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杭州必买的十大特产

杭州十大特产必买清单:杭州丝绸、龙井茶、西湖莼菜、塘栖枇杷、张小泉剪刀、余杭径山茶、里叶白莲、建德苞茶、临安山核桃、西湖藕粉。

杭州必买的十大特产

1、杭州丝绸

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

2、龙井茶

浙江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龙井茶”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3、西湖莼菜

浙江省杭杭州市特产,色泽鲜艳,汤纯味美,鲜嫩润滑,脍炙人口。颜色碧绿,鲜嫩清香、清香醇浓,别具风味。

4、塘栖枇杷

塘栖枇杷有1400余年的栽培历史,因品种优良,品质上乘,风味独特,自唐代起就被列为贡品。每年的五月塘栖会举办美食枇杷节,游客此时来此可充分感受塘栖的水乡风情和美食文化。

5、张小泉剪刀

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这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的一首赞美诗。

6、余杭径山茶

浙江传统名茶,主产地以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的径山而得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径山茶外形细嫩有毫,色泽绿翠,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汤色黄绿,叶底明亮。

7、里叶白莲

里叶种植白莲已有近千年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优质的泉水灌溉,使“里叶白莲”具有 独特的品质和风味。其白莲去皮通心,粒大而圆泣,色白如凝脂、炖之易酥而不散、汤色清而食之香,实为莲中珍品。

8、建德苞茶

建德苞茶亦称严州苞茶。产于建德市梅城、三都一带山岭峡谷中。建德茶叶历史悠久,现在,建德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基地,以“建德苞茶”为最上品。冲泡时由于重心远离芽尖,偏重在基部一端,所以芽尖向上,看起来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兰花。

9、临安山核桃

地处浙北天目山麓的临安,生产加工山核桃已有500年悠久历史,其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60%和70%以上。在全世界17种山核桃中,数临安山核桃成份最高,口感最佳,山核桃是临安“老三宝”之一。

10、西湖藕粉

西湖藕粉是浙江省杭州地区汉族名产之一,主要产于余杭塘栖一带,以三家村所产尤为著名。西湖藕粉色泽白里透红,质地细腻,冲泡后晶莹透明,味醇清口。

杭州西湖的苏堤,旧称“苏公堤”,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任杭州知州时修建的,苏堤因此而得名,这一点广为人知。但是,苏轼是在什么背景下修建苏堤的呢?这就需要从史籍记载中搜寻答案。

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始终强调以农为本,兴修水利、应对水旱之灾,解决百姓温饱是为官者的重要职责,而经世致用正是历代文人追求的目标,苏轼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个一点。

苏轼(公元1037—1101年),梅州眉山人(现属四川),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在书法、散文、诗词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有很多作品传世。苏轼嘉佑年间中进士,两度主政杭州,心系社稷,造福百姓,留下了很多佳话,修建苏堤就是其中一个实例。

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任杭州知州。当时,正值大旱,饥荒瘟疫并行,苏轼奏请朝廷,减免了杭州三分之一的税负,又利用朝廷赏赐的100份僧人度牒,兑换钱财从外地买米,平抑粮价,赈济灾民,这才避免了杭州百姓流离失所。

古时的杭州地处沿海,饮用水又咸又苦,很少有人在此定居。直到唐朝李泌担任刺史时,引来西湖的水,做六井,才解决了百姓吃水问题,城乡逐渐繁荣起来。唐朝诗人白居易任职杭州,疏浚西湖,将西湖之水引入运河,灌溉良田千顷。可是,西湖的菰根非常多,淤积严重,从唐朝到五代,每年都要清理。因为费钱费力,到宋代逐渐废弃,西湖随之干涸,六井也无法饮用。

西湖手绘全景图

苏轼到任后,为解决百姓疾苦,决定对西湖进行彻底治理。通过分析形势,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清淤,但西湖南北长30多里,不仅工程浩繁,大量掺杂菰根的淤泥运往何处也是难题。苏轼经过现场考察,有了主意,将淤泥堆积成一道贯穿南北的长堤,既为淤泥找到了去处,又方便百姓通行,岸边清理出的土地还可以种植小麦,种植的收益能解决日后修葺、治理西湖的费用,一举多得。

于是,苏轼拿出赈灾剩余的资金,招募民夫开始施工,很快大堤修建完成,西湖重新蓄水,六井也再次启用。苏轼还安排人,在大堤上种植芙蓉、杨柳,为西湖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杭州人为了感念苏轼这一造福百姓的善举,将此堤称为“苏公堤”,传于后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713.html