患有癌症,小儿子患有肺病,前些年一家四口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大儿子在镇上务工做些零活。
“要没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命都没了。”石业龙说,现在他定期到南宁看病,新农合报销比例是70%,其余30%由大病保险再报销一定比例。记者在石业龙提供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理赔单据上看到,2016年12月份他看病花费9203元,扣除新农合报销和大病保险后,自付药费1365元。
石业龙在2016年也脱贫了。按照广西“八有一超”的标准,他家有稳定住房、有水、有电、有路通自然村、有义务教育保障、有电视机、有收入来源、年人均年收入超过3146元。“没有谁能照顾一辈子,但新农合能提供今后的保障。已经受惠于党的好政策了,不能拖着耍赖皮。”他说。
石业龙算账说道,去年他家参与村里合作社扶贫项目,种植辣椒分红4500元,市县扶贫资金购入的110只鸡苗受益5000元,家里四人都有低保补贴,每人每月有140元,大儿子在外务工每月有一定收入。他指着房子说,1997年盖得屋子已经成了危房,在财政危房改造补助2.35万元基础上,家里又投了4万元在屋后正在建新房。石业龙咧嘴笑说,“没想到还能住上新房子”。
在山东村扶贫第一书记张英毅看来,贫困群众的内心相对敏感和细腻,如何改变他们思想上的贫困、帮助其有尊严的脱贫是他时刻思考的问题。“早前,有些贫困户因为顾虑会隐瞒收入情况,存在不想脱贫的现象。但现在,通过工作引导让贫困群众认识到脱贫光荣,有尊严脱贫感受辛勤劳动后收获的喜悦。全村45户贫困户在2016年底有32户光荣脱贫。”他说。
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保障,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是稳健生产的“火车头”。“望着88亩红彤彤的指天椒,就像看到了红火火的日子。”石业龙提到的种植辣椒,是山东村发展的差异化特色产业。山东村红彤彤的指天椒特色种植,成为贫困户脱贫的产业支撑。
让群众参与的事,干部要带头干。周泽威既是山东村的村委会主任,又是“榄子冲合作社”理事长。他介绍说,2016年村里的45户贫困户全部参与了合作社,贫困户的参股资金为7444元,由县财政补助、后盾单位支持和市产业到户资金三部分构成。
“我自付资金带头加入合作社,贫困户见村干部也加入了就更放心了。以前我们的辣椒是按袋卖,去年春节前后卖到了14元/斤的‘天价’,大家都赚到钱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3万余元,这对村里开展工作是很大的支撑。”他笑着说。
在山口镇镇长莫维东看来,合作社成功运营的“生意经”在四个方面。他说,其一要选对种植大户、靠能人带动,山东村合作社大户周尧彬80年代就是“万元户”,种了30年辣椒;其二要发挥党支部带头作用,凝聚贫困户;其三,要跑市场、选产业、找专业机构帮扶,村里辣椒种植由北海蔬菜研究所的专家全程指导;四是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当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坐着等分红。
“更值得总结经验的是,村里种植辣椒打了时间差,通过收集种子站、批发市场、化肥公司等多方信息,避开了种植高峰期,等我们的辣椒集中上市时正是市场产量低谷时。”莫维东表示,合作社在辣椒销售环节公开透明,每一笔交易要理事长、种植大户、贫困户代表、收购商四方签字,明确交易价格和斤数,让贫困户充分参与监督。有些贫困户每天早早来到地里劳动,真正做到了“我要脱贫”。
莫维东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要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以其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如何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增值收益,也是乡镇工作有待思考的内容。
“小事不出村,农事村办,村民动嘴、干部跑腿,正成为乡村治理提高服务惠民的具体体现。” 廖锡武说。
近年来国家致力于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力度很大.......
养猪国家有什么优惠的政策?
(一)2021国家农业补贴项目一:直接补贴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按照“总体稳定、审慎探索、精准有效”的原则,认真执行《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26号)规定。同时,按照《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21〕11号)要求,探索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与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相挂钩的有效机制,加大耕地使用情况的核实力度,做到享受补贴农民的耕地不撂荒、地力不下降,切实推动“藏粮于地”战略部署,遏制耕地“非农化”。
2.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8号)的部署要求,创新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重点补贴以下几个方面:(2.1)优先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以及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发展所需机具的补贴需要。(2.2)科学测算确定补贴额,将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的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的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至35%。(2.3)降低轮式拖拉机等区域内保有量明显过多以及技术相对落后的补贴机具品目或档次补贴额,确保到2023年将其补贴额测算比例降低至15%及以下,并将部分低价值机具退出补贴范围。(2.4)全面推行限时办理,将补贴申请受理与核验、补贴资金兑付的工作时限分别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二)2021国家农业补贴项目二:农业绿色发展补贴
1.农机深松整地补贴深松整地作业一般要求达到25厘米以上。每亩作业补助原则上不超过30元,具体补助标准和作业周期由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充分利用信息化监测手段保证深松作业质量,提高监管工作效率。2.三品一标补贴(2.1)苹果茶创建工程只要露地基地的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就可以向农业局申报,而设施基地的面积条件达到200亩以上也可以向农业局申报。一般会拿到50万的补贴。(2.2)三品一标认证建立无公害农业化生产的有2万奖励,而绿色食品的标准有3万元奖励,达到有机食品标准的补贴4万元,而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会给补贴4万元。还将继续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从乡土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能手中招募特聘农技员。
(三)2021国家农业补贴项目三:养殖补贴1.养羊、牛补贴在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对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肉牛养殖场(小区、户),以及存栏能繁母羊30只以上、牦牛能繁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户进行适当补助,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2.养猪补贴在生猪大县对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生猪养殖场(户)进行适当补助,加快生猪品种改良。
(四)2021国家农业补贴项目四:新型农业补贴1.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补贴按照不超过建设设施总造价的30%进行补贴,832个脱贫县放宽至40%,单个主体(不含农垦农场、中国融通农业发展集团)补贴规模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具体补贴标准由地方制定;对每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给予重点补奖。2.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农业服务专业户和服务类企业面向小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重点解决小农户在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中关键和薄弱环节的机械化、专业化服务需求。加大对南方早稻主产省、丘陵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力度。坚持市场化手段,通过以奖代补、作业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各类服务主体集中连片开展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收等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3.扩大农业信贷担保规模强化中央财政补奖政策性导向,提高中央财政补奖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向市县延伸,逐步实现重点县网点和业务全覆盖。持续扩大在保贷款余额和在保项目数量,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
畜禽良种补贴:2015年涉及生猪数量1652.25万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今年中央财政通过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12亿元支持畜牧良种补贴工作。自2006年中央财政开始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5年,已累计安排89.5亿元。
生猪大县奖励政策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具体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的支出,以及保险保费补助、贷款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奖励资金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
扩展资料:
动物防疫补贴政策我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政府组织招标采购;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
2、畜禽疫病扑杀补助: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国家对因上述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强制扑杀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养殖场(户)按比例承担。
3、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对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劳务补助。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7.8亿元补助经费。
4、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国家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2015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养殖场(区)扩大到生猪散养户。
5、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国家对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和无害化处理费用予以补贴,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标准为每头800元,无害化处理费用财政补贴标准为每头80元,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中国三农网-2016年国家养猪补贴政策大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